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斗传奇 第三百七十三章
作者:那一抹威风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稻草青竹搭建的木屋中王楚盘膝而坐,连着刀鞘的长刀横在双腿上,而王楚的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手中的一枚玉佩上。

  王楚并没有杀死连花和尚,因为连花和尚在王楚手中的长刀即将挥下之时掏出了一枚玉佩换了一命,这是一枚平凡中带着不凡的玉佩。

  这枚玉佩看上去其貌不扬,上面没有一个字,一个花纹,并有着明显的一分为二的痕迹存在。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楚挥出的刀锋斩击在这枚玉佩之上时,却有一道无形的力量将王楚的刀锋弹开,让玉佩却安然无恙。

  王楚无法理解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甚至都没有任何的感觉,只觉得自己刀锋一闪后就像砍在了弹簧上一样,差点让王楚握着的刀脱手而飞。

  这块玉佩的来历连花和尚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小时候与一个女孩定下了娃娃亲,而这枚玉佩就是那女孩私下里交给他的。可造化弄人,连花和尚最后当了和尚,而他青梅竹马的那个女孩,连花和尚则是再也没有见到过一次。

  王楚摆弄着手中的玉佩,也许是眼力问题,也许是实力问题。王楚拿着玉佩把玩了很久却是一无所获,除了攻击玉佩时会被弹开以外,王楚并没有感受到这枚玉佩上有任何的其他力量或者作用。

  “铛铛铛.....”

  天色随着王楚的沉思慢慢黯淡下来,夕阳西下,古寺中的钟声接连响起。

  这里的钟声充满了古朴与厚重的感觉,这是光明寺中做晚课的钟声,已经在这里呆了三个月的王楚对此并不陌生。

  王楚将手中的玉佩放下,慢慢沉寂心神,静静地倾着耳边传来的钟鸣声。

  “咚咚咚.....”

  王楚静静地坐在那,心中无念无想,等到钟声越发飘渺之时眼前突然光明大放,王楚与此同时更是觉得身边的一切猛然一变。

  这是一片金黄色的世界,无数的人影披着袈裟拈花而笑,虚空盘坐在这金黄色的世界内,不断旋转在一尊看不清面目的大佛周围。

  光明寺身为大千世界中颇具实力的一方,每天早晚之时都有菩萨或者罗汉在此为众人**,而今日**之人更是一位生死境的大德高僧。

  这里的时间比率与外界差异极大,有时候王楚觉得在此度过了几个月的时光,可离开后才发现其实只不过是钟声连响了十二次而已。

  “本座琉璃玉静佛,今日不讲因果、不讲缘法、不讲神通、不讲妙术!”

  生死境的琉璃玉静佛缓缓开口,在光明寺中生死境的佛陀有多少根本就不为外界所知,其中除了菩萨与罗汉以外,就是有佛陀讲经也不会露出本相。就是绝大多数的光明寺弟子们,也同样不知道寺中有多少像琉璃玉静佛这样默默无名,根本就不曾现身于人前的佛陀。

  “小僧敢问佛陀,今日**意义何在?”

  一名环绕在琉璃玉静佛周围的和尚缓缓开口,这名和尚坦胸露乳面带疾苦之色,身后的功德宝光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显然是一位炫阳境的大乘菩萨,平日里王楚就听过由他讲解的宝光功德之法。

  “因果难敌天数,缘法幻生幻灭。神通起于朝露,妙术消于无形!”

  琉璃玉静佛开口便是一段绝大数僧人都听不懂的禅语,随后轻声笑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之**亦是如此。年轻时我曾游历万界之中,当年有人曾经问我什么是佛。当日的我思考良久,觉得没有一个答案是对的,可又转而觉得没一个答案是错的。如今我再次旧市重提,你们可知什么是佛?”

  听了琉璃玉静佛的话后一名极阴境的罗汉越众而出,双手合十道;“佛在心中,我们有心为善便是善佛,有心为恶便是邪佛,所以人人皆可成佛!”

  “一花是佛,一草是佛。你是佛,我是佛。人人皆是佛,只分过去,现在与未来。

  随着罗汉的话说完后又有一名菩萨起身**,和罗汉的心中佛不同,菩萨认为人人都是佛,只不过有的是过去佛,有的是现在佛,有的则是未来佛。

  “南无阿弥陀佛!”

  随着罗汉与菩萨的**,金黄色空间内的众僧尽皆双手合十高念佛号,各个都是面带微笑不言不语,好像真的悟出了什么一样。

  “玄之又玄,众妙之源!是我悟性不够,还是他们装的太像了!”

  王楚一脸看傻子模样的看着笑而不语的众多僧人,他实在是想不出这些人到底悟出了什么,反正王楚是一点感觉也没有,反而被这些人说的有些糊涂了。

  不过王楚的想法是什么并不重要,因为这金黄色的空间中菩萨罗汉无数,像王楚这个等级的存在更是连开口发言都做不到,这感觉就像企鹅群里群主开启了只能管理员发言一样,让王楚很是不爽。

  众僧的扯皮愈演愈烈,一直都是些没有营养的无聊问题。王楚打着哈切闭目不语,从开始到结束,唯一一句被他听进去的话就是今日**到此结束。

  其实修行并没有人想象的那么美好与高大上,最起码光明寺中的和尚们整天无所事事,不喝酒、不吃肉、不打牌,不找女人,这吹起牛来绝对是一个比一个猛,说到后面恐怕当事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偏偏众人还得做出一副如梦初醒的感觉来。

  淡淡的忧伤环绕在王楚心头,幸好不是每一位佛陀**都是这么让人蛋疼的,不然王楚觉得自己还是还俗算了,不然早晚被吹出风湿来。

  “如去,今日**你可有什么不懂之处?”

  就在众僧一个接一个的退出金色空间之时,琉璃玉静佛突然喊住了王楚,让他留在了这片时间与外界有极大差异的空间内。

  “不知道是我笨,还是你们太精明。反正今天说的什么我一句也没记住,头疼!”

  和普通僧人对佛的态度不同,王楚反正是心中毫无所惧,并不将生死境的佛陀看成多么触不可及的存在,反而言语中带着些许的讥笑之色。

  “哦!那你说什么是佛?”

  琉璃玉静佛轻声而问,对于王楚的无礼没有一点的不悦之色。

  “它****若能横扫天下,再定乾坤。我说谁是佛,谁就是佛!”王楚话语中铿锵有力,其中的豪情壮志就是琉璃玉静佛听了后也是久久不语。

  “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见你之时就发现你与佛有缘并且身具慧根,天生就是当和尚的命,当日度你入寺恐怕是我此生最正确的决定了!”

  琉璃玉静佛默默点头,他正是当日为王楚持戒的佛陀,而王楚认真说起来还可以算作是琉璃玉静佛的弟子。不过就像今天琉璃玉静佛**一样,这个名义上的便宜师傅根本就是个甩手掌柜的,王楚算着今天也不过是第二次见到这琉璃玉静佛而已,更别说在他身上学个一招半式的神通妙法了。

  “我天生就是当和尚的命!”听着琉璃玉静佛的话王楚头顶上有黑线划过,这话怎么听王楚都觉得是那么的不入耳。

  “你如今已经到了入道的巅峰之境,破界已在一念之间。而破界将是你人生的第一个起点,以后的成就如何,破界时的经历就是你以后的资本之一,切记不可大意。

  琉璃玉静佛说完此话后隐现在了王楚眼前,而王楚再次回过神来时已经回到了自身的**之上,神念已经脱离了那处**的莫名空间。

  “破界!起点!”

  王楚盘膝在竹床之上思考着佛陀的话语,今日琉璃玉静佛突然现身说法,王楚就是脑子再笨也想到了恐怕与自己有很深的关系在,要知道这三个月的听讲之中,王楚可是一次也没有见到过生死境的佛陀出现。而且如果今天没有见到琉璃玉静佛的话,王楚原本的打算就在今晚进行破界的提升,所以琉璃玉静佛的出现绝不是偶然,更像是在暗示着什么。

  琉璃玉静佛到底在暗示着什么王楚不得而知,但随着佛陀意有所指的话语王楚在当晚上并没有选择突破,而是静下心来回想着自己这些年来见到的一切,以回想的方式来坚定着自己的信念。

  第二日一早,一夜没睡的王楚从自己的茅草屋中走出,拄着一根新竹仗就向着光明寺而去。

  如今的光明寺中更加的热闹了,无数**岁的孩子们在寺院外的阶梯上彼此追逐打闹着,一些明显是内门弟子的僧人正在人群中不断的训着话,将这座以往宁静的古庙衬托出了些许生机。

  这些年龄各异的孩子们是光明寺中的新鲜血液,他们和以前的一代代师兄弟们一样,将在这里度过童年,并在十年之后经历一次考核。

  那是一次决定命运的的考核,通过的人将留下来成为一名像连花和尚或者幻空和尚那样的外门弟子,并且在修为到了破界之境后成为内门弟子入住罗汉堂,之后在一级一级的晋升上去,直到被寺院外派出去或者成为一名长老为止。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的重复着,年幼的和尚慢慢长大,长大的和尚慢慢变老,永无止境的为光明寺贡献者自己的一切直到死去。

  修仙不是那么简单的,美好也只能出现在人们的幻想之中。王楚眼前这座雄伟的寺庙,心中总会有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就仿佛在无尽的岁月中这座寺庙也开始了老迈,正在步入晚年之中苟延残喘。

  王楚一步步的踏上阶梯,在这里她没有看到几日前出现的传功长老,同样他也没有与任何人说上过一句话。

  王楚的目标是寺中的藏经阁,他一路上穿过一座座大殿,自始至终都坚定向前。王楚就像一位游离在外的旅者一样,显得是那么的从容不迫,看上去与这古朴的寺庙也是格格不入。

  和许多小说上的故事情节不同,光明寺中藏经阁内的规矩并不多,唯一能够算得上是规矩的就是一次只能借出一本书,但是在藏经阁中观看却没有限制。

  王楚不知道别的门派是否这样,可当他来到藏经阁后没有任何人来问他做什么,唯一的一名藏经阁看守也只是个五六十岁的大和尚,此刻正趴在阁楼外的桌子上呼呼大睡,随着王楚的到来此人也没有醒来。

  莲华经、往生经、大慈大悲手卷、无量宝光经、金刚经、降魔法咒.....

  一本本经书静静地躺在书架子上,八层高的佛塔上每一层都有无数本经书存在,其中有的是纯粹的佛法经书,有的则是暗含降魔神通的道法经书。

  王楚在藏经阁中一路走过,一路上也遇到了许多年龄各异的僧人在此看书,而看书之人看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纯粹的佛法书籍,而不是那些暗含神通的宝典。

  道家有言,道可道、非常道。每一个人对天地与佛法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而光明寺中提倡的并不是去学习前人的神通道法,而是鼓励僧人们多看佛经并争取从中体会出自己的道路来。

  这样的办法有好有坏,一些悟性不足的僧人穷极一生也难有存进,到了最后只能是黯然离去。可对于天资聪慧之人来说,一旦找准自己的道路那么就有若一朝悟道,绝不是那些照搬别人所修神通之人能够比拟的。

  而这其中的差距就是一个能是创造功法给别人的人,而另一个则是学习别人功法的人。

  长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一个走不出自己道路的人,一生中的成就都将有限。而对于像是光明寺这样的古派来说,一万个修习他人功法之人也没有一个能够创造功法的人有价值,因为光明寺中从来不曾缺少高手,缺的只是能够纵横一界的高僧大德。

  每一本佛经都是光明寺中的隗宝,一万个人看同一本经书,可能诞生出一万个不同的理解。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不是看你学了什么,而是看你在其中悟出了什么。

  有的高僧将自己的感悟写于纸上,成为了一部包含神通的秘典。可是古往今来万万年,光明寺中的镇寺宝典一共只有三件,那就是大光明经、莲花宝经、无形自在佛**。

  这三本书没有一部包是含神通的秘典,可这才是光明寺的起源,一切的神通秘术都来源于此。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光明寺不教人神通秘术,教的只是如何去学习与体悟,或者是一些做人的道理。

  许多小说中都讲主角如何凭借一本功法或者什么丹药来纵横一世,可这在王楚心中却是一个非常好笑的笑话。

  别人的道路永远是别人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路都不能走出,只能去拾人牙慧,那么又是如何君临万界的呢?

  虎躯一震美女变花痴,招招手就是能够赴汤蹈火的兄弟。王楚不知道那些小说中的主角是怎么做到的,因为他此刻已经到达了藏经楼的最顶层,看到了光明寺中的镇寺之宝。

  大光明经、莲花宝经、无形自在佛**经。

  三部经书赫然在列,摆在王楚的眼前就像是烤好的乳猪一样诱人。

  王楚如获至宝的走上前去,将手放在了无形自在佛**经之上。

  白皮经书随着王楚手指的触碰猛然显出光芒,而随着光芒的一闪而过,自在佛**经依然在王楚的眼前,而在他的手中却又多出了一本一模一样的经书来。

  如是我佛,天地初开而分万界,万界之中大德、大智、大勇、大巧、大拙、大愚、大贤之人层出不穷,小僧行而无名逍遥自在,特留此一书讲述此间变化。----天地初开、无名、自在和尚。

  王楚一段段柔和的话语响彻在脑海之中,这本书中没有一句关于修行的话语,讲述的全都是一些奇闻怪事或者各位大能之人的一些经历,看起来更像是王楚前世看过的山海经。

  整部经书挥挥洒洒几十万字,其中最让王楚侧目的便是这么一段话。

  自在佛**经、无名破界篇、神游;“一日小僧熟睡于青石之上,醒来时天地翻转世界依然变化。小僧对此惊奇万分,游走各地见识到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景象。人生漫漫千百年,小僧游历红尘不知几时,再醒来依然侧卧于青石之上,往日种种便如黄粱一梦又或神游它界,梦中之境环绕心田,久久不能平息www.shukeba.com。”

  “破界!神游万界!”

  看到这一段话后王楚心头一惊,虽然这些话在经书中不过寥寥几十字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带过。可对王楚来说价值却难以估算,因为他可没有老师在身边教导,所以这几十字对他来说不下于金玉良言,更是为他留下了无数的遐想。

  “黄粱一梦,真是有意思!”

  王楚回想着书本中看到的一切,至于这里记载是真是假王楚却并不担心,因为如果记载有假,这本书就不会是光明寺的镇寺之宝了。

  王楚拄着碧绿的竹仗敲敲打打的摸索着向外而去,他此刻已经等不及了,因为神游他界这种事情没有任何人不为之期待。而对于王楚来说,这也是他见证自身道路的一条捷径。

  看看头顶上的万里碧空,王楚盘膝坐于一条小河之前。这条河是王楚取水的河流,河中的流水哗啦啦的作响,清澈的水面中能够看到些许五颜六色的鹅卵石。

  王楚心中无念无想,气息与自然相合,一呼一吸之间隐约有白色雾气环绕周身,从远处看去王楚彷如置身于人间幻境之中。

  “大师,大师!”

  就在王楚心中空无一物之时,耳边突然有人的轻声呼唤声传来。

  对于此人的呼唤王楚心中感到奇怪无比,要知道这条小河并不起眼,王楚再次打水三月有余一次也没见到有人过来过。而且王楚打坐前还特意放出了自身的感知,也同样不曾发觉身边有人。

  “阿弥陀佛!”心中有些奇怪的王楚缓缓站了起来,而就在站起来的那一刻身边的景象却是猛然一变,等到王楚起身时身边哪还有什么小溪的存在,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湖泊,而之前呼唤他的人却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阿弥那个陀佛,这大白天的遇到鬼了不成!”

  四周轻轻吹过的风声带着些许的潮湿之气,王楚虽然没有睁开过眼睛,可却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另一方世界之中,这感觉就像是那人参精将他带到古寺中一样。

  “这是哪里?是有人以神通拘我魂魄,还是已经神游到了另一方世界!”

  王楚站在原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刚刚他身处光明寺中,如果说有人将他魂魄从光明寺内拘禁而出,那么王楚也是不太相信的。

  虽然光明寺中到底有何等人物王楚不得而知,但一座寺庙能够独霸一界亿万年,其中定是有所依仗才对。

  王楚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应该是像自在和尚说的一样,在破界之时神游它界之中了,又或者是黄粱一梦。

  王楚深吸一口气,此时的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与之前有什么不同之处,身上的力量依然是入道境界后得到的千斤之力,同样也没有什么神通乍现。

  王楚本身没有师傅的教导,他不知道如今的自己是入道境界还是已经达到了破界之境,反正他自己是没有感受到有什么的不同。

  “嗨!对面的和尚,可是要渡船的!”

  就在王楚沉默不语之时,江中突然有呼唤声远远传来,王楚侧耳倾听,只听见一叶扁舟此刻正破浪而来,上面站着一位撑桨的汉子。

  “小僧如去,敢问施主此地是何处?”

  王楚双手合十宝相庄严,面目之上无悲无喜好似已经四大皆空,在这划船的汉子看来还真有一副得道高僧的架势。

  “大师,此地是镇江境内!”

  受到王楚皮囊的影响,划船的汉子一阵错愕后恭敬的喊了声大师,再也没有张口一个和尚闭口一个和尚的叫着。

  “镇江!”王楚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称,手中的竹仗在地面上敲敲打打,向着靠过来的小船而去。

  “大师您的眼睛?”

  看着自始至终都闭着眼睛的王楚,划船之人这才发觉到原来王楚是个瞎子,忍不住停好小船后就跃了下来,打算去搀扶王楚上船。

  “一切法相皆是虚妄,看见与看不见又有何区别!”

  王楚微微而笑,在船夫的搀扶下走向登上小船,拄着竹仗就立在了船头位置。

  此时的王楚手持碧绿竹仗,一身光明寺中的白色袈裟,胸前是金线绣着的莲花图案,油光锃亮的光头上是九个戒点香疤。

  “看大师一身衣服不像是本地人啊,大师从哪来的?”

  乘船的船夫划着桨,和许多城市中的出租车司机一样,撑船的船夫也是个健谈之人。一路上随着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船夫与王楚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着闲话,而王楚也在不断的旁敲侧击的打听着此方世界的情况。

  刚刚王楚所在的位置叫做镇江,而岸边的这些船夫们则会在此地行船,将镇江中要过河的人带过河去,送到一个名叫做涌金门的码头。

  涌金门是一处中转站,这里是去钱塘县的必经之路,此时正逢七八月份,湖中的小船来往不知几何,王楚在船上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在这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坐船游湖的文人骚客与富家小姐。

  小船轻轻推开波浪,双桨在湖面上起起伏伏,站了一会的王楚坐在船头之上,任由激起的水浪打湿自己身上的僧袍而不为所动。

  “咔嚓!”

  就在王楚老僧入定之时,天空之中突然响起了一声霹雳。

  七八月份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万里碧空艳阳高挂,转眼间随着一道闪电划过碧空,顿时就是风声大作,乌云开始在湖面之上汇聚。

  “这老天爷真是孩子脸,说变就变啊!”

  撑船人看着转眼就要下雨的天气露出了无可奈何之色,这湖中撑船之人多靠接送来往的过河人获益,如今这样是下起雨来恐怕就是船也出不成了。

  “无风起浪必有妖孽作怪,这雨云来的不同凡响,看来此地也是是非之地!”

  在船夫的抱怨声中王楚突然开口说道,王楚这几月中一直在光明寺中修习佛法,虽然他本身还称不上是大德高僧,可也不再是一个没见过灵异古怪之事的江湖武者了。

  前一刻风平浪静,后一刻风雨欲来。王楚在刚刚闪电划过之时突然心有所感,虽然他看不见周围的一切,可自己身上披着的这件光明寺中出产的袈裟,却在金莲之上撒发着阵阵刺痛之感,好像在像王楚预示着什么一样。

  光明寺不管如何都是大千世界中的一方霸主,虽然王楚只不过是一名不起眼的记名弟子,可他身上的这件袈裟却也是地地道道的光明寺中产物,不管是上面绣着莲花的金线还是衣服上的料子,都受到过光明寺中的佛法熏陶,对一些修为不高的妖邪来说更有预警的功效。

  王楚就这么静静的盘坐在船头之上,豆大的雨滴从空中不断滴落而下,转眼间就形成了瓢泼大雨。而听着王楚的话撑船的船夫却是脸色大变,忍不住连忙开口;“大师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这河里可是有龙王爷爷的,要是我们得罪了河中的龙王,我们都得小命不保,被掀进水里去喂鱼!”

  “是吗!”王楚嘴角上带着死死笑意,他没有与船夫去争辩什么,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这一切的源头。

  湖面之上两叶扁舟越来越近,一艘小船上是盘膝坐于风雨中的王楚,而另一条船上则是二女一男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