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第七十九章 辽东大捷
作者:冰翼之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

  1915年1月28日,战争令下达到东北军总部时,第三军、第十二军主力已全面突破了日军普兰店封锁线。这两个军是东北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拥有7个列装了全军最先进武器的满员步兵师,在第一重炮兵团780多门火炮的集中支援下,将仓促迎战的日军一线守备部队第9师、第15师打得溃不成军,一天一夜歼敌11000余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金州。

  金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狭窄地带,是陆上通往旅顺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金州的日本守军是两个重装师,加上从一线败退下来的日军,共三万多人、351门火炮。日军把防御重点放在控制金州的南山(扇子山)上,由关东军中最精锐的第15独立师一部驻守。2月3日晨,解放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对金州和南山的强攻。

  守卫南山的日军极为顽强,凭借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以密集的交叉火网和坚固的防御工事为依托,使解放军攻坚部队付出了沉重代价。当一波又一波中国军人呐喊着冲向日军阵地时,迎接他们的是密如雨点的机枪子弹,战斗变成了屠杀。但战士们不为尸山血海所动,毫无畏惧决死冲锋,次日下午南山阵地终被攻克。此时,中国军人的伤亡已超过了4000,以至上报伤亡数字时,第三军军部竟认为多写了一个零。

  南山攻坚战使解放军付出了沉重代价,也敲醒习惯于自我陶醉的日本武士。面对着这样一支拥有顶尖装备而又视死如归的军队,没有人不从心底里发出震颤。愤怒的中国军队从东西北三面步步紧逼,在空一师的协同打击下,对整个金州外围展开了更彻底的清洗。日军关东总督大岛义昌深知双方军力悬殊,死守金州绝不可取。为保存实力,下令金州、大连方面守军全部撤退,集中所有力量保卫辽东半岛上的最后一座重镇——旅顺要塞。

  旅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战略据点之一,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仅北面陆路与大连相连,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旅顺口海军基地则更是扼守中国门户的天然良港,历来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前进据点。甲午战争以来,先后被沙俄、日本强占。此时的旅顺要塞经过清朝北洋舰队、沙俄海军、日本海军的层层加筑,防御工事极其坚固,大小堡垒、炮台星罗棋布,并配有各种火炮,交叉控制整个要塞。

  大岛义昌曾经参加过几乎所有发生在中国的重大战争,可以说是个侵华老手。他不仅深知旅顺的重要性,对于旅顺要塞的防御力量也极具信心。尽管他手下的日本关东军这时孤立无援,仍然坚信旅顺不可能被解放军攻破。

  不幸的是,大岛总督的自信与现实情况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到2月15日,十万解放大军兵临城下,切断了旅顺通往中国内地的所有陆路交通。在海上,中国海军长风舰队、013潜艇部队几乎全部集中到了战区海域,海军司令江鹄亲临,下令在旅顺口外围海域布设大量水雷。又派军舰、潜艇在港外不停巡逻,死死盯住困守港内的日本第二舰队。日本海军虽然不怕小吨位的长风舰,但是对于中国潜艇的窥伺极为恐惧,几次试探性出航都被突然而至的鱼雷吓了回来,躲在港内再也不敢妄动,完全放弃了制海权。空中领域更不必说了,中国空军最新列装的精卫型侦察机每天在要塞上空盘旋,日军的高射机枪对这种高空高速的全金属飞机没有一点办法。

  蜿蜒起伏的山峦上,生长着成片成片的常青树木。厚重的积雪覆盖其上,山野中白茫茫一片。险峻的绝壁从山岭上陡然直下,天地间一片肃杀。

  凛冽的寒风中,亲临前线督战的王啸飞在辽东战役前敌总指挥林格泽的陪同下攀上山顶,迎风而立。林格泽遥指一座突起的山丘,解说道:“那就是203高地,扼守着我军必经之路,是摆在我军面前的最大障碍。只要夺取这一战略制高点,就可以俯瞰旅顺全城。届时整座城市以及旅顺军港都在我军的炮火覆盖下。可以说,203高地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我的意见是,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不惜代价攻下203高地,掌握战场主动权。”停顿片刻后,用极沉重的语气说道:“这将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据空中侦察,日军在高地上挖掘了上百条坑道,其中10米以上的就有五六十条,铁丝网、暗堡林立,整个防御体系非常巩固。即使以我军的空中优势,也难以摧毁日军经年修筑的主体坑道。据我所知,当年日俄战争中,日军伤亡近五万人才拿下203高地,如此惨烈的厮杀,战史罕见。”

  王啸飞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一阵,忽然问道:“格泽,我们和日军也算较量了几场,你对日本军队怎么看”林格泽双眉微蹙,缓缓道:“日军的装备虽然比我们落后,但是作战勇猛,尤其是战斗意志极其顽强,金州一战就是例证。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实在是一支值得尊敬的军队。”

  王啸飞沉吟片刻,又问出一个很突兀的问题:“当年八国联军是怎样对付咱们义和团的”林格泽面部明显抽搐了一下,沉声道:“长矛对枪炮,这是所有中国人的耻辱。”王啸飞露出微笑,转身向山下走去,边行边道:“金州血战一次就够了。走,去看看我给你带来的礼物。”林格泽精神一振,心知必定有好事了,连忙紧跟上去。

  两人到了山下,那里早有几辆军用吉普在等候。一名满面兴奋的校官迎上,向王啸飞行礼道:“报告,战区装甲团开到了,请首长前往检阅。”林格泽乍听“装甲团”这个新鲜名词,忍不住问道:“装甲团我怎么从没听说过这个番号”王啸飞淡淡道:“国之利器,不可轻示于人。”说着领先上了车。

  车队在崎岖的土路上颠簸疾行,转进一片山谷时,眼前豁然开朗,林格泽的呼吸停顿了。宽阔的谷地中,一排排黝黑的钢铁战车整齐停放着,在银白色的雪地上显得十分亮眼,铮亮的炮管昂然高举,每辆战车旁都肃立着五名战士,鸦雀无声。场面虽然是静态的,却有一股无形的逼迫感。每辆战车似乎都是一只随时可以择人而噬的怪物。甚至连林格泽这位特种兵出身的沙场惯将,也油然生出了敬畏。

  王啸飞步下军车,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场上每一个脸庞,声音也如寒风般冰冷刺骨,一字一顿道:“十五年前,有八个强盗用枪炮粉碎了我们的大刀长矛,攻入了咱们的北京城。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拥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装甲战车。我们该怎么办”群情耸动中,王啸飞转头对林格泽道:“80辆野马坦克,60辆悍式步兵战车,都交给你了。”

  1915年2月21日,凌晨3点,排山倒海的炮声使黎明提前到来。解放军第一重炮兵团首先向旅顺外围发起攻击。半小时后,300多门大炮把上万发炮弹倾泻到203高地上。与此同时,中国空军第一师第一团的85架猛禽轰炸机飞过升起的弹幕,向203高地投下了50吨烈性zha药。

  3点30分,以180米间隔安置在出发线上的32盏探照灯突然打开,照亮了解放军阵地的正前方地带,刺穿了炮火扬起的浓烟与灰尘。140辆坦克、履带式步兵战车出现在战场上,在柴油发动机的强大推力下,轻而易举地碾过雷区,撕开纵横交错的铁丝网,轰隆隆向高地进发。紧随其后的是步兵攻击部队,手持雷电式冲锋枪匍匐前进。空气中充满了数百挺霹雳火机枪的金属呼啸和数千枚迫击炮弹的呼啸。

  解放军的炮火无情打碎了日军的美梦。同一时间,在203高地坑道内被惊醒的日军前线指挥官南次郎感到,大地忽然震动起来,坑道顶上的沙石哗拉哗拉地落下,十几根烛火剧烈跳动着,转瞬间就熄灭了。坑道内陷入了无边黑暗。

  当属下们重新燃起灯火时,一名军士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报告,可是半天也没听到他说话。南次郎怒吼道:“浑蛋,你被中国人的炮弹吓昏啦!什么情况快说!”那军士向前迈了一步,大声叫道:“我报告完了,长官。”南次郎这才明白,震耳欲聋的炮声竟使他刚才没能听到报告。士兵又报告了一遍,坑道里所有人都霍地站了起来。

  不一会儿,那士兵又跑进坑道,打着哆嗦报告道:“中国人的炮火延伸了,步兵已接近前沿50米。”南次郎大惊,咆哮道:“不可能,中国人不可能有这么快的推进速度!”士兵惨然道:“不知道是什么怪物在中国人前面开路,很凶猛,很凶猛!”南次郎迅速镇定下来,想通过电话向各阵地询问,但电话线早已断了。派人出去传递消息也不可能,在这暴风骤雨样的火力网下,任何生物都不能通过。唯一能做的只有龟缩在坑道内等候解放军的炮火间隙。

  隆隆的炮声撕扯着南次郎每一根神经,炮声渐渐稀疏,他爬出坑道,遥望笼罩在烟雾中的前沿阵地。南次郎吃惊地看到,阵地上所有掘开式工事都仿佛被什么一把抹去了,荡然无存。一人多深的堑壕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士兵们只得趴在弹坑里。最令人惊恐的是,山前密密麻麻到处是喷着火舌的钢铁怪物,无数中国军人的钢盔在眼前晃荡。

  至上午7点,解放军向这个5平方公里的狭小高地上发射了6万发炮弹,飞机投掷下300枚重型炸弹。透过浓浓的烟雾,只能看见太阳暗黄色的轮廓;大火熊熊不熄,浓郁墨绿的松木烧成了炭柱,灼热的空气令人窒息;花岗岩的石头炸成了粉未,山头都被削平了。

  7点以后,解放军集中了8个团的步兵,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分成几路向高地扑来,更为猛烈的地面进攻开始了。

  野马坦克的威力在战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日军所有轻重武器齐上,雨点般的机枪子弹、迫击炮弹在坦克正面留下了麻点般的弹痕,却根本无法击穿其坚厚的装甲。一百多辆战车在枪林弹雨中如入无人之境,竟然如表演般排着队列迫近。105毫米的粗大炮管肆无忌惮喷着火舌,几乎每一发炮弹都能掀起一片撕心裂肺的惨嚎。

  南次郎的精神已濒临崩溃,短短三个小时内,几乎所有轻伤兵、工兵、医护兵都被拉上了一线,可是这场残酷的阵地战就象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黑洞。在这些中国战车面前,所有战争法则几乎都已不能适用。

  望远镜中,己方阵地以惊人的快速不断缩小着,中国人从四面八方涌上来。南次郎向旅顺方向眺望了最后一眼,浓重的烟雾遮住了他的视线。他知道,就算有再多的火力支援,也不可能阻挡中国人的前进了。

  下午2点,当解放军完全占领203高地时,只找到一个活着的日本兵。随后,上百门203毫米加榴炮陆续运上山头,俯射旅顺要塞。

  与此同时,旅顺城内日本关东总督府中,迎来了一位举止儒雅的中国军官,周子才。如同两年前的中日谈判,他仍然是中方军事首长王啸飞的代表。只不过谈判对手升级了,直接与日本关东总督大岛义昌面谈。

  狭窄的地下室内,周子才立于中央,脸上始终挂着标志式的微笑,旁若无人地侃侃而谈:“贵军只要放下武器,我方将保证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直到全部护送出境。贵方也必须保证旅顺城内所有物资建筑完好无损,停泊在军港内的军舰全部移交我方。”

  站在大岛身边的小泉一郎尖叫道:“浑蛋!混蛋!大和民族的武士永远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周子才耸耸肩,以轻松的语调说道:“坦率地说,如果战事不是发生在中国领土上,我们连谈判的必要都没有。”大岛义昌黑着脸,冷冷道:“周先生,如果你没有带来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就可以回去了。日本军人向敌人投降,在世界上没有先例。”

  周子才依然气定神闲,淡淡道:“大岛阁下,作为军人,我非常钦佩您的勇气。可是作为一位将军,无视士兵的生命无谓牺牲,我非常遗憾。不过我们司令告诉我,在我军攻入旅顺之前,我们随时都可以谈,所以我不必急于回去,您也不必急于给我答案,在我们交涉期间,我方一切军事行动都不会受到影响。”迎上大岛眼中闪烁的凌厉杀机,缓缓道:“我们司令有一句话带给阁下,如果贵军顽抗到最后一刻,城破之日,杀无赦。”周子才的语调虽然平静,大岛与小泉心中却同时升起一股刺骨的寒意。

  凝固的空气中,还是周子才打破了沉默:“大岛阁下,城破在即,武士道精神和数万官兵的生命,军人荣誉与日本帝国的利益,如果您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懂得选择。”

  大岛目中凶光逐渐隐去,冷冷道:“军舰是帝国的生命,我们宁愿自沉,也不能把它们留给敌人。”周子才笑容更浓:“贵方的利益我方充分考虑过,在这一点上还是有协商余地的,港内的军舰一共15艘,除9艘大舰以外,另外6艘贵方可以拆除炮台后自行驶离旅顺口,我方绝不留难。”

  次日晚间,陷入绝境的日本政府电令大岛义昌,与中方签定城下之盟。旅顺要塞内四万三千名关东军解除武装,出城投降。旅顺军港内停泊的9艘3000吨以上大舰移交中国海军。1915年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辽东半岛上最后一块中国领土尘埃落定。

  就在全国上下欢庆辽东大捷时,中国东北战区并没有因此撤销。沈阳城内的战区作战室内,巨幅军用地图前,王啸飞以下东北军核心人物姜政、江星辰、林格泽、周子才齐集。

  从九连城一线赶回的江星辰将手掌整个压在朝鲜半岛上,兴奋道:“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时不我待啊兄弟们,总算盼到彻底解决朝鲜的一天了。”林格泽持重道:“朝鲜北部以山地为主,易守不易攻。日军又是早有防范,即使有石帅和总统的全力支持,如果打上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国内舆论恐怕对我们不利。”

  江星辰不屑道:“怕他个鸟,凭我们的绝对制空权、制海权,只要司令下令,我江星辰两个月内就能打进汉城。”林格泽不以为然,反驳道:“朝鲜不是辽东,就算我们截断了它的海上交通,日军大部分补给都可以由朝鲜直接提供。朝鲜地形狭长,有充分的战略纵深可供依托。再说我军对山地作战经验毕竟有限,这场仗不好打。”

  江星辰大笑道:“老林啊,全中国的纵深大不大,北洋的兵力强不强,咱们还不是几个月就拿下了。我看你是肩膀上的金星越多胆子就越小。咱们二野出来的什么时候怕过打硬仗”

  林格泽老脸通红,正要反唇,被王啸飞挥手拦住:“我已接到校长密电,党中央已经下了决心。今天把你们找来,不是讨论该不该打,而是研究怎么打。不过格泽的意见也非常重要,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啃下朝鲜这块大骨头,是我们制定整个作战计划的核心。”

  众人齐望向王啸飞,只见他伸出一根手指,在地图上虚划了一个圈,微笑道:“这个地方如何”各人同时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