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强宋 第179章 张子论违令遭鞭笞
作者:渭水之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陇亲王接旨完毕,便就设台拜将,宣喻朝廷敕令:

  敕封吴玠为镇军大将军。

  罗天为归德大将军。

  于谦、孟洋、石碐为怀化中郎将。

  张声、杨迁为壮武将军。

  孙荆草授金花上将军,

  田牧香授银花上将军,

  洪春丽(洪大嫂)授果敢上将军,

  施丹为忠靖夫人。

  周鑫、黄亮、史御风、马天君、鱼子辛、顾照根、李士林、柴希望、冯天、时雨、汪门皆为游骑将军。

  一干有功之臣,个个封赏。这些被朝廷招安的秦陇军、青云兵、归顺过来的西夏兵,见朝廷这样厚待,全都感激涕零。

  吴玠和诸将接受完封授,全都走到陇亲王跟前跪拜谢恩。

  童贯见受封将领只拜赵鼎城,对他这个皇上钦差不闻不问,心中便有不快。

  赵鼎城志得意满,和每一个将领互拜致谢,童贯只觉心头那股无名之火腾然而烧,咬咬牙关,暗暗说道:“小子们,老夫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看热闹的百姓见吴玠上台授封,这才见到传说中的英雄,见他:面如傅粉,唇若朱涂,个头高挑,银盔红缨,着一身白袍,敷一身铠甲,蹬一双软靴,目似鹰隼,眼若朗星,不是赵子龙再世,也是薛仁贵重生。

  百姓全都喝喊起来:“大宋强国,英雄辈出,杀敌斩酋,山河一通!”

  宋朝的百姓爱国心都很强烈,尤其是身处边境的百姓,他们受尽外夷的骚扰蹂躏,期盼朝廷选派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英武将帅抵御入侵者,恢复边境的和平和安宁,吴玠的英武洒脱,很让百姓心仪。

  吴玠见百姓欢呼雷动,不禁潸然泪下,默默寻思道:吴玠本是华荣国、西山省、五丈县、羊角拐中学的一个高中生,为探查毒蜘蛛踪迹,冒险上千丈峰,没成想被蜘蛛金丹螋成骷髅。

  千年仙翁璇玑教主为他柚木成身,让他前往宋朝勾当,一场大风却将他刮到渭州。

  哪曾想来到渭州飞黄腾达,先做防御使、招抚使,现在又被拜为镇军大将军。

  镇军大将军是从二品的官阶,相当于华荣国国防部长。

  想当初威震敌胆的彭老总不过也做了个国防部长,而吴玠一个毛头小子,这么快就和彭总比肩,还不是老祖宗上辈子烧了老瓮粗的高香。

  吴玠又想起爹爹吴大作,一生连个村民小组长也竞选不上;自己来宋朝不久便做了镇国大将军,受百姓这般拥戴,真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吴玠默默寻思一阵,只觉神清气爽,再次叩拜陇亲王,道:“吴玠毛头小子,何德何能,竟被父王拜为镇国大将军!”

  陇亲王扶起吴玠,道:“老夫为国家选材,不仅要拜你为将,今晚上还要让你和燕子结为秦晋之好……”

  陇亲王在说这些话时当然没有忘记罗天和施丹。

  罗天和施丹这一次可算给陇亲王长了脸,搞了个假投降真卧底,将镇魂关重新夺了回来。

  当赵鼎城派出的六百里加急将这个消息上奏给徽宗圣上时,圣上兴奋地拍案而起,嘴里直说:“王兄真行,运筹帷幄,将失去的关隘重新夺回,可敬可羡!可敬可羡!”

  陇亲王听到皇上欣喜的消息,兴奋了好几天。

  因为镇魂关对大宋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就像三国时魏蜀交兵时的街亭。

  纸上谈兵的马谡固执己见,不听王平等将领的建议,执意在高山安营扎寨,结果被魏军先锋官张颌断粮断水,全军覆没。

  罗天却是另类,失掉镇魂关后,在施丹协助下重新夺了回来了,使宋军意志大长。

  因此,陇亲王决定收罗天为义子,施丹为义女,要和吴玠、赵玲燕一起,完成秦晋之好。

  这时候,陇亲王见罗天和施丹未在队伍之中,便问吴玠:“罗天和施丹是不是还在镇魂关?”

  吴玠见问,便道:“镇魂关刚夺回来不久,小婿怕有闪失,让罗天和施丹、张明山、扎西伽马留在那里固守!”

  陇亲王道:“贤婿部署周到,可罗天和施丹要参加婚礼仪式,老夫让张子论前去替换!”

  自从罗天和施丹夺回镇魂关后,赵元帅敕令张子论的兵马撤离龙尾沟,驻扎渭州城;于是,让手下速唤张子论过来听命。

  张子论听陇亲王絮絮叨叨把事情说完,嘿嘿一笑,道:“元帅这时候想起张子论来了?”

  赵元帅一怔,不知张子论说这话的意思,道:“张将军这是……”

  张子论冷笑一声:“启禀元帅,张某没有什么意思,只是身体多有不舒,不能担当此任!”

  陇亲王愣怔,不认识似地看看张子论,见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心中便道:这厮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他还从未在本帅面前拒绝过任务啊……

  张子论确实变了,生变的起因是赵元帅在镇魂关封赏罗天和张明山以及归降的西夏兵士,对自己却不问不闻。

  那个时候张子论以为自己是元帅手下最得力的将军,配合罗天拿下镇魂关,一定会升官晋爵,可赵元帅却对他没有任何表示。

  其实并非赵元帅不闻不问,而是张子论的官阶已经是正三品的怀化大将军,再奖赏就是镇军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这个他做不了主,得上奏朝廷准允。

  但张子论不这样认为,他以为赵元帅故意不晋升自己的官阶。

  这就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从古到今,不少人就是在这种妄尊自大中自毁前程,张子论也不列外。

  这一次赵元帅设台拜将,张子论又生意念,心想上次在镇魂关赵元帅未封赏自己,这次在渭州设台拜将,轮也轮到自己了,因此信心百倍地在台下等待。

  然而全军的将领几乎封赏完,就是没有张子论。

  张子论正和自己的几个亲信一起发牢骚,赵元帅却让他替换罗天接手镇魂关。这不啻火上浇油,釜底加薪,张子论心中那股怒火,便像山洪一样爆发了。

  赵元帅见张子论不服军令,拒绝前往镇魂关,军法岂能饶他,喝令将校将这厮拖出去痛打二十大板。

  就是这二十大板,使张子论和赵鼎城结了梁子,张子论义无反顾地投靠了童贯,使后面的诸多事情风生云起,险象环生,这是后话。

  却说张子论被拖出去打了二十大板,皮开肉绽,鲜血淋淋。

  张府家将用一张门板将张子论抬回府中,张子论身上疼痛,心中却对赵鼎城恨得要死,不住声地破口大骂:“赵鼎城,张某操你祖奶奶,这样对待一个有功之臣……”

  骂声未至,却见门子来报,说钦差童大人前来拜访。

  张子论一怔,惊得瞠目结舌,童贯已经笑容可掬地走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