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第九十五章 世界警察
作者:冰翼之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中国兰新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段)尚未建成,新疆省内又有北疆、南疆两条干线先后开工。北疆铁路一直延伸至伊犁边境,与同为联合国成员的哈萨克共和国的土西铁路相联;南疆铁路则由吐鲁番经库尔勒至喀什噶尔,长度为1400公里,基本上沿古丝绸之路南道而行。

  中国政府为了修建这三条铁路,可说是煞费苦心、不惜血本。调集建设兵团在新疆境内开挖了27处铁矿和煤矿,同时向哈萨克大量进口铁矿石,并利用这些就地开采和进口的铁矿石在伊犁兴建大型钢铁厂和钢轨厂。新疆境内五大建设兵团二十几万人马几乎全部投入了钢铁厂的建设,当地驻军也部分参与了建设。

  伊犁的生产条件十分艰苦,绝大部分机器设备都要从内地用马匹和骆驼一点点地往伊犁运。即便如此,陆少阳仍然发出了死命令,以政治任务责成新疆军政机关,务必于1919年年底前炼出第一炉铁水,否则新疆军区司令员左凉、新疆省省长吴同峰两位军政首长就地免职。

  这项近乎残酷的命令不但是为了在当地炼出钢轨,配合铁路工程;而且还有一个更深远的计划,为日后直接在新疆兴建军工企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外交方面,由于联合国的创建,使中国变相继承了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遗产。

  十月革命爆发后,东欧及中亚各地纷纷响应,相继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列宁考虑到这些国家的人民深受俄罗斯族欺压,为化解民族仇恨,指出未来的俄国苏维埃联盟应建立在自愿加入的基础上。对于刚刚脱离沙皇暴政的各国民众来说,这无疑是一项符合民族感情的政策,也是苏俄中央不得不作出的抉择。苏俄寄希望于怀柔路线和大俄罗斯的传统习惯,来促使各族重新回到俄国治下,不想却因此种下了隐患。

  由于中国抢先一步发起了联合国组织,苏联自然是当然会员,于是产生了两种选择:一是先加入苏联,再随苏联加入联合国;二是直接加入联合国。

  当然,对绝大部分苏维埃政权来说,先加入苏联有许多好处。从地缘关系上讲,苏联可以为这些小国提供许多保护和便利。作为内陆国家,各方面都必须仰仗俄罗斯这位老大哥的庇护,这是客观存在的。苏俄开出的加盟条件也相当宽厚,给予各国充分的政治自主权和财政支配权。相对来说,联合国只是一个松散的军事联盟,不可能给予各国过多的帮助。所以,在这些国家看来,加入苏联是明智的。

  也有少数国家不这么认为。尤其是一两个中亚国家。比如哈萨克和吉尔吉斯的民族政权,地处中国西面,都与新疆大面积接壤。对他们来说,如果可以绕开苏联,直接加入联合国,则可使本国获得几乎完全的自治权,成为基本独立的国家主体,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问题就有些费思量了。

  中国政府适时展开了积极外交行动,副外长辜鸿铭先后在哈萨克、吉尔吉斯两地盘恒近一个月,与当地的最高苏维埃成员频繁接触。其后,两国都向北京派出了秘密代表,陆少阳亲自接见了他们。数月后,两国苏维埃大会相继通过决议,独自建立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和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同时申请加入联合国。

  另一个不愿加入苏联的是外高加索三国联邦。原因要从筹建苏联的源头说起,1918年4月,俄共外高加索局、外高加索边区俄共第二次代表会议分别通过决议,指出应使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这些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紧密的政治联盟,以免受资本主义国家侵略。6月,这三个共和国各自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建立三国联邦的决议。然后,这三个共和国的全权代表在第比利斯签署了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条约。条约规定:三国联盟最高权力机关为三国全权代表会议,其代表由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三国政府依照同等名额选举出来。

  在此基础上,俄共中央政治局的专门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斯大林提出的《关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各独立共和国相互关系的决议草案》。其基本思想是:各苏维埃共和国根据自治原则加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共和国的权利,从而实现联合。不过列宁对此表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自治化必定会缩小各个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的权利,违背平等和自愿的民主原则。主张由各个平等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建立共和国联盟,而不是联邦共和国,并且联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要由各共和国的代表轮流担任主席。专门委员会和俄共中央都同意了列宁的修改意见。

  本来到了这个地步,事情应该进展得很顺利,但就在此时,问题出现了。虽然俄共中央否决了斯大林的自治化共和国方案,但却规定由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联邦与俄罗斯联邦缔结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条约。这就意味着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这三个共和国不是直接加入苏联而是通过外高加索联邦加入苏联,从而使它们感到自己的地位低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因此,该决议引起了本来就不太愿意参加外高加索联邦的格鲁吉亚领导人的不满,直接导致以姆季瓦尼为首的格鲁吉亚党中央部分领导人同以奥尔忠尼启泽为首的俄共外高加索边区委员会之间的严重冲突。

  到了10月份,矛盾激化,格鲁吉亚**中央委员会根据姆季瓦尼的建议,以集体辞职表示抗议,奥尔忠尼启泽在斯大林的支持下,不但接受了他们的辞呈,还撤销了他们中间一批人所担任的政府职务,史称“格鲁吉亚事件”。

  由于姆季瓦尼派不断向俄共中央提出申诉,俄共中央书记处派出以捷尔任斯基为主席的三人委员会前往格鲁吉亚调查。12月,捷尔任斯基向列宁汇报调查经过,他的调查结论是:外高加索边区委员会的做法符合俄共中央的指示,是完全正确的;提出辞职的格鲁吉亚中央委员会的立场是错误的,而姆季瓦尼派则犯了民族主义的错误。捷尔任斯基在汇报中还谈到奥尔忠尼启泽在争论中,曾因发脾气而打了姆季瓦尼派的支持者卡巴希泽的耳光。

  列宁对此深感不安。列宁是支持成立外高加索联邦的,也是坚决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但他认为做工作时不能操之过急,要防止行政强制,要做细致的准备工作。他给主管此事的民族事务人民委员斯大林写了亲笔信,在信中对他的工作作风提出了婉转的批评。

  格鲁吉亚事件发生后,列宁对自己当初没有十分坚决、十分果断地过问此事感到后悔,他说:“如果由于我们对本国的异族人采取哪怕极小的粗暴态度和不公正态度而损害了自己在东方的威信,那就是不可宽恕的机会主义。要是我们自己即使在小事情上对被压迫民族采取帝国主义态度,从而完全损害了自己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原则上的真诚性和自己维护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原则态度,那和我们的目标完全就是两回事。”

  列宁虽然采取了诸多补救措施,但为时已晚,外高加索联邦的三个国家因对俄共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十分不满,决议退出苏联程序,直接申请加入联合国。这项决议自然也和中国外交部的某些行动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大韩王国、越南王国、柬埔寨王国也发出了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不过由于这三国都不是共产主义国家,所以被联大列为非正式会员国,除不能行使表决权外,与其他成员国一样享受同等待遇。这样,以中国和苏联为首,加上哈萨克、吉尔吉斯、外高加索、韩国、越南、柬埔寨八个国家或联邦,初步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军事联盟。形成了与德奥、英美分庭抗礼的第三大集团,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联合国的创建使中国政治影响日益扩大,加之经济实力急速窜升、大刀阔斧地经营西北边陲和大肆扩建海军,这一系列深刻变化都只发生在短短几年里。使得交战中的双方终于幡然醒悟,这场大战真正的赢家正是这个如朝阳般升起的东方大国。

  对于这一点,西方列强们并非没有觉察,但任谁都想不到,中国人拥有深不可测的科技实力和超越时代的思维方式,差距其实早已存在,所欠缺的只不过是时间。而这场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正好为陆少阳他们创造了在夹缝中求发展的宝贵时间。

  直到此时,中国才真正引起了欧美各国的警惕,迫使交战中的两大集团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评估形势。欧战本是列强为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而发动的,可前线激战正酣,东亚及东欧这两块最大的肥肉都已尘埃落定,几乎全部卷入了以中国为首的“联合国”集团,同盟国还不得不依靠其供应的各种战争物资来维持战略优势,从各国抢掠来的金银大半落入了中国人的腰包。再加上流感的肆虐,造成了欧美大陆二千多万人死亡,已经到了兵员奇缺的地步,而从中国买来的几万箱“神奇一号”无异于杯水车薪,只救得了富人的命。

  尤其正在中国西北部进行的超常规建设,令他们不得不感到深切忧虑。其用意如何,扳着脚趾头都能想到。新疆铁路一旦竣工,则中国通往中亚直至欧洲腹地的通道即一马平川。其意义和当年俄国不惜血本兴建西伯利亚铁路类似,只不过俄国的用意是以西伯利亚铁路自西方统治东方,中国的目的是利用新疆铁路由东方经略西方,如此不同而已。

  事已至此,欧美领导人最明智的选择莫过于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德国倒没什么意见,他们几乎占了整个西欧,还从俄国手里强行索取了波兰。真正郁闷的是英美两国,白白耗费了巨额军费,却一点油水都没捞到,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利用和谈从德国人牙缝里挤出点肉渣子来罢了。

  不管怎么说,面对浩瀚的大西洋,无心恋战的德皇还是做出了一定让步,在英国发起的停战谈判中,德国勉强同意恢复法国的政治独立,不过仍占据着法国北部,并在和约条文中规定法国不能拥有坦克、加农炮之类的重武器。这使得漂泊海外的抵抗将军霞飞终于踏上了故土,被民众拥立为法国总统。

  总的来说,这是一场未分输赢的世界大战,双方的海外殖民地基本没有大的变动,在此就不赘述了。到1920年元月,英、美、德、奥、法、日六国在法国波尔多缔结停战条约,结束了六年之久的列强大混战,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签字当天,中国外交部向和会发去电报,热烈祝贺并展望美好的世界新格局。当时在场的各国政要们听后,大多相视苦笑。

  1920年1月2日,国庆节。中南海的一间小宴会厅里,肉香四溢。陆少阳等五人难得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涮羊肉,喝着醇厚无比的二十年绍兴女儿红。圆桌上摆满了羔羊腿肉切成的薄片、拇指粗的虾仁、水淋淋的菠菜、白菜、细粉丝、卤虾油、芝麻酱等十几道美味。墙角有一只黄铜制成的茶胆炉,胆内放着木炭,胆外盛着开水,水里浸着八个小酒壶,正不断冒着白汽,发出“咕嘟咕嘟”的轻微响声。

  围坐的个个红光满面,谈笑风生,心情出奇地轻松舒畅。就连平日饭量甚小的秦长风此刻也在伏案大嚼,酒到杯干。毕竟,只有这种时候,才真正属于他们五个人。

  海阔天空地聊着,谈到苏联时,陆少阳想起一件颇有趣的往事,随口讲了起来:“上次列宁来中南海,到了吃饭时间,我问他有什么爱吃的中国菜,当时列宁同志就说了,他早就知道北京的全聚德烤鸭很有名,想尝尝。这点小事当然没问题,我当场就叫人去全聚德现烤了两只,没想到鸭子从前门大街送进来,早就凉透了,列宁同志咬都咬不动。呵呵,当时我可是真尴尬啊!”

  卫青听得差点喷出酒来,当场发挥出他善于突发奇想的天赋,深表惋惜道:“要是当时有个微波炉该多好!虽然转出来的味道差了点,可总不至于这么丢人吧。哎,还是咱们那个时代好啊,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要什么有什么。”

  卫青这话实际上只是随口说说,倒被任安平听了进去,在心中盘算了一会,觉得凭方舟研究院现在的实力,制造这些家电也不算困难,于是认真地说道:“说起这些家电,其实制造工艺并不复杂,完全做得出来,就是刚开始成本高了点,不过呢,凡事都讲个规模效应,以后生产量上去了,成本自然能压得下来。”

  大家听后十分高兴,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尤其是身为总理的秦长风,头脑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国计民生,已经成了习惯,自然而然地筹划起了工作,演讲道:“有安平同志打保票,我看没问题,最好咱们说干就干,明天一早就组织专家认真研究。也是时候把咱们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往上提一个档次了,精神文明也要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嘛。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水准一天比一天高,实实在在地都能看见,这比什么政治宣传都强,我们的党也就一定能得到全国人民的肯定,国内外的反动分子也会一天比一天没有市场。国富民强,自然恢复我中华上邦的万千气象。什么万国来朝的表面文章,咱们也不希罕。”

  秦长风说这话时底气十足,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国库里到底有多少金银,真要把家底子一件一件报出来,他都担心把在座的这几位大男人吓晕了。虽然他每天都被千头万绪的政务缠着,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轻松过,终于体验到了当一个口袋里有的是钱的管家的感觉,做什么都不费劲,说出来的话就是硬气。此刻胸膛中不时涌起阵阵热流,不知是因为喝了酒,还是因为这次难得的聚会。

  石铮一仰脖子干了一大杯,长长地吁了口气,不胜感慨道:“我石铮今生从来没有这样痛快过,中华民族又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咱们以前的那个时代,做一个中国人,实在太苦了!不论什么都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拼命地跑,使劲地追。刚追到了地头,嘿!人家早就又走远了。这是什么滋味啊。”

  卫青听得鼻头发酸,眼角胀得有些痛,悄悄用手擦了擦眼。谁知两行热泪反而不可抑制地涌了出来。在他记忆中的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从骨子里就有一种自卑感。哈韩哈美哈日的什么都有,就是很少有人哈一哈自己的中华文化。

  在很多年轻人心目中,吃一块血淋淋的牛排远比吃一顿丰富的海鲜有情调,听一场即使是三流歌剧也远比听梅兰芳先生的霸王别姬有品位,过一个身为异教徒的圣诞节也远比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有情趣,会讲几句蹩脚的英语就代表有文化,看不懂中国字只能说明从小在哈佛长大,有教养。

  一时间房间里没有了声音,每个人都低着头大口喝着酒。不知过了多久,陆少阳清咳一声,打破了沉默,语调中饱含了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同志们,战友们,这么多年了,我们五个人荣辱与共,互相扶持着走到今天,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和我们肩膀上的重担相比,只是万里长征走过的第一步。今天借着这个团聚的机会,我想请大家议一议,面对全新的世界格局,该怎么办”

  这番话立刻把各人的思绪拉了回来,收拾起心情,开始集中精力思考,就连卫青也一改常态,认真考虑了起来。

  不多时,秦长风发言道:“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消灭,只有‘民族’这两个字永远不会被消灭。就算我们消灭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也不可能消灭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从某种程度上讲,民族主义是促进时代进步的动力,但也是最终毁灭人类的罪魁祸首。我认为,我们必须学会怎样驾驭这把双刃剑,而不是仅凭狭隘的民族主义称霸天下。否则不但达不到世界大同的目的,反而会激发各民族之间更激烈的争斗,包括对汉民族的仇恨。”

  “因此,我们面对着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如果我们不称霸,势必在世界上没有发言权;如果称霸,最多只能取得表面上的世界统一。可以想见,若干年后,不甘屈服的非汉民族中同样会盛行恐怖主义,以中国为目标而席卷全球。也许世界毁灭的日子会因我们的到来而提前几十年。”

  卫青越听越心寒,有点发急地向秦长风问道:“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究竟要不要称霸难道只能有这两种选择”

  陆少阳苦笑道:“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古往今来的君王圣贤,哪一位不想成就万世不朽的功业。可是古往今来的王图霸业,不论当时如何强大,终究逃不脱镜花水月的历史轮回。也许是,人类生来就不容于这个世界。”

  陆少阳的话令刚才还十分兴奋的卫青沮丧到了极点,这其实是个几乎没有人愿意深究的客观存在,人类的自私本性绝不是靠他们几个人就能改变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不是靠着方舟电脑中的先进科技就能改变的。可是他们五个人正肩负着这不可完成的任务,而且现在已到了不得不面对的地步。卫青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喃喃自问道:“难道我们做的一切都是无用的我不甘心,我真的不甘心。”

  “我也不甘心,但是世界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包括你和我。”秦长风淡然道。对于这个问题,他已记不清和陆少阳、石铮讨论过多少次了,从来就没有得出结论,早已到了不愿多考虑的地步了。

  “不!”卫青拍着桌子叫道,他从来没有像这样愤怒过。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最深切的悲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料却在冥冥中激发出了他潜在的灵性,他怒容满面地大喝道:“一定有第三条道路,一定有!连电脑、杂交水稻我们都能造出来,我们也一定可以造出新人类。”

  陆少阳心神微震,用有些诧异的目光一眨不眨地盯着他,温言道:“不要急小青,你慢慢说,你所说的新人类指的是什么意思”

  卫青怔了一下,在陆少阳温和的语气中逐渐恢复了平静,表情却变得有些忸怩,支支吾吾地说:“我说出来你们可别笑。我,我刚才不知怎的想起了杂交水稻。嗯,就突然想,是不是也可以把人拿来杂交”

  四人听他要把人拿来杂交,都忍不住好笑,不过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任安平莞尔道:“小青的说法虽然难听了点,不过话糙理不糙。杂交人实际上就是混血儿,要是社会上真有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我看倒是一股可以充分利用的中坚力量。”

  秦长风双眉紧蹙,沉吟道:“恐怕没那么容易,就算我们以国家力量来鼓励混血儿的生育,没有三五百年也成不了气候,至少也要一两百年吧。当年的满清皇朝就是个例子,满人入主中原达三百年之久,其间大力推行满汉融合政策,但是直到清朝末年,满汉之别依然壁垒分明。再说,混血儿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种质量下降。”

  秦长风的话也是有道理的,民族融合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通常都饱含着血泪。当年满族入关,前提便是武力征服关内的汉人,才得以融入汉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到了现在,两个民族基本上已经可以不分彼此,但其中的过程却充满了艰难曲折。

  顺便说点题外话,其实这件事还得感谢吴三桂这个大汉奸,若不是当年他引清兵入关,使满汉之间经历了三百年的血泪磨合,只怕如今的中国版图上也就没有东三省这个概念了,东北依然是一个独立的满洲国。一国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在全球范围内培养出这样一股无国别的中坚力量了。其难度有多高,可想而知。

  不料石铮语出惊人:“我看有二十年就够了,二十年时间足够我们培养出第一批世界警察了。至于人种质量嘛,总是会受到些影响。不过又不是让他们统治世界,不过是将来联合国驻扎在世界各国的警察部队而已。”

  在众人极度惊讶的目光下,石铮微微一笑,侃侃而谈:“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在华务工人员已经超过了百万,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这个趋势还将加大。只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我可以断言,明日的中国必定是全球精英汇聚的中心。这是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只要我们制定出鼓励中外通婚和生育的政策,二十年内,几百万混血儿总能制造出来。这些孩子的父母至少有一个是中国人,另一个则可能属于任何别的种族。我们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从小就灌输共产主义、种族平等思想,彻底洗脑,然后从中挑选出一批,组建维护全球新秩序的世界警察部队。”

  “这些孩子从小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说中国话,接受最先进的文化教育,再加上至少有一半中国血统,自然对中华文明有归属情感。但他们并不是完全的中国人,甚至可以算作任何种族的人,将会成为最佳的外国占领军,真正的联合国部队。”

  “只要我们有雄厚的国力,就可以本国为基地,持续不断地以数字级增量生产这样的新人类,即只效忠于中国主导下的联合国的国际公民,逐渐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军进入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各国的军队必将逐一裁撤,而取而代之的,正是由这些国际公民组建而成的联合国军,也可以称为世界警察部队。”

  石铮话音落地,足有十来分钟都没人说话。这绝对是一个前无古人、惊世骇俗的大胆构想,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来整理思绪,冷静分析,平复汹涌激荡的心情。

  陆少阳目放奇光,压抑不住地激动道:“不管怎么样,我初步认为这个办法值得尝试。我再补充几点细节:1新人类的父母中一定要有一个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控制。2在各地遍设国际学校,符合以上资格的儿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以鼓励中外通婚。3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两个子女,而新人类则鼓励多生,从第二胎开始,国家给予抚养补贴,就是要鼓励他们多生几个。”

  秦长风担忧道:“这种政策史无前例,只怕会引起人民的不满。”

  “所以我们要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做到位,结合国际主义对人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陆少阳微笑道:“**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我们统一思想,那些形式上的民主不要也罢。等国会讨论出结果来,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任安平也笑道:“要是按西方的人权标准,计划生育本身就是剥夺人的生育权,在我们曾经的那个时代,不是还有很多人吵着闹着要生育权嘛。真要遂了他们的所谓人权,我们中国人怕是早就连小米粥都喝不上了,还搞什么方舟工程。”

  秦长风点头道:“不错,民主与法制是维护人类社会公正的前提,但是不可以滥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据说当年一战结束后,美国总统首倡成立国际联盟,这本来是个符合世界潮流的好点子,可是等到国联正式成立的时候,美国作为发起人却因为国会的反对而拒绝加入。首倡义举者自己竟然不能加入,岂非荒唐至极。还有那个欧共体,欧洲的每一位有识之士都能认识到这是符合全欧洲人民的大好事,欧洲各国的政府首脑都为此殚精竭虑,可就是因为有一两个国家的全民公决通不过,直到核战爆发,欧洲共同体都没有能够真正建立起来。这说明什么民主同样是一把双刃剑,盲目迷信形式上的民主,最终只能损害民众自身的利益。”

  “其实强国内部的小民主又何尝不是对全人类的专制和残忍,比如当年的美国,以两亿国民消耗全球一半以上的资源,国内物质泛滥,却连个保护地球臭氧的《东京议定书》都不肯在上面签字。古人说官逼民反,当年恐怖主义之所以在全世界泛滥,这样的国家就是罪魁祸首。任由这样的国家在全世界横行,天理不容!”

  陆少阳霍然起立,铿锵道:“如果不彻底打烂这个旧世界,旧思维,一样是天理不容!我们不能只顾着发展经济,更不能学美国,必须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洁净的地球。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制定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法,敢于破坏环境者等同反人类,杀无赦。就算将来我陆少阳背上一个严刑苛法的千秋骂名,也要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草场、水源、天空,和养育我们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