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第一章 方舟工程
作者:冰翼之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作者的几点说明:

  1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作者只是提出一种思路,希望读者不要与现实挂钩。毕竟,这只是。

  2写书就必须塑造人物,特定的历史人物有特定的思维方式,所以书中的人物对话并不代表作者本人。

  3关于主角王啸飞的是非功过,大家尽可以边看边讨论,只是希望不要过早下结论,耐心看完全书自有公论。

  以下是正文

  一

  公元2021年,一场全球范围的核战争爆发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预先没有一点征兆,短短两周时间内,地球上除澳非以外几乎所有地区都遭受了猛烈的核攻击。核爆炸引起的海啸摧毁了五大洋的几乎所有岛屿和海岸,几千摄氏度的风暴型大火随意肆虐,地表的可燃物无一幸免。漫天的核尘埃遮盖了整个天空,令光照成为一种奢侈。

  没有人再去关心是谁首先发动了这场空前惨烈的核战争,甚至没有一个国家能准确的说出抛洒在本国国土上的核弹是来自于什么国家或者哪个方位。水电交通直至政府系统全面瘫痪,各国中央所能控制的只是少量的军队。无数的精确制导武器漫无目的地在空中穿梭交错,狂轰滥炸。

  粮食和淡水已经成为不可计量的物资,纸钞被扔进火堆里取暖,幸存下来的人们唯一关心的问题是下一刻还能不能活着。人迹罕至的深山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随处可见蓬头垢面的人群和老弱妇孺的尸体,在体格强壮的人带领下,人们开始用原始的工具狩猎捕鱼,燃烧篝火。人们似乎回复了原始的生存状态。

  人类灭绝进入了倒计时。

  二

  2021年8月16日四川某地国家战略指挥中心

  深入地底五十多米的钢混工事中,一位中年将军站在大屏幕前向与会者作最新的战况汇报。参加会议的八人集中了中国最高核心决策层的全体成员。

  “截至今天上午九时,已有包括京沪在内的二十三座大中城市遭到了百万吨级当量以上的氢弹袭击,与上述地区的通讯交通完全中断,伤亡人数暂时无法估计。”

  “由于长江黄河上游水系遭到严重核污染,全国受污染的淡水资源预计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由于核尘埃的大面积扩散,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被污染,牲畜大量死亡,东部地区平均气温已经下降至零下二十五度,个别地区甚至低达零下五十多度。预计这样的气温还将持续四周左右。由于气温骤降,疫病暂时没有大规模流行——”

  会议室内气氛一度降到了冰点,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中,中央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整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生死存亡。沉闷的空气中,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一位垂目沉思的老人身上,他就是国家党政军的最高首脑。

  那名军官汇报完战况,默默退出去,轻手带上了房门。

  这时老人忽然睁开布满血丝的双眼,瞳孔闪出一道异样的光芒,位于左近的总理深知每逢这样的神色出现,必定是做出了一项极重大的决策。低呼一声:“主席。”

  老人环视一周,一字一顿道:“同志们,我建议立即启动方舟工程。”

  一名委员近乎本能地从座椅上弹了起来:“不!绝对不能。”虽然他是班子中唯一的军方代表,同时也是“方舟工程”最坚定的反对者,可是此时此地反应如此激烈还是令众人吃了一惊。

  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又在众人有些讶异的注视下慢慢坐回椅子,深吸了口气,勉强平复下激荡的情绪,沉声道:“我还是那句老话,技术还不成熟,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没有权力代表全国人民冒这个险。”

  总理苦笑道:“又有什么后果比今日的结果更严重了”

  “我们面对着史无前例的人类灾难,谁也无法预料这场战争将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准确地说,即使是战争从现在起结束,这个地球也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

  “同志们,这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从这位世界著名的铁腕总理口中吐出,立刻引发了极大震动。这四个字早已是一张轻薄的窗户纸,只是谁也没有勇气首先捅破。

  “可是,毕竟我们还活着。不到万不得已——”

  “可是,我们还有什么颜面继续活着”老人霍然立起,厉声道:“等到我们的人民都死绝了,我们还活在这世上干什么”——

  会议在艰难的沉默和激烈的辩论中持续了近十个小时,意见逐渐趋同。

  一个悲壮的决议产生了。

  与此同时,一项在绝密状态下进行了二十三年,集合了三万顶尖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智慧,耗资五千多亿人民币的“方舟工程”,在人类文明濒临崩塌之际,正式进入执行程序。

  简单介绍一下方舟工程:利用秘密研制多年的“方舟”时光车将一小组科技精英运送回古代,运用一切手段改变人类即将走向自我毁灭的命运。

  三

  老人反复推敲着手头的一份名单:

  陆少阳方舟小组组长42岁社会经济专家

  任安平方舟小组组员40岁化工专家

  秦长风方舟小组组员39岁数理专家

  石铮方舟小组组员32岁特种部队军官

  卫青方舟小组组员23岁计算机天才、语言专家

  这五个人是经过了全国范围的层层筛选,通过了一系列最严格的体能和精神测试的,可以说是各个行业中的顶尖精英,即便是如此坚实的团队,相对于他们即将执行的任务来说,仍然显得十分单薄。

  老人心中暗叹,起身吩咐道:“安排一下,我要亲自接见他们。”

  四

  与主席握手的时候,石铮有一种眩晕的感觉,对这位年轻的解放军中校来说,得到主席的接见简直是梦幻般的遭遇。

  这种感觉早在三年前就有了,三年中他接受了无数次花样繁多的特训,先后有二十几名教官给他上过课,学员却只有他一名,他甚至有专门的营养师和心理医生,这一切都使他强烈地意识到,有一项奇特而且极度艰巨的任务正在某个时刻等待着他。这种想法常常会使他血脉贲张,也令他隐约产生出丝丝莫名的恐惧。

  三天前,当他终于如愿以偿获知了任务的详细内容,得知将与其他四名组员一起乘坐一个名叫“方舟”的时光机器回到一个未知的久远年代,执行拯救人类的使命时,这种迷幻感在短时间内达到了顶点,这种感觉既令他迷醉,也令人心寒。作为军人,他必须接受这个残酷但光荣的任务。可是他的思维已经很难连贯下去。不过他至少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为什么三年来会不断接受各种严酷的心理训练。

  “同志们,也许我不应该预祝你们成功。因为对历史的每一个细微改动,都必然产生深远而不可测的影响。也许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将不复存在,也许我们的共和国也将不复存在,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要这样做呢”

  “这是因为,由于我们人类的愚蠢和贪婪,我们已经失去了这个地球,我们亲手毁掉了上万年的文明,我们是历史的罪人,我们需要忏悔、反省,改正我们的错误。为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五

  厚重的三防服把她整个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没有一寸裸露的皮肤。她再次强压下呕吐的冲动,对一具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作最后的处理。

  本应盛夏的天气,却是一幅冰天雪地的景象。幸存的人们迎来了地球上第一个“核冬天”,准确地说,同样也是最后一个。愤怒的大自然再也不会留给人类下一个机会。

  广场的中心是堆积如山的尸体,他们将被露天焚化,没有力量去调查他们的姓名亲属,仿佛只是烧掉一堆木材。偌大的广场曾经是无数喜庆集会的举办地,如今却成为市区最大的焚尸场。

  一架军用直升机平稳地落在广场北侧,即使同样处于笨重的三防服包裹,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第一个走出机舱的正是自己的丈夫:石铮。

  四目交投

  “我只有十分钟。”

  他们之间不需要太多语言,他的眼神告诉她,这是诀别。

  “又有任务了”

  “嗯。”

  “要去很久吧”

  “是的,很久。”

  她忽然在面罩后面笑了:“我们都有任务。”

  他也在面罩里笑了一下,仿佛她能看见:“我们,都是军人。”

  飞机缓缓升上天空,巨大的轰鸣逐渐远去。

  只留下忙碌的广场,和一个孤单的身影。

  “我们也是爱人,亲爱的。”她望向天际另一个孤单的身影,轻声自语。

  六

  2021年8月20日方舟工程总试验场

  规模宏伟的地下城中,两千多名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调试。

  所有的设备进入全负荷运转,一条条指令从中央控制室的主控电脑迅速传达到每一个分子模块——

  随着一声巨响,长方形的“方舟时光车”载着五名组员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