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302.不管江南要打仗 李郑调兵灭满清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李定国郑成功两个人,听王烁还要他们去管江南,都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

  原先我们傻乎乎的啥都不懂,无知者无畏,还以为我们自己个儿不离儿呢!

  现在我们学明白了,我们压根儿就不是管行政的材料。

  我们已经归顺政府了,行政管理是政府的事儿,我们是军人,军人不干政,对吧?

  嘿,这俩还真学的不错。

  王烁就跟他们解释,现在咱们不是准备打满清嘛。

  你们也得替政府想想啊,政府一手对付满清,一手去接管江南,哪有那么大的精力啊?

  江南你们先管着,保持着原样,等咱们把满清给彻底灭了,然后咱们再回过头来处理江南的事儿。

  这饭得一口一口的吃,这事儿也总得一样一样的干才成,是吧?

  那俩一听要打满清,都来精神了。

  李定国爱国啊,满清的残暴早就把他肚子快气炸了。

  在云南的时候,处处危急,四面都不安定,他还能带着队伍颠颠儿的跑到湖南来和满清干。

  这时候听王烁要打满清,他那能落后边?

  不成,我不去江南,打满清得算我一个,我不够资格当军官,当小兵我也得去!

  郑成功就更得去了,他爹让满清给杀了,娘也死在满清手里,这仇不共戴天呀!

  王烁说,去你们肯定能去,可这么着,江南没你们弟兄镇着,就更不能动了。

  所以,在打满清之前,你们得回趟江南,先别说咱们合并到一起的事儿,免得有不高兴的,在你们不在的时候闹事儿。

  你们把江南稳定住,咱们才好腾出手来和满清干不是?

  两人一想,也对。这没问题,我们回去按照你吩咐的交代就得了。

  我们不在,我们的亲信都在,谁也不敢瞎折腾,我们只说帮你打满清去了,灭了满清就回来,别的一概不提总成吧?

  对了,李定国想起来了,我还有不少军队呢,我可以把军队调过来,帮着政府打满清啊!

  郑成功说对啊,对啊,我也有军队啊,我也调兵过来。

  王烁说,那恐怕不行。咱政府的军队可是人民子弟兵,讲究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们都会唱了吧?你们的兵过来,不讲军纪,坏了我人民军队的名声,那影响可就大了。

  李定国说你也忒小瞧我了,我带兵征战从不欺负老百姓,我的士卒也是讲究公买公卖,不拿百姓东西的。

  这么着吧,我选十万精兵,先把他们带过来,你先派军政干部进来,帮我训练,训练好了再让他们上战场,这总成了吧?

  王烁说那也不成啊。你知道,这国家让满清给祸害的,人都快死没了,遍地疮痍,现在人最金贵!

  我不想在打满清这事儿上有巨大伤亡了,所以我的部队都配备火枪了。

  我不是舍不得给你的部队配备火枪,关键是这火枪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呀。

  这火枪击发、瞄准、装药都得训练。还有,为保证火枪击发连续性,队列,击发先后,指挥,都和冷兵器军队完全不一样,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的。

  郑成功说你拉倒吧,你不是有骑兵吗?他们还使马刀呢!

  我们也有骑兵,我们步兵不行不调步兵,调骑兵总行吧?

  李定国说对啊,我们也有骑兵。你是不是不相信我们,怕我调过兵来打你吧?

  王烁说那哪儿能呢?既然你们派骑兵,那就按你们的主意来,说到这儿,他忽然打住不说了。

  两个人就一起看着他。

  王烁忽然就有了一个主意,嘿嘿笑道,这下满清要遭殃了!

  那俩人不明白,王烁说道:“兵可以来,你晋王选十万骑兵精锐,现在就过来,我找军事干部教他们使我们的马刀,那个钢口好,挥击速度快。

  我再派军政人员过去,给他们讲我们的纪律。”

  李定国就不高兴了,别什么晋王,你们、我们的,咱现在不是一家了吗?

  王烁道:“现在为不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烦,咱们合并的事先保密。你只对部下们说是合力消灭满清,但必须遵守我们这边政府的纪律,所以我们才派干部过去讲军纪,教战术,也是为了统一行动。”

  李定国想想道:“那就按你的主意来,反正能让我打满清就成!”

  郑成功在一边不干了,你们说这么热闹,感情没我什么事儿!那我呢,我怎么办?”

  王烁诡异地一笑道:“你用处最大了!”

  李定国和郑成功第二天立刻就动身回南京了。

  一个月之后,布置好家里的一切,两人各带着十万精兵过江。

  兵都带到西北政府指定的地点集结,由西北军派出的军官训练。而他们的军官,自千总游击将军以上,都跟着他们去西安,集中到一起,跟着他们学现代战争模式和军事、政治。

  这是李定国想到的。

  既然离和满清开战还早,不如让这帮人先跟着他们学习,早一天和他们一样,能理解新政府的好处,成为具有新思想的合格军人。

  至于军事编制,也要按照新政府的军制进行整编,先由王烁派的军官带着训练,培养出一批新军队来再说。

  两个人都跟部队交代了,别特么以为自己了不起,咱们的战法已经落后了!在这儿好好学,敢给老子闹事,格杀勿论!

  有他们两个王爷的命令,军队主将又都抽出去学习去了,剩下的士卒和低级军官老实听话多了,安安稳稳在划定的军营里学习训练了。8☆8☆.$.

  那些千总、游击以上的军官,由两位王爷亲自带头学习,更不敢不听招呼了。

  为此,新政府还是给他们另外专门成立了教师队伍,从各科基础知识到军事理论,争取都有所涉猎。

  然后重点讲解新政府的现代战法,什么分割包围,快速突击,战壕运用,骑步配合,步炮协同,等等一大堆他们从没听说过的理论。

  这些军官都经历过战场,其实好多战法他们都在战场上运用过,只是缺乏总结。

  有了实践经验,再学理论就快了许多。

  到后来,包括李定国郑成功在内,军事理论是一说就明白,还能举一反三,就跟李过在军校学游击战一般了。

  基本知识,新政府的律法,经济模式,体制模式他们倒学的慢,学的仔细了,问问题也多。到最后,这方面反而成学习重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