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魔方 0013 名利双收
作者:如羊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啪!胖主任的筷子掉到了桌子上。咔!胖主任的下巴由于迅速张开,发出了声响。

  此时此刻,正是报社食堂开饭早餐的时间,胖主任,老刘和胡小腰凑到一桌子上,手机早新闻推送的几条新闻让胖主任惊愕不已。

  “山西晋州二氧化硫一夜消失”、“记者暗访几大能源企业疯狂排放”、“国家环保部约谈晋州市长”“晋州市环保局长任职五个月被免职”,这些关于晋州二氧化硫爆表的最终报道接二连三发布,老刘和胡小腰都知道,这是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新闻揭开了内幕真相,趋于**,但也进入了尾声。

  他们都不约而同为我担心起来,我昨天夸下海口,去晋州弄个大新闻,还吹牛说连二氧化硫也弄消失,结果了,今天大新闻真出来了,二氧化硫也没了,关键是小强我在哪里?

  两人马上点击新闻仔细阅读,看着看着,老刘和胡小腰兴奋起来,因为几乎每篇报道都提到揭开排污真相的关键人物,是大东省晨报记者肖强!尤其是华夏社随后发的华夏视点,强调肖强是重点爆料人,由于掌握详实可靠的证据,各路记者按图索骥,将调查性报道做成了铁案。

  人群日报作为老大哥配发短评:新闻工作者要有担当,关键时刻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一锤定音将我定义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崇高职业道德的记者楷模。

  胖主任一口口吸溜小米粥,脸色阴晴不定,老刘和胡小腰暗笑。这时候,胖主任的电话突然响起来,惊慌失措的他赶忙按下接听,就听到女总编高亢而有成熟女性魅力的声音传出来:“小强这件事儿干得太棒了!这说明了什么?在纸媒被唱衰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晨报人挺起了脊梁!我提议今年的明星记者,小强免考核入选!我听张副总说,你近段看不上小强的作风?混账嘛!哼!”

  没等胖主任解释,女总编啪得挂断了电话。

  话筒扬声器声音非常大,老刘和胡小腰听得一清二楚,两人心说不好,胖主任这个小人说不得记恨二人,赶忙说吃完饭了,赶紧上去开工,小强这个混蛋今儿个怎么还不来。

  胖主任怨毒地目光看着两人溜走,最终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我呢,是中午在外面一家馆子,约请老刘和胡小腰吃饭时候,得知胖主任出丑这一幕的,心中非常畅快。这老小子平时用我像个大牲口,没事还在我身上抖威风。

  这次我自然是不怕他了,因为女总编下午就要找我谈话,让我汇报这次跨境深度采访,听说上级宣传部门已经要求报社组织材料,将我作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典型。给胖主任吃了豹子胆,他也不敢再找我麻烦。

  我们吃饭的馆子叫盛轩美食馆,菜量大实惠不说,而且样式新颖,虽然价钱稍贵,但顾客趋之若鹜,中午和晚饭时候都是爆满。

  盛轩美食城离报社稍微远点,我是快中午才来报社的,左右胖主任给我下达的晋州采访任务,我还未销单,来得早晚不算问题。

  老刘和胡小腰从大楼里出来,看到我在保10洁里和他俩招手,都瞪大了眼珠子。

  胡小腰扭着圆臀小腰一步三摇就奔了副驾驶,看了一圈就兴奋地抱着我的胳膊问,“小强,你小子中彩票还是中股票了?这就发达了?”

  我呵呵一笑,说“哪里哪里,就是妹妹送的。我把小丫头当做妹妹,谁叫她总自称淑女来的”。

  胡小腰妖媚的长眼瞟了我一眼,脸上似笑非笑:“妹妹?哪个妹妹这么手气大方?恐怕是富婆吧。行啊你个小强,发达了可别忘记了姐姐。”

  我哈哈大笑,说“忘不了小腰姐,要不弟弟发达了就包了你。省得咱家的腰给外人看”。

  老刘在后排左摸摸右摸摸,口里不断吮吸着凉气,捏了捏胡桃木的把手,啧啧称赞道:“一看就是正经玩意,真高档啊”。

  老刘还往真皮座椅后背靠了靠,享受下适度的弹力,他也是个白胖匀称的高个子,光溜溜的脑袋像个灯泡,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喜感十足。

  刚闭目享受的老刘突然睁开眼,却不小心看到胡小腰伸出手来正扭我的腰,于是咳嗽了几声,说“老同志还在后面,年轻人注意些影响,咦?小强你这车的变速箱都没有啊”?

  胡小腰脸红了红,刚才她确实心神有些恍惚,和我打情骂俏时候心里也有丝异样,所以没有发觉在副驾驶位置就很轻易就伸手过来,没有任何障碍阻挡。

  现在听老刘这么一说,才发现我的右边本来应该是档位的地方,空空的,连按钮都没有,包裹着胡桃木流光溢彩,足可以当做吧台。

  我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特么的高科技解释起来就是费劲,“自动驾驶,这是自动驾驶先锋试验车,古哥正在搞得就是这玩意,我这台就是个试验车。”

  “那这玩意安全么?”老刘比较胆小,一听说是试验车,马上就有点后悔,可胡小腰是个聪明的女人,反而搂住了我的胳膊,说“小强你可想好了,要试验姐姐赔你一起试验”。

  我感觉到一团绵软的球状物如水袋一样包裹着我的胳膊,带来一阵阵酥麻,故作淡然道:“这个无人驾驶车只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安全。”

  说完,我就说了一声,“出发,到盛轩美食馆”。我没敢用意念直接启动,那就超越地球人所能理解的科技层次了,现在这种人工指令自动导航,毕竟还不会让人惊叹。

  两分多钟,车子就到了美食馆,自动寻找车位,自动倒车停放。老刘从车子上下来时候,感觉晕乎乎地,他抬头看了看天,感慨地说,“科技,让人类一日千里”。

  当我们坐在桌上,胡小腰就叽叽喳喳捕风捉影的给我讲述了胖主任早上遭遇地一切。老刘在旁边添油加醋夹叙夹议,帮我勾勒出今年我的职业前景一片光明,起码在胖主任手下是横着走,只要不愚蠢犯大错误,在报社领导那里一定是重点青睐对象。

  我听了美滋滋地,他们的说法和我今天上午接到的办公室电话相互印证,可见哥们这趟晋州除霾之旅,简直是大获全胜,除了一个巨大隐患让我难以释怀。

  什么隐患?小丫头把几万吨的二氧化硫弄丢了!

  当时情形是这样的,我被华夏社的李东晴单刀直入,说怀疑我与晋州当时发生的奇异事件有关,我打着哈哈说“姑娘你真逗,华夏社的记者现在写新闻都要科幻题材了?看时间不早了,我也要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再见”。

  说完,我大步走了几步,不知道从哪里就过来一辆山地自行车,我大步流星跨上去,行驶百米,看后面朦胧了,小丫头自己又变身越野车,大马力轰鸣中,我们一路飞驰奔向高铁站。待会还要转车到山西省会坐午夜航班呐,时间可耽误不起。

  我没想到,李东晴视力卓异,文字工作丝毫没有为其带来损伤,所以她不但看到神出鬼没的自行车,更不可思议地看到自行车变型为越野车一路飞驰走了。

  等其他人招呼李东晴再去被火速查封的工厂看看情况时候,她机械地点点头,她还怕自己在夜色中看恍惚了,就问身边人,“你们刚才听到机动车响了没有”?

  “有啊,不就是那个肖记者的同伴开车来接他么,这个小强记者也真是为了出名拼了,单打独斗去摸这么敏感的资料,弄不好就……”经济日报的一位资深记者意味深长地说。

  “人不疯魔不成活啊,我倒是羡慕他,能一战成名,这个小强真有趣,在自己拿到的猛料里面,都夹上了名片,生怕我们吞了他的功劳。”,旁边年轻的京华新闻记者感叹,他所在的京华新闻已经取消了纸质版,变成了电子报,所以京华新闻的记者一向以敢于改革,敢于疯魔为高频词,自诩不是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