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水浒 龙虎山顶
作者:仇和无双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书接上回,仇和哭也哭了,惊也惊了,狼吞虎咽的吃下两个炊饼,见夜幕降临便起身去往龙虎山上。天师府,他曾经生活过的,在这个时代勉强称之为家的地方。

  山道依旧,只是人迹罕至变得草木深深,满目荒凉的感觉映入眼帘。愈往上行仇和心里愈加的伤感,樵夫所言不虚。若是师傅还活着,主持真人尚在,岂会容得这里杂草丛生?

  行至山门前,见瓦舍坍塌,墙壁斑驳。山门前的牌坊上长着一颗不知名的草木,一只噪舌的乌鸦见有陌生人到访拍拍翅膀飞去,惊动了一群飞鸟。

  两张大大的封条交叉着贴在门上,曾经繁盛一时香火鼎盛的天师府满目疮痍。“嗣汉天师府”的匾额早已不见了踪影,可能是被人拿去生火做饭了。前正中两柱挂有黑底金字抱柱的对联上落满了鸟屎和泥垢,“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的字样已经难以辨认。

  在山门的正中央立着一块石碑,这是仇和之前没见过的。上面写的是警示。

  “承天俸运,大宋嘉佑三年信州治下龙虎山天师府,主持真人谎称镇锁魔君,煽惑军民百姓。妖言惑众称放走魔君将出世作乱。奈何天朝雨顺风调不见何怪力乱神之事,道士不知悔改仍散播谣言,使坊间江湖流传天朝之运势已尽。遂遣御史太尉查封天师府,将蛊惑人心的道士依法处决。故世上再无天师府再无谣言之人,谣言止于智者,立此碑文以示警戒。天师府查封闲人免进!”。

  仇和读的磕磕绊绊,但是大致的意思他已经知道了。朝廷派人封了天师府,天师府的所有师兄弟全部难逃此劫被当局杀了!

  仇和从残破的墙垣一角而入,天师府内更是一片荒芜,门窗皆无,恐是被人搬去用作他处。所有的大殿似乎都经历了大火,如今面目全非。

  此刻的仇和果真成了丧家之犬,又是一无所有的停留在了宋朝和他来时一样。

  仇和怀着沉痛的心情和对未来的忐忑不安在天师府里转了几圈便离开,决定去主峰的天师道场。

  “天师即是得道高人又有法力,水浒上说他做了几天法事将东京城里的瘟疫去除。按说应是有功之人。如何天师府会落得这般下场?”,仇和一边思索一边赶路,“一切都变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按照故事里的是发展。一切可能皆因自己的到来。自己闯进了这个世界改变了所有,害了师傅的一条性命不说,还毁了整个天师府……”。

  人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总是会胡思乱想,然而所有的胡思乱想到最后都会成为后悔和自责。这世界就是如此,早早的知道后悔肯定比无端由的撑着要舒服多了。

  一路无事,仇和登上了龙虎山的主峰,这里已经变得空空如也。唯有张野当年留在这里的那把青龙偃月刀仍旧一动不动的插在石头之中。

  睹物思人,仇和难免又少不了一番心酸。四处也寻不见那柄害他不浅的伏魔宝刀。

  仇和走到师傅的遗物前使出了浑身力气方才将大刀拔出来,大刀已经锈迹斑斑,仇和轻轻将刀擦拭干净。

  “提刀往东京,切莫逞英雄!”,只见青龙偃月刀的刀身上写有这样一句话。

  仇和端在手里,思悟良久。

  “恐是师傅怕我鲁莽,此番要为他寻仇,这才不让我逞英雄。只是这诗中所说要去东京作甚?”,仇和不解道。

  宋朝时可没有那么多的文艺青年,自不会有人叫嚣着:“逃离北上广深!”。人多的地方就意味着机会多,宋朝时但凡有了天灾**,所有流离失所的人拼了命的想去四京避难。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穷养志气,富养德行,富裕的地方公民素质也会高一些。

  北宋有四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其中东京汴梁是北宋的国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汴梁城人过百万,富甲天下,仇和去东京也是不错的,还是那句话人多的地方机会便多,如何生存下来似乎才是仇和最看中的东西。

  仇和在龙虎山上打定了注意要去东京汴梁,他坐在山顶之上和衣而眠,漫天的繁星不语。这是一个孤独的人的故事,有的时候人的一生如果太过离奇传奇,恐怕便不可信了。仇和也曾想过自己如果能有幸回到现代社会,他的故事还会不会有人会听会信?如果就在宋朝过完一生,那么他从未来而来的故事有没有人会信?

  随他去吧,仇和还没有想过要去如何改变命运人生,认真过好上天赐给你的日子这才是仇和想要的。至于传奇故事?那就让他有一点点把它埋藏吧。

  仇和枕着刀祥和的睡去去,山间有清风有野兽嘶鸣……

  还在找”双生水浒”免费小说

  :””,,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