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魔方 0193 商者诡道
作者:如羊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已经不是处男的我,并没有被长相甜美内心玲珑剔透的李东晴几句**汤灌倒。选择这时候出手拉贾越庭一把,我是一举多得。

  第一个,打开了小强企业进入新能源车辆产业的大门。

  我们东阳市的小强超时代工业公司的几家工厂,全部圈在一起,恐怕也很难满足布设一条汽车安装生产线。所以我必须要借鸡下蛋。

  我让马小雾整理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流程,侧重点其实是放在生产汽车的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也就是说,我们的互联网汽车,实现的是无人驾驶技术。这才是我的杀手锏之一,也是把互联网汽车看成是自己禁脔的贾越庭不能拒绝的。

  第二个,仔细考察了东阳市现在的汽车产业布局,我悲哀的想明白了一点,中普汽车产业园让我投鼠忌器,不敢在东阳重起炉灶制造新能源汽车。因为夏有为和王惠东绝对不会脑子发热,自己给中普汽车产业园挖墙角。

  那样的话,向上级交待不了,向中央交待不了,也破坏了我国正在搞的开放事业和普国强强联合的良好气氛。

  任何对中普汽车产业园有非议或者指责其只把中国当成廉价劳动工厂和倾销市场的人,不会有话语权的,这样的声音只能湮没在时空中,不会在场面上出现哪怕一丝。

  此消彼长下,我的新能源汽车之梦,只能在其他地方才能实现。不过,情况也不是那么糟,并不需要我们小强公司去迁就这个生产地址。我只需选择一个可以完成汽车总装的厂家,就可以提供新能源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为互联网汽车成熟应用填补上两块最短的短板。

  第三个,贾越庭的战略吸引了我,尽管他的战略被专家和业内人士批驳的狗血淋头,但我懂得贾越庭,我懂他灼热焦急的内心,为何急匆匆持着不成熟的战略狂奔。因为他将实现技术突破作为运气的一环,他想得是在发展中解决技术问题,却不知道新能源动力技术并不是全部,共享汽车也就是互联网汽车的真正大杀器,是无人驾驶。

  只有实现无人驾驶,交通工具才能实现共享,是更广博意义上的共享。可以想想一下,一个完全没有驾驶技术的人,或者说身体有些妨碍的人,却需要单独出行。

  这样的他,选择无人驾驶的共享汽车,轻松将其送完目的地,作为被服务者,只需要支付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考虑自己的驾驶技术,甚至路况信息和安全系数。

  囿于技术局限,或者说是在狂奔前行的疏忽,贾越庭能够看到比bat巨大身影中遮挡住的未来,他本人的眼光已经绝对够得上深远,看到了未来,但却忽略了或者说想象不到支撑未来的核心技术应该是怎样的。

  在不具备技术支撑下的条件下,贾越庭的狂奔危机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不是资金流的危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是即使他实现了自己的互联网汽车下线,但在大众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而已,并没有对生活必需构成强劲的吸引力。

  互联网汽车,必需把人类内心中潜藏的懒惰给勾引出来,就好比淘宝,可以让主妇们尽情实现挑选,而不必担心店主的诘难。另外打包购买就可以实现折扣。这样的淘宝,才是真正的电商,如果没有这两点,反而和百货商店一样,只不过是将商品拿到了网络上销售,对用户体验来讲,还不如去逛百货市场。

  现在,拥有敏锐眼光的贾越庭,或许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但已经别无选择,也没有了退路,只能狂奔向前,甚至这一刻,他的内心是悲凉的,壮烈的,只有我能救他了。

  李东晴确实是将门虎女,一两句就试探出来我要对笑视下手,她反而兴致勃勃地和我参谋。据李东晴分析,贾越庭的问题也出在了战略上。这一点和我不谋而合。

  在2016年11月6日贾越庭的公开信中,他只把笑视财务危机的原因归结于战略节奏过快和组织能力不足,特别强调不会改变战略。但仅仅一个月后的12月6日笑视股价再度暴跌,表明已有投资机构在用脚投票,否定笑视生态战略。为什么呢?

  李东晴说她请教了某投行大鳄,大鳄剖析了笑视战略的弱点,认为在战略上和生态系统上,笑视都在走钢丝。

  首先来看什么是战略。业内认为战略有三要素:1.定位: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2.路线:在竞争中做出取舍,要选择不做哪些事情;3.配称: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包括组织能力的匹配。

  再来看什么是生态系统。业内专家认为,商业生态系统就是由组织和个人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其成员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风险承担者、竞争者等,这些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价值链上各环节之间更多的是共生关系,它强调以企业生态的思想来看待自己和对待他人,也就是说,能够制定生态战略的企业,前提是有能力“使能”和“赋能”。

  来看国内案例。目前,阿里巴巴构建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百度构建出移动生态圈,腾讯构建设出社交生态系统,bat凭借具有垄断地位的电子商务、搜索、社交工具成为互联网入口,通过搭建两面市场形成了平台商业模式,然后实施开放战略,共享数据,同时大举投资,逐步构建起各自的生态系统。

  再看美国案列。关于生态系统,1975年时,盖茨只有一个叫basic的语言,乔布斯只有一台单板计算机,这是他们能够出售的仅有的东西,那时他们不可能想到会有今天,他们真正的本领,是他们开发新产品快得惊人,而且比别人更透彻理解脚下的道路通往何方。

  总而言之,无论是bat还是苹果、微软,他们构建的生态始终是扎根于用户,先从产品做起,再到平台,再到生态,这是一个“自下而上”自然地、野蛮成长的过程。比如阿里巴巴是中国最早提出生态系统战略的企业,2012年马云提出“修生养性”(修建生态系统,养成企业性格)战略,并指明了3个战略原则:少做、做好、做通。

  马云说:“生态系统可能不是我们马上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过度走火入魔地去思考去追求,也许问题会更大。”“只要我们坚持一些事情的做法,坚持一些自己所决定的原则,走到最后,阿里一定是一个生态系统。”

  关于笑视自己的战略问题,由于业务庞杂,泥沙俱下,最终让贾越庭断臂求生,李氏家族下属的融创中国进入,就是一个例子。

  正因为融创中国的背景和李东晴家族有极深渊源,所以她作为一个游离在商业圈之外的女记者,能和我如数家珍解剖笑视当时面临的困境。

  从一开始,我也没有打算去图谋整个笑视的产业,那不是清洁地球所必须的选项。我牢牢盯上的就是贾越庭自己保留的互联网汽车事业,这也是贾越庭本人认为的终极商业生态。

  只要互联网汽车取得成功,那么贾越庭自己还会杀回来,重新收拾旧山河。

  眼前笑视庞大的烂摊子,融创中国接手,其动机和此前投资笑视的各大风投和pe动机也没什么两样,大家都是奔着赚一票而来的。

  现在一头撞进烂摊子,也没有骂骂咧咧的资格,毕竟当初签订融资协议的时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恐怕问题的关键是,当时撞进来时,还心内窃喜,觉得占了大便宜,甚至起了鹊巢鸠占的心思。那么现在情状如此不堪,又怪得了谁呢?

  更何况,焉知不是融创中国这些靠掠食的大鳄版扮演出的一副可怜相,这副吃了亏上了当的模样,起码在大规模裁员的时候,制造的声势会让批评者难以出声,这本是商家常用的小伎俩而已,如果看某某财经报道,觉得真似勘破了某家巨人企业的危机,那就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