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离婚的人们 得得瑟瑟混一生
作者:我爱狐狸皮大氅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陆志远在这个沉闷的午后,一直站在窗边儿,雨还没有下。已近中秋,天还是燥热难当。办公室空调坏了,说是来修。来修,两天过去了也没个人影。陆志远哼了一声,算是对自己的嘲讽。

  级别从副县到了正县。可注解加了个“调研员”,实职随之终结,这些都是他们策划好的,策划了半年还是一年?

  整个夏天就招人厌。五点半到了。他没看时间,是走廊响起了频繁的脚步。那些人,提早下班了。

  陆志远愿意等到铃响以后。虽然,那时候在电梯了难免遇上总有饭局的某些人。以前从周一到周日,没一天不是排满到需要按轻重缓急加塞儿临时调配亲临哪个酒席,现在。终于变清净了,一开始。还有人对自己客气客气。两项情缘的回避。几次后。下班就剩了回家吃饭。

  真回了家,才发现,原先看上去好端端那个家,也不知从哪年变了味道,儿子上了大学,家里烧饭的是钟点工,晚餐只有两个人,陆志远以前不知道自己的妻子那么爱叨唠,刚开始,还觉得,听上去有些新鲜热闹,没多久,唠叨了冒出了抱怨,藏不住啦!这个可恨的女人!

  他俩,原配夫妻,当年都是机床厂工人,几十年风风雨雨过来,陆志远和那些当官儿的不大一样,他外面没女人,业余爱好就是研究官场形势,研究了二三十年,到头来,提前转任非领导职务!

  陆志远回家刚好碰上停电,饭菜却还是准备好了,那就开着应急灯吃吧。

  “陆县长,你看看,你这一离任,咱这小区也跟着随便停电。”他妻子又开始漫长的无边无际的谈话节目。

  “这个?有什么关系?”

  “你这个人,怪不得给他们搞下来,天生就要吃亏,你傻不傻啊?你当县长那会儿,分管电业局,咱这小区,啥时候停过电?”

  陆志远想了想,似乎真有这回事儿,其实他那时候,就很少有晚上九点以前回家的,经常开会应酬到大半夜。

  前陆副县长夫人开始滔滔不绝,陆志远立即想封闭耳朵,他夫人在应急灯雪青色的照映下,五关尤其是那张大着嘴巴,有些吓人,陆志远脆弱起来,“我不吃了,我出去散步!”

  刚走到门口,身后一生断喝——“等等!”

  陆志远差点儿一哆嗦,幸亏又传来下半句——“我跟你一起去。”

  一起去?那还不是要在路上听她絮叨?!于是陆志远又坐回沙发,“我不去了,哎,你自己出去走走!”

  他老婆不高兴了,拿起应急灯,走近了他,白紫色的光,在他眼前一晃,“你到底想干什么?!”

  自打自己开始“居家”,女人渐渐不平起来,从前没有的审讯、质问语气全来了,陆志远随即陷入恍惚。

  陆志远没机会“复出”,正好有个协会请他做名誉,也是个体面闲差,得亏陆志远从前的下属在省里照应,陆志远心领神会当上了这么个酒文化理事会。

  反正与“酒”有关,黯淡了的应酬,又开始冒出光亮,陆志远大场面还是撑得住,不知不觉,换得个“酒仙”名声,醉就醉吧,回家倒头就睡。

  要说陆志远真对得起当地酒业集团,凭借自己对“酒文化”的亲身投入,还真带动了地方产业,这一喝就是五年,陆志远真到了退休年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退休后,“酒文化”还是他的,直到某一天,醉倒在床上,再也没醒来。

  陆志远的妻子成了遗孀,六十一岁,对一个步入老龄阶段的女人,要开始新生活,说早不早,说晚不晚,她心里这个恨啊,陆志远,你说你,还真就为酒献身了,好好地呆在家里,养花遛鸟,活个七八十岁,哪是问题?!余下她一个人,想说话也没个人,以前后半夜还能听见他在身边打呼噜,现在只有期盼早抱孙子!

  另一篇:好花好果

  王大妈是我们在社区宣传时认识的一位老太太,六十几岁,然挺干净,一看就是热心肠。那几天特别热,老太太自己煮了绿豆汤给我们几个喝,弄得我们特别感动。

  然后大妈就说了,自己儿媳妇不好,太霸道,整天就知道给儿子出坏主意,要改在旧社会,这样的媳妇就得休掉!

  大妈又委屈,我们不能不问,一了解,大妈现在跟孙女过,孙女大学毕业考了公务员,挺有出息,孙女从小跟自己,贴心,不象儿子和孙子,全被那个女人控住了。

  我就问大妈,那您儿子给您钱么?大妈说,她不缺钱,家里有店面,店面老头子过世时留给了孙女,孙女把房租都给奶奶,一老一小过日子稳当有余,她就是恨儿子听媳妇的话,孙子也不待见自己。

  这事儿挺坎坷啊,按说孙女才应该跟儿媳妇一条心,我得多打听打听。

  那几天,还真就找到机会见到了那闺女,司法局的,说来俺们还算一家人!那姑娘挺有礼貌,我也说的直白,问她家里都有几个人,怎么就她和王大妈住一起。

  那姑娘跟我说了一个离奇的故事,相当离奇!

  她妈,也就是老太太的儿媳妇,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女人,她爸,原来结过一次婚,前妻因为不能生育,被奶奶赶走了,也没办离婚手续,直接走人。

  王大妈还有这么一面,不过想想,也能理解。现任儿媳,并不是大妈看中的,儿子在大妈推荐的人选和一个带孩子的寡妇之间,选择了寡妇,寡妇带来一个孩子,就是司法局这位王姑娘——王姑娘跟老太太一个姓,她爸姓邱。

  结婚后,老太太一开始也挺烦这个两岁的“孙女”,未了儿媳更厉害,结婚没多久怀孕了,前夫遗留的孩子根本不管不顾,大冬天,就让那孩子一身单薄,孩子才两岁,夜里发烧嗷嗷哭,王大妈老两口心理承受不了,大半夜爬起来自己把孩子送去医院,那之后,孩子就归这老两口了,媳妇牙根不管,儿子很当了爸爸,丈母娘一家就跟着过来了,王大妈想插手孙子根本不可能!亲家母那个厉害啊,一见面就吵架,王大妈气得啊,还不如照看好可怜的小姑娘,没良心的儿子也不跟自己一条心,这孩子没人管,干脆当亲孙女带吧!

  之后更不用说了,儿媳生下男孩,气壮山河,家里外头那个神气,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对自己的女儿彻底不管不顾了,老俩口经常跟儿子怄气,儿子偏偏就听媳妇的,后来连孙子也不听话,欺负姐姐,还只管外公外婆叫爷爷奶奶,老两口无奈只好带着孩子搬去老城区,后来基本不怎么往来了。

  前些年,老头子身体不好,儿子听了媳妇的,就过来要房产,孙女才上大学,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老头子不愿意把房子给儿子,一气之下,病重住院,孙女天天陪着爷爷,又要照顾奶奶,老俩口心疼这孩子,把房产给了孩子。

  儿媳闻之,竟然冲上门漫骂,老伴再也撑不住,过世了!

  此后,孙女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奶奶,也接受奶奶的照顾,孩子考上了公务员,老太太心里高兴,偏偏孙子学习不好,没啥出路,又想打店面的注意,王大妈担心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善良的孙女又要吃亏。

  王姑娘觉得自己有工作,有能力,不要奶奶这么操心,至于她爸妈,全当没这门亲戚,王姑娘怎么都不明白,自己爸妈到底什么心肠,不过毕竟因为他们才能有这么好的爷爷奶奶,以后真有需要,她不会不管他们。

  好花好果,善有善报,我始终相信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