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云 第八十五章 使其疯狂
作者:水煮乾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八十五章使其疯狂

  “你……你……陛下,莫要听这小子信口雌黄,他初入官场不懂是非曲直。”

  蔡京急了,一时拿不出个合适的理由,把一切都归咎于宋宇是个新手。

  道君皇帝赵佶似乎并不买蔡京的账,对宋宇道:“宋爱卿,你说这天下的病该怎么治?”

  宋宇道:“陛下,国之忧患,无非内政外交。内政上,皇上要以身作则,以兴国为己任,严打贪污受贿,给有真才实学的人足够的上升渠道,重要的职位让给有本事的人。这样就没有人敢贪赃枉法,官场清明,百姓不会感到不公平,天下英雄也就相忘于江湖,没了匪患。另外皇上要鼓励桑农工商,自然可让国家富盈,百姓丰衣足食。”

  赵佶越听越喜欢,随即坐直了身体,问道:“这是内政,那外交呢?是不是要与金西夏这些番邦搞好关系?”

  宋宇道:“陛下,外交是靠强大军力做支撑的。陛下可先培养一支精兵,把火炮用于战场,震慑那些番邦小国,最重要的是要武并重。”

  “那现在应该怎么做?”陛下又问。

  宋宇道:“内政先立一个钦差大臣,彻查朝廷任何贪赃枉法的官员,可先斩后奏。外交上陛下要组织军队,还要组织反间谍机构,我发现汴梁的大街上有金国的细作混迹其中。”

  赵佶连连点头,道:“宋爱卿说的头头是道,这个钦差大臣非你莫属了……”

  “陛下!”蔡京疾走几步,‘噗通’一下,跪倒皇帝面前的龙阶下,道,“慌莫要听这小子胡言乱语,胡说八道。我大宋继承先皇体制,这乃是是国家之根本,天下之基石,动摇不得。”

  蔡京又道:“不错,大宋内部是出了一些贪官,前不久,我彻查应天府,搜出被应天知府吞并的十万两官银,这些都是朝廷用来疏浚河道的。”

  宋宇心里那个气,这个蔡京,十万两官银是祝通贿赂给他的,现在反而成了他的功劳,他瞬间成了正义的化身。

  “我这趟应天府白跑了?不仅功劳被蔡京抢了,就连苦劳也没有。”宋宇寻思道。

  “陛下,宋宇年少不稳重,彻查官员的事情我会亲自去办,请陛下放心。”蔡京一边说,额头上都渗出了汗来,唯怕宋宇真的当了钦差,第一个把他的头割了。

  这时,高公公也上前,与宋宇并齐而立,先是瞪了宋宇一眼,才道:“陛下,臣以为,朝廷有问题,是因为官员设立不全,权职不够分明,不能相互制约。礼部尚书至今空缺,是个大问题。”

  皇帝赵佶点了点头,他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可是一直没有合适人选,之前让宋宇做礼部尚书,他还不干。

  “高公公既然提到这个问题,莫非高公公有合适人选,不妨说出来,给朕听听。”赵佶道。

  高公公道:“皇上英明,蔡大人少子蔡吉,人品端正,誉满应天,应天府彻查知府祝通,蔡吉出了大力气,可堪重任。”

  提及蔡吉,蔡京吓得魂飞天外。他把蔡吉藏的那么秘密,结果还是被高公公给挖出来了。他悄悄回头看向高公公,但见高公公淡定自若,一时猜不出高公公这只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得不提防了。

  赵佶一愣,问蔡京:“蔡爱卿,你还有个少子蔡吉?怎么从未听你提起?”

  蔡吉的存在,对蔡京来说,一直都是天大的忌讳,没想到还是被公之于众,而且还是在皇宫。他打了一个寒颤,道:“陛下,少子年幼无知,我一直让他在外历练。”

  赵佶点了点头,道:“好,蔡爱卿培养少子,真可谓是用心良苦。既然如此,就让礼部侍郎代理尚书一职,蔡吉先担礼部侍郎,锻炼一段时间,再转正职。”

  “谢陛下。”蔡京满头大汗答应道,关于蔡吉,他不想弄的天下皆知,不料蔡吉如今却成了朝廷大员,让他始料未及,有些骑虎难下了。

  赵佶一挥手,让蔡京和高公公退下,又道:“宋爱卿,你说有金人混入汴梁,此事当真?”

  宋宇道:“千真万确。”

  赵佶道:“既然如此,就由你来主持反间谍机构,就唤作‘谍部’。至于训练军队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是,皇上。”

  其他武无本上奏,退朝了。

  臣武将全都从金銮殿出来,一路上都在议论高公公为什么帮着蔡京,是他们和好了?还是另有隐情。

  高公公紧跟着宋宇出了午门,满腹怨言,道:“宋宇啊,你还是年轻气盛,刚做官几天,就与蔡京斗,你斗的过吗?要不是我急中生智,让蔡吉去礼部任职,你以为蔡京会放过你吗?”

  宋宇自觉没有做错,朝武惧怕蔡京胜过惧怕皇上,难怪蔡京会权横朝野,无恶不作。

  “高公公,你工于心计,善于阴谋。什么大风大浪都会化解,不是吗?不过提拔蔡吉,你真的是为了我吗?”宋宇道。

  高公公淡淡一笑,道:“欲使其灭亡行,先使其疯狂,先给他些好处有什么不可?皇上让你组织谍部,自然是信任你,要重用你。你若需要什么,尽管和我说。”

  宋宇道:“高公公,让你挂心了,这个我自有安排。你打算把蔡吉怎么办?”

  高公公沉吟了一下,道:“把他送到蔡府。”

  宋宇一愣,道:“高公公,你不是说只要让蔡府知道蔡吉的存在就行,怎么过了一个晚上,就有如此大动作?”

  高公公道:“回去我仔细琢磨,对于蔡京这只老狐狸,必须用猛药,打他个措手不及。”

  蔡京从朝堂回府之后,便裁人着手安排蔡吉的事宜,而他自己却心受煎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蔡京回府不久,蔡吉的母亲便找上门来了,看到蔡京,便啼哭起来,道:“老爷,你什么时候接吉儿回家?”

  蔡京为难一阵,道:“吉儿的情况特殊,你不是不清楚。”

  蔡吉母亲道:“我当然清楚,他可是我和你的儿子,现在他是礼部侍郎,是皇上钦点的。我们蔡家又一人担任朝廷要职,应该庆幸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