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生活 1526.3C行业引领机器人行业增长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3C行业引领机器人行业增长系统集成商或是未来爆发点

    央视交易时间今天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场景化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单一能力已超越并逐步代替人工,巨大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公司纷纷入场“掘金”。近期,26家相关机器人公司预告了上半年业绩。其中,18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将实现增长,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机器人板块跑赢上证指数个别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增长

    据万得数据统计,截至5月29日,26家相关机器人公司预告了上半年业绩,有18家公司预计净利将实现增长,占比69%。其中,埃斯顿预计,1-6月净利润变动区间为5215万元到7221万元,净利润变动幅度为30%到80%。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变动区间为5852万元到7315万元,净利润变动幅度为20%到50%。

    华创证券机械设备类首席分析师李佳:第一方面是产业的增速回升;第二方面是相关公司的业务并表,也就是通过并购带来业务合并表利润增长,制造业相关的下游领域它们的资本开支,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里面将会呈现一个持续地回升,同时随着人口红利持续下滑以及自动化设备产能利用率提升,那么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行业的整体增速将保持一个快速的增长。

    自今年年初以来,截止5月29日,上证指数跌幅5.65%,中证机器人指数跌幅4.10%,跑赢上证指数。对此,分析师表示,随着新兴制造向大陆地区进一步转移,我国机器人保持高增长,两大方向值得关注。第一个方向是核心零部件,以RV减速器为代表。第二个方向是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制造业升级需求的快速释放带给各个领域的系统集成不少机会。

    华创证券机械设备类首席分析师李佳:机器人板块未来是一个高增长的行业,目前机器人板块是处在一个高估值,高增长的状态。随着国内在RV减速器里的技术突破,市场的价格开始进入一个比较趋近的阶段,那么近期的一个价格战也导致市场竞争度非常高。我们认为未来的一段时间,随着市场竞争格局逐步趋缓,相关公司的业绩会进入一个爆发期。

    3C行业引领机器人需求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在广东佛山智能制造基地,有超过一百家从事机器人制造相关的企业。记者来到了其中一家做系统集成商的公司,这家公司去年已经开始布局3C行业。在公司展厅,记者看到一条3C行业的手机包装生产线已经研发成功。公司管理人王东伟告诉记者,由于全球品牌的百分之七八十的手机和笔记本都在中国生产,虽然3C产品非标率高,但是需求量非常巨大

    广东佛山新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东伟:我们中国,它也是一个(3C)行业的一个制造大国,尤其是深圳、广东这一块,还有我们华东这一块。这个产业实际上我们已经发现它也是一个消费型的产品,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布局,包括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研发团队,然后现在也有一些订单,现在已经在小批量的发货。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电子电器行业机器人渗透率处于低位,行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15台/万人,仅为韩国1/75,中国机器人密度远远不够。2015年,机器人用于电子电器行业的销量为64600台,占比25.46%,在2016年销量上升至91300台,同比增长41.33%,在所有细分领域中,增速最快,占比为31.02%。从占比的角度,电子电器行业已经与汽车行业比肩,预期电子电器行业很快成为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大的领域。

    广东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群:3C是近几年来信息化最重要,特别是手机、笔记本电脑这些,过去都是人工装配的。汽车行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所以我认为要突破3C行业的智能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的应用,应该说是我们重点的突破口。

    针对机器人本体领域多数被外国企业所垄断,国内一些机器人公司争取做自己的品牌。陈洪波是国内最早涉足机器脚这一细分领域的一批人。他从2005年开始开发无人搬运车。陈洪波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开发一百多种产品和投资1.2亿创建工厂大楼,目的在于尽快在这领域做大做强。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因为我们之前也看过很多机器人的这个里面有机械手或者是其它的,但是那些市场已经被四大家族,被国外很多企业有垄断性、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我们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这个脚移动这一块其实未来跟机器人手有结合的地方,并且有互补的地方。

    集成商突显本土优势盈利水平蓄势待发

    在广东顺德一家传统制造空调配件的公司,有十台机器正在有序地工作。这家公司的工艺经理告诉记者,2017年年底,为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投入180万引进了生产空调面板项目的机器人。

    广东佛山盈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工艺经理赵文胜:我们改造之前为2800到3300(件)之间需要五个人,通过机器人之后,我们生产可以达到4200(件),也就是效率可以提升30%。省人可以减少5个人,也就是两个班减少10个人。另外一个就是节排,我们以8秒到8.5秒来要求的,但是机器人可以做到7.4秒。

    记者也来到了为赵文胜所在公司提供系统集成方案的企业,据这家企业的管理部部长陈新介绍,他们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非标自动化设备及整线设计制造已经有很多年了,用户覆盖家电、物流、3C及新能源等行业。陈新告诉记者,和国外集成商相比,国内集成商更受本土企业的欢迎。国内系统集成商在客户渠道、人才渠道、价格等方面的本土优势,是国外集成商所不具备的。

    广东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陈新:第一个方面就是成本,国外的工程师他的设计费用是很高的,特别是像我们这种集成行业都是定制的产品,如果全都用外国人的话,中国的企业是没有办法承担这一笔奢侈的费用。第二个就是说因为工业水平不同,之后我们本土的工程师对我们自己的行业和工艺特点更了解,我们开发的周期是远远快于国外的工程师。

    不过,系统集成业务相对于其它机器人业务来说,存在着一些制约其规模发展的不利因素,比如垫资压力大,研发成本高。这种情况下,系统集成商通常会寻求资本市场解决紧张的现金流问题。比如,陈新所在的公司在2016年以1.5亿的估值完成了A轮融资,又在2017年以5.25亿元的估值完成了B轮融资。

    广东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陈新:开展的初期我们只是收取了一些定制的费用,也就是我们行业所说的预付款。在后期,在我们项目执行期间都是需要我们来进行垫资的,在设备全部完成,在出厂前或者是出到客户现场我们才收取第二笔费用,可能是这个项目总金额的60%或者是70%,所以它对企业的资金压力是比较大的。

    机器人产业面临核心软件缺乏人才缺口等问题

    王群的公司除了生产减速器之外,还自主研发和生产其它的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王群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公司的客户认可度还不高。这是因为国外机器人发展历史悠久,仅仅汽车行业机器人,就已经有40年的发展历史。

    广东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群:我们国产机器人发展的起步比较晚,所以如果说我们在这方面跟国外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在品牌方面。如果我们一听到日本品牌、德国品牌那就是质量的代言词了,我们国产品牌现在还没有一家能达到这个,所以我们还要这方面加强品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机器人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在国内对应的人才缺口大。王东伟所在的公司属于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非标自动化行业人均产值70万到80万,目前公司员工180余人,正常营收在1-1.5亿,现在公司2018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亿,人员要求达到250人以上,但今年年内,他们要招聘70多个研发工程师和技术员的工作进展相当缓慢,导致公司不敢轻易接单。

    广东佛山新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东伟:这一块在解决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一些职业病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这个智能装备的应用还有机器人的集成应用,还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但是我们这个是需要比较高端的一些技术人才,从蓝领技工到设计人员到工程人员,需要大量的这样的人,我们这个人才的瓶颈缺口是比较大的。

    (稿件来源: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本期制作:吴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