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第三十二章 月夜销魂
作者:冰翼之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

  东线战场上,共和军依仗长江天堑,集中了近十万精锐在江防上,并有海军舰队协防,这条防线可称得上固若金汤。

  这支封锁江面的舰队原是迫于形势参加起义的,舰队司令张宝国与袁世凯的亲家孙宝过从甚密。袁怎肯放过这层关系,又重施故伎,暗中收买了张宝国。

  原本保卫江面的八艘铁甲舰临阵倒戈,一下子变成了北洋军的护航舰队,掉转炮口向江南阵地开火。共和军猝不及防下,军心动摇,终于被段琪瑞钻了空子,强渡成功。

  长江防线既失,共和军为保首都安全,把大部分兵力撤往南京方向固守。

  此时正值北洋西路军新败,袁世凯为扭转颓势,严令段琪瑞迅速打开局面,并源源不断沿津浦铁路向前线增兵。陆续投入战场的总兵力已达三十多万。

  北洋军渡江后,沿沪宁线一路向西挺进,猛插南京。在常州附近遭遇到共和军的拚死阻击,激战四天四夜,未能前进半步。段琪瑞久攻不克,转而分兵进攻上海。

  沪军都督陈其美手上只有两三万兵力,被北洋十几万大军团团围困。力战不敌,且伤亡惨重。只得接受参谋长姜政的建议,全军向南突围,退守浙北山区。

  第一战区司令黄兴急电武汉求援,石铮接到消息,立即通知了党组其他成员,在武昌城内军管会召开了紧急会议。

  第二战区总兵力如今虽已达十四万之多,但其中大部分为新收编的北洋军,要将这些降军彻底改造成革命军,尚须时日。经激烈讨论,会议认为如果现在就把这些原北洋军拉出去和段琪瑞对阵,难保不出问题,重蹈海军投敌的覆辙。

  慎重考虑后,拟定了一个方案。将第二战区部队重新整合,把原骑兵军团基础上补编而成的骑兵第九师,与川军步兵第八师、鄂军二十五混成旅、再加上扩编的特种兵大队,近四万人合编为一个军,作为增援部队。然后请示南京方面。

  共和军尚未建立军级编制,孙中山当即复电称,即刻以海陆军大元帅的名义,将这个新成立的军定名为共和国第一军,交陆军部备案。

  此后第一军横扫大江南北,踏破长城内外,所向披靡,为共和国立下无数赫赫功勋。这支部队正如他的创建者石铮一般,后被世人誉为“断刃铁军”,威震四海。这是后话。

  最终决定由石铮亲自兼任第一军军长赴南京,胡铁留守武汉。

  二

  石铮回到住处已是深夜,猛然记起因军情紧急,未及去汉口码头为冯国璋送行。默立庭院之中,心中掠过一丝丝莫名的惆怅,

  自天津宴会初识以来,两人仅见过匆匆几面,且多是尔虞我诈、或兵戎相见的情形,说起来不应有什么深交。

  但若抛开政治立场不谈,冯国璋绝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将领。虽然外表粗豪,却深谙兵道,爱惜士兵。直至最后一刻背叛身负重恩的袁世凯,毅然投向革命,也不是为做什么开国功臣,而是被石铮凛然正气所打动,不愿作无谓的抵抗,白白断送将士的性命。

  对一名历尽烈火硝烟的军人,尤其是像他这样已享盛名的将领,对死亡不会过分的在意,只因战争本身就是角逐死亡的游戏。只有克服死亡,才真正有资格参与这种游戏。对这些游戏者而言,真正可怕的绝不是死亡,更不是艰难困苦的环境,而是耻辱。

  荣誉,便是军人的生命。

  兵败身亡的将军并不耻辱,而临阵投降的将军,不论你有千万种理由,也是终生莫大的羞辱和内心深处刻骨的伤痛。

  这样的伤痛石铮当然了解,多日的电波交流、沙场恶战中两人早已心意相通、惺惺相惜。对这位朋友隐约总有一抹挥之不去的歉疚。

  “若不是有国家大义在前,我还会不会那样做”石铮仰望星空,轻声自问。

  “总司令。”一个轻柔的女声从身边传来,李云不知何时已悄立在旁。

  石铮转眼望去,皎洁的月色下,这名有时甚至比男人还要刚强的女子眼中竟然泪花隐现,纯和的月光洒在她线条流畅的脸上,终是融开了最后一丝伪装。

  夜色,为何总是令人迷离

  “我,有点难过。”李云低头避开他的视线,声音细若游丝,几不可闻。像是说给石铮听的,又像是在自语。她似乎已来了许久,此刻,只像个单纯而感伤的小女孩。

  石铮声音有些沙哑,带着点茫然,轻叹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今晚是怎么了”他忽然发现,在这个聪慧的女子面前,伪装是多余的。

  李云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

  石铮:“嗯。”

  李云:“即使你打败天底下所有对手,我想你也不会快乐,对吗”

  石铮眼中射出一串火花,李云毫不犹豫迎上他灼人的目光,四目交投。

  她一字一顿道:“我在你身边两年了,告诉我!”

  石铮沉默半晌。低低道:“有一个也许永远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几千年来从来没有人执行过这样的使命,也许只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李云坚定地摇头。“你不是这样的人,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任务能难倒你断刃将军。也许你是在骗我,也许是在欺骗你自己。”

  石铮再次认真审视面前这个女人,只听她倔强地续道:“你的任务对我不重要,我只关心你的痛苦。”

  石铮脸上的表情像是被人抽了一鞭子,喃喃道:“为什么今夜,这么奇怪”天际,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眼帘。

  李云脸上变色,她突然发现此刻这个男人露出前所未有的复杂表情。忙转过头,顺着他的眼光望去,只见到长空中一抹流逝的光辉。

  骤然间,一阵粗重而急切的脚步声踏破了宁静的空气。两个青年冲进庭院。一个是杨霆,另一名青年李云曾经见过,是冯国璋的外甥高唯。

  杨霆怒容满面,显然十分愤慨。高唯一见石铮就“扑通”一声扑到他脚下,泪流满面道:“石叔,我舅舅被人害了!石叔!”

  石铮猛地将他身子托起,完全失去了平日的镇定,颤声道:“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强烈的惊恐一瞬间袭遍了全身。

  高唯已泣不成声,只是抓着他肩呜咽。杨霆暴喝道:“一定又是袁世凯那龟儿子!他们上船没多久,冯将军就在船舱里被人枪杀了,那个天杀的刺客也跳江跑了!校长,一定要为冯将军报仇啊!”

  石铮心中一阵抽搐,痛不可当。一直缠绕在心头的不祥预感终于以鲜血验证了。

  令人窒息的空气中,石铮扳起高唯的肩,冷然道:“想报仇吗”

  高唯顿时停止了抽泣,稚气未脱的脸上发散出一股阴森森的寒气,以同样冰冷的语气回答道:“我可以做任何事。”这一刻,没有人会当他是个不足二十岁的青年。

  石铮一把搂住他,哽咽道:“孩子,以后跟着石叔干。”

  三

  石铮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冯国璋遇害,对他是个极沉重的打击。袁世凯恩怨必报,他是有预料的,可是没想到竟然来得这么快。除了深切地悔恨之外,更多的是对这位好朋友的歉疚,愈发深重。

  房门被小心翼翼地轻扣了两下,屋外传来勤务兵的低呼。“总司令,睡了吗”

  “怎么”他麻木应道。

  “嗯,有一位洋人要见您”

  “洋人谁”他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没说名字,只说是您的一个老朋友,见面您就知道了。”

  石铮在脑中闪电般搜索了一遍,疑惑道:“我什么时候结交过洋人朋友了”披衣而起。“告诉他,我马上就到。”

  走进客厅,一个身材高挑却体形瘦削的西洋人正背对着他,似乎对墙上的一幅泼墨山水颇感兴趣,正仔细观摩着。

  那背影有些似曾相识之感,但不清晰。

  那人已听到脚步,缓缓转过身来,棱角分明的脸型展示出一个骄傲民族的存在。

  “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位,石。”流利而标准的汉语。

  石铮:“不,先生,是中国的石。”

  两双倔强的唇角同时向上牵动了一下,范围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