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日常 第65章
作者:佳叶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欢欢喜喜地过大年,许泽谨喝了酒,到底在大年初一悠闲了一天,没有碰书。

  可是到了年初二,许泽谨又恢复了往日习惯开始跑路,看书抄书。方永续虽然想多休息两天,可转头一想也就不再坚持了,时间就是金钱呐。

  山村里热闹也有限,村里别人家还有亲戚可走。可轮到许泽谨和方永续两人却一个没有,唯一的消遣也就是看书了。

  到了年初十村里人亲戚也走得差不多了,玩儿也差不多了。许泽南四人就找了过来,村里的其他小伙伴迟一两天也聚了过来。

  大家都是想早点开始抄书,多赚点钱。许泽谨自然也没有拒绝。就是这大过年的,藏书楼那边,许大杆日日守着,连着过年都是开放的。不耽误这几天许泽谨去借书看。

  “泽谨呐,我们都来了,你快点分派任务吧。咱们也好快点抄起来。”许泽水笑着对许泽谨说道。

  许泽谨听了这话也就不再矫情。这□□天时间,许泽谨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藏书楼。没有那么多的人在身边闹哄哄的,静下心来看书,又有心的心得。又改变了让大伙儿抄书的方向。

  这次许泽谨加入了一些子部和史部,还有一些集部,不是专门找经部的了。看书需要广泛,否则即使考上童生也走不远。通过看不同的书,能增长眼界。所以这次拿出来的书籍,更是五花八门。

  许泽南看着这些书,不免疑惑:“泽谨你要抄这些书干什么,咱们现在正经的书都抄不完,再抄这些,岂不是更浪费时间。”

  其实许泽谨也说不上来什么话,其实依照许泽谨的心理年龄,眼界也够宽阔了,况且前世又是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什么都能听点知道点。可是有些时候又觉得眼界狭隘,接触的也都是一些肤浅的东西。这些都需要许泽谨在这些书籍里补充。这对以后的科考很有帮助,甚至是当官也用得着。

  “看看也好,触类旁通嘛。我相信老祖宗把这些书也收藏在这里,一定也有他们的理由的。你们就帮着抄吧,我又不会少了你们银子的。”许泽谨含糊地对着大伙儿说道。

  既然已经提醒过了,许泽南也就不再废话了,随意地拿了一本书,就去一边老位置抄了起来。

  其他人看连堂兄弟都没有意见了,那自己提醒什么?难道自己还比许泽南更亲近啊,可别逗了。

  其实这些许泽谨已经跟方永续商量过了的,方永续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总之要抄这么多的书呢,够两人学习不少时间了。

  日子犹如山涧的溪水,用手试图去接,但最终还是划过手心顺流而下。在许泽谨和方永续手中的银子日益减少,购买的笔墨纸也消耗地差不多的时候,时间也推移到了去年来的季节了。

  许泽谨日日盘点手边的钱。这日才坐下,方永续就过来在对面坐下。

  ‘噗哧’方永续看了一会儿笑了起来“怎么了,钱不够,我那儿的钱也都给你了。照这个势头下去,咱们这抄书大业可能就要因为没有银子停止了。我说咱们书房里都堆了这么多书,到时候运回去都要好几辆车子呢。也不知道我爹他们什么时候到。”

  许泽谨皱眉看着方永续。

  “你担心这些个干什么?方伯父到了,那咱们回去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藏书楼里的书还有好多咱们没有看过,真是舍不得。哎,你说咱们这抄了有多少书,你说没有一千本,那也该□□百本书了吧。除了过年,咱们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停过。现在银子都花光了。”想想那些堆叠在一起的书籍,许泽谨的心情才舒服,自豪不少。

  “也是,还有好些书呢,你也是,咱们经部都没有抄完,你还要抄史子集的。真是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方永续嘟囔地说道。

  许泽谨摇摇头说道:“你当时不是也没有反对嘛。再说了听三才爷爷说科考的时候这些也是不会少了的。你我不能只是都看经部的那些书就行了。”

  方永续闭嘴不语,只拿着眼睛看着许泽谨。

  “言归正传,咱们还是说说这钱的问题,再这么下去,不够啊。”许泽谨看着手中的钱,连本来想要看的书都没心思看了。

  方永续想了一下,这才说道:”不如咱们跟他们商量商量,先把接下来抄书的钱先欠着。咱们把手上的钱去山下再买些纸回来,继续抄写。等我阿爹来了,肯定带着钱过来,让他帮着咱们出钱吧。等回去咱们再算,如何?反正离着我阿爹来也没有多少日子,应该花费不了多少银子吧。”

  还能如何,只能用这个法子了。

  只是这也就是两人想想的,第二日,两人准备下山去买纸,方石斛就带着人来了。

  看着两三年没有见的方石斛,许泽谨觉着他一点都没变,只除了更富态。

  “方伯父,您还是老样子,一点都不老。”许泽谨恭维地说道。

  方永续倒是只喊了一声‘阿爹’之后就不说话了。

  方石斛哈哈大笑地拍着许泽谨的肩膀说道:“哪里有不老的,你看我这不是为了你的一句话,大老远地赶过来了嘛。你可真会帮我找事儿啊。不过看着比之前长大了不少,人也看着懂事了不少。”

  许泽谨不好意思地骚骚头,拉着方永续说道:“您可真是的,永续哥比我长得更高了。这一年的时间都是永续哥在照顾我呢。”

  对于儿子,方石斛自然是满意的,这些年过去了,也绝了想让方永续接手家业。反而是想着支持他科考。若是他考个功名,有个一官半职的,那自己的生意也有靠山了不是。

  想到这里,方石斛用大手摩挲了一下大儿子的脖颈。

  方永续一愣,很快就笑了起来。

  “阿爹,一路幸苦了。”

  方石斛来了,许泽谨两人纠结的事儿就不用担心了,只催促着大伙儿加快进度。而许泽谨两人也没有再抄书,反而日日都呆在藏书楼。重新地疏落藏书楼的书籍。两人虽然准备回去了,可也不准备放弃这里的书。现在方石斛来了,那么方家与花溪村的生意就是要成了。不说一年两次,至少一年一次总也是有的,可能会年年回来,很多药材都是一年生。你懂的。

  许泽谨两人拟定一个书单,就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许泽南。许泽南作为长孙,行事稳重,请他掌握这个事儿是最好了。

  “泽南哥,我真羡慕你们,有这么一个藏书楼,可是我就要回去了。就麻烦您接着帮我让大家继续抄书。您放心,这钱一定不会少了你们。只是还要麻烦你帮着记录下来。至于钱的问题,我每年都会托方伯父的商队送过来的。这书单就是我和永续哥这段时间的成果。就麻烦你了。”许泽谨郑重地把手中已经厚得根本书差不多的书单交给许泽南。

  许泽南看着这么多的书籍,郑重地点点头说道:“放心吧,我一定帮你做好这个事儿。你们放心地回去吧。其实通过这一年的抄书,我的功课也长进了不少。我打算再读两年,也去下场试试。若是侥幸得了个秀才功名,那咱们家这些田,就够一家子嚼用了。”

  这话,让许泽谨诧异,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笑着说道:“泽南哥,其实我老早就想劝说你了。你们打小儿就在学堂里读书,基础不比我们差,藏书楼的存在,是我和永续哥无法启极的。你真的该去试试的。就是到时候放弃了,出去当帐房都行,总归比卖苦力赚钱的多吧。”

  许泽南赞同地点点头。

  再是不舍,方石斛的药材也收得差不多了。方石斛跟村长许三火商量着下次什么时候来,需要的药材种类、数量,都细细地说清楚,还有这价钱,虽说是家乡的人,可到底也不能亏了钱不是。

  当然了,对于花溪村的村民来说,平日里山上没什么用的树皮草根,这会儿都是银子铜钱。价钱再怎么便宜,那也是为家里增加收入。

  方石斛带着许泽谨一行人早一天下山住在客栈里。等第二天一大早从磐安镇上直接出发,刚好用两天时间到金县,这也是按照来时的路线走。这也是最短的回去的路。

  装药材用了不少车子,而许泽谨他们也用了两辆车,装载的就是这一年来许泽谨和方永续的成果——两辆车书。

  赶了不少日子路,才堪堪在大囡要出嫁的前五天到家门口。

  一路风尘仆仆地到家,家里的人正好都在家,也是估摸着许泽谨要回来了,等着呢。

  “可算回来了,这都一年了,我这日日念着你吃好没,穿好没。”许秋氏上前就搂着许泽谨的头,激动地说道。

  许泽谨笑着安慰许秋氏道:“娘娘,我不是回来了嘛。您看看我,是不是长高了。我大娘娘可是一个劲儿让我吃肉,您看我是不是胖了。”

  许秋氏被说得笑了起来。

  “唉,我就说不过你,快进去吧,这一路赶路的也累着了,你先去洗个澡,然后回房好好地休息一天。至于这车上的书,我们这里这么多人,帮你搬进书房不就行了。你阿爷可是让木匠做了好几个木架子,正好用来装你这些书。”

  许老汉在那边招呼两车夫,进屋喝口水,吃口饭再走。

  许大山和许大河两对夫妻,还有二囡四个女孩儿就帮着搬书籍进屋。(83中文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