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生活 1175.投资者说朱修贤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投资者说】朱修贤:醉心看得见的成长牢记不得已的择时

    原创2018-04-17马子骄胡鼎文央视交易时间

    朱修贤:成都私募界的“休闲先生”

    记者:马子骄摄像:胡鼎文

    今天的投资者说我们介绍一位成都的私募基金经理,他曾就职于银河证券,有长达二十多年的金融业从业史,2011年就开始创立私募公司。目前他的公司管理着几十亿元的资产,在成都算得上是规模最大的私募公司之一。他经历过哪些投资的故事,一起来看一看。

    最近两年,成都的私募业发展十分迅速。然而真正经历过股灾洗礼,至今存活下来并且发展壮大的私募并不多,朱修贤的私募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基金经理在成都金融业深耕二十多年,因为他的名字与“休闲”谐音,在圈内他也有个叫“休闲先生”的别号。1994年,朱修贤从西南财大毕业,当时国内资本市场并不完善,各类机构林立。朱修贤在几个不怎么正规的金融机构中辗转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入职了当时刚刚建立的中国银河证券。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银河正式招聘过去,过去因为也是业务部门。那个刚刚开始它也不叫经纪人,经纪人是后面转型的嘛,就是业务部门,开发客户。

    和大多数券商出身的私募经理一样,朱修贤在券商也是各个岗位都做过,经纪人做了两年后,朱修贤转职到了研发部门,当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客户推票。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当然就券商来讲,特别是营业部做研发,怎么讲呢,比较短。就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你都得给客户要去推票,对不对?你不推,老板要骂你,行情不好你要推,行情好,那随便推都可以,行情不好也要去推。所以那个我觉得它和做资管这一块呢,可能还是有比较本质的区别。

    朱修贤坦言,在研发部门工作也得看天吃饭。牛市还算比较轻松,如果是熊市,推错了股票就跟踩了*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砸了招牌,所以他在工作中炼就了一双挑选股票的慧眼。但由于那个时候他不能参与二级市场交易,即便遇上了牛市,对朱修贤来说也没什么大的影响,只是看着别人赚钱罢了。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就是说你只要没有资金在手里面自己去实盘操作,记忆不深的。对吧,看人家高兴,我们奖金拿得高,是这样子的。那个时候对自己的投资这一块呢,可能影响没那么强。

    朱修贤真正严格意义上亲自操刀做投资,是在2007年大牛市之后。当时银河证券在西南地区成立资管中心,朱修贤入选了这个团队的核心成员。他开始负责对接大型国企、上市公司,替他们管理数以亿计的资金。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实盘和理论它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说这个票看好,今天一个涨停板,但你实盘敢不敢买?你不敢买,还有你看好的,比如说我们刚刚聊的鸿特精密,我看好它,我当时看好五倍十倍的。但是一震荡,你实盘拿不住,对不对?理论上我可以讲,看好它没问题,实盘它拿不住。

    就这样,朱修贤在券商资管部一干又是四五年。一直到了2011年左右,国内私募业开始兴起,除了民间牛散、代客理财公司等江湖投资高手申请到牌照、纷纷“阳光化”做私募基金之外,有不少在机构内锻炼多年的专业人士也纷纷“奔私”。已过不惑之年的朱修贤也准备转行做私募,迈向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阶段。

    朱修贤:一双慧眼选“看得见的成长”

    2011年,朱修贤开始创业做私募基金,到现在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这八年来他一直坚持以上市公司调研为主的选股策略,擅长在为数众多的中小创公司中挖掘真正的成长股,获利颇丰。

    辞职创业后,朱修贤拥有了更多的决策自由。他开始践行自己过去二十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寻找投资标的。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因为在央企银河证券做呢,一开始还是价值投资这一块。但我的价值投资可能和其他投资者(不同),我还是觉得所有的价值股比如说像格力这些,等等,其实它都有一个成长性。所以我更倾向于,我的价值概念里面,是有真成长,就是看得见的成长,这一点我去选择品种。所以出来第一个,重点选的,看好的就是海虹控股。

    海虹控股是一家产业比较多元化的公司,近年来主攻方向是信息技术、网络工程等领域。然而这家公司业绩一直起伏不定,股价也经常急涨急跌,波动剧烈。这样的公司,哪里谈得上有成长性呢?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海虹控股我2011年挖掘它的时候,那个时候它基本上还处于下行通道。这个时候我们团队看好海虹,因为它是在做健康管理。中国的医保这一块它是在做审核、控费。我到杭州有去调研,当时金华市医保在用海虹的控费系统,应该他们当时专业机构评估的效果非常明显。

    由于国家医保与民企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机制问题,导致海虹控股有时候就成了做公益。在那个时候,海虹控股还没有就它的收费模式形成整体的解决方案。而到后来,它有意引入了国有资金入股,意味着过去的机制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朱修贤正是看中了海虹控股在未来国有化后的成长空间。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布局下来,我们综合成本差不多7元的成本,建完仓。应该说,两年半时间,2014年底这个票走出比我预期还好。因为我当时建完仓我发了一条微博,微博很简单一句话:一年五倍,发了个一年五倍,海虹,一年五倍的品种。所以当时看到三十多,我觉得四十块钱,这个票是能到的。这个票两年半时间,为我带来了五倍的收益。

    他说,一般投资者光看报表很容易把这家公司划入题材股的行列中去,但它的潜在价值是需要深入挖掘的。从三千多只股票中把类似于海虹控股这样的标的选出来,是机构投资者擅长的领域,而散户没有像机构这样拥有成规模的资金、团队及调研能力。要想在为数众多的中小创题材股中挑选到真正的牛股无异于大海捞针。又比如去年锂电池概念股迎来风口,朱修贤也是在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行业风向的变化。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我们在四川,天齐锂业,我们是看着它怎么涨起来的。天齐锂业第一波、第二波,没看懂

    包括第三波我们去调研。也是它主升浪,我也去调研了,调研回来还是没买。但是这个票一年下来半年下来,三倍。

    但是朱修贤并没有放弃机会。他花了很大的功夫,把锂矿产业上下游关联公司都调研了一遍,最终选择了雅化集团。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天齐供给谁,雅化它也供给谁。所以这一块对它下游的客户我专门派了我的研究总监专程去上市公司了解。去下面用的,去了解这家公司,它就对它们评价这些是否在用,这些你都要去看嘛,不能老是上市公司说好,万一情况怎么样,不清楚。

    去年一年,雅化集团的股价从年初6元多一度涨到了22元,也让朱修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朱修贤:发产品被迫高位建仓择时莫逆势

    最近这两年是私募行业大起大落的两年,尤其是伴随着股灾以及随后的余波,大量的私募基金被清盘,被市场淘汰。那么朱修贤的私募在股灾期间又遇到过怎样的难题呢?当时他的心路历程又是怎样的呢?继续来看他的讲述。

    从2011年起一直到现在,朱修贤的私募公司也不是一帆风顺地走过来的,因为奉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在投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短期的牛市及股灾这样的巨幅波动,尤其是2015年股灾期间,朱修贤碰上了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会碰到的一个难题,那就是发产品时身不由己,被迫发在了比较高的位置。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当时发产品的时候应该是4500(点)了。这个时候,可能是对我投资生涯,应该说影响最大的是这个期间。就2015年的股票天天暴涨,随便你买什么股票就暴涨。因为我本来是比较理性的,我觉得坚信自己投资理念的,就市场太高了,我就不愿意去追了。但是因为基金发行已经成功了,钱在账上搁着,客户呢,天天打电话,你不买票,天天打电话,每天都涨停,客户自己买的股票天天涨停板。这个时候抵抗了一周两周,天天涨停板抵抗一周两周,从4500抵抗到4700,没办法了,4700逼着你建仓。

    当时,朱修贤还是秉承着一贯的投资理念,挑选一些拥有潜在成长空间的公司进行布局。鸿特精密就是其中之一。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买进去之后(成本)二十五左右,因为它是符合我的投资风格和理念的。它是轻量化,汽车轻量化这一块。当时我们到公司去调研,特斯拉在试用它的产品。从反馈的角度是非常理想的,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开始放量。它技术这一块是获得特斯拉认可的,我想这种企业,这种上市公司肯定是我们要坚定去持有的,并且伴随公司成长。当我买票时还是基于这个逻辑去配的,但是被大环境绑架以后,股灾一来这个票25跌到17元。就是这种暴跌,无量跌停,因为它从25涨到37了,涨到37我没走嘛,因为我真成长这个投资逻辑里面,肯定不是做短线的,比如说有利我就跑了。这我们也没走,所以后面下来,包括我们团队、客户从37跌破30的时候,就让我们砍仓,但是我坚守着一直没砍,后面跌破20了,没办法了亏损20%,跌破20没办法,因为泥沙俱下。整个大盘包括所有的股票看好的,包括茅台,也是出现这种暴跌,因为这市场不敢参与。我们当时第一次平仓出来、清仓出来,我们的净值还在9毛,应该说也在自己承受的范围之内,我觉得止损也是可以的,第一次止损是比较成功的。

    然而正所谓一步走错满盘皆输,4700点建仓的这只基金从一开始就扭曲了朱修贤的投资理念,以至于后面为了应对股灾而不停地进行技术性调仓与止损,最终疲于应对,将亏损不断扩大。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整个人就乱了,基本上就乱了。当时唯一的想法,我要尽快地把净值打回来,我觉得这个净值在客户面前,我太没脸了。我觉得我那么牛,感觉做得挺好的,怎么跟客户交代?因为买我产品的,第一只产品、首只产品发行的都是自己的朋友,亲戚朋友买的,没法交代。好多朋友纷纷打电话,压力蛮大。所以当时就受到各方面的情绪影响,自己也没控制住,马上就想快速地把它打回去。所以一看到有什么反弹,赶紧地(追),因为那个时候还是坚持自己的理念,觉得这个票没有问题,赶紧重仓买回去,包括还有其他品种买回去。当然买回去过后,你也知道的,来股灾2.0、股灾3.0。

    回过头来看,这只产品当时的失败固然与朱修贤没能坚守住投资理念有关,但基金投资者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有很多基金投资者或多或少抱有赚快钱的想法,以至于行情不好的时候基金无人问津,行情到来的时候扎堆前来申购,这明显是高位接盘的行为。然而客户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如同上帝,基金经理有时候不得不扭曲自己的投资理念来迎合客户的需求。

    朱修贤成都投资者

    你说在最低迷的时候,你发不出去,也发不出去,最低迷的时候。你在股灾期间发,现在肯定几块钱的业绩没有问题。但是没人来买,发不出去。

    (稿件来源: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本期制作: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