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弄潮 第八十二章盛大的白事
作者:龙门己的小说      更新:2018-11-26

  刘尚明老爷子是二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当年小RB子入侵雷泽,老爷子还是金河的保长,兼任八路的民兵连长,家里藏着好几个八路。

  小RB为了搜查八路,整个金河村的人都被叫到晾场上,RB的歪把子机枪对准了,只要不说出来,就开始扫射。

  刘尚明老爷子被五花大绑,面对几百名群众,他是宁死不屈,就是不说。

  负责金河安保事务的RB少佐仓本一郎,用刺刀挑了刘尚明老爷子,一刀扎在了刘尚明老爷子的肚子上,鲜血流淌出来。

  老爷子一声不吭,仓本一郎被刘尚明老爷子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征服了,朝他竖起大拇指,家家户户都被搜了一遍,也没发现要找的人。

  仓本一郎猜测可能是误解了,要想管理好金河,还得指望刘尚明,当即将他从地上搀扶起来,又是给他治伤,又是赔礼道歉。

  这件事之后,刘四爷名声鹊起,后来游击队打来了,他带领着民兵,拿着藏在地锅下面的大砍刀,亲自剁了仓本一郎。

  解放之后,他去了供销社工作,民兵连长的位置,后来也陆陆续续的交给了长子刘训国。

  老爷子在供销社退休之后,市场开放,他经营起了一家小卖铺,诚信为本,生意一直很好。

  他为人颇为圆滑,平常笑呵呵的,威望极高。

  只是他身体情况一般,四十岁后,就有高血压,偏偏他不在乎,而且喜欢喝羊汤,羊汤脂肪最高了,高血压不适宜喝,刘仙阁了解他的身体情况,曾经数次跟他说过,可惜老爷子不在乎。

  就在这个冬天,终究还是没过去了。

  刘氏家族是一支人口众多的大家族,在清朝末期,老刘家有几个人参加了义和团运动,结果被官府缉拿,扬言要灭了整个家族。

  老刘家害怕了,家族四散,分崩离析,各自逃命去了。

  清朝灭亡之后,老刘家离开的那些族人已经在各自逃命的地方落户,不过族人彼此间都有联系。

  刘氏家族刘四爷老爷子去世,这个消息很快就扩散了出去,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有些是受过老爷子的恩德,有些是老爷子的朋友,还有的是一些远房亲戚。

  初六这天,整个朱市街被封严了,刘四爷一门几十口人全部披麻戴孝,刘训国是老大,刘成国是老二,两人走在前面,身后是十几个堂兄弟,再往后就是刘三峰瞪几十个孙子辈,在后面便是其他族人,浩浩荡荡数百人,架着老爷子的照片,推着老爷子的棺椁下葬去了。

  这一天天气异常寒冷,阴阴沉沉,偶尔还有雪花落下,刘训国老爷子悲痛欲绝,哭瘫痪在地上。

  族里有专门的人张罗着,操拾这个白事,一些近门子借来了桌子椅子,沿着朱市街摆了一百二十桌,一桌十几人,就算是这样,还有没坐下的。

  轰轰烈烈的一天过去了,将近天黑的时候,这起白事才算结束,好在有族里的人帮忙,刘三峰一家也不至于太过劳累,只是内心悲痛。

  整个老刘家,刘三峰佩服的人没几个,刘四爷是第一个,这个大家族中,只有这个人脑子最清楚,最明事理,而今他却走了。

  且不说是刘训国如何悲痛,刘三峰也难以短时间从里面走出来,头七过后,刘崔氏将刘训国,刘成国叫到身边。

  刘四爷走的急,没能撂下遗言,不过老爷子生前有些事是说了,刘崔氏帮他完成,首先是他们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刘四爷说了,等他和刘崔氏百年之后,房子给刘成国。

  他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女儿先不说,长子刘训国早早就出去独立,不过刘训国的房子是刘四爷花钱买地给盖的。

  对于这一点刘训国自然不会有异议。

  第二点,他不在,以后家里大小事务有刘训国来支持,刘训国是家族长,也应该是他主持,他说的话,成国不能不听,不能反对。

  刘成国点头,表示一切听大哥的,大哥让他干啥他干啥。

  第三点,刘崔氏拿出了两千块钱,看着刘三峰说,这笔钱是给刘三峰的。

  这让刘三峰吃了一惊,为什么是给他呢的?

  其他一些人也有些不解。

  刘崔氏说,老头走之前,刘三峰失踪了,过年也没见三峰给他磕头,他心里慌,想到三峰也二十岁了,还未结婚,房子也没盖,他心中难过,是一桩心事,这两千块是给刘三峰盖房子的,他也只能拿出这么多,再多也没有。

  刘三峰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想起自己少年时期,经常在爷爷家捣乱,捣坏他的锅,弄散他的颜料,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满心愧疚。

  刘崔氏说完,有气无力的道:“就这三个事,没了。”

  刘成国道:“娘啊,你别一个人在家,跟我去城里吧,在哪里住几天。”

  刘崔氏也没有反驳,只是看向刘训国。

  刘训国道:“娘,你想去城里就去城里,让三儿开三轮车送你,你不想去就在家,你也不用做饭,跟我吃住。”

  刘崔氏摇摇头,“我还是去城里吧。”实际上她也愿意留在家中,只是她心中过不去崔大姐那个坎,年轻的时候,她没少给崔大姐罪受,而今老了,她并不指望崔大姐赡养她。

  再说了崔大姐身体也不好,两个人在一起,一旦在怄气,岂不是让刘训国为难?

  ……

  至亲之人的离去,让刘三峰忽然觉得,他和赵晓田之间的这些事,在生命面前什么也不算,他越发觉得和赵晓田分开实际上也是一件很正确的事。

  两个人行走在两条不会交叉的路上,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吧。

  同时,刘三峰也忽然觉得生命无常,说不好什么时候,人就没了,光阴不再,谈何虚度?

  所以,过了正月十五十六,刘三峰便开始开上三轮车继续赶集,同时他张罗着找了几个泥瓦工,让他们给看看,估算一下,盖个房子得花多少钱。

  爷爷留下了两千块给他,他要将这笔钱用在合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