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189.意犹未尽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王烁在现代是机关职员,单位招待上级检查,同级部门互访,下属单位请客,吃喝是不断的。在这种场合上,不能让领导真的吃多喝醉,那样就成了他这样的中层不尽职了。

  像他这个年纪的职员,不上不下的,必须得哄好上级,骗好下级,才能在单位里站住脚,立住足。

  因此,酒宴上插科打诨,承上启下,让领导有话题讲,让所有的人都一团和气,掌握酒宴进度,是他必须学会的功夫。

  今天,他把这过去的功夫使将出来,这些古代人又哪里是对手?很快,将军府的大厅里就热闹起来。

  王烁注意到辛思忠是故意控制着情绪,同时,这也是一个不喜多言,善于在内心思考的人。对付这样的人,他自然有不同的办法。

  酒宴是按照古制排列的。

  两侧是两家的将领,一家占一侧,中间两张几案,则是王烁和辛思忠一桌,梁敏陪着马夫人一桌。

  在各自介绍了双方将领之后,王烁只提给辛思忠一行接风洗尘,其余一概不牵扯,然后就一会儿找一个话题,让大家共同举杯,找各种理由让大家把酒都喝了。

  他选的来陪酒的将领,都是能喝的。大家又都是武将,豪爽的居多,几杯酒下肚,便不用等别人劝,自己找酒喝了。

  看看大家从各自起身向主桌敬酒,到互相之间互敬,气氛调动起来了,王烁便不再管下边如何吃喝,********开始对付辛思忠。

  他先问辛思忠是哪里人,然后就捡自己知道的说那里的风物。提到自己的家乡,辛思忠就不免要说上几句,纠正几句王烁说的不对的地方,话就越说越多。

  很快,从山陕的风土人情,说到百姓的生活;从生活的困苦,说到被逼造反。

  王烁时刻观察着辛思忠喜欢讲的话题的方向,尽量往他愿意说的地方引话题,辛思忠的话就不自觉多起来。

  话多了,难免有说到一起去的地方,王烁就趁机和他喝一杯,渐渐的,酒就喝了不少。随着肚子里的酒精成分增加,辛思忠内心的顾忌就渐渐忘却了,开始主动说话。

  对王烁来说,这劝人喝酒的功夫,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练出来的。这里面包括心理学,分析论,哲学,历史,,地理,风情……总之,学问大了去了!

  辛思忠最关心的,当然是如何结束这个时代百姓的苦难。漳县的治理办法,给了他极大的震动,他不知不觉就自己把话题说到了这方面。

  王烁见他话多了,有了主动想说的话题,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不再主动找话题。

  他开始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辛思忠的问题,趁机给他灌输些现代的法制观念,让他明白,靠个人威信是无法保证法律体系的公平公正的,军队和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体系之上,否则就是独裁,最终会破坏公平公正的法律体系,走到明朝的老路上去。这正是李自成现在走着的路,是完全不对的。

  到这个时候,对方开始主动和你说话,问许多问题,说明他谈论的**已经被诱导出来。你反而不能再和他多说,回答问题要简洁明了甚或说半句藏半句,让对方更多的说话和询问,渐渐对方就会逐渐信任你,再不对你有顾虑,这也是学问。

  比如谈到军队存在的目的,王烁就说,军队的职责,就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法制体系永远不变,让百姓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也是他们这些为实现这个愿望而战斗的人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维护,他反而不往下说了。

  王烁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解释,想不到辛思忠却是领悟的十分快捷。

  辛思忠是个有头脑的军人,他打了这许多年的仗,遇到了无数的挫折,整日里就在思考如何避免这些挫折,让农民军壮大起来,只是没有王烁这些现代人的知识,想不通罢了。如今经王烁一说,一下子便如醍醐灌顶,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为何自己总是东奔西走,被官军撵的无处藏身?为何百姓总是最后的受害者?为何这么多农民军前赴后继,兴起又衰落,却是始终无法推翻腐朽没落的朝廷?为何百姓明知道明朝廷不好,还要参加明军,帮着朝廷打自己?

  他想过好多类似这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从王烁这里都能找到答案,怎能不激起他的求知欲?

  王烁拿现代人的狡诈来对付相对朴实许多的古代人辛思忠,效果就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

  结果就是宴会结束了,辛思忠还意犹未尽。

  王烁没了办法,只得在宴会结束后,于自己府邸后院偏厅里另设小宴,邀请了辛思忠继续谈论,顺便也邀请了马夫人前来,由梁敏作陪。

  家宴就相对简单一些,四个人围着圆桌一坐,菜也不用请大厨来烧,阿依古丽去厨房自己做几个就完了。

  听到阿依古丽是王烁的夫人,还要亲自下厨做菜,连马夫人都吃惊。,

  梁敏就告诉他们,西宁,漳县,包括安定,在他们所有的根据地,都是男女平等,人人平等,即便如王烁,家务也得自己做,顾佣人是要按价付钱的。

  于是又将薪金制度及制定规则讲一遍。

  王烁是学经济学的,在这方面当然做的更加合理,许多的计算方法和资金运转模式,记账表格都是现代观念,不真正学几天,根本弄不明白。

  辛思忠和马夫人虽然不能完全听明白,但这种方式的好处却能立刻听的懂,那就是按劳分配,基本可以达到真正公平了。

  刚才的酒宴上大家已基本吃饱了,现在坐下来,完全是为了说话。

  王烁这回不再矜持,而是将自己的治军思想和民事管理理念,完全毫无保留的对辛思忠和马夫人侃侃而谈,有些东西是他逐渐悟到的,第一次原原本本讲出来,连梁敏也从没听他如此详细叙说过,不由也聚精会神的听,恨不得立刻记录下来。

  后来,梁敏就是根据王烁这一次的谈话,集结成了一本册子,做为了培训全体军事和民事干部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