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12.灵光闪欲进京 免失误觅诸葛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大将军府后花园里,梁敏心里正琢磨着为王烁留下两把手枪以备万一,这时就听王烁算计着说道:“你必须要有一把,还有阿依古丽,也必须给她一把,其余你看着分吧。”

  梁敏心里甜甜的。要知道,这个时代,贵为大将军,全军统帅,还这么关心自己的妻子,不但不让妻子讲究礼节,还由着她的性子,这样的人恐怕除了王烁,这世上不会有第二个了。

  她上辈子不知得念多少金刚经,敲碎多少木鱼才能有这样的幸福和福分!

  她双颊晕红,看一眼王烁道:“鲁小钰也必须有一把。”

  王烁一愣,心说她爱有没有,跟我有啥关系?再说,这丫头武艺不是一般厉害,连军营里的好手都打不过她,她还用得着手枪?

  他知道梁敏提鲁小钰,分明就是要把这丫头和自己以及阿依古丽等同起来,告诉他不要忘了,他还有这么一笔债没完呢。

  王烁心里明白,此刻却故意装糊涂道:“你自己看着分,我不管。”

  他可不想在这事上耽误时间。虽想尽量表现的自然一些,表示自己绝不会考虑和鲁小钰的事。但越想表现自然越不自然,此地无银三百两。

  梁敏就偷偷的笑,把王烁笑的浑身不自在。

  看着梁敏坏笑,忽然,王烁脑袋里就灵光一闪,拉着梁敏的手,甩下周围帮他试枪的一班警卫就走。

  在警卫们疑惑的目光注视下,王烁拉着梁敏,从后花园出来,一路把她拉进卧房,关上了门。

  这下轮到梁敏不自在了,这守着警卫的面就把她拉卧房里来了,这大白天的,羞死了!

  王烁关上卧房的门,把梁敏按坐在床沿上。

  梁敏挺身反抗道:“你干什么呀,大白天守着这么多士卒,你这是抽哪门子疯?你让我明天怎么见人呀?”

  王烁不理梁敏的大声抗议,自己搬把椅子坐在她身边,正色道:“我想到北京去一趟,明早就动身!”

  梁敏大吃一惊。这比大白天把她拉到卧房里来更加让她吃惊!

  北京离着这里两千里地呢,王烁是三军主帅啊,怎么可以离开自己的军队,孤身冒险呢?

  要知道,李自成正在向北京进攻,估计王烁到达北京的时候,李自成也到了。

  梁敏无论如何不能同意王烁这个孩子一般的主意。

  “你听我说。”王烁耐心道,“咱们发展到今天,地方越来越大,军队越来越多,下一步怎样走?我没有想到好的办法,你也没有,其他人也没有。

  知道为什么吗?我们都缺乏大的战略眼光。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们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决策失误!

  李自成就是因为发展的过快,他和他身边的谋士们都来不及适应,做出了去攻打北京的错误决定,他将来面临的,一定是失败!

  失败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把军队和地盘,甚至自己的生命,都搭进去!

  如果我们也像李自成那样,处在错误决策里却浑然不知,我们必然要蹈李自成的覆辙,面临最终失败!”

  梁敏忘记了门外的警卫,也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进到王烁卧室里的。

  王烁说的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现在,外面的世界可以说是军阀混战,一塌糊涂。

  长江以北,朝廷的官僚,眼看朝廷不行了,便纷纷投靠了李自成,让李自成控制了大部分省份。

  在梁敏看来,放眼天下,已经没有任何一支力量可以阻挡大顺的百万大军,李自成应该很快就能统一长江以北,然后向南进军,统一全国。

  他们最大的敌人,应该是大顺才对。

  可是,王烁却丝毫没有瞧得起李自成,他认为大顺兵员复杂,军纪败坏,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遇到强敌,必然土崩瓦解。

  再者,大顺后方多是明朝降将,缺乏治理,没有巩固的根据地。这种没有后方的流寇战法,根本不具备胜利的基础,就是瞎胡闹。

  他例举了许多实例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连朱元璋都被搬出来和李自成对比,结果就是证明,李自成必败无疑。

  既然李自成要失败,那对他们西北这个政权来讲,是好事啊,他们正好可以趁机发展。

  王烁又否决了这个主意。李自成之所以要失败,前提是他要遇到一个劲敌。

  这个劲敌,不是他的西北政权,也不是长江以南的明残存势力,而是长城以北的那个建州女贞,现在的满清。

  不是满清把大明精锐牵制在长城以外,李自成是无法击败明军的。李自成的成功,恰恰是满清的崛起造成的。

  李自成打不过明军精锐,而明军精锐打不过满清。王烁的西北军,恐怕连李自成的全力进攻都应付不了。

  至于长江以南各势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本身勾心斗角就成不了气候。

  张献忠连李自成都不敢惹,吓得跑到四川去,还不敢不用大顺的年号表示臣服,也可以忽略不计。

  事情已经明摆着了。一开始,是满清和大明的战争,间接帮助了李自成,让他迅速崛起。现在,李自成开始不自觉的帮满清。

  他去北京灭掉崇祯,恰恰给了满清进关的理由。

  现在,论实力,多尔衮天下第一。之所以不敢进关,是他担心汉人众多,没有个正当理由,汉人团结起来,一人一口唾沫把满人给淹死。

  李自成灭掉崇祯,他就可以打着为大明报仇的理由,冠冕堂皇的进关了,就算山海关吴三桂不投降,也无法阻挡满清的滚滚铁骑。

  所以,目前弱小的西北军,不是考虑怎样占领天下,而是要考虑如何抗住满清铁骑的进攻,保住自己不被消灭。

  王烁能看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这还多亏他的先知先觉。但这远远不够!

  如何保住自己,向东发展去惹李自成?万一激怒李自成,他不去北京了,回来收拾西北军怎么办?

  王烁的能力,也就和张献忠的实力半斤八两,根本对李自成够不成威胁。

  李自成之所以放心进攻北京,就是没把王烁和张献忠放在眼里。

  李自成正得意呢,你去捅他屁股,嫌自己死的慢了?

  可王烁处在西北,只有向东向李自成的地盘去才能有发展的机会啊。

  现在李自成势如中天,去招惹他肯定不合适。

  关键是,什么时候招惹他合适?是火上浇油,待李自成被满清击败,然后和满清一起灭了他;还是和他合作,一起灭满清?还是会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这里面有各种不确定的变数,是王烁无法看清和把握的,他迫切需要有一个能看清这些,帮他分析大势,指明以后如何走下去的人来帮他。

  这个人,现在西北没有。

  他对梁敏说道:“当初刘备东征西杀,手下能人也不少,可就是无法建立自己的地盘,被曹操撵的如丧家之犬。

  可是,当他在荆州得到诸葛亮以后,他还是那帮战将,还是那帮谋士,做出的事情却完全不一样了。下荆州,得蜀汉,最终成就大业。

  为什么?因为诸葛亮替他制定出了大的策略,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

  我们现在就是没有诸葛亮的刘备,无论再怎么折腾,也难逃灭亡的噩运!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帮我们制定出大方略的那个诸葛亮。”

  梁敏听了他的解释,半天没有言语。

  她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

  可是,做为三军主帅的王烁是不可以离开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军队,去孤身冒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