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笔记 第717章 新的开始(九)
作者:风流小二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717章新的开始(九)

  尽管如此,萧永德毕竟也是在机关呆了多少年的了,场面的功夫他还是学的十足,依旧是满面笑容,仿佛心里头一点芥蒂都没有。

  连山镇的书记林万平还有镇长李富春接到通知,自然是不敢怠慢,全体班子出动迎接。因为王超刚来到碰方街镇的事件,所以并没有机会跟他们有多少接触,这算起来,是除了王超任时候的会议,第二次正式见到王超。这又算是王超第一次视察,所以在他们,是相当重视的。在镇政府外面等着迎接。

  王超下了车,跟他们一一握手,笑着问好。林万平也一脸笑容:“欢迎王书记前来视察。”

  王超一次来到连山镇,直接奔了李德超的酒厂而去,并没有时间来镇政府。而之前的任职会议,他更不可能有时间去熟悉下面乡镇的干部,所以这算是他头一次与林万平和李富春见面。他看人很简单,尤其这种工作存在着从属关系的,只看工作结果。而连山镇,之前他做过功课,为了农合社的准备,也算把资料研究了一遍,相对于整个碧山县的情况来说,连山镇算得一枝独秀了,各项工作指标都完成得还可以,数据来看还算不错。此时大略扫过去一眼,镇政府周边的环境也都相当可以,当然不乏有得知完成前来视察提前做的准备,但是起码的绿化之类的,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了。从这一点来说,林万平跟李富春的工作还算可以,起码是能够落到实处的。

  李德超也在众人当,王超这次来,见他也是一个主要目的,所以本来以他的身份,是不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但是特地让他以企业家代表的身份出席。他也笑着跟王超握手:“书记好。”王超笑着握手,拍拍他肩膀:“一会跟你好好聊。”牵扯到农合社的规划和筹备,已经算是正式的工作范围了,自然有好多需要深入详细地讨论的。

  林万平引着一行人到了会议室坐下,安排好坐茶水以后,他跟李富春向王超做了一下工作汇报,两个人都还是认真对待的,加连山镇的工作还可以,王超听着,不时地点头赞许,发现有问题的地方,也及时指出来。两个人也都记录下来准备改正,起码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王超还是认可的,这也跟之前的邢义山形成了鲜明的对,也让王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现在的位置,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已经不可能自己去做,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好安排,以及人员的分配和部署。

  听完两个人的汇报,王超带头,鼓起掌来,算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随即说道:“看得出来,连山镇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来说,都有较优秀的成绩,也能看得出来,两位一直在带着大家在努力,我希望任何时候,都要继续坚持这种努力,不断地提高成绩的同时,能够发挥带头作用,带动整个县的经济发展。”

  王超的构想是先树立一个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动其他乡镇的工作。方街镇的经济底子基本烂透了,再加这次液氯泄漏的打击,恢复都要一段时间,而且它的经济主导是劳务输出,虽然这种方式不需投资能够带来好的经济收益,但是缺少统筹和管理会造成本地劳动力的流失,农业基础的荒废,以及教育等长远性的问题,所以暂时不值得推广,除非是等付敏生他们,能够研究出一个有效而规范的管理制度。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连山镇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了。再加现在议论的纷纷扬扬的,乡镇公路项目即将启动的消息,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对于林万平和李富春来说,自然是大好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不过再王超面前,谁也不能表现出来任何的畏难情绪,所以两个人自然都是表明态度,林万平先说道:“请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以发展为首要任务,不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也争取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我做过基层工作,也知道这对你们来说,是一个较艰巨的任务。”王超看着林万平和李富春说道,“所以县里也会对连山镇进行一些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试点的位。”

  “相信你们也已经听说了,关于修建公路的事情,这个县里常委会已经通过了,接下来我会去申请资金,会尽快启动。”接着王超概括了接下来连山镇的两件大事:修建公路,以及成立农合社。

  农合社因为之前完成在林山的时候,开展的相当成功,基本全省都曾经掀起过风潮,也在全省掀起一股兴建农合社的热潮,连李德超也说过,之前还特地学习过,只不过相较李德超这种个人行为,以及其他地市的表现,碧山县政府的行为,明显是落伍了,到头来还得王超自己来把碧山县的农合社开展起来。好好在,林万平和李富春还是知道农合社项目的,聂倩大致地介绍了一下以后,很明显地,引起了在场人的兴趣。不消说他们都知道,这个项目一旦发展起来,经济绝对能有很大的飞跃,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实打实的政绩,谁会不想要?而且,王超还介绍了发展特色小黑猪的养殖,以及借猪苗还猪苗的新型模式。林万平跟李富春,都是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很容易能够听出来,这个项目的确有很高的可实施性,而且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再加县里的支持,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不光是他俩,镇政府班子的成员,很多都眼睛亮了,认真地听着。

  “我的打算是,在连山镇率先开展农合社,以这个借猪苗还猪苗的模式为开端。”王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