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日常 第55章
作者:佳叶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花溪村人不多,一晚上不过是一些犬吠声音罢了。许泽谨爬了半天的山,晚上不免睡得沉一些了。

  到早上公鸡打鸣了两三趟,许泽谨还沉沉地睡着。

  方永续也倒是早早地起来了,这是激动,今儿就要在许泽南的带领下去藏书楼了。昨晚,好悬一晚上没有睡着。今儿早上跟打了鸡血一样,在鸡鸣的第一响起就起来。

  洗漱了,吃了早饭,在楼下左走走,右走走,就是不见许泽谨下来。这才下定决心上楼叫早。

  许泽谨模模糊糊地起了来,洗漱了一番。这才啃着喷香的菜粥吃了起来。

  许泽南哥儿几个也正在吃着早饭。

  “泽谨,其实时间还早,我们还打算等吃好了早饭来叫你呢。我太爷爷说,你们赶了这么多天的路,肯定是累着了,想着让你再多休息一会儿。我们一会儿还要下地去拔草,然后再去善祠堂读书。”许泽南呼噜口菜粥,一边对许泽谨含糊地说道。

  从小,许泽谨下地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最关键的是,许老汉也不让读书的孙子下地。自己下地干活累点也就罢了,但孙子是读书的料,绝对不能走自己的老路。

  “是吗?那我也跟你们一起下地,只是我这次出来没有干活的衣服,泽南哥到时候借我一身旧衣裳吧。”许泽谨笑眯眯地说道。

  既然要在这里住不少日子,那就得入乡随俗。跟着大伙儿一起下地才好,否则两人不一样,难免被人说不合群。

  “不用,不用,我听说你们是来看书的。泽谨你还准备明后年下场,那就得抓紧时间看书吧。地理的活也不是很紧张的。”许泽南摇摇头拒绝道。

  一边的方永续的心情就不一样了,忽上忽下的。他这些年可从没有下过地,连许泽谨都不如。哪里能吃得了这个苦呢。这会儿许泽南拒绝了,方永续这才松了一口气。

  许泽谨就笑了起来:“我知道,我们来两个干活不怎么样,但怎么说也是人多力量大,也能早点干完。我们两个也不是死读书的人,干点活能吃得消。好了,就这么说定了。其实我们在潮江的时候,也是每日早起跑步的。这点活没什么大不了的。只当读书读累了,换个方式休息吧。”

  这话许泽南爱听。

  “是了,我们那三才爷爷可不就是这么说的,那就跟着咱们一起去吧。”

  许三才,这是许泽谨第二次听到的名字。一次是从许三太爷那里,一次就是从许泽南口中知道的。

  许泽谨沉思了一会儿,把最后一口菜粥扒完。换了一身许泽南的旧衣衫,虽然方永续不愿意,可是也跟着一起换了一身,两人这才跟着大伙儿一起出门下地。

  路上,许泽谨疾走两步来到许泽南身边问道:“泽南哥啊,我想问个问题,昨儿我听三太爷说话的时候和你刚才提到的都有三才爷爷的名字,这人是谁啊?”

  许三才的事儿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许泽南笑着对许泽谨说道:“这三才爷爷可是了不得,当初咱们这里连续两三年粮食歉收,闹了饥荒。还是三才爷爷让人从别处买了粮食回来救急,咱们村才缓过来的。三才爷爷是咱们这里学问最高的。是个举人呢,原来是在外任县丞,如今年纪大了,就告老还乡了。”

  许泽谨听了这话,眼睛都亮了起来。举人呐,自己可没有近距离见到过呢,这回。

  “那咱们这善祠堂里,三才爷爷是否来教授咱们?”许泽谨一脸希翼地看着许泽南。

  许泽南笑容满面地点点头,把这个令人愉快的好消息传递给许泽谨两人。

  方永续和许泽谨两人对视一眼,满眼都是激动。举人呐,这回真的是来对了。真想把这个消息赶快告诉顾子俊和吴清源,让他们赶快过来,大家一起都在许三才举人底下学习。

  许三太爷家的地就在另一个山弯边儿。许泽谨撩起裤腿,跟着大伙儿一起下地拔杂草,方永续也跟着有样学样,只是禾苗和野草不分呐。让许泽南四个看不过去,只能请方永续还是在一边休息看着吧。

  许泽谨这边好点,只是速度慢些,总算没有拔错。许泽南也就不再对两个所谓的劳动力多报什么希望了,不帮倒忙就很不错了。

  拔了草,六人就回了家里换身好衣裳,这才带着人一起去善祠堂。

  善祠堂,坐南朝北,由前厅、穿堂、过厅、后堂、天井围合,格局完善。当时,由许家显然带领方家、白家,家庭殷实,共同建造善祠堂。这里,一是为了祭祖,二是为了救济贫苦之人,三是族中子弟读书所用。

  才进入善祠堂,就见一排排的座椅,已经来了不少人。

  见许泽南带了陌生人过来,就猜到了是谁。毕竟昨儿许三太爷家里来客人,已经传遍了整个花溪村了。

  “泽南,这就是二太爷家的?”一个精瘦,黑高的十来岁的男孩子就上来问许泽南。

  “是啊,这是我顺爷爷家的孙子,这位可就是你们方家的人。叫方永续如何排序我却是不知道的。”许泽南笑着对这人说道。

  这男孩子听了一愣,转头从脚到头地看了一边方永续。这才开口道:“你家是那个辈儿上的,我们都没有见过你。”

  方永续听了就愣了。来时,也没有听方大夫说过什么,或者叮嘱过什么的。

  “我阿爷没有跟我说过,我阿爷叫方甘草,我家人很多又是以草药命名,只是我这辈儿因为想要出个读书人,所以也就不这么取名字了。我叫方永续,你怎么称呼?”方永续笑着这人说道。

  听方永续如此说,那男孩子就明白了。许是已经看过家里的族谱了把,很快就知道方大夫跟自家的关系。

  “我叫方广丹,你阿爷的名字我依稀在族谱上看过,算是出了五服的族爷爷了。也好你以后在学堂,有什么事儿只管报我的名字,我会照拂你的。”方广丹笑呵呵地对方永续说道。

  方永续喜出望外,就是许三太爷那边说不通,这边不是还有方家人呢,到时候从这边着手进入藏书楼也是可以的。

  “那多谢广丹哥您了,有事儿,我一定回来麻烦您的。”方永续笑着对方广丹说道。

  很快授课的先生来了。

  可能已经有人跟先生说过许泽谨两人的事儿了,先生就先点了两人询问学习进度。倒是很满意,叮嘱两人在这里也不可懈怠读书。就有开始讲课。

  一上午,许泽谨和方永续都是在善祠堂度过。很多学业上的问题,问这位先生也是能够得到答案的。倒是不比柯先生差,很多方面还有不同的见解,许泽谨觉得受益匪浅。这次出来真的太值得了。

  中午在许三太爷家里吃了午饭。许泽南几个回屋里午睡,许泽谨虽然着急想要去藏书楼,可还是回屋子睡了一觉,等许泽谨午觉起来,许泽南四人才带着两人往藏书楼去看书。至于方永续进入藏书楼的事情,也被许三太爷解决了。

  藏书楼不再村子里,许泽谨几人继续往山上走。转弯就到一出平底,这里就有一幢三层的屋子。比之村里的屋子要好不知道多少。也是这藏书楼的要求比之人住的房子可是要高很多呢。

  “这便是咱们许家的藏书楼,泽谨,永续,咱们进去吧。”许泽南一脸自豪地对着两人说道。

  进了屋子,两边就两个大大的铁桶,里边放着满满的散沙。边上还插着两柄铁锹。

  哦,这是防火呢。还真不错。许泽谨看着散沙思索着。

  一边的许泽南看许泽谨好奇,看了眼散沙说道:“这是为了灭火,你知道的,藏书楼灭火很重要。对了这一楼东西边都是一些基础的书籍。至于孤本之类的,还在二楼,只是这些书要借阅一定要小心,不可有破损的。若是想要抄书也是可以的,只是笔墨纸砚都是要自备的。”

  许泽谨边听边点头。看到好的书,自然是要抄下来的,尤其是一些前人的注解之类尤其珍贵。

  许泽南带着众人上了二楼,几人随即就散开了。

  许泽南兄弟四人都是有自己的目标的,自是拿了书,就去靠窗边的位置坐下安静地看书。只有许泽谨和方永续两人,沿着书架慢慢地看过去。

  藏书楼分为制书、诸经、四书、史、实录、志、经济、官制、兵家、刑名、儒家、释家、道家、子书、集、选诗、古文、类书、诗词、策论表赋、礼乐、博古、天文、书画、地理、医家、农家、人物、姓氏、列传,共三十类。

  听许泽南说,这里有好几百本书为孤本书籍。藏书中经、史、子、集、丛五部皆有,其中以前朝和本朝的地方志、科举录和政书三类藏量最丰富。

  这其中,科举录对许泽谨最有用,当然不是现在,至少也要考上秀才之后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许泽谨看到一本《熊士选集》,此书非常珍贵,字体俊秀,看着人受益匪浅。另外还有《童溪王先生易传》这些都是难得的手抄本。

  许泽谨看着都眼花缭乱,心都静不下来。强自镇静下来,拿了一本书,就开始看了起来。(83中文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