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第一百零三章 灭日军刀
作者:冰翼之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1925年1月4日清晨,中国军政要员齐聚国防部大厦。经过一整天讨论,“后羿计划”全盘行动方案最终在会上敲定下来。该计划的主旨是:彻底摧毁日本军事力量,完全占领日本本土。同时,该计划还规定,“后羿计划”由国防部长杨霆上将全权组织实施。

  命令下达后,国防部迅速展开行动。1月5日早晨5点,国防部长杨霆主持会议,详细部署“后羿计划”的实施方案。在“后羿计划”实施方案中,空中力量以其特有的机动速度快、机动距离远的优点而备受重视。

  当天下午15时30分,解放军第8空降师首批2500名伞兵作为“后羿计划”先头部队登机完毕,10分钟后,运载这批伞兵的“撼岳”式大型运输机从河北保定机场起飞,前往海参崴海军基地。同一时刻,空军第3师2个中队48架猎鹰-8战斗机作为首批部署在一线的空军部队,从四川绵阳空军基地起飞,前往台北军用机场。“后羿计划”由此拉开帷幕。

  经过3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到4月初,进入东南、东北沿海一线地区的解放军总兵力达35万人,战备物资基本到位。其中,地面部队26万人,645辆轻型坦克,711辆装甲车;空军部队4万人,各型飞机651架;海军部队5万人,各型舰船95艘,舰载机305架。

  各国情报机关相继获得了中国军队异常调动的情报,日本政府也不例外。日本首相加藤高明接到报告后十分紧张,连夜召开内阁会议后,电令驻华大使野原武夫向中国政府交涉。梁启超外长向野原武夫当面提交了中日两国完全消除敌对状态的最终解决方案。大意是:日本中央政府应聘用有力之中国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中日合办警察机关;日本政府期望由中国保证国家安全,租借横须贺、神户、冲绳为中国军事基地;中国有权在日本任何地方宣传共产主义理论;中国在日本国内所设机构一概拥有土地所有权;日本沿海一带及各岛屿,无论任何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中国有权在日本修建和管理铁路等,共五号二十一条。限期十日内答复。

  3月10日,日本政府对中方提出的二十一项条款全部表示拒绝,中华共和国总统陆少阳于当晚宣布对日本实行无限期禁运、封锁和经济制裁,外交部同时向各国政府通报了这一决定。美国政府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以《日美共同防卫协定》为依据,强烈抗议中国对盟国的封锁,并严重关注事态进一步发展。英国外交部也在稍后发表声明,对此表示遗憾。德国则希望中日双方努力保持克制,以和平方式解决危机。

  其实“后羿计划”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和平解决日本问题,如日本政府同意“二十一条”,那么中国政府也就休兵罢战了。然而,日本并不愿妥协,不仅完全不接受“二十一条”的和平方案,反而在国内加紧备战,并向冲绳岛又增调了兵力。加滕高明还展开宣传攻势,宣布有可能扣留中国人质,号召大和民族为“保卫天皇而战”,推翻“亚洲的统治者”。

  加滕的言行激怒了中国政府。3月25日,陆少阳宣布,在2个月内再向沿海地区增兵20万,并征召45万预备役军人入伍,以便使解放军“随时拥有在必要情况下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的能力”。此时的中国常备军规模已达到250余万人,其中野战军180余万,15个集团军。45万预备役整编后,总兵力将达到300万,大大提高了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应对别国武力干涉的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次战争中,空中力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当然不会例外。为一战解决日本问题,中国空中精锐悉数调往一线。

  第8空降师是解放军中历史最悠久的老牌劲旅,直接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该师建制始于1910年武昌起义,是全军当之无愧的元老。其前身是石铮亲手组建的共和国第1军第8步兵师,号称断刃铁军,为历次重大战役的绝对主力。该师下辖3个旅、9个空降步兵营,共有官兵16000人,装备攻击直升机36架,其他直升机105架,轻型坦克50辆,火炮105门,具有极强的空中机动和突击能力。

  第36空中突击师,也是一支老牌劲旅。该师由王啸飞在1911年皖南战役时组建,是第二野战军中的绝对主力。其前身为第36步兵师。在朝鲜战场上战功尤为突出,全体官兵都曾被韩王授予“韩国独立勋章”。该师下辖3个旅、9个空中突击步兵营、1个航空兵大队,总兵力15000人,装备攻击直升机155架,其他直升机98架。第36空中突击师具有快速机动性和强大火力,能在任何地形、任何环境作战。

  除这两个师以外,其余部队如中国空军第1师、第3师,海军广州号航母战斗群、合肥号航母战斗群,孙武级战列舰队中的护航航母“射日号”,全部都是赫赫有名的尖刀部队,大多参加过历次战役。

  由于日军总兵力达百万之众,而登陆作战所能运载的兵力毕竟有限,所以在兵力总数上解放军很难超过日军。因此中国军方不仅尽遣精锐,而且将武器库中几乎所有新式武器都拿出来亮相,以技术优势而非以兵力取胜。空战兵器主要有,猎鹰-8歼击机、猛禽-2重型轰炸机、猛禽-52“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火凤-10攻击机、火凤-111战斗轰炸机。

  其中以猛禽-52战略轰炸机为中国军方的杀手锏。虽然该机早在5年前就开始装备驻四川省内的石庄空军基地第121战略轰炸机大队,总后勤部向成都飞机制造厂采购的211架猛禽-52也于1924年12月前全部交付。但直到现在,猛禽-52战略轰炸机依然是中国军方秘而不宣的高度机密。

  海军型舰载机分别为海鹰-8歼击机、海凤-10攻击机、海凤-111战斗轰炸机,名称上和标准型区别不大,只把“火凤”和“猎鹰”中的第一个字改成“海”字即可辨别。陆军航空兵主要装备鹞-3运输直升机和眼镜蛇-25攻击直升机等,都是领先世界的兵器。

  然而日军也非等闲。在中日谈判破裂后,日本首相加滕警告:“一旦中国军队踏上日本本土,那么我们将使敌人血流成河。”加滕的话并非虚言恫吓,在西方各国的援助下,他手中的确掌握着一支庞大的战争机器。日本政府在2月初下令在全国实行战时体制,把全国划分为5个战区,加紧扩军备战,其正规军在原有47个师的基础上,新组建了25个师,达到72个师团,总兵力增至115万,装备坦克2100辆,火炮4000余门,飞机590架。

  日军的兵器虽然远逊于中国,但是其拥有庞大的陆军力量,所以日本政府以为有所恃,又有美国政府的承诺和西方列强的支持,坚决不肯接受“二十一条”,认为中国未必真敢动武。

  “后羿计划”总指挥官杨霆深知,己方地面兵力不可能投入太多,与日军展开陆上决战占不到什么便宜,所以他把决胜的重点压在了空中力量上。从“后羿计划”行动一开始,杨霆就和空军司令高唯一起搬进了国防部大厦内的办公室住了,同吃同住,以便于两人随时交换意见,共商战略。同时调集精干人马组成专项计划小组,研究以空中力量摧毁日本战争机器的作战计划。小组中包括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代表,共113名成员。

  一周以后,一份长达25页的战略空中战役计划纲要摆在了杨霆面前。该计划被命名为“军刀行动”。

  杨霆和高唯都很欣赏这份计划。3月2日,空军计划主任汪元明少将率小组主要成员向杨霆汇报了“军刀行动”的详细方案。要旨是:从战争一开始就投入全部可使用的空中力量,形成绝对压倒优势,摧毁敌方要害。当然,单纯依靠空中力量打败日军是不可能的,但依靠空中力量发挥关键作用,是在场所有人的共识。

  汪元明在报告会上旁征博引,用大量实例论证空中战役的核心。他认为在选择具体打击目标时,应按层次明确划分出各目标的重要程度,以确定重点打击顺序,轻重缓急区别对待。

  他一一列举出五个层次的打击目标。首先是敌人的作战指挥系统,包括其指挥机构、军民用通信系统等;第二是敌人的能源系统,包括电力、储油等设施,不过只使其短期内丧失供给能力即可,而非永久摧毁,只计划攻击发电厂附近的配电站和变压设施等目标,而不去摧毁发电机房。毕竟战后有可能还是需要重建的;第三是敌交通系统,主要是铁路、公路和桥梁等,计划只摧毁关键铁路和公路桥梁,切断日军的重要补给和交通,但不给国民交通造成全面瘫痪;第四是对日军及日本国民发动心理战,通过广播、传单等形式,削弱日军士气,影响日本国民的抵抗意志,这样也可避免无谓伤亡;第五才是日本军事力量,重点是日军的机场和防空系统。

  会议基本认可了汪元明的计划大纲。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小组又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攻击计划的具体细节。该计划确定了10个需要突击的目标群,包括日军作战指挥系统、日军防空网、机场、军工厂、能源设施、交通枢纽等。在计划制定过程中,汪元明还反复征求各参战军种首长的意见,使计划逐步完善。可以说,两军尚未开战,中国军队光凭这份完备的空中计划就已先胜一筹了。

  按全盘作战计划,战争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大规模空袭,时间持续一个月以上,从战争开始就摧毁其战略性设施;第二阶段重点在海上,以两个航母战斗群为主力,消灭其海军有生力量,夺取制海权;第三阶段才是地面部队的登陆作战。

  为保证“军刀行动”首战告捷,杨霆下令,将海军、陆军所属的作战飞机统统集中起来,交由前敌指挥部空军司令霍南山中将全权指挥。

  6月1日,中国政府对日最后通牒期限已过,此时中国三军已做好战争的一切准备,静静等待着中华共和国总统陆少阳下达开战命令。

  这天上午,陆少阳在中南海勤政殿拿起一支“英雄牌”钢笔,亲笔签署了发给国防部长杨霆的作战命令。放下笔后,陆少阳对坐在对面的石铮道:“如果在今天午夜12点之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接受二十一条,我愿意当场宣布取消这个命令。否则,没有任何理由能够阻止我们踏上日本本土。”石铮微微一笑,回答道:“总统同志,您的良好愿望只怕很难实现。”6月2日零时,日本方面依然没有传来任何消息,陆少阳安详地靠在丁香书屋的躺椅上,闭目养神。

  这夜月明星稀,风轻云淡。中国沿海各大空军基地上,灯火通明。一架架满载航弹的猛禽-52战略轰炸机旁,到处都是紧张忙碌着的空地勤官兵,他们正在对飞机的各个部位作最后检测,以确保长途飞行的空中安全。同一时刻,部署在舟山群岛以东的“广州号”航母战斗群,釜山以南朝鲜海峡的“合肥号”航母战斗群上,200余架舰载机翘首待发。

  凌晨3时,数百架战机组成的混合轰炸机群从北、西、南三个方向飞临日本本土,在夜色中插入日本腹地。长崎、神户、大阪、东京等各大城市相继响起尖锐的空袭警报。

  东京上空,飞蝗般的炸弹从天而降。铺天盖地的爆炸声撼动着大地。东京市内的政府大楼、军营和发电厂先后被航弹命中,浓烟滚滚,笼罩在烈焰之中。

  深埋地下的日本最高作战指挥部内,一群日军将官围坐在加滕首相身边,加滕全然没有预料到中国空军会来得这样顺利,由此可见配置在沿海地区的防空力量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不过他兀自强作镇定,勉力保持着自然的神情,然而双手却在桌下止不住的微微颤抖。

  东京防空网开始进行反击了,全城所有高射机枪和高射炮一齐向空中射击。无数道火光在空中纵横交织,凄厉的警报声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吞没了整个城市。

  可是空袭实在太猛烈了,日军的防空炮兵全然是一支毫无作战经验的部队,加上黎明前的黑暗,根本无法对天上的中国飞机进行定位,只能各自为战,盲目对空射击。然而每架中国战机却都配备有红外瞄准装置,地面情况一目了然,很快就压制住了日军火力,继续狂轰滥炸。

  天大亮后,中国空军继续加大空袭密度,轮番轰炸。到当天午夜,中国空军共对日本本土目标进行了5轮高强度轰炸,出动飞机2500架次,投弹8600余吨。

  经过一整天轰炸,日本各地的邮电中枢、防空指挥部,机场、工业设施、电厂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尤以首都东京最为严重。不过按照“军刀行动”的规定,这才刚刚开始。从6月2日至9日的整整一周时间,都属于战略空袭阶段。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削弱日本战争潜力,保持战略制空权。

  此后7天中,中国战机不分昼夜,连续对日本保持着强大的空袭压力。狂轰滥炸下,日军全无还手之力。几百架作战飞机不是还没起飞就在机场上被摧毁,就是升空作为中国战机的活靶子。日本军方无可奈何,只得将残存的几十架飞机藏入地下,再也不敢露头了。

  一周的战略轰炸结束后,中国空军开始转入战术轰炸。主要目标是日军地面部队和防御阵地、坦克和装甲车集群、交通枢纽、桥梁、铁路和公路运输线、燃料和弹药库以及后勤补给基地等目标。

  10日凌晨,掌握绝对制空权的中国空军开始重点袭击日军装甲部队。上百架猛禽-52载满穿甲炸弹,成群飞往日军各装甲阵地,对其进行地毯式轰炸,铺天盖地倾泻下无数穿甲弹。烈火硝烟下,猛禽-52所到之处,无不化为焦土。十几天中,中国空军天天轰炸日本装甲部队。虽然日军阵地上装备着大批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可猛禽-52在防空火力射程之外,日军不过是在浪费弹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