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弄潮 第22章 刘四爷
作者:龙门己的小说      更新:2018-11-26

  照顾弟妹过月子这个事,刘训国跟崔大姐说了,崔大姐委屈的差点要哭出来,不过她强忍着没哭,因为她看到了刘训国脸上的难处。

  去就去吧,反正也没啥。

  她不会骑车,刘训国差使刘三峰将她送过去,刘三峰一万个不乐意,低头一边将地排车和自行车捆绑起来,一边叹息。

  刘训国不乐意了,“叹什么气!啊!那是你二叔,你亲二叔,外人啊?”

  刘三峰听出刘训国不高兴了,当即也不吭声了,车子收拾好了,这年头交通工具有限,要想拉货送货都是靠人力地排车。

  刘三峰家有自行车算是条件好的,用自行车和地排车捆绑在一起,自行车相当于马或者驴的角色。

  之所以用地排车是因为不单单是送崔大姐,还要运送一些东西,家里老草鸡嬔(fu)的柴鸡蛋,一共八十个,这可是崔大姐攒了几个月,都不得给自己孩子吃,也一并带上。

  另外又在自家的代销点中,拿了十几斤老红糖,还有几十斤皮棉(脱籽棉花),以及十米好看的花布。

  待母亲坐好,刘三峰骑上自行车,带动一百多斤的地排车子,朝城里去了。

  崔大姐和刘三峰走了之后,刘训国将代销点的门先关了,去了父亲家中,刘训国的父亲刘尚明已经六十多岁了,带着老花镜,留着一把山羊胡,金河乡人称刘四爷。

  刘四爷处事圆滑,乐善好施,从不与人起争执,是极有威望的人,刘成国之所以能去交电公司上班,也是接了刘四爷的班。

  退休之后,刘四爷在自己家开了个小门市,主要经营各种土产,刘训国的代销点能开起来,他也是给了资助。

  刘训国来到刘四爷的小门市部,刘四爷正在用废旧书纸将各种染料包成小包,根据份量不同,每包从几毛到一块多钱。

  刘训国来这里就是说刘成国家送中米的事,刘四爷听完之后,放下手中的活,结果刘训国递来的香烟点燃,淡淡的抽了一口,那双因为高度白内障,而变得灰白的眼睛中,闪烁着无奈的光芒。

  “他不愿意回来就不回来,给了你通知,你该去就去,不给你说,你不知道,这事就算了。”刘四爷淡淡的说。

  刘训国道:“爹呀,我是觉得……这个事吧,不是小事,除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成国不让我通知其他人,你看……”

  刘四爷道:“成国去城里这几年变化很大,他心里对自己的农民身份很排斥,尤其是咱们这些穷亲戚,他恐怕早就想断了往来了。”

  “但是……”刘训国觉得胸口好像压了一块石头,老刘家人口众多,刘训国的堂兄弟就有十几个,这都是一家人啊,不通知人家?等人家知道了,会怎么想?

  刘四爷道:“你想的多,都不是傻子,都能体谅这个事。”

  “哦。”得到了父亲的肯定,刘训国也就不在说了,他的意思还是想通知多一些人,但父亲的意思是按照刘成国说的去做,家里人能够体谅他。

  “爹呀,八号那天,你去不去?”

  刘四爷直接摆手,“我老眼昏花,不去。”

  “那……我娘呢?”

  刘四爷道:“你去问她。”

  刘训国当即去了后院,后院铺着青砖,门口西边还有一颗好大的石榴树,刘训国的母亲刘崔氏正坐在门口纳鞋底子。

  刘崔氏的命运和崔大姐出奇的相似,她也姓崔,比刘四爷也大五六岁,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不过身体还不错,看上去比刘四爷还年轻些,到现在眼不花,耳不聋,“训国来了。”

  刘训国道:“娘,我过来看看,没啥事。”

  “哦,大姐在家呢?”刘崔氏问。

  刘训国道:“没有,去城里了。”

  刘崔氏一愣,“干啥去了?”

  实际上刘训国的家和刘崔氏距离不过百米,但刘崔氏和崔大姐之间始终有一层隔阂,这种婆媳关系是陈年累积下来的,没什么事,谁也不看谁。

  至少有一两个月,两个人没见过面了。

  刘训国道:“成国的媳妇生了,她去伺候岳华月子。”

  刘崔氏大喜,“生了?男孩女孩啊?”

  “男孩。”

  “哎哟,真好啊,你咋现在才跟我说哩?真是的,收拾东西,我也过去。”刘崔氏心情激动的说,“我早就准备好了,大红布,柴鸡蛋,红糖……”

  说着年迈的刘崔氏走进房间,从里面拿出几个笆斗,里面放着满满当当的东西,“我算着日子也快到了。”

  刘训国看着这些东西,脸上火辣辣的,心里稍稍有些难受,崔大姐生孩子的时候,刘崔氏何时准备的这么齐全过?

  生第一个的时候,刘训国小,只有十几岁,一点也不懂,后来慢慢明白,女人得伺候月子,得喝红糖水吃鸡蛋。

  每当到想起这个事,他就觉得自己亏欠崔大姐。

  “娘,别准备了,大姐一个人去就行了,您年纪大了,回头送中米的时候才去吧。”

  “那不行,我得去。”刘崔氏说,“崔大姐万一伺候不好呢?落下病根了怎么办呢?”

  一听这个,刘训国的心又是一酸,你二儿媳妇月子伺候不好不行,那老大呢?崔大姐的月子你伺候过几回啊?

  偏心啊,真是偏心。

  刘训国有些待不下去了,不过他又是个十分孝顺的人,“娘啊,您就别去了,成国专门让我给您说了,不让您过去,等送中米的时候再去,到时候你要愿意就在他家住几天。”

  “这呀,哎,那行吧。”刘崔氏叹息一声,“苦了我的成国了。”

  刘训国转过身朝外走去,心里酸酸的,成国再苦,有我苦吗?十几岁就当爹,带着一家人过生活了……

  重新来到刘四爷的门市部,刘四爷用红纸包了一百块钱,“训国,回头这个钱,你给他。”

  一百块钱着实不算多,刘训国还给二百呢。

  “成国呀,不差钱了,我给一百,给两百,三百,都一样,意思到了就行,倒是……你。”刘四爷摘下花镜看着刘训国,“三个儿子都没成家,有你辛苦的哩。”

  刘四爷的意思也很明显,我帮刘成国多少都行,但是我得留点钱多帮助你,减轻你的负担。

  刘训国何尝听不出来,激动的眼珠子都快红了,母亲偏心偏到大西北去了,只有父亲是明眼人,知道谁最需要帮助。

  (本章完)

  还在找”商海弄潮”免费小说

  :””,,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