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宫继承人 第四章 西街(二)
作者:我这有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道宫历,前98年。

  三个月过去了,从夏初到夏末。白天天气还热着,早晚却有些凉了。

  旧洛城街头出现了一个奇怪男子,头发半长不长,胡子拉碴,显是很久没有打理了。也不说话,只是在街上四处乱晃,身体不是很好的样子,脸色苍白似是大病初愈。

  另外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人比较倒霉。比如酒楼上富家少爷们吃酒赌气,扔个杯子下来,别人不砸偏砸他,比如走路踩个甘蕉皮摔一跤,一次两次就罢了,偏偏次次上街次次如此。

  少不得被人嘲笑,这人也不生气,笑一笑也不当回事。当然,主要是闹事的主家赔了钱,这也算是这人独有的求生技能了,不然非得饿死不可。

  这怪人不是他人,正是被小乞丐二人组救起来的那个。

  其实就他现在的样子已经是不知道好了多少了。想当初想醒来的时候简直是喝口水都能呛死的倒霉程度,满世界的恶意压迫,真正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想想都是可怕!还好还好,总算活了下来,倒是多亏了小五小九的私房钱啊,唉,可惜那段时间被自己花了精光。

  …………

  炊烟渐落,饭香传来。

  家家户户的大人出来把孩子领走,并向杨平安再次表示感谢。

  无论以前关系有多好,毕竟现在家世不同了。杨平安是少爷了,不说其他,单单就杨平安每隔些天就带来些零碎的吃的用的来,也不能恶了他。

  小人物的想法,总带着些朴素的善良和那么一点点不讨人厌的精明。

  平安郎倒是做足了晚辈的功夫,一个个地问号,作揖打躬,一遍遍地说有空了一定去家里坐一坐,喝口热茶。

  好半天终于没人了,才揉揉脖子扭扭腰,甩甩胳膊,回头吩咐道,“迅哥儿,走,跟我到杨克家去。这小子不好意思来,还得我给他送点才行。”完了又忍不住抱怨,“下次真不能这样了,回个礼累的我要死了一样,下次我一定提前逃了去。”

  那个叫迅哥的伴当也不答话,抬头看了一眼,笑一笑,继续和同伴一起收拾东西

  “另外,我之前给他们吩咐的事情都做好记录了么?”

  “小少爷,都记着呢。总共三件事:一是平时你不在时由狗蛋负责把一大队出现的问题整理汇报;二是把今年进入幼院的小伙伴人数姓名等统计清楚交给你,具体由各个小队长负责;三是努力发展队员,加快建设第二大队,壮大西街童子队。”

  这是另外一个伴当杨烨,和杨迅一样,是杨家发达之后杨成名特意给杨平安找的伴当。一一武,都是孤儿,在道宫建立的慈幼庄长大。即便现在天下承平,仍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安稳地生活,意外总会发生,天灾人祸,一场风寒就足以要了一个人的命。

  慈幼庄一般会把孤儿抚养到12岁放出来,并且帮忙负责联系酒楼店铺布行等,算作学徒工,也算是给他们找了一份生计,不至于让这些孤儿流落街头。当然,也有一些天赋优异的,会送到道宫学院去进修,算是脱离了劳苦大众的底层。

  像杨烨和杨迅这样,在富人家做个仆人和小姐少爷的伴当,已经算是机遇比较好的了。从去年打慈幼院出来,跟着杨平安也有一年了,倒是十分熟悉这位小少爷的脾性,打着不走赶着倒退,标准的顺毛驴子。

  所以这会儿,两人都不接话,只是迅速地收拾东西,听吩咐就是。甭管这位小爷怎么闹腾,可比其他同龄的少爷们好伺候多了。两人琢磨着,是不是过两年合约到了之后干脆签了众生雇佣合同得了。

  有道宫作保,也不怕吃亏。何况,这么好的主家寻常也能见到,但这么有趣的主子,一般可见不着。

  “烨哥儿在这等着,迅哥跟我走,记得带上车厢的包裹。”

  杨平安捏着耳垂琢磨一会儿,觉得之前确实已经把事情都给小伙伴们吩咐到位了,就一摆手头前开路,往西街深处去。

  这次却不是他之前走的大路,而是七拐八扭的往巷子小道里绕,绕来绕去的就到了一处显得有些破旧的小院来。墙上生者青苔,墙头也秃了不少,有些年久失修的样子。

  杨平安不管不顾地大大咧咧拍门,“杨克,杨克,在家么?”

  结果门吱呀一声就开了,原来里面门闩没有放。杨平安不等主人招呼,自顾自地走进去,正见者一个少年坐在堂屋门槛上吃饭,杂面馒头就咸菜,加一碗白水,还是凉的。

  “平安少爷,您来了。等一下,我给您拿个凳子来。”杨克把馒头往咸菜碟子上一放,腾出手端着凉水就进了屋。

  “这个,我这也没蜡烛灯油,要不就在这院里坐会儿,也凉快不是?”杨克显得很是惭愧,客人来了,连正屋都不让进,却是太失礼了些。

  “行了,知道你那点小心思。左右你这院子收拾的也算干净,比那院墙强多了你也去拿个凳子来,坐着说。给我倒杯水吧,刚才谁那么多话,渴死了!”

  杨克懦懦地舔了下嘴皮子,没挪脚。

  杨平安气急,白眼一翻,就开始嚷嚷,“好你个杨克,我特意来看你,还带了东西,你连口水都不给喝?”

  杨克一下子脸色涨得通红,下意识反驳“怎么不给喝,我这不是没烧开的水,你当我是个小气的!”

  “呃,好啊你,又喝凉水,被我逮个正着吧。小心生病了没人管你!”杨平安恍然,咬牙切齿,“你又不是不晓得,当年若不是,你爹娘怎会……”

  “你又说!”

  杨平安到底是个孩子,白天在幼院里忙活一天,刚刚又应付西街童子队一大队几十号队员加上一条街的长辈,也是晕了头,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一时闷气不吭声。

  后面一直扮路人的迅哥可是有眼色的很,晓得自家小少爷能特意来看杨克,也是有一些不同情义的。

  “杨克兄弟,莫生气,少爷今天也是累得很了,无心之语,你别生气。你看,少爷可是特意给你带了些吃食来的,本来可是打算一起在这吃些的。可惜刚刚事情多耽误了,所以来的晚了些。”

  杨克刚好比杨迅小一岁,今年十二,恰是可以外出做工的年龄。根据道宫规定,男子,年过十二女子十三岁即可上工,从学徒做起,由道宫各级分部办事处作保签定契约。年龄不到绝对不允许上工,违者重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何况杨克这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他晓得杨平安也是无意,也没太过计较,语气还有些生硬,“我晓得了。”

  “罢了,本来还有些事想跟你说,今天实在是没有时间了,下次再说吧,或者我托我爹找人来跟你谈。”杨平安语气闷闷的。

  杨平安早熟的很,知道自己说错话,这会儿谈什么都不太合适,而且天色确实晚了,也不打算留下,结果杨迅手里的包裹,往杨克怀里一塞,就要出门。

  “平安,若是招学徒的事,我会好好考虑的。我不是知恩不报的人,这两年若没有平安帮助,我不知道要多吃多少苦头。只是不知你家生意是不是要招人,我却不能去做个吃白饭的混日子,总要学些本领好报答你。”

  杨平安听着,沉默了下,点点头,“好,我会问清楚我爹的。”

  杨迅慢跟两步,小声跟杨克嘱咐,“包裹里的吃食赶紧吃了,免得坏掉,我先走了,杨克兄弟好好考虑,若是来府上帮忙,我们也能做个伴不是。”

  “我晓得,多谢迅哥提醒了。”

  杨克送到门口,看杨平安摆摆手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