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54.京师大乱人心死 滥用降将大错成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京师官员的油水榨干了,刘宗敏仍不满足,将目光投向了城内有钱的商户。

  很快整个北京城里的大户人家都倒了霉,商铺关门,大宅闭户,人人自危。

  刘宗敏恨北京城所有的城里人,因为他们比他当铁匠的时候吃的好,穿的好,过的日子舒坦。

  拷掠发展到后来,他的亲军满城乱转,只要看到谁穿着光鲜就抓去要钱,不给就大刑伺候!

  闯王占领北京七天之后,向来繁华的前门大街,棋盘街,廊坊诸胡同,白天正午都没有人敢上街了。街道周边商铺被抢劫一空,满地狼藉,一片萧条。

  大顺军师宋献策看着这凄惨景象,一脸哀容却无能为力。几次去后宫门前求见大顺皇帝,都被阻在乾清门外,无功而返。

  他只得去找丞相牛金星,希望他能管一管。在丞相府外侯了一个多时辰,才见这位丞相大人坐着八抬大轿,在几十亲军护卫下,缓缓回府。

  他上前搭话,牛金星只是挑开轿帘告诉他,权将军的事他管不着,你想管,找皇上陛下去吧。连让他去府上相谈的话都没有。

  想当初,是牛金星介绍他与闯王结识,把闯王夸成当世尧舜的。如今,牛金星都不待见他这个挡路石了。

  看着大顺丞相的八抬大轿渐渐走远,宋献策站立在街心,巨大的失落感向他压来,他不由仰天长叹。

  背后一个声音悄声说道:“走吧,回去吧。”

  他猛一回头,原来是李岩站在他身后。

  他不由苦笑道:“被你言中了。这样下去,民心尽失,我们将成为众矢之的,灭亡就在眼前啊!”

  李岩道:“这结局,其实于未下京师之时就已注定,只是你身在其中,不易发觉罢了。我早已不为陛下信任,等同身处局外,反而更容易看到。”

  宋献策不语。

  两个人缓缓向小巷里走去。小巷里行人稀少,即便有一两个路人走过,也是来往匆匆。看到他们穿着大顺官府,便远远躲避开来,有些甚至远远看到他们,掉头就跑。

  四周一片萧瑟,一片静寂,只小巷中地上铺着的青石,发着瘆人的,冷冷的光芒。这样的乱世,不是确实有急事,不得不出门,谁还敢出来找死?

  宋献策看看小巷里无人,突然问李岩道:“所以,你就早早和那个西北王烁勾结,此番又把他带在你身边,意欲何为啊?”

  李岩大吃一惊,却没有要隐瞒他的意思,问道:“你如何知道?”

  宋献策笑一下道:“鄙人精熟阴阳,黯于五行,你如何能瞒得过我?”

  李岩还真得佩服这个矮个子军师,他竟然连王烁都已经认出来,真不知道他是如何获悉这些的。

  当下悄声道:“此处不是讲话之地,到我那里,咱们慢慢详谈。”

  这时候的李自成,虽通过拷掠和抢劫的办法,获得了足够他支撑下去的钱粮,却仍旧不能宽心。

  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早已答应投降,来信中说他已经准备从山海关回京,朝见新天子。

  李自成派出的暗探也回信说,吴三桂已于七天前,率三千亲军离开山海关出发,沿途还散发了告示,表示自己已经忠于大顺,令辖区居民勿燥。

  可这都八天了,走也应该走到北京了,还是没见到吴三桂的踪影。

  吴三桂手里虽有五万关宁铁骑,他若造反,倒是打不进京师来,李自成的中权亲军营足以消灭他,怕的是他勾结关外的鞑子。

  李自成召牛金星和刘宗敏入宫,商议对付吴三桂。

  刘宗敏倒满不在乎吴三桂降与不降。他言道,即便加上满清鞑子,他也超不过二十万人马。

  北京城墙坚固,中权亲军营完全有能力守住。正好把他们都拖在京师附近,调其余各营兵马,从外围包围他们,一举歼灭,免除后患。

  牛金星认为,仗不打还是不打的好,社稷初定,须安民,稳固地方,各处都需要投入、花钱。与其将钱投在行军打仗上,不如投在安民巩固上。

  商议的结果,是一面写信催促吴三桂来京,一面派一支人马,占领山海关西面的长城关口一片石,威胁一下吴三桂,看他有何反应。

  一片石位于山海关关城西面的北山之后,占领这个关口,进可直接出长城,威胁山海关城北门,退则可近距离监视吴三桂的一举一动。

  若吴三桂有二心,大顺主力出北京,三天就可抵达山海关关城南面。一片石守军再出长城,自山海关关城北面攻击,西面是山,东面是海,吴三桂必然腹背受敌,四面没有出路,难于逃脱。

  到那时,若吴三桂再犹豫不决,随时就会被顺军消灭。这样,可以逼吴三桂被迫表态。

  办法是个好办法,可是派谁去镇守一片石呢?

  李自成的意思,是打算让左营左军威武将军郝永忠前去。这人是员猛将,守住一片石绝对没有问题。

  刘宗敏去征求郝永忠的意思,郝永忠不愿意去。

  大家都辛苦打了一年多的仗了,一住没住。来到京师,好日子没过三天,又让我去山沟里受罪,不去!

  郝永忠便是日后京剧中的那个郝摇旗。这家伙勇猛,打仗没的说,就是二愣子性格,除了闯王,谁的帐也不买,包括刘宗敏。

  刘宗敏也挺喜欢他,并没有在意郝永忠顶撞他。既然他不肯去,就再找别人。

  在刘宗敏心里,接连取得的胜利,让他感觉到,大顺军队已经天下无敌,天下已经太平。,

  一个小小的吴三桂根本就不用费这么大周章,直接率军过去灭了他就完了。都是牛丞相杞人忧天,多此一举。

  如果按照刘宗敏的这个想法,兴许吴三桂还真的危险了。因为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能力对付李自成的大顺军。

  刘宗敏接着找其他将领去也行,可他考虑,郝永忠不愿意去,其他将领跟他的想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找谁也不合适。

  这时候,他想起那个在宣府投降的明将唐通来了。这小子一仗没打就降了,倒是活的自在,让他去北边山里去卖卖力气最合适不过了。

  他立刻下令,令宣府总兵唐通率手下八千人马,占领抚宁县北长城关口一片石,不得有误!

  唐通不敢怠慢,急忙率领本部人马,向一片石关口出发了。

  一片石如此重要的关口,不用自己人守卫而用降将唐通,李自成山海关之战的第一个败笔,就这样轻易筑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