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皇帝我怕谁 第二百九十九章 正人先正己
作者:九峰山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会谈还在继续,套用后世的通用稿件,那就是与会代表纷纷发言,对于西南问题进行了踊跃而积极的发言。

  陆东源见大臣们同意了由自己的公司来负责粮食运输事宜,心中很高兴,就像他和大臣所说,单纯运粮,可能是没有多少利润,但是这东西不能光算经济账,哪怕是亏损,也是值得的。且不说可以安置了富余的宗室子弟,就说通过运粮,就可以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渠道,所谓的渠道为王,到以后,所有的商道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其中的收益就大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如当初英国人为何一定要要求放开通商口岸,而且贴钱修铁路什么的,他看重的是可以通过这些手段,控制住地方。当形成垄断后,什么不能赚钱?

  陆东源想了想,接着开口说道:“差点就跑题了,咱们来接着议一议章程!经过这几次西南夷乱,朕觉得对于当地的土司,必须要改变思路了!”

  “陛下是说,要对土司进行更严管制?”施鳯来抬头问道。

  陆东源摇摇头,指指桌上放着的条幅说道:“这上面说得很好,不审时即宽严皆误!朕不是那么肤浅之人,这西南如果靠严峻镇压就能解决的话,朕早就这么做了。经过朕这几天的查询资料,朕发现西南土司为何会不断造反,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个,就是大明的吏治问题。派出的地方官以为天高皇帝远,没有人能管得到他,就为所欲为了。打着朝廷的旗号,盘剥百姓,连土司都不能避免,他们的想法朕很清楚,能派到西南之地担任地方官员的,基本上就没有了多少前途。而且蛮夷之地,就如同发配一样,他们的心里自然就不满了,就想着既然爬不上去,那就拼命的捞,能捞多少是多少,也不枉自己白受这些苦,大家说对与不对?”

  一群大臣听了,连连点头,吏部尚书来宗道开口:“陛下所言有理,去西南等地为官,大多数人是不想去的,毕竟那些地方条件差,瘴气又重!而且又不如中原之地富裕,在那些地方当个知府,可能还不如当个县官。又兼身处汉彝、汉苗杂居之地,彝、苗桀骜,稍有不顺,就容易发生械斗,若处理不慎,容易有性命之忧,故而,大多数官员到任,放任自流者居多,甚至于,与当地土司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所以此事吏部要重视起来,要加强对于派驻官员的监督,不作为之官员,该清理则清理,该贬秩就贬,千万不能姑息养奸,戕害百姓之官,不为民谋福祉之官,要之何用?但是在严格管理之同时,也要对这些官员进行关心。朕考虑了好久,以后派驻边陲苦寒之地官员,俸禄可多加两成,名曰艰边补贴,大家以为如何?”

  听了陆东源的话,一群大臣忍不住点头,但是施鳯来却开口道:“如此一来,朝廷支出就大了,而且有些地方之税赋,恐不能负担官员之俸禄!”

  “多不出多少,西南之稳定,可为朝廷省多少银子?此事由户部办理!毕自严,没有问题吧?”陆东源摇头,看向毕自严,咨询道,因为明代从没有财政转移这个观念,基本上,就是各地只有付出,没有财政补助。

  这当然有问题,毕自严本来想说的,但看见陆东源问自己,他摇头说道:“臣勉力而为!”

  “辛苦毕老了!”陆东源很是恭敬的作揖,在毕自严感到不知怎么办的时候,陆东源抬起头,沉声说道:“此事,由朕管之,今年内,限免政策必须执行到位,谁敢阻扰,勿怪朕心狠手辣!施鳯来,此事,内阁要抓紧,从今年秋税抓起,朕将从锦衣卫之基础上,设一缉私局,专管土地纳税及走私之行为,恶人由朕做,汝等负责执行!到秋税,朕的要求,就是增长百分之五十!”

  施鳯来听了,感觉有点为难,他开口说道:“陛下,此···”

  “朕就问汝,能不能办到?办不到,汝可申请辞职!”陆东源好不客气的开口,接着说道:“别怪朕急切,诸事,汝等求做完人,这恶人谁来做?汝等为儒家之徒,自个回去学习圣人之言,如果还真的做不到,那就回去!”

  陆东源说着,又看向来宗道,淡淡说道:“来尚书,汝自谓清客宰相,不乱参合,这是好事,但什么事都不参与,那就不是好事了!朕用你,是知汝不爱参与党争,但另一前提是,汝要能为君分忧,如不能,汝可自请回乡!”

  大臣们谁都不知道,皇帝突然会说得那么严重,这些话,很是伤人,但看了陆东源那认真的形态,一众人沉默了。

  “臣自请辞职!”来宗道见这种情况,马上开口说道,这家伙就是纯粹的官混子,圆滑到片叶不沾身的地步。见势头不好,第一反应就是当缩头乌龟!

  “可以!只是朕改了规矩,要进行离任审计,由锦衣卫牵头,特别是这种半途辞职的,要严查!”陆东源冷冷的说了一句。能当到这个层次的官员,或多或少,屁股都不那么干净。

  来宗道一听,马上改口道:“臣觉得,臣还可以为陛下多效劳几年!”

  “那就效劳好了!”陆东源冷冷的开口,接着说道:“除为边陲之地官员加俸禄外,朕拟提出另一政策,对于边疆之官员,要给予更多机会,两任京察为优者,无条件破格提拔一级,政绩卓越者,优先安排到其他富裕地方任职。其他边疆官员,以后任满,优先考虑调职!另,以后新进官员,皆首先安排于边疆地方任职。

  朕再规定一政策,以后凡进内阁者,若无知县五年经历者,或边疆三年官员经历者,不得进!现任内阁则免了,但以后,必须有此经历,朕说到做到。”

  一群大臣听了,感觉这政策简直是坑人,但还不等他们反对,陆东源又冷冷说道:“当然,汝等想有基层经验,朕不反对!”

  一听这话,谁他么的敢反对,谁反对,就等着去西南那地方受苦去吧,

  见一群人不敢吭声了,陆东源又开口,说道:“第二个问题,则是诸位不主动想,或者说故意忽视之问题。在边陲者,也有一部分人忠心为国,但其出发点,则是为加官进爵。朕观史料,发现有些叛乱,乃是官逼民反!可以说,是当地官员故意为之,为何?改土归流,为朝廷开疆扩土,乃一大政绩,故而有些官员,把主意打到这方面!

  到任伊始,不为夷汉之和谐,地方之发展,专门故意制造事端,加深夷汉之矛盾,逼迫地方土司造反,然后再引兵镇压之,以求改土归流!指望此为晋升之本,此种官员,比庸官酷吏还可恨!

  朕再此明确一点,地方土司或官民造反,不问对错,当政之主官,皆革职查办,纵无错处,必不能晋升,无错者,平调地方,有错者,交有司严惩!“

  大臣们听了,对于这点是没有意见,或者说,不敢有意见,这个东西,是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外派边陲之官,想单纯靠政绩达到出人头地的地步,何其难!毕竟当地之经济,有时一州之地,可能还不如中原江南一县之和,做得再好,两厢一比较,如何能比?只能靠文治武功来达到上位目的。

  所谓文治,一是发展教化,但本来边陲之地,皆莽莽之夫,如何能体现教化之功?故而,能改土归流,才是一大政绩。但土司本来日子过得挺好,吃撑了才会说放弃自己权力,完全归为官府统治?这就要涉及到武功了!所谓武功,就是镇压当地土司之功劳,文人领兵,能打胜仗,那就是高升的资本!这个版本,就是洪承畴!从一个无实权的副厅级官员,升格到正部级。

  陆东源见了,知道说道大家的痛处,才接着说道:“所谓正人先正己,若本地代表朝廷之官员无能力,或者滥用职权,引发的后果,则是要让朝廷来承担!朱夔元贵为川贵总督,但为了自身的政绩,也甘愿对自己人痛下杀手。故此,朕有想法,耿如杞调任大理寺,山西巡抚缺人,正好由他来兼任。朱夔元打仗是一把好手,可千万不能浪费了。

  下一步,朕准备由杨鹤牵头,一是严惩当地庸官酷吏,二是宣慰当地土司!朕再此再出一政策,当地土司如不造反,则当地不实行改土归流。当地土司,则派名下弟子入各省州府之国子监学习,以后土司继任,则由朝廷册封,以在国子监学习成绩佳者担任!土司将有参政议政之权,每年,各地土司推举代表,参与朝廷之春祭大典!当地官员之选任,土司有推荐权,土司之庶子,若能取得功名,则可以为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