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拯救地府计划 第五个世界
作者:清明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世界主题:古代,具体未知

  死因:战争

  关键人物:未知

  ……

  ……

  公元并不知道多少年

  曾经雄踞长江黄河流域、称霸一方的宋国,因为宋幽王临终废嫡立幼,使得二子相争,众朝臣纷纷站队,朝纲混乱,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二位皇子以长江为界,分而治之,人们习惯性称其为“南国”和“北国”。

  虽然已经分成了两个国家,但不论是南国的君王,亦或是北国的国主,都依旧没有放弃“统一宋国”这件事。

  双方因此开始了长期的战争,史称“南北战争”。

  原本,这只是两国在农忙结束后的间断性的战争,但到了二位国君大限将至的那些年,却慢慢变成了不再间断的常年战争,一个又一个的战役,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双方互有输赢,两国边境的几座城池都不知道换了多少次的国籍,长江的水也不知道被鲜血染红了多少次。

  等到两国新的国君上位的时候,南北战争依旧在继续,并且愈演愈烈——

  两国的百姓为了这场战争不知道死去了多少的亲人,他们早已杀红了眼,原本只是因为国君一己私欲所进行的战争,在这个时候,已经是百姓们想要为自己的亲人、爱人报仇而进行的复仇战争了。

  没有人能够再阻止它。

  同时,为了能够赢得这场已经长达十二年之久的战争,两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军事人才。

  北国的措施是广招人才,高薪聘请,不论是北国人,亦或是更北边的外族人,只要身份确认不是南边派来的奸细,确有打仗的本领,他们来者不拒。

  而南国,比起请外人,他们更侧重于自己培养——建武场以壮百姓,设军校以养将领。

  这项政策虽然导致南国在一开始与北国的对战中接连失利,但到如今,一批一批身家清白精心培养的将领们都已经被投放入战场,各自在战役中发挥着所学,夺回了前几年失去的那些土地,已经可以和北国的奇人异士相抗衡。

  南北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

  “建武场以壮百姓,设军校以养将领”是一个很特别的政策。

  前半句的武场还是很好理解的,即为了锻炼百姓使他们成为优秀士兵的提前训练,强壮的身体可以使他们在战场上活得更久,而士兵活得越久,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无法从字面上理解的,也是整个政策最特殊的地方,是后半句——“设军校以养将领”。

  正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北国贴出招贤令这么多年,所得的可以为全军统帅的,堪堪三人,恰好能守住北国各方边境,还要在这三人身边布满探子,唯恐这三人是奸细。

  而南国,为了能够拥有足够数量的将领,他们的方案,就是建立军校——由他们自己,从身家清白的年轻人中挑选出有天赋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可以带兵打仗的高素质军人。

  而其中,能够进军校的“身家清白且有天赋”的年轻人,一共分为两种。

  一种是从地方武场训练中被发现的确有天赋的百姓,经地方长官层层考核并举荐入中央。

  另一种,则是当朝官员的子嗣。根据南国的法律规定,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员,其子嗣必须入军校——

  秦萌萌就是凭借着后一种方式,最终进入的军校。

  ……

  这一世,当秦萌萌推断出导致这个世界人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是战争之后,她就一直在想自己应该要怎么做才能结束这场战争。

  她这一世的父亲是个饱读诗书之人,任礼部侍郎,主要管理祭祀等工作,虽没什么实权,却也不至于被别人欺负,同样的,属于七品以上,必须要把自家孩子送到军校训练的行列。

  在她被父亲告知,南北战争无法阻挡这一事实之后,她就一直在思考,如果不能阻止这场战争,如果注定要死人,那还有什么方式,能够将伤亡减到最小?

  秦萌萌想了很久,最终确定的方案就是——速战速决。

  战场上的事情都是瞬息万变的,每一分钟都要死不少的人。如果她能够使这场战争快速的结束,那么原本在之后应该要死在战场上的人就不会再死去,她也算为地府如今依旧拥挤的交通缓解了一份压力。

  而想要做到速战速决,最快的法子就是强大她自己,参与这场战争。秦萌萌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参与这场战争,这场战争的结局一定会和原来的一样,她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变数,如果她不去参与,这场战争里原本所牺牲的那些人就没有了挽救的可能。

  因此,即使她这次投胎依旧是个女孩子,她的力气比男人要小很多,她先天的关于武学的基因并不好,她也必须要做。

  而想要进入军营,尽快将战争的主导权握在手里,进入军校再由军校推举入伍,直接担任有品级的将士,是她最好的选择。

  古代人重男轻女,不论是家族祭祀亦或是朝堂国事,都不属于女人可以触碰的点,自然,法律中所指的可以进入军校学习的官员的孩子,指的也不会是官员家的女儿,而是指儿子。

  秦萌萌这一次能够进军校,是顶着她哥哥的名头进来的。

  前文也说了,萌萌这一世的父亲是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礼部侍郎,自己连一只鸡都没有杀过,手无缚鸡之力。而她的哥哥,也继承了她爹的优良基因,在读书方面很有天赋,三岁可以背唐诗,八岁就熟读四书五经,是个文科方面的天才,但同样的,也是武科方面的弱鸡。

  这种人如果去参加入官考试,那是分分钟继承她爹的位置,可若是给他把刀让他上战场,凭借秦萌萌这么多世练出来的眼力,她可以断言,她哥在战场上活不过一天,哪怕不去战场,就是在军校和其他人一样的训练,怕是都悬。

  要知道,秦家可就这么一个儿子啊。

  于是,就有了秦家人同意让从小有武学天赋的女儿代替自己的哥哥,女扮男装混入军校这件事。

  这件事虽然听上去匪夷所思,但最后实施起来却是顺利得很。

  花了些银子以“孩子和别人一起住住不惯”为由,让她在军校里一个人住一间房,方便她隐藏自己的身份处理那些女儿家的羞羞事,又特地放出“秦家的孩子前些年生了场重病身体和样貌不如从前”,以打消曾远远见过自家哥哥的人在看到自己时候的怀疑,秦萌萌就这么安心地在军校开始了自己的学习。

  今年,已经是她在军校的第三年了。

  在训练中被教官叫住的时候,停下脚步的秦萌萌低敛着眉抿着嘴,心里默默地想着,然而思绪,在教官对她说出下一句话的时候,戛然而止:

  “这是新来的插班生,季长亭,整个学生宿舍就只剩下你那间还有个空位了,以后,他就是你的室友。”

  ?!

  秦萌萌惊讶地看着自家身高不到一米六的教官,再抬头看一眼站在他旁边那个抿着嘴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站得笔直像个木头连肤色都像个木头的一米九大高个,再回过头重新看了眼一脸“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你没有听错”表情的教官……

  秦萌萌觉得她爹妈为了让她一个人住一间花的那点钱都白花了。

  ……

  ……

  季长亭其实并不愿意来军校。

  和其他纨绔子不愿意来军校的理由不同,他不是嫌弃军校管得严训练多,恰恰相反,他是嫌弃军校管得太宽,训练太少,没有对手太寂寞。

  如果这句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那当然是让人觉得自视甚高,但季长亭不一样,或者说季家人不一样,季家,有足够的资本可以嫌弃官方的军校。

  纵观历史,总有那么一些家族,传承多年,早已总结出了一套专门教育子孙的方法,这些家族或是能够做到代代出良臣,或是能做到朝朝出良将,不论是在哪个朝代,哪位皇帝,他们这些家族都一定能够有子孙入朝为官,支撑起整个家族。

  而季家,就是这样一个代代出帅才的家族。

  季长亭的曾祖父曾是宋国的镇国大将军,驻守边疆,不曾让外族抢到过宋国的一分一厘;

  祖父是南国第一任兵马大元帅,正是他当初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南国皇帝带到了长江以南,并亲自率军保住了南国这片土地;

  而他的父亲,则是现任的大元帅,掌管千军万马,在边境上与北国人进行着殊死搏斗。

  虽然军校有退伍老兵和将军作为师资力量,被称为拥有保家卫国梦想的中二少年实现理想的不二选择,但季长亭对于这些却是看不上眼的。

  他不认为这个学校里会比他更有天赋的人,也不可能有比像他这样从会走路开始就在训练的人更强的同学,军校能教给他的,他早就会了,去军校不过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当家里商量着决定要把他送去军校的时候,季长亭偷偷在前往军校的路上拐了个弯——他直接去了战场,报了名领了根棍儿,当了名小兵,因为年纪太小,出于保护有生力量的考虑,他被安排在了后勤。

  他就这么在后勤干了两年,正有望升职呢,终于被他当时正在他们营巡视的将军老爹给逮住,注销了军籍,重新被押送到了军校。

  在前往军校的一路上,季长亭尝试了不知道多少次的逃跑,然而每一次都被他爹的亲兵发现重新抓了回来,就这样,他带着满肚子的不情愿,被押送到了军校,交到了学校教官的手里。

  然而这份不情愿,却在接下来这位教官带着自己参观学校的时候,逐步的消失了。

  模拟四季恶劣条件的训练场,收藏古往今来兵家集大成者著书的藏书阁,教导各类急救知识的军医,无数和他年纪一般大拥有着同样理想并将一起进入军队的少年人……以及强大的对手。

  是的,对手。

  季长亭在同龄人之中算得上是个高手,而作为高手,他拥有一项特殊的能力,就是他能够“嗅”出其他和他差不多水平的高手的“气味”。

  上一个拥有这种气味的人,是他如今已经做了营长的表哥。而这一个……则是教官向他从几十个正在训练的学生中叫出来的,他的室友。

  那人下盘极稳,目光坚定,迈开步子的时候,每一步的间距都一样,虽然个子比起他而言矮了许多,但走起路来像是采用了什么特殊的步法一般,三下两下的就来到了他的面前,站定。

  那人站定的的时候,笔直地就像一棵树,带着生机,身体里的每个地方都像是在呼吸一样,随时等待着一声令下,就向他出击——

  这样的姿势,季长亭只在自己父亲身边的那几个亲兵身上见过,是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战争历练后才会养成的习惯。

  这个人,实力在他之上。

  季长亭在仔细观察了之后,断定。

  他专注地看着她,看着那人在教官的介绍下目光向他转移,整个人忍不住战栗,腰背挺得笔直,手里满是因为激动流下的汗渍,他的心因为遇到了可以与自己匹敌的对手,开始不住地嘶吼:

  “看我啊看我啊我命中注定的对手!你感受到了吗我内心的那股洪荒力!”

  然后下一秒,那个人的目光收了回去,不带一丝的留恋,惹得他颇为失落。

  他看着那个男人在教官走后,一直停在那边一动不动,他也跟着一动不动。

  然后那人终于动了,他面向他,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武人之礼,对他介绍自己:

  “在下秦门,字关之,礼部侍郎之子。”

  他下意识地抱拳:

  “秦兄好。”

  秦门,字关之……礼部侍郎之子?

  季长亭开始调动自己的记忆。

  他恰好也认识一个叫秦门字关之的,恰好那人也是礼部侍郎之子,而据他所知,礼部侍郎只有一子一女……

  季长亭立刻比照着记忆中那个呆书生秦门的样子,再一次细细打量起眼前这个人的样貌。

  和秦门相似的容颜,比一般男人更细腻的皮肤,比大男人更为娇小的肩膀,不同于其他人的光滑的脖颈,以及有些凸起的胸……咳咳……

  显然,这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女人。

  季长亭曾经听说,礼部侍郎家有一子一女,照这样看来,眼前这个就应该是侍郎家的那个女儿了……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全是男人的军校里?

  以及,这个女孩子都在军校学习了两年了,为什么没有人发现?

  季长亭呆呆地望着这个秦氏女的容颜,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