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生活 1293.巴菲特与马斯克互怼,谁对谁错?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巴菲特与马斯克互怼,谁对谁错?

    原创2018-05-07易建涛易说

    每一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都会受到全世界的投资者关注,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花了八个小时,回答了投资者近60个问题。其中,有投资者提到特斯拉公司创始人马斯克认为“护城河”是个愚蠢的概念,竞争力才是关键。巴菲特回应说,马斯克很牛,但是他不会在糖果上与我们竞争。

    但是,随后,马斯克在网上隔空喊话,透露自己将开一个糖果厂,而且要让它变得很牛。

    这算是今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一件趣事,不过,两人的互怼可能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因为“护城河”与竞争力本来就是两个相互交融的概念。巴菲特其实也说到了:“最好的护城河是竞争力,这一点没说错”、“不是所有技术都能把利润都攫取走,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可能是一些年轻小孩的梦想,有一些产业的护城河非常宽。作为一个低成本的生产者,这是非常重要的。”

    或许作为高新科技的代表人物马斯克是认为巴菲特的传统护城河概念到如今已经过时了,因为现在是新经济时代,各种独角兽发展态势很快,追求颠覆式创新,更注重以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力。

    对比来看,在这次观点交锋上,巴菲特更强调了护城河中的低成本优势,而马斯克更强调创新带来的竞争力。

    巴菲特的护城河理念是否已经过时了?

    护城河的概念是巴菲特最早在股东信中提出的,在2007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指出:资本动力学决定了竞争对手会不断进攻那些高回报的商业“城堡”。而“城堡”外围的护城河则是为城堡主人构建的防御体系。

    巴菲特认为低成本或持有一个强大的世界性品牌,对于持久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自从巴菲特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护城河的概念以来,有无数的关于企业护城河的探讨和争论,有说技术研发优势的,有说渠道优势的,有说低成本优势的,有说品牌优势的。而最有说服力的观点是在《巴菲特的护城河》一书中,帕特·多尔西通过研究认为护城河主要有4个来源,分别是无形资产、客户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成本优势。

    而且这4个竞争优势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以无形资产为例,可能是一个品牌、一个专利权或一种文化。与受法律保护的发明专利相比,那些能够将品牌、专利和文化集于一身的公司显然更胜一筹。

    其实,创新和护城河是相互统一的。比如,超强的研发能力也是一种护城河,

    医药企业如果具备超强的研发能力可以形成药品专利,一些通信设备公司的超强技术研发能力可能形成5G行业标准,计算机软件公司的超强研发能力能统治电脑行业几十年。

    护城河并不是坚不可摧,因为随着时间的变迁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很多以前看似强大的护城河也会逐渐被侵蚀掉。而企业超强的研发能力可以持续产生新产品,新产品一般都具备定价权,等其他企业跟进以后,其二代产品已经面试,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定价。

    创新和护城河的本质都是体验和效率的差异。从创新上来说,产品体验与之前的产品相比有巨大的超越和效率成本的节约,这是高速增长的前提;从护城河来说,相对于竞争者,产品要有体验和效率上的巨大差异,确保用户继续留着,从而形成了对品牌的忠诚度。所以,我们在选股时不仅要看传统意义上的“护城河”,也要看其创新能力。

    巴菲特与马斯克在观点上的交锋,作为投资者就当看个热闹吧,其中所能带来的启示就是,即使是被验证过正确的投资理念,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也需要不断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