我的城市生活 1143.打工时要有创业心态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没有创业心态,再努力的打工,都只是延缓“被淘汰”

    2018-04-15格总腾讯创业

    只有当你拥有创业心态,去面对你打工的职业生涯时,才能不停地成长,不停地增加你的无形资产。

    有人总结打工心态,就是“我尽力了”,然后开始“解释原因”。

    而一句话说创业心态,就是无论如何,我一定要“解决问题”。

    作为职场中的你,又该如何转变自己的心态呢?

    猎豹移动CEO傅盛说,打工得有创业的心态,不然浪费的是自己。

    很多年前,这种话我觉得就是胡说。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信奉的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知道:

    其实每个人的处境,并不受制于钱,而是受制于观念。

    你看,年轻也不总是好事。好在我慢慢醒悟过来,才让自己没有继续走弯路。

    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管理者,我开始把认识的职场人士分成两类:有创业心态的,没有创业心态的。

    真的,一个人有没有出息,跟他是创业还是打工没啥关系,但跟他有没有创业心态,很有关系。

    1

    创业心态是“解决问题”

    而不是“解释原因”

    有一次,我要在一个行业论坛做主题发言,准备PPT的时候,让部门的陶东去找一组统计数据。

    过了几天,我的PPT都写差不多了,数据还没有找到,我有点不爽了,把陶东叫过来。

    他很无奈地解释:网上只能搜到零星的信息;联系某某专家对方说没有;联系某某协会人家说不能单独提供,只能买咨询报告,而资讯报告的费用超过公司限额了。

    我说,就这些?

    他说,就这些。

    我说你好好再想想,有哪些渠道是我们还没想到的?

    过了一天,陶东笑眯眯来找我,我说你想到办法啦?

    他说,数据我已经拿到啦。

    “我联系了不少客户,正好有一个前些天刚买了这个资讯报告,我跟人家说,我家老大的演讲PPT就差这些数据了,麻烦提供一下,发言结束我们可以立刻把PPT发给你,含金量很高的!

    老大,这个PPT发给人家,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通常发言结束后,主办方都会留着备份,谁想要都能要到,也不会有什么商业机密。

    我很高兴,不光是数据拿到了,还因为陶东开始有了创业心态: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原因。

    什么是创业?

    刘强东在哈佛*的演讲上说:

    “人类快速增加的需求为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而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

    创业心态最重要的,就是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你会发动每一个脑细胞,试过每一种方法,用尽每一个人脉,然后在事情搞砸之前成功搞定。

    解决不了问题,解释原因?不存在的。

    如果解决不了问题,你的主管不会在乎原因,主管的主管也不会在乎原因,最大的boss更不会在乎原因。

    他们只在乎结果。

    他们口头上可能不会说什么,说不定还会安慰你两句,但是心里会“哐”的一声给你盖上一个章:这人不行。

    为什么?

    因为市场不关心谁为什么会失败,它只关心是谁最后赢了。

    只有幸存者,才有资格谦逊地把成果归功于运气,死人没有机会解释原因。

    2

    创业心态是聚焦长远目标

    看淡眼前利益

    拥有创业心态的打工者,和其他人的目标感也不一样。

    打工时间长了,大多数人会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觉得领导分配任务,自己把手头这点事做好,每个月领薪水,回头互相攀比一下年终奖,就已经很好了。

    他们心里排前面的是工资、福利、职称,是上班远不远,公司大不大。

    他们懒得考虑长远,不关心自己是不是正在被趋势淘汰,被时代抛弃。

    所以才有前段时间的*大姐,“我已经36岁了,什么都学不会”,还有更早前的中兴工程师跳楼,和华为员工30几岁被裁员后想不通,“这么多年来,我那么努力,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没有创业心态,再努力的打工,也只是延缓被淘汰的结局而已。

    “硅谷人脉之王”,LinkedIn联合创始人雷德.霍夫曼说过,创业好比是从悬崖一跃而下,在落地前装好一架飞机。

    每个创业者每天睁开眼睛,房租要交,工资要发,订单要抢,回款要收,分分秒秒都在感觉和时间赛跑。

    但是打工者没有这些紧迫的压力,于是通常在温水里成为那只被活活煮熟的青蛙,死到临头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有创业心态的打工者,不是这样。

    现任滴滴高级副总裁俞军,之前是百度的产品副总裁,他是百度搜索引擎产品的真正灵魂,人称“百度贴吧之父”。

    俞军是上海人,他最广为人知的,是当年去北京求职的简历,让他得到了百度一个普通产品经理的职位。

    简历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长期想踏入搜索引擎业,无奈欲投无门,心下甚急,故有此文。

    如有公司想做最好的中文搜索,诚意乞一参与机会。

    本人热爱搜索成痴,只要是做搜索,不计较地域(无论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计较职位(无论高低贵贱一线二线,与搜索相关即可),不计较薪水(可维持个人当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线),不计较工作强度(反正已习惯了每日14小时工作制)。

    你看完后有什么感受,反正我第一次读到这样的简历,感觉很震撼。

    俞军虽然是打工,但是他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只看重百度提供给他的平台,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其他一切,都可以让步。

    以创业心态打工,就是要聚焦长远目标,看淡眼前利益。

    跟俞军相比,同样是打工却毫无长远目标的我们,可以说是浑浑噩噩了。

    3

    创业心态就是

    经营你自己这家“公司”

    写到这里,我不妨问一个问题:你身边有没有很多人一边厌恶着自己的工作,一边向往着别人的工作?

    如果有,很好,那你自己多半也是。

    就像在大学里旷课打架谈恋爱混日子,都是一帮人扎堆一样,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是每周有七天想辞职,那么作为其中一员,你很难不去这么想。

    人是很容易被环境塑造的,尤其是没有创业心态的年轻人。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你一定要和有创业心态的人在一起工作,即使你不必像俞军一样写简历。

    因为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少机会,更不缺少好的平台,缺的只是为了目标不惜代价去拼命解决问题、证明自己的有心人。

    什么叫有心人?

    前微软中国公司总裁,“打工皇帝”唐骏这样回忆他的微软生涯:

    当年,我进入微软时,只是一个写源代码编软件的普通工程师。我只能认为自己在公司排名倒数第一,事实上我也就是倒数第一。

    但我工作时的心态,就仿佛我是公司董事会成员一般:我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最重要的是,我还论证出方案的可行性。

    这就叫有心人。

    阶层固化正在加剧,但那只是统计数据。代际传承的优势积累从未停止,只是现在更加刺眼。

    如果你还以为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差不多就行了,那么你在本质上跟那些已经被淘汰的人没有区别。

    你需要明白的是,无论身在哪个平台,你永远在经营一个以你的名字命名的“公司”。

    公司的消亡从来都是因为停止成长,你这家“公司”也不例外,你的专业技能、行业经验、视野和格局,乃至同行的口碑和人脉,就是公司的无形资产。

    财务上,要产生正现金流才能叫资产。

    职场上,要产生正向价值才能叫资产。

    只有当你拥有创业心态,去面对你打工的职业生涯时,才能不停地成长,不停地增加你的无形资产。

    你这家“公司”才不会破产,才会持续扩大经营。

    你才会慢慢变得不可替代,变得富有竞争力和高价值,到那个时候,是自己创业还是继续打工,只是一个形式问题。

    因为,你从来就只是在为自己工作。

    本文作者格总,首发于职场充电第一站——插坐学院(ID:chazuomba),每晚21点21分准时分享,陪有梦想的人一起成长,欢迎关注。

    看完这篇文章,你对自己的日常工作有什么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