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 43.四十三
作者:罗青梅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订阅低于一半的得等一两天才能看到新章喔~够的话马上就能看~武皇后头绾高髻,未饰花钗,只斜簪一朵含苞待放的浅色芍药花,穿团窠联珠立鸟纹大袖衫,着七破红烟间色裙,衣饰朴素,淡施脂粉,看上去和寻常妇人没什么区别。

  唯一不同的是,她的眼睛又清又亮,一看就知是个思路清晰、聪慧狡黠的妇人。

  裴拾遗的官职算不上高,张氏从未进宫觐见皇后,裴英娘自然也没机会面见皇城之中位高权重的天后。

  乍一下看到一个衣饰淡雅、面容可亲的妇人,还以为是裴家的亲眷长辈,她拍拍手,站起身,向对方屈身见礼。

  武皇后含笑望着她。

  裴英娘左顾右盼,身旁没有婢女服侍,只得自己走到武皇后跟前,捡起手巾。里面的巨胜奴已经摔碎了,她没嫌弃,仍旧包好,往袖子里一揣。

  几个梳垂练髻、穿半臂襦裙的宫人走到武皇后身侧,“天后,逮住裴拾遗了。”

  天后?!

  裴英娘张大嘴巴,傻眼了。

  至于那句“逮住裴拾遗了”,她压根没注意。

  武皇后嗯了一声,目露深思之色,指指裴英娘:“把她的脸擦干净。”

  几张湿帕子立即盖在裴英娘脸上,动作轻柔,但不容她拒绝。

  少女姣好的五官渐渐显露在众人面前,眉清目秀,圆脸长睫,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是个娇俏的小美人坯子。

  裴英娘冷汗涔涔,努力控制自己发软的双腿,强迫自己站直——不能怪她胆小,武皇后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个,她能不怕吗!

  她在威仪的武皇后面前,就像一只蚂蚁,武皇后随便伸一根指头,就能把她当场按死。

  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宫人匆匆走来,躬身道:“天后,裴拾遗拦下六王,说动六王为他求情。”

  武皇后轻笑一声,完全不在意裴拾遗和李贤的举动:“今天本是为裴小儿而来,没想到竟然有意外之喜!”

  “意外之喜”裴英娘被一个圆脸宫人抱起来,带出裴府。

  裴英娘不敢吱声,乖乖任宫人们摆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一个头戴紫金冠,穿绯红色圆领博山锦袍的少年走到两轮车前,撩起车帘,瞪一眼裴英娘,嫌弃道:“带上这个小脏鬼做什么?把她扔出去!”

  宫人们躬身道:“大王,这是天后的吩咐。”

  少年冷哼一声。

  宫人接着道:“大王,已经为您备好骏马。”

  裴英娘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占了少年的座驾,难怪他要瞪自己。

  唐朝人崇尚健朗豪迈的阳刚气质,文官也必须会一身娴熟的骑射本领,否则会被其他同僚看不起。文武百官出入行走,大多骑马,只有身体孱弱的老人和病人才乘车。

  这锦袍少年正当青春年少,怎么不和其他长安富贵公子一样去追求时髦,反而学妇人乘车?

  裴英娘悄悄打量少年,啧啧,圆脸,双下巴,壮腰,胖腿,胖胳膊,小肚子把锦袍撑出一个圆滚滚的山包形状,都这么“富态”了,还不肯锻炼,简直有愧大唐男儿的勇武名声。

  锦袍少年还在发脾气,抓住裴英娘的手腕,把她扯下两轮车,“我不管,让这个小脏鬼去骑马好了!”

  能被宫人称为大王的,只可能是有封号的皇子。

  武皇后的儿子中,太子李弘就不说了,其他三个儿子已经全部封王,李贤在正堂为裴拾遗申辩,眼前这一位,看年纪,应该是七王李显。

  李显可是个当过两次皇帝的人。

  裴英娘悄悄后退一步,不管李显最后的下场有多悲惨,也是个她惹不起的人物。

  “大王,您……”

  宫人面露难色,天后的嘱咐,她们不敢不听啊!

  李显一巴掌拍在车辕上,脸上的肥肉随着他的动作抖啊抖的:“本王就是要乘车!谁敢拦我?”

  宫人们面面相觑。

  雪势陡然变大,宫人连忙撑起罗伞,为李显挡雪。

  裴英娘衣着单薄,只能拥紧双臂,在雪中瑟瑟发抖。

  李显瞥一眼裴英娘,神情得意。

  裴英娘偷偷翻个白眼:堂堂英王,欺负一个八岁的小姑娘,有什么好骄傲的?

  这时,一句淡淡的劝阻声穿过茫茫风雪,送到众人耳畔,嗓音清朗醇厚,如金石相击,贵气天成:“王兄,莫胡闹。”

  听到弟弟的声音,李显脸上的笑容立即垮下来。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声声清脆。

  一人一骑慢慢驰到裴府门前。

  马上的少年锦衣玉带,轻袍皂靴,雪花纷纷扬扬撒在他肩头,依然掩不住他的雍容气度。

  少年从雪中行来,衣袍飞扬,身姿挺拔,俊秀的眉目越来越清晰。

  他头顶软幞,穿藕丝色联珠团窠狩猎纹蜀锦翻领长袍,腰束玉带,脚蹬锦缎皂靴,跃下马背,示意宫人把李显的马牵过来。

  李显垂头丧气,恋恋不舍地看一眼二轮马车,老老实实走向一匹烟鬃骏马。

  宫人们在一旁窃笑:“还是八王有办法。”

  裴英娘暗暗道:原来这个眉眼如画的少年是八王李旭轮。

  殷王李旭轮,即日后的睿宗李旦,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后最小的儿子。

  他一生历经无数政治风云变幻,平安度过十几次宫廷政变,两次登基,两让天下,游走于李唐皇室、遗老功臣和武氏宗族之间,屡遭猜忌,也屡遭拉拢,始终能保持清醒谨慎,明理识趣,善于隐忍,所以能在政治漩涡中明哲保身,安然无恙。

  高宗李治和武后的所有儿子,个个命途多舛,长子李弘死因成谜,次子李贤被逼自尽,三子李显死于妻女之手,唯有年纪最小的李旦得以独善其身。

  史书上说李旦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是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

  唐朝著名的大神棍明崇俨曾对武皇后说,王子贤聪明机智,可惜福薄寿短,是短命之相,王子显肖似太宗李世民,王子旦面相最好。

  裴英娘看着手执长鞭、面无表情的李旦,眼皮轻轻抽搐。

  他长身玉立,神情淡然,幞头的两根帛带在风中轻轻飞扬,优雅飘逸。

  眉目分明,风姿飒然,一双幽烟眼眸,像掺了寒夜里闪烁的星辰,眼风微微往四下里一扫,台阶前的宫人、甲士、护卫们立刻噤声,不敢妄动。

  一个字没说,已经让府门前的一众婢女宫人心惊胆战,几乎喘不过气。

  这显然是个长安繁华锦绣堆娇养出来的五陵少年郎,举手投足间,漫不经心,萧疏散漫,但藏不住骨血中与生俱来的尊贵和傲慢。

  李旦确实丰神俊朗,风度翩翩,但是,说好的性情温文,谦恭儒雅呢?

  为什么他身为弟弟,轻飘飘一句话,就把哥哥李显吓得狼狈服软?

  这还是史书上那个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屡次在波云诡谲的宫廷政变中化险为夷的李旦吗?

  分明是个古板严肃、不近人情的小老头啊!

  小老头李旦扫一眼冻得鼻尖发红的裴英娘,俊秀脸上平静无波。

  他们三兄弟随李治和武皇后住在温暖干燥的东都洛阳,太子李弘留在长安监理朝政,双方相安无事。

  前不久,天性软弱的李治忽然像变了个人一样,和武皇后爆发一场争吵,执意要回长安。

  武皇后也奇迹般地主动示弱,带着兄弟三人返回长安。

  不知是不是路途中受了颠簸的缘故,李治一住进太极宫就病倒了。

  今天,武皇后带着李贤、李显和李旦三兄弟出宫,轻车简行,微服去义宁坊拜访一位婆罗门名医,请他入宫为李治看诊。

  从名医家出来,武皇后接到一份密报,二话不说,让领路的金吾卫改道金城坊。

  李贤对李显和李旦说,武皇后想杀了裴拾遗,因为裴拾遗上书弹劾她的娘家族人,她很不高兴。

  李旦望着漫天的飞雪,眉头紧皱:裴拾遗是隶属门下省的左拾遗,是太子李弘最忠实的拥趸之一,母亲想诛杀裴拾遗,真的是因为裴拾遗弹劾武氏兄弟了吗?

  据他所知,母亲幼年丧父,母女几人孤苦无依,饱受同父异母兄弟的欺凌,日子过得很艰辛。所以母亲掌握实权后,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封赏家人,而是果断把欺侮过她的亲兄弟流放。

  武氏兄弟于流放途中活活吓死,如今在长安蹦跶得最欢的,是母亲的两个从兄弟。

  母亲和娘家人感情并不好,怎么会为两个曾对她无礼的从兄弟动怒?

  宫人再次把裴英娘抱上二轮车,车帘垂下,挡住外面飘洒的鹅毛大雪。

  武皇后和李贤先后从裴府出来,裴拾遗、张氏领着婢女仆从跪在门前相送。

  裴英娘小心翼翼掀开帘子一角,看到阿耶铁青的脸色和张氏眼角的泪花。

  她叹口气,不知道自己是逃过一劫呢,还是不小心跳进老虎坑里了?

  如果她能够和李旦一样聪明就好了,他数次被卷入朝堂纷争,总能全身而退,肯定不单单是运气好。

  想到这,裴英娘的目光在人群中来回逡巡,最后停留在前方一匹神骏高大的烟鬃马上。

  马上之人面如冠玉,眉峰轻皱,表情冷而硬,像一块没有经过打磨的玉石,棱角分明。

  一点都看不出恭谨柔和来。

  日后谦和儒雅的相王李旦,现在只是一个略显青涩、直来直去的少年郎。

  也许他留在史书上的美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自保方式,他生来就是天潢贵胄,本该如此傲慢尊贵。

  裴英娘不知道武皇后准备怎么处置自己,但她明白,一旦踏入深宫,她也会不知不觉卷入尔虞我诈的宫廷纷争当中。

  或许,只有向李旦靠拢,学会他的审时度势,她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感觉到有人一直盯着自己的背影看,马背上的李旦霍然回头。

  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娃娃堆着一脸笑,坐在二轮车中仰望着他,眼神亮晶晶的。

  大眼睛,弯月眉,束发的石榴红丝绦垂在耳边,衬得肌肤如凝脂一般,雪白娇嫩。

  让李旦不由得想起前天在宫宴上刚吃过的一道玉露团,又香又甜,玉雪可爱。

  他收回目光,轻拢缰绳,母亲为什么要把裴家小娘子带进宫去?

  裴英娘听忍冬说过,教授她们学问的先生,除了掖庭的女官,还有学士院的儒学士。

  李令月仍然对薛绍念念不忘,一路上都在抱怨李旦。

  薛绍出身高贵,母亲城阳公主是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女,李治的同母妹妹。

  城阳公主身为嫡出公主,从小锦衣玉食,备受宠爱。先嫁杜如晦之子杜荷,杜荷卷入谋反案被杀后,改嫁饶州刺史之子薛瓘。

  薛瓘是当时长安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城阳公主的第二段婚姻美满顺遂,夫妻感情和睦,先后生下三个儿子。

  薛绍便是城阳公主和薛瓘的小儿子。

  城阳公主宠幸优渥,地位尊贵,婚姻幸福,但却沉迷于巫术,麟德元年,还闹出一场震惊朝野的巫蛊事件。

  武皇后十分震怒。

  李治疼爱嫡亲妹妹,不忍心惩戒城阳公主,只将无辜的驸马薛瓘贬为房州刺史,把事情掩盖过去。

  几年前,城阳公主和薛瓘先后病逝于房州。李治伤感不已,因见年纪最小的外甥薛绍年幼,下令将他接入宫中抚养。

  薛绍酷似其父薛瓘,眉清目秀,俊逸无双,宫人们暗地里叫他“美三郎”。

  李令月把两条玫红裙带揉得皱巴巴的,气恼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三表兄又不是外人,我喜欢和他一块玩,碍着谁了?八王兄多管闲事!”

  裴英娘眼观鼻,鼻观心,不多做评价。武皇后不喜欢薛绍,李旦阻止李令月和薛绍来往,也是为李令月着想。

  可惜了李旦的用心良苦,他直觉敏锐,窥出武皇后对薛绍有心结,却无法改变李令月对薛绍的爱慕之心。

  十来岁的天真少女,正值春心萌动的懵懂年华,眼里只看得见表兄的俊秀风流,哪里听得进亲人苦口婆心的劝告呢?

  眼看离东亭越来越近,裴英娘收回越飘越远的思绪,低头整理衣襟——头一天上学,她有些紧张。

  东亭正殿三面环水,回廊相接,和裴英娘住的东阁很像。

  为两人教授经书的是位头发花白的儒学士。

  裴英娘进殿后,郑重向老学士行礼。

  老学士有些受宠若惊,还礼不迭。可以想见,李令月平时对老学士有多随便。以至于老学士看到一个尊师重道的学生,竟然激动得语无伦次。

  裴英娘退回自己的坐褥上,翻开书案上的卷册,发现赫然是一卷手抄的《急就篇》。

  她有些啼笑皆非,太子李弘和六王李贤都是天资聪颖之人,李旦是李治最小的儿子,也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李令月有几个好学的兄长做榜样,怎么还在学《急就篇》?

  侧头去看李令月,发现后者歪在凭几上,以手支颐,目光呆滞,嘴角噙着一丝甜蜜的笑容,显然还在想薛绍。

  裴英娘摇摇头,专心听老学士讲解文章。

  墙角的莲花滴漏开出两片铜花瓣时,老学士告退。

  宫女鱼贯而入,送来茶水和点心。

  李令月伸个懒腰,拈起一块醍醐饼,呷一口茶汤,惬意地舒口气:“上学真累。”

  裴英娘无言以对:阿姊你一直在发呆好嘛?

  歇息片刻,廊外传来一阵环配叮当声,宫女们簇拥着一位头戴纱帽、穿乌褐色圆领男袍的年轻女子步入殿中。

  女子面容清秀,神情孤傲,进入内殿后,目不斜视,向李令月和裴英娘行礼。

  她行的竟是跪礼。

  裴英娘连忙直起身。

  李令月靠着凭几,淡淡道:“上官女史不必多礼。”

  女子站起身,态度不卑不亢。

  半夏凑到裴英娘耳边:“贵主,她是上官家的大娘子,以前是长安最出名的才女,从掖庭出来的。”

  掖庭是安置犯官家眷妻女的地方,这女子是掖庭女婢,又姓上官,还是个才女,她的身份呼之欲出——宰相上官仪的后人。

  难道她是上官婉儿?

  裴英娘细细打量男袍女子,看年纪,不太可能。

  半夏悄声道:“婢子听忍冬姐姐说,上官大娘子为人清高傲物,连天后的话都敢反驳。天后为了压服她,让她每天穿宦者的衣裳,看到贵主们必须和宦者一样下跪。”

  裴英娘恍然大悟,难怪上官女史刚刚朝她和李令月磕头。

  兀自感叹,一道冷厉的眼神忽然向她扫过来。

  上官大娘子正冷冷地盯着裴英娘看,眼神颇为不屑。

  裴英娘忍不住打个激灵:她好像没得罪上官家的人吧?

  上官大娘子负责为李令月和裴英娘讲解历史典故、奇闻异事、风俗人情,解答疑惑,授课内容按照李令月的学习进度随时调整,不会专门讲解特定的经史文集。

  她展开书册,微微一笑,“今天,我要给贵主们讲一个西汉时的故事。”

  李令月顿时来了兴致,撑着下巴,等上官女史的下文。

  上官女史眼波流转,娓娓道来:“西汉时,世家妇人们常以珍珠粉修饰容貌。有位河东巨贾,家中藏有一颗祖传的稀世珍珠,传说能美姿容,城中贵妇争相购买,巨贾坚决不肯售卖。直到有人抬出十斛金锭,巨贾才舍得把珍珠卖与他人。谁知,这桩买卖,竟然为他招来牢狱之灾。”

  说到这里,上官女史故意顿住不说了。

  李令月性子急,立刻催促:“后来呢?卖珍珠怎么招来祸患了?”

  上官女史气度从容,并不开口。

  裴英娘瞥一眼上官女史,淡淡道,“或许我可以为阿姊解惑。”

  李令月歪头看裴英娘:“你听过这个故事?”

  裴英娘没有听过,但是她猜得出故事的结尾是什么。

  在上官女史的故事中,巨贾的稀世珍珠肯定是假的,他拿鱼眼睛以次充好、招摇撞骗,被人告到官府,最后当然会受到刑律处罚。

  上官女史编造出这个莫须有的故事,目的无非是想引出“鱼目混珠”的典故。

  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珍珠是李令月这个嫡出公主,鱼目,当然是养女裴英娘。

  李令月伸长胳膊,推推裴英娘,“英娘,别逗我了,快给我解惑呀!”

  裴英娘随口胡诌一通:“巨贾得了十斛金锭,欣喜若狂,醉酒之下误伤行人,被行人告到官府,可不就招祸了嘛!”

  她不能让上官女史把“鱼目混珠”四个字说出来。今天是她头一次上学,宫里的人都盯着看呢。鱼目混珠的典故传扬开来,成就的,是上官女史不畏强权的清高名声,而她只能充当那个被鄙视的背景板。

  裴英娘是武皇后带进宫的,和武皇后一派的人,对她很和气。

  和武皇后势如水火的人,则把裴英娘视作武皇后向李治献媚的手段,看她的眼神,直接明了:不屑。

  就好像鄙视了她,也能顺带鄙视武皇后似的。

  阿耶裴拾遗如此。

  上官女史也是如此。

  裴英娘冷笑一声,她佩服像上官仪、褚遂良那样勇敢坚持自己政治理念的人,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但这并不表示她在面对奚落时,必须忍气吞声。

  她只是个八岁小娃娃,又不是上官仪惨遭诛杀的罪魁祸首,凭什么要退让?

  上官女史想利用她讥讽武皇后,她偏偏不让对方如愿。

  李令月听完裴英娘的讲述,脸上难掩失望:“这故事真没劲儿。”

  上官女史没想到一个才八岁的女娃娃竟然反应这么快,皱起眉头,犹豫着要不要把自己准备好的故事讲完。

  裴英娘抬头直视上官女史,目光淡漠。虽然是仰望的姿势,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漠视。

  上官女史嘴巴张了张,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底气不足。

  午时散学,李令月邀裴英娘去她的暖阁赏梅花。

  裴英娘小声道:“我有个问题想向上官女史请教,阿姊先回去吧。”

  李令月撇撇嘴,拧一下裴英娘的鼻尖,“你呀,真想和八王兄一样,变成一个古板的小夫子?”

  她早忘了李旦阻止她偷看薛绍的事,提起兄长,语气亲昵自然。

  裴英娘笑了笑,姐妹两人在回廊前分别。

  宫女们簇拥着上官女史走过长廊,裴英娘上前一步:“女史请留步。”

  上官女史愣了一下,随即神情戒备,“公主有什么差遣?”

  裴英娘打发走宫女,让半夏在一旁看守,“学生有一事不知,想向女史请教。”

  上官女史僵着脸:“什么事?”

  裴英娘直接道:“女史为什么要为难我?”

  李旦像是有急事在身,脚步微微一滞,匆匆打量她一眼:“去哪儿?”

  裴英娘乖乖应答:“安平观。”

  但凡去安平观视察工巧奴们的进度,她都会换上胡服男装——圆领袍更耐脏。

  李旦点点头,走出好几步后,忽然回头,“路上有人护送吗?”

  裴英娘已经走出很远,听到背后李旦说话的声音,连忙转身,“王兄?”

  李旦看着她稚嫩的面孔,圆圆的脸颊,圆圆的眼睛,眼瞳清澈水灵,眉心点了一点朱砂,望去机灵又乖巧,像是从来没有受过任何磨难,所以如此干净天真,惹人怜爱。

  但他仍旧记得那个在裴拾遗的剑下瑟瑟发抖的小可怜。

  阿娘贪恋权势,早就盘算着要通过联姻提高武氏家族的地位,小十七真的是阿娘拉拢武氏兄弟的棋子吗?

  她还这样小……

  李旦半天不说话,裴英娘走近几步,试探着轻声喊他:“王兄?”

  李旦眼帘微抬,“路上小心,莫要贪玩。”

  裴英娘一一应下,等了一会儿,见他没别的话嘱咐,才转身离开。

  李旦沉默着回到自己的寝殿。

  冯德谄笑道:“大王放心,安平观是宫里的道观,外人根本进不来。而且圣人疼惜公主,让千牛备身给公主做护卫呢!”

  李旦眉峰一挑:“哪个千牛备身?”

  冯德回道:“执失大郎。”

  执失云渐的祖父执失思力曾是突\\厥酋长,归降唐朝后,四处征战,戎马半生,为大唐扩充版图立下汗马功劳,是初唐最有名的异族名将。

  执失云渐肖其祖父,武艺高强,很得李治的信任。

  李旦认得执失云渐,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执失云渐和薛绍交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