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181.梁敏失踪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辛思忠接收了马夫人的兵马之后,正考虑如何向贺锦报告。

  这个时候,贺锦已经向西宁进军了。

  不久,贺锦败兵逃回陇中,向他讲述了贺锦兵败被王烁所杀的消息。

  辛思忠从参加农民军起就跟随贺锦,贺锦不仅是他的统帅,更是他亲如一家的兄长。

  是贺锦手把手的教他武艺,教他带兵,让他从一个普通的穷小子,成长为一个农民军的杰出将领。

  革左五营被李自成收编之后,李自成十分看重辛思忠的才能和武艺,将他收入自己直属部队,这是闯王一手建立的,对他最忠心的部队:中权亲军,亲自封他为帅标左威武将军,和自己的干儿子李双喜在一起。

  没有贺锦昔日的教导,辛思忠又怎会有今天?

  贺锦更看中辛思忠,那是他最忠心的部下和兄弟。

  进攻甘肃前,贺锦硬是向刘宗敏把辛思忠从中权亲军营中要回来,要辛思忠协助自己。

  贺锦和辛思忠表面上是上下级关系,实际却是亲如兄弟,情同手足。

  贺锦被王烁杀死,辛思忠闻讯差点哭昏过去。

  这时候,就是他再赞成王烁的主张,也要杀王烁,为贺锦报了仇再说。

  和王烁对阵是不是自相残杀?他顾不上考虑了。

  义愤填膺的辛思忠,聚齐了他所有人马,包括马夫人带来的十几万部队,誓要为贺锦报仇雪恨,杀气腾腾直奔西宁,要和王烁拼命。

  刚刚费了吃奶的力气把贺锦这头牤牛收拾了,还没喘口气,这又来了个更大的老虎,王烁犯愁了。

  从心里说,他也不愿意杀贺锦,可是不杀贺锦,贺锦杀他啊!杀了贺锦,这就又把要给贺锦报仇的辛思忠给招来了。

  辛思忠与贺锦的关系,胡琏器已经打听的十分清楚,向王烁做了详细汇报。

  到了这份上,王烁明白,这就如自己初闻贺锦杀了鲁胤昌,非要杀贺锦替鲁胤昌报仇一样,即便贺锦当时投降,自己在气头上,在失去兄弟的极大悲哀情绪驱使下,都不可能不杀贺锦,给鲁胤昌报仇。

  现在,辛思忠正是这个心情,想劝的他放弃给贺锦报仇,两家罢兵言和,基本等于做梦。

  既然没有任何机会避免这场战斗,那就只有考虑如何抵御辛思忠了。

  现在,王烁这边能参战的士卒,连保安军都算上,也不到八万人。而且是连续作战以后,士卒疲累到极点。

  如何应付的了十五万马守应的精锐?

  硬拼肯定是不行。

  撤出西宁?往哪儿跑呢?

  向东是不行,辛思忠就从东边来的,路让辛思忠给堵着。

  这个破西宁,向东就这么一条破路!

  向西?那是蒙古和藏人的地盘,好多被他打跑的土司都跑到那边去了。自己过去,没有群众基础,等于是找死。一旦跟固始汗打起来,后面辛思忠再逼过来,想不死都难!

  北面是甘肃,已经被顺军占了。自己过去攻打,后面辛思忠肯定会追上来,还是两面受敌,行不通。

  南面是柴达木盆地,到处是沙漠荒原,根本不能生存。

  关键是,伟人的战争经验告诉他,失去了根据地,就如同鱼离开了水,离死就不远了。

  他照搬点伟人的治理政策还凑合,伟人的军事才能他可没有。

  背着几十万敌军还能打出经典战役来,而且反败为胜,这种奇迹只有伟人可以创造出来。他王烁还没头脑发烧,认为自己也有这种本事。

  即使如此,失去了根据地,若不是碰上外敌入侵,伟人那点人马也支撑不住。他王烁就更不用提了。

  绝对不能离开青海,离开这块有群众基础的根据地,否则,死的会更惨。这是经过反复认真思考,得出的,他认为最为正确的结论。

  不离开这里,就得想办法跟辛思忠周旋,打游击。

  他考虑,要利用起所有陇中到西宁的险要和关隘,仍旧是一步步阻击,直到敌军攻打到西宁城下。

  如果那时候自己还是不能扭转局面,就让出城池,转到乡村、深山里,和辛思忠打游击战。

  这次对敌,不仅要全力应付辛思忠的进攻,还要防备兰州方向的党守素趁火打劫,部队根本就不够用。

  不能再象对付贺锦那你样,损失太多的士卒,得利用吴朗西制造出来的东西了。

  他跑到李天俞和吴朗西那里,要他们先把别的都放下,专门生产大小开花弹,以小的为主。人不够他给人,东西没有他去淘弄,总之,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越多越好!

  可以生产大炮了?不要。那玩意又笨又重,拉着它打游击,那是作死呢!

  然后就去找梁敏,让她赶紧组织人员,工厂、医院、粮库、辎重,还有百姓,做好疏散准备,各乡村组织起得力组织,为将来打游击做好一切准备。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梁敏却莫名其妙的失踪了,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