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92.清军彪悍世无双 占据中华非侥幸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满清骑军被顺军阻挡在山口狭窄处,带军统领尼堪接连发动多次进攻,均无法突破山口栅栏,人马损失无数。

  须臾,他又试探向南面的山口进攻。南面山势险要,战马上不去,清军只能下马,徒步进攻。几百顺军一顿滚木雷石,便把他们赶下山来。

  尼堪知道凭自己这点人马,无法突破顺军防御,只得暂停进攻,原地防守,等待多尔衮的大军赶到。

  多尔衮赶到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他来到洋河岸边,看看对面山头地势,便下了死命令,令关宁铁骑从正面进攻山口,不得退却。

  你关宁军既然投降了我,就得给我卖命,不然留着你们做什么?

  吴三桂不在,杨坤更不敢违抗多尔衮的命令,只得组织自己的人马,向山口前进。

  这山口最大的毛病,就是高低不平,似乎顺军事先已经修理过这坡面,一个台阶连着一个台阶的,无法使用大炮。

  大炮在台阶一样的坡上放不住,而且,从下往上打,很难击中目标,关键人家也早防着你用炮了。

  栅栏是活的,你用炮打,人家直接就松了绞盘,把栅栏放平了,士卒也隐蔽起来,你打都打不到。

  杨坤想了很多办法,没一个管用的。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拼死进攻,拿人命往里填。

  怪不得多尔衮让他上,就是因为这是要拿人命往里填的买卖,不死你的人难道还要死满清兵?谁叫你当汉奸呢!

  队伍刚刚接近山口,山上几百人一起大喊,那喊声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喊出来,唯恐大家听不明白:

  关宁铁骑的弟兄们,当年你们是抵御外辱的英雄,是中华好儿郎!

  你们杀鞑子,毙敌酋,受万人敬仰!现在你们也是汉人,咱们是一奶同胞!

  你们当真忍心同胞自相残杀,当真愿意做汉奸吗?

  袁督师在天有灵,在看着你们!你们对得起袁督师吗?……

  提起袁崇焕,好多人眼中留下泪来,干脆把手里的武器扔了。

  一个游击以手指着杨坤大喊道:“杨将军,你说话!你如果还要我进攻,打自己同胞,我就自杀!”

  杨坤一屁股坐在地上,抱头痛哭。

  山口上,宋献策冷眼看着王烁问道:“你这都跟谁学的?这招够损!”

  王烁微笑不答,心说,伟人的创造发明哪里是你能学到的,将来让你吃惊的东西多着呢,这才是开始。

  山上的喊声在山下都听的十分清楚。多尔衮通过汉奸通译弄明白了喊声的意思,许久没有说话,最后还是下令,将关宁军调了回去。

  二十万铁骑,让区区两万人挡在这里攻不过去,那还说什么占领中原?

  他命令将鳌拜的镶黄旗调上来,你们不说汉人不打汉人吗?这回我用真正的满洲精锐和你打,看看到底是你们汉人厉害,还是我满洲人英勇!

  这一回双方都竭尽全力,鳌拜脱光了膀子,亲自提大刀上阵,两边士卒拼死冲杀。

  栅栏几次被冲开,又几次在王烁和李岩亲自带领下,杀退攻上来的清军,重新竖起。

  山上山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山口狭窄,无法展开兵力,再多的人用不上。

  鳌拜只能把镶黄旗的一半人马调过来,还要分成三队,每队三千人,由一个统领统带,轮番冲击山口。

  下午未时过后,看看正面进攻无果,多尔衮终于决定,从一侧绕过山口,攻击对方背后。

  他将正红旗调上来,让岳讬带一万人马从北面绕过去,让满达海带另一万人马向南绕,在山背后汇合,然后攻击。

  同时,多尔衮命鳌拜继续猛攻正面,不给敌军喘息机会。

  山上箭如飞蝗,炮石乱飞,顺军居高临下,占尽优势,清军不等攻到山口就已经死伤无数。

  满洲人的剽悍在此时尽情展现出来,虽然死伤惨重,仍旧无一退却,奋力冲击。

  王烁看的脸色渐渐严肃。

  满清能够凭着极少的人口占领中国,不完全是侥幸。

  即便自己的部队也没有这种剽悍和野性。日后对付满清,必须十分谨慎才可。象以往一般,和敌军硬拼的办法绝对不行。

  不仅王烁,宋献策和李岩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不怕死的士卒。不仅不怕死,满清士卒都有一股蛮劲,身体素质也比汉人要强壮许多。

  宁武关一战,是顺军打的最激烈的一场战役,宋献策和李岩都曾亲眼目睹。但即便那时最强盛时的顺军,也不如眼下拼死进攻的清军剽悍。

  真正在平原上和满清大军一对一对抗,闯王的军队绝对不是对手。

  宋献策不由问王烁道:“若你的军队碰上这个对手,硬碰硬当如何?”

  王烁只说了两个字:“必败!”

  就在此时,山头上望哨来报,敌军分出两队人马,由南北两侧进入谷地,沿着山脚搜索前进。

  清军要包抄他们了。

  趁山口敌军进攻稍松,王烁和宋献策爬到山顶,观察敌军动向。

  南北两边敌军人数大致相若,正在陆续由高处渡过洋河,进入洋河冲积而成的谷地。

  王烁看着有点可惜,说道:“看这架势,两万来人撑破天。咱们准备了三天,就坑他这点人马,太少了。我带上五千士卒,在北面阻击他一下,想法让他增点兵。”△≧△≧

  宋献策道:“不可!你看多尔衮用兵布阵都严整有度,这说明他很精明。”问王烁道,“若你是多尔衮,你会如何打这场仗?”

  王烁想想道:“我人数占绝对优势,一开始我就会围起此山,两面包抄配合正面进攻。”

  宋献策道:“很对。多尔衮却是正面攻击不成,才调兵包抄。不是他不会打仗,而是因为他对地形不熟,非常谨慎,唯恐中伏。

  他派两万人马攻击正面,就是想试探出我们的实力。现在,估计他已经知道我们的兵力多少了。

  他为何不一拥而上,围了此山?此是他心存疑虑,为何我们只有这一点人马,明知是死地却据而守之?

  我恐他时间一长,看出破绽。待敌军全部进入谷地,应立刻放水,不可延误!”

  王烁听的暗暗点头,宋献策比起自己,实在是高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