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生活 1748.银行从坐着挣钱到无处不在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银行如何从“坐着挣钱”到“无处不在”?

  中国经济大讲堂5天前

  近几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理财、消费金融等发展迅速。但是,一些名义上是互联网金融,其实是庞氏骗局的诈骗案件也时有发生,影响十分恶劣。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期。那么,目前金融领域的风险隐患有哪些?中国的商业银行该如何提高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重量级嘉宾王洪章为您深度解读。

  嘉宾介绍

  王洪章,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党委书记。掌舵建行期间,建行总资产首次突破20万亿。他从事银行经营与监管40年,对银行业有深厚的理论思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王洪章在《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中指出,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中央对金融风险不可谓不重视。

  王洪章认为,当前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非法机构乱办金融;没有经过批准的跨业经营;经过准入的某些机构违规经营。还有大家比较关注的影子银行,内控和风控不健全,穿透不够,层层嵌套,包括理财、资管这方面的问题。另外就是信用风险,包括信贷规模庞大,突破监管红线。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风险的理念、意识、人才、机控等等和管理的信贷规模不适应。

  1

  信用风险大

  有的说法,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金融总量300万亿,其中230多万亿是银行资产。而我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现在是82万亿,是1比3,GDP(国内生产总值)是1,金融是3。

  这么大的金融总量,所以中央讲去杠杆、去泡沫,我想首先我们金融要去泡沫,因为现在很多金融的资产并没有产生它的应有的效益,有的金融资产并没有去做服务实体的工作,而是层层嵌套,层层赚取利润,层层收取费用。

  这里面不光是金融机构,也包括了一些非金融机构,不光是金融企业,也包括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也在玩金融。我们过去做过分析,说我们资金已经进入到企业了,无论是银行的信贷资金、银行的信托资金、银行的租赁资金,包括保险资金已经进入到企业了。那为什么这个企业资金还感到紧张呢?后来我们发现了,进入到企业以后,企业仍然是通过它的金融的平台、财务公司、各种金融机构又转回到金融体系内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

  这种信用的扩张,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有损害的。金融去杠杆去泡沫这个任务是繁重的,这个事情解决不好,对金融体系的健康、金融体系的安全建设会有很大的影响。

  那金融如何去杠杆呢?首先是我们金融机构的信贷也好,租赁也好,基金也好,包括资管产品也好,要减少层层嵌套。所有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所有的资产资金,在服务的时候应该直接注入到企业。同时要把它穿透,不要层层去做,层层嵌套,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泡沫行为。

  我们金融机构自身你的资本充足水平,你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你的压力测试能不能承受这些杠杆?如果你承受不了这个杠杆,那你这个业务就不要做。你在给企业注入到资金的时候,企业的杠杆承受能力应该是什么样的,这应该也有个分析,也有个判定,也应该有个控制。

  为什么中国的金融风险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太高。很少没有银行贷款的企业,一般的企业可能都75%,有的都100%。“我曾经看过一个资料,有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120%,明显的资不抵债,而且是严重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企业出问题,肯定会波及到银行,肯定会波及到金融行业、金融企业,所以去杠杆去泡沫的任务是非常重的。”

  2

  金融乱象多

  当前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金融乱象丛生。很多的投资者、很多的消费者因为金融乱象问题,使自己的资金受到了损失。而且这种金融乱象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你比如说各种“宝”通过自己制造和创造的这些莫须有的产品和莫须有的项目,甚至是莫须有的企业向社会进行集资,允许7%、8%、10%甚至30%的回报来吸取资金,最后它跑路了。大家看到社会上、网络上、媒体上暴露了很多这样的问题。还包括各种“贷”,什么校园贷,什么这个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另外还有一些没有经过批准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一些合规的机构和非法的机构,在社会上从事金融行为,销售金融产品,大家很难去辨别。所以这里面的金融乱象,最近几年应该说是暴露得非常充分。

  尽管这种金融乱象占整个金融规模的比例很小,但是影响面非常大,少的也是几千人,多的达几十万人,现在已经严重地威胁了金融体系的安全。

  3

  风险意识弱

  商业银行的经营者要有风险理念,要有风险意识,而且要把风险意识放在第一位,绝不能放在第二位。银行的经营者、金融的经营者要明白、要明确,银行的效益是风险收益。不是你放多少款,拿回多少利息,不是我提高多少服务,我拿回相应的中间手续费,不是这样的,最后就看你风险控制得怎么样。

  大型商业银行在2005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到2008年出现了三年高速增长期,到2011年增长得也还算可以,但是从2012年以后,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其它商业银行净利润是往下走的。为什么?不良贷款的冲销,要冲销你的利润,冲销你的收入。所以没有风险理念、没有风险意识是不行的。

  金融风险的问题,我想就像一个交通一样,这个交通警察尽责不够,或者红绿灯标识不清,那司机开车到十字路口非乱套不可。所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你的红绿灯要完善,交通警察你要尽职尽责,那么你的交通才能畅通,你的事故才能减少发生。所以我们每次中央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都要调整监管体制,这非常重要的。

  另外监管最重要的是什么?要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证券监管部门要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保险监管部门要保护投保人的利益,这是你监管的目标,一切围绕这个目标,设计你的监管制度,设计你的监管思路,履行你的监管职责。

  消费者自身要有个自我保护意识。最近银保监会主席*在上海一个论坛上讲,3%回报率是安全的,6%还勉强可以的,10%的回报率千万别做,这就是风险意识。大家看看社会上我们企业,包括社会的项目,这些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大家可以看出来,做什么能有10%的回报?很难说这里面不会有庞氏骗局,这有可能会有的,这里面就是个风险,就有一个风险意识。

  那么,我们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呢?那么我现在通过数据分析,大型商业银行利润的增长和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暴露,应该说2015年有的商业银行已经见底了,那么有的大型商业银行2016年开始走出困境,那么2017年大家已经看到了,所有的大型商业银行的指标比2015年要好。

  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国际环境,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也面对着我们中国经济要进入常态化。同时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这么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要面对这些东西,我们要时时地按照中央要求把中国的商业银行经营好,时时地按照中央的要求注意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要深刻理解中央讲的一句话:我们现在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