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日常 第73章
作者:佳叶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县试考上了,家里热闹了两天也就安静下来了,许泽谨依旧按照往日里作息,跑步上学。

  不过这样平静的日子也过不了几天。三月中旬,方永续着了大家商量着,准备三月十六去吴洲府,早点适应环境做准备。

  许泽谨四人自然是没有意见,回家只把话儿告诉家人,便收拾收拾点书就行。

  至于衣衫之类的,家里父母都会帮着收拾。

  许泽谨才回家说要去吴洲府,许秋氏就嚷嚷着要跟着过去照顾许泽谨的日常生活。

  还没有等许泽谨拿出合理的理由拒绝,许大山就站了出来。

  “姆妈,还是我去吧,吃住的都要有人安排。您这一去也干不了什么事儿,再说家里也离不开您,不如您有空还是再去白龙王寺拜拜。愿麦子这次又能榜上提名。”

  这话倒是让许秋氏不再坚持了,不过拉着许大山不断地叮嘱。什么要注意冷暖,随时帮许泽谨添减衣衫,还有吃的,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冷,要时刻注意许泽谨的身体状况。总之啰啰嗦嗦的一大堆话,亏得许大山是个耐心的,耐着性子听了一下午时间才算解脱。

  许泽谨早在许秋氏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回书房看书收拾去了。

  十六号早上,许泽谨早早地被许大山给叫醒起床。

  早就收拾好的包袱放上牛车,许泽谨就在家人的目送中,再一次踏上科考的征程。

  在桥头镇方家医馆五家人集合,这才跟着方石斛的马车朝吴洲府出发。

  其实吴州府离着桥头镇不远,赶一天的路其实也能到达。只是要早早起来才行,也幸好有方石斛这个经验老道的,跟大家约定好了出发的时间,这便能在吴洲府城门关闭之前到达。不用因为耽误进城的时间在城外过夜。

  吴州府辖下百姓日子颇为富裕,经常有一二好名的乡绅铺桥修路。所以这一路走来,都是顺风顺遂,许泽谨几个在车上看不得书,只好撩起车帘子,欣赏沿路的风景,倒也有一番趣味。

  只是有些路是泥路,偏这两天天儿好,巨是大太阳,晒得那路上泥土扬起大灰尘。倒是让哥儿几个都灰头土脸的。

  这才不甘心地撂下车帘子,也幸好这会儿才三月间,天儿不炎热,车厢里倒是还算呆得住。

  感是无聊,又看不得书,许泽谨五个就互相抽背经义,讨论书上的观点。因着许泽谨四人都是看过许家的书籍的,不免有些问题有些个高深,宏学文自然抓住这个机会询问大伙儿,倒是获益良多。

  这一讨论问题,时间倒是过得飞快。

  一行五车人,紧赶慢赶,来到潮江边上。方石斛让车队停了下来,随便找了一个茶肆坐下。要了几壶茶,和一大摞饼子。

  “大伙儿将就着吃点,这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等今晚去我家,吃点好的。我已经吩咐了家里的给做了不少菜,咱们几个今儿晚上不醉不归。大山,今儿你可要多喝杯就啊。”方石斛笑着招呼大家。

  许大山自然是满口答应的。

  至于这个酒,当然是各自陪着一起来的,或叔叔、或爷爷辈儿的。至于许泽谨五人,那是不可能的。如今正是一刻钟掰扯成两刻钟用的时候,哪里能让这五人醉酒,还不如到时候考上了,再摆个席面喝酒也不迟。

  在茶肆坐着吃了顿简陋的午饭,方石斛也没有着急赶路,这会儿却是要等船儿来,把一众人摆渡到对面才行。

  就这么些人,还要分两三船运过去。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潮江江面宽泛,足有一千五百多尺,依照如今的造桥施建水平,想要建造一座跨江大桥却是痴人说梦。所以这摆渡生意却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这里有一点,这些摆渡的船夫都是有吴州府衙门指定的,等闲小船想来揽生意是不能够的。

  有那不信邪的,偷偷摆渡客人的,出了事儿被衙门抓住,给判了斩头,倒是吓退一片儿人。所以这里的渡船都是做的垄断独门生意。也幸好有方石斛在来之前已经打好了招呼,倒是没有被为难耽误时间。

  待得等了有半个时辰,预定好了的渡船这才过来,五辆马车分别上了三艘船,船前船后各一辆车。其他零散的乘客直接上了最后一艘船,好歹有一个站的地方。

  许家和方家两家要好,就上了同一艘船。

  许泽谨站在船板上,看着脚下浑浊的滚滚江水,倒是新奇。

  “往日里,咱们看潮水,倒是没有如此刻这般亲近江水。看这江面辽阔的,未料这潮水去是那般的急切。”许泽谨感慨地对方永续说道。

  方永续听了这话,只是笑笑说道:“嘿,当初咱们头一次去看潮水,你还哭了呢。说大山叔争潮头的事儿。看这江水,若是在这里掉下去,却是不知是否能活个囫囵。也幸好当时大山叔没有出什么大事儿。”

  许泽谨突然调转目光,不再看江水,反而是看着船头一路行去的吴州城。

  “此去,我心惴惴,不知我是否能得偿所愿,可我不会懈怠,每次看到这潮水,这便是我的动力。”

  方永续讶异地转头看了一眼许泽谨,这才回头潮吴州城看去,这才重重地点点头:“你我都该努力,可你也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这次不行,咱们再努力,下次再来。”

  许泽谨对于方永续的话语不置一词,只是到底心里是如何想的,谁也猜不到。

  吴州府是建在潮江边上,依着潮江反展颇快。商业繁华,南来北往的都来这里聚集,却是越发地富庶。

  前朝因着潮江偶有泛滥,所以在吴州府有作为的几任知府。曾组织民夫修筑堤坝,这便有了吴州府最有名的左迩湖。如今两个有名的堤坝已经成了一处景色,倒是风景宜人,游人骚客如织。

  方石斛做的药材生意颇大,家财也不少,便在左迩湖西岸置下一处宅子。这一处后花园连着左迩湖,又建了一个小码头,边上停一二艘小摇船,招引三五好友一处游湖饮酒作诗那是何等惬意之事。

  只如今许泽谨五人赶来吴州府却是为了府试,哪里有这个闲心去游湖的道理。只是大伙儿看了这般景色,不免打趣方永续不会享福,只知道窝在桥头镇这么一个小镇子上读书。要知道吴州城里博学之士数不胜数,更不是桥头镇能相比的。

  下了渡船,五辆车子继续行驶了不少时间,这才来到了吴州城城门处。进城可不只是要按人头算钱,还要收车辆牛马钱。一应事儿都交给了方石斛,少不得出些钱,等到了地方再清算也是不迟的。

  马车进了城里,路面都是用青石铺就的,倒是不用担心扬起的尘土。许泽谨五个乡下小子,初次进城,自然是好奇得紧。各个都掀起了车帘子看街道两旁的热闹。

  各家店铺的幌子,各家伙计的吆喝招客声音,还有各家放在店铺门口的货物,倒是让五个人看得新鲜又有趣。

  极至走出这一条街道,才稍稍安静些,两旁也多了不少住家。

  车子进了城门,总比城外走得要慢些的。就这样慢慢地走了半个时辰,这才来到方宅门口。

  许泽谨五个迫不及待地从车里钻了出来,饶是如此,踏上平地也是一个踉跄,坐了一整天的车,也累了。许大山几个看了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方宅早有门房看了人停了车子,一看下来的是自家主人,立马就朝里边说了一声,就出来帮着方石斛几个拉车子进边门安顿。

  许泽谨回身拿了自己的包袱,这才跟着大伙儿进了方宅。

  一进门,许泽谨觉着颇为宽敞,中间还有一个影壁。雕刻的图案是花开富贵。倒是很符合方家如今的景况。

  转过影壁,便是一个月亮门。

  许泽谨看着方石斛进了月亮门,见其没有别的话,这才跟着一起进门。

  一入门,却是一个四方的院子,两边围廊,中间有一奇石景观,边上还有几颗花树,倒是寂静意趣。

  方石斛边朝东走,边招呼着大伙儿。

  “内子收拾了两个院子,永续五个就在这东边的繁花院,院子不小,一人一个房间尽够了。这会儿我先送你们去安置。至于大山哥儿几个,就在西边的似锦院住着。也方便照顾几个孩子。”

  许大山几个进了方宅之后,眼睛便有些不够用了。这会儿方石斛如何吩咐,大伙儿就只管应着便是。

  许泽谨几个自然也没有意见。至于进二门,大伙儿可别逗了,方家主人子女住的地方,哪里是自个儿几个臭小子可以进的。至于方永续跟大伙儿住着,自然也是为了他好。大伙儿一起读书有伴儿。

  进了繁花院,这里倒是比顾家在沥县五人住的院子大,大伙儿一人一间屋子倒是宽敞。这回方永续住了正院,许泽谨就跟宏学文一起住了这东厢房。几个人都是为了来这里等待考试的,对于住的倒是没有什么大的要求。其实这里环境也好。

  虽然人不能去后花园,繁花院后边有一个窄窄的巷道,直接通小码头,进出倒也方便。后花园与小码头之间有一扇门,也不怕23打扰方家女眷。(83中文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