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202.一石激起千层浪 南方纷纷反大清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就在李成栋心里有了不跟着大清混的念头的时候,北边王烁率先挑事,狠狠揍了大清俩嘴巴子,这无疑给李成栋注射了一针强心剂,有了效仿的榜样。

  事有凑巧,也就在这时候,江西总兵金声桓,副将王得仁造反了。

  金声桓原来是明宁南侯左良玉的部将,明朝灭亡时升至总兵官。

  1645年四、五月间,清英亲王阿济格大军追剿李自成部进至九江一带,左侯爷好好的病死了,部将跟着他儿子左梦庚在东流县(今安徽东至县)降了大清。

  阿济格令左梦庚带领麾下将领往北京朝见,等候大清政府,也就是他兄弟多尔衮处置。

  金声桓惟恐去北京后失去兵权,要求率领所部兵马收取江西,为清朝开疆拓土。

  有帮着他打架的当然好,阿济格稀里糊涂,连多尔衮也没问就答应了,还授予了金声桓提督江西全省军务总兵官的官衔。

  1646年秋,金声桓率军攻克赣州,为清军平定江西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得仁是陕西米脂人,绰号“王杂毛”,明末农民军出身,与金声桓一起同刘良佐和高进库进攻江西,并长期驻兵于南昌。

  金声桓、王得仁与清政府的关系,表面看来不错,其实是互相猜疑的。

  金、王二人不费满洲一兵一卒,就为满洲人打下那么大一片地方,觉得肯定能博得清廷的赏识,给个大官做。

  可惜,这哥俩和李成栋一样,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人家大清根本就信不过他们,在平定江西大部分地区之后,仅仅给了金声桓个总兵官,王得仁更惨,副将。

  顺治三年(1646),金声桓沉不住气了,请求清廷另颁敕书,授予他“节制文武”、“便宜行事”的权力。

  同年五月,清廷发兵部议奏,结果是驳回了他的要求,只将他的官衔由“镇守江西总兵官”改为“提督江西军务总兵官”,并且规定,“剿抚机宜事关重大者,该镇应与抚、按同心商略,并听内院洪督抚裁行”。

  听着官名倒是比原来好听点了,可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这不糊弄人吗?

  朝命下达后,金声桓大失所望,内心里埋怨满清刻薄寡恩,就有了造反的意思。

  您可听好了,这“造反”仅仅是因为要官没要着,和什么“胸怀大志”、“良心发现”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事要是就这么完了,也就罢了,可是还没完。

  金声桓、王得仁在攻取江西郡县的时候,凭借武力勒索了一批金银财宝,成了暴发户。

  清廷新任命的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看着就眼红了。两个人危言耸听,造谣生事,变着法儿胁迫他们把钱财交出来。

  这俩人也不干呢,这些钱财是老子出生入死,豁着性命挣来的,凭什么给你呀?

  说是“挣”来的,有点昧良心,明明就是抢来的嘛。

  如此,两人和巡抚、巡按就结下了仇,且这仇越结越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话说有一天,巡按董学成看着王得仁手里有一歌妓长的挺漂亮,就想着问他要过来自己玩儿两天。

  王得仁还没玩儿够呢,怎舍得给他?就说这两天不方便,过两天再给他送过去。

  不料,董学成恼了,立即大骂道:“老子问你要是瞧得起你,你还不识抬举了。

  老子是你的顶头上司,别说问你要个歌妓,就是要你老婆陪我睡觉,你也得给我马上送来!”

  嚇,这话忒侮辱人了!

  王得仁脸都气青了,按剑而起,大叫道:“我王杂毛虽然作流寇二十年,却也知道男女之别,人间大伦,安能跪伏于猪狗之辈以求苟活?”

  想都没想,“唰”一声抽出胯下宝剑,就给董学成来了个透心凉。

  杀了董学成他还不解气,又把他的尸首砍碎,才算消停。

  这董学成也是活该。平日仗着官比人家大,死命勒索人家,嘴上又这么不积德,就应了那句话:不作不死。

  王得仁杀了顶头上司,事后一想,这祸可闯大了!

  转念一想,娘的,反正已经杀了,伏法是死,造反说不定还有条活路!昔日当流寇那股劲儿又上来了。

  他立刻去找金声桓商议造反。金声桓胆子小,开始还不敢答应。

  王得仁道:“老子反正是犯了死罪了,不造反没活路。你要是不肯跟我干,老子就从杀你开始吧!”

  金声桓一听,“别介呀,咱弟兄们这么好,你别冲我来呀!”

  看王得仁没有罢手的意思,那,那就跟着反吧?

  1648年(顺治五年,永历二年)正月二十七,金声桓、王得仁先发制人,擒杀不愿追随反清的官员,宣布反清复明。

  反清复明不是吗?复明得找着大明的皇帝才成不是?

  俩活宝竟然不知道现在大明皇帝是谁!嘿,这可真有意思,都造反了,还不知道保谁。

  俩人一琢磨,原来有个隆武帝来着,那就打他的旗号。掐指一算,今年该是隆武四年,就在发布的安民告示上署隆武四年。

  隆武帝都死了八百年了,哪有四年这一说啊?这俩还不知道呢!

  后来,他们才知道隆武帝早玩完了,现在是桂王朱由榔当皇帝,都永历二年了,又连忙改告示改文书。

  这通乱,看着就没有成事的样子。

  尽管这俩活宝怎么看怎么不像成大事的料,但是他们的反正却产生了巨大影响,宛如平静的水面上猛然投入一块巨石,掀起了惊天波涛。

  毕竟大清刚来,又是异族,南方的百姓和官兵还是心向大明的。

  两人反正之后,江西义军纷纷追随,接着,湖广西部和福建沿海的官员也重新归顺明朝,湖广的义军也再度活跃起来。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手握重兵的李成栋。

  南方多地造反,大清统治岌岌可危。清军统帅博洛急忙四处调兵镇压反叛。

  首当其冲的,就是兵多将广的李成栋。他的决策,关系着南方这次反清"gaochao"能否延续下去。

  李成栋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