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离婚的人们 风光
作者:我爱狐狸皮大氅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宁丽丽在演讲赛上占尽风头,形象好,言辞风格泼辣。不拘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却又紧扣主题。局领导给了个最高分,旁人羡煞。

  宁丽丽在机关工作了五年。换了一次岗位,从基层分局进入市局。当时舆论倾向于她找了有后台的男朋友。

  宁丽丽头脑清醒,知道光凭“后台”,不过是得意一时,她和别的新人不一样。笑起来一张清纯的娃娃脸。骨子里却一点也不大意。

  接踵而至的是竞争上岗,宁丽丽虽然迎考准备充分。资历上毕竟欠缺,不管怎么说。笔试面试一定要的高分,即使这次不能杀到最后。入围起码提升了层次。

  宁丽丽看书学习也很会抓时机,从不在单位同志都闲着的时候复习,大伙聊天。她也跟着笑笑,随手完成表面工作。等大家都忙着应付业务。宁丽丽就能安心看书了。这时候。谁还注意她在用功?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宁丽丽笔试面试综合成绩名列前茅,组织考核到来之前,男朋友家长也开始帮忙做工作,机关一度传闻,宁丽丽大有机会。

  考核的前一天,市民热线有人打进电话,生成xx局女公务员宁丽丽私生活混乱,大学时期曾经堕胎!导播“及时”掐断电话,人家那个职业道德,第一要义是保证收听率。

  宁丽丽的绯闻顿时铺满大街小巷,毕竟没有真凭实据,宁丽丽仿佛也不是因为这个电话没能竞争成功,但她那位高官背景的男朋友和他分手,没多久,竟然和她的一位女同事,开始交往。

  宁丽丽失衡了,很长一段时期,每天都和这位女同事明争暗斗,曾经欣赏她的领导很失望,季节匆忙交替,转眼两年过去,单位又来了更多新人,宁丽丽已经工作能力上的优势,倒是因为过于精明,处处设防,不招人待见。

  宁丽丽过了二十七岁,没有男友,也没有好职位,心烦意乱,开始看佛经,看来看去,还是无从解脱。

  一次去省城出差,意外遇上前男友的父亲,两个人不知怎么就聊了起来,那位高管已经调到省里,前男友的母亲,也在一年前过世。兴致所至,请宁丽丽吃了顿饭,又派车长途送丽丽回家。

  丽丽刚到家,就有“叔叔”短信问候,丽丽一阵脸热,仿佛感到了什么。

  宁丽丽振作起来,参加省里职务竞聘,大获成功,离开原单位,令周围群众吃惊不已——那位过往情敌,早被丽丽前男友抛弃已久。

  宁丽丽进了省直机关,私生活却变得神秘,有了前车之鉴,宁丽丽不敢轻心,低调和前男友父亲领了结婚证,照旧认真工作,稳妥处理人际关系,很多人都不能确定宁丽丽老公是个大人物。

  这些年,宁丽丽学会了借力上进,也学会了保护自己。可惜生活始终有遗憾,现任老公毕竟比自己大二十几岁,这一两年就要退休,两人连个孩子也没有,前妻的儿子又因为宁丽丽曾经当过自己女友,不愿意回家见面。好在,这些关起门来,也没人知道,风光留在外面就好。

  另一篇:患

  辛建斌在自己的企业就是皇帝,一次高兴劲儿上来,非拉着我们参观他的新厂区,确实上规模,面积足有一个行政村。

  辛建斌在浙江有厂,安徽还有别墅度假区,白手起家的金华电器修理个体户,不到三十年,成为资产数亿的富豪企业家,说话办事透着一股子难以掩饰的“魄力”,给我的感觉,比较嚣张。

  辛建斌是我师傅的重要客户,倒不是他的企业规模最大,辛建斌本人出手大方,给的价钱高于平均水平20,我师父那个人嘛,反正就是从不跟钱做对~~

  不过辛建斌也不是傻瓜,钱出的多,要求也就多,一般来说,企业高官不会把法律顾问当小二,但是辛建斌很“随性”,想叫你过来陪酒,一个电话,你就得过来。

  我师父那个人也不是太善于“屈尊”,搞了两年,陪不起酒,想解约,正好辛建斌厂里出事,附近村民和企业冲突,我师傅当时在国外,就派我过去,事情后来解决的不错,辛建斌据说相当“赏识”我。那时候我也年轻,27,未婚,连个对象也没有,辛建斌也不知什么心思,买了块二十多万的表,请吃饭时要送给我,虽说这东西比我给他挽回的损失算不了什么,但他是师傅的客户,我做的,只是我分内的,来路不明的“奖赏”我不会接受。

  幸亏没要,后来得知,辛建斌有若干“妹妹”,都是一例送卡地亚腕表,老气的设计,昂贵的价格,很辛建斌的心思登对儿。

  也因为这事儿,辛建斌对师傅客气了很多,也没解约,继续来往。

  我后来离开是事务所,但师傅什么事儿照样叫我,我也不会不去,师傅到底是师傅,对我很好,我心里有数。

  去年迎来了辛建斌的惨案,这么说好像有点儿“盼望”的意思,其实也不是,就是以前的印象累加的,09年那阵,辛建斌搞了个别墅度假区,过节时师傅带我们去玩了两天,辛建斌和两个一看就不是正经货的女的在一起,三个人腻得恶心,我当时就想早晚出事儿!辛建斌还得意洋洋告诉我们,这两个当过模特的“妹妹”,都是他信任的自家人。尼玛,把小

  三当亲人了!

  也不看看自己那副癞蛤蟆样!有钱就了不起?小

  三不看在钱的份上,鸟你个老土烧饼?!

  事情很简单,就那两个“亲妹妹”,同事“爱”上了辛建斌公司里一位实力青壮,辛建斌的亲侄子,三哥货搅和到一起的事儿给辛建斌老婆发现了,辛建斌老婆利用侄子和辛建斌的矛盾,从中挑唆,绯闻变成家族仇恨,辛建斌大哥打伤了辛建斌,那两个小

  三为了“自保”,竟然鼓动辛建斌侄子杀人灭口,好在辛建斌老婆留了一手,一直跟着,及时叫来保安,才没出人命。

  事到如今,辛建斌要清理门户,没曾想,他老婆要求立即离婚,分掉企业一半资产,省得辛建斌先和他大哥分家,辛建斌又气又急,这么着又找到师傅。

  我师父那段时间因为饮酒过度,肠胃严重有问题,基本在家休息,于是又得我自己跑前跑后,这破事儿枝干多,一一梳理需要时间,但人家大婆正要趁势追击,最后还是先分家,再离婚,辛建斌好歹保住了开发取得工厂,别墅和杭州城的资产,都归了前妻和他大哥。

  本来辛建斌兄弟合伙多年,等于相互照应,妻子也是个善于管理企业内部的好手,三股力量破开,全都受损,正好又逢上资本市场不好,辛建斌目前的状况,外债高筑了。

  真是活该,小二

  奶能当“亲人”~~~~~~

  再一篇:替身(灵异故事)

  李曼华下车时裙角沾了雨水,这漫天的秋雨,倒像是春雨一般绵密,也许不正常吧?司机小心关门,李曼华在伞下缓缓移步,保姆早就跟上,偌大的绸布雨伞,绛红,润泽,华美的映衬出更加华美的姿色,佳人习惯了奢华,四年前,她还是个镇子里的缝纫女工。

  或许运气好吧,李曼华所在缝纫小厂接了大单,客户大老板意外顺道查看,天时地利,正好看上了19岁的李曼华。

  李曼华高中毕业进小厂,前后也就半年,突然跃上枝头,她很聪明,知道机会只有一次,高中三年也没白浪费,积累了若干古诗词,眉目婉约典雅,如果不是家境窘迫,光凭语文成绩优秀,三本能去。大老板也肯栽培,带去香港见识世面,未出两年,整个名嫒风范。

  运气好的人,或许事事顺利,大老板原配病故,李曼华竟被扶正,虽无盛大婚礼,到底也是结婚登记,男人也不过五十,保养尊贵,镇子里三四十岁的男人,都没人家看着年轻。

  李曼华深知男人心,言谈举止都不似二十出头,水灵的肌肤,偏偏挑丝绒绸缎,看上去成熟贵气,相似佳丽中的绝品,永远年轻。即使和李嘉欣站一起,也挑不出气场不足。

  房间里挂着油画像,只是发型不同,李曼华习惯的往上看一看,油画中的女人,含笑看着她,仿佛问候。

  李曼华第一次见到这幅画,相当惊讶,那不是自己,但太像太像自己!李曼华没有痴愚到以为叶茂恭特地找人画了自己,尽管五官无比的象,她心已惊,不是自己!

  叶茂恭从不提画中人,李曼华也不问,但渐渐揣摩出画中人的爱好——叶茂恭在家时间有限,李曼华有得是空闲,对着一幅画,渐渐悟出些许又些许。

  叶茂恭对她愈发认可,李曼华又开始学做书画,成为叶夫人,少不得社交,除了惊艳,她似乎琼楼仙女,跟周围总不能贴合,但也无妨,凭借华艳已经占据风头,太热心交际场,反而添乱。

  李曼华像是完美道具,又像是,不断接受那些看不见得“任务”。她能读懂画中人的倾向,甚至今天应该哪一身旗袍,若干保姆早就私下嘀咕,这个女主人,或许就是画魂替身。

  于是人人心里怕她,她也不去理会,出来后再也没回故乡小镇,渐渐连父母都已印象模糊。

  只有叶茂恭知道秘密,几年前,有高人受他一幅油画,画中女人需要“供养”,回报是,叶茂恭的容颜和那个女人越来越匹配,所以,你看,不光是女人在意一张年轻的脸。

  李曼华离家五年,家人收到遗物,一笔相当数目的“补偿”。

  接着上面那个故事讲。

  故事里那位港商,是我们事务所的客户,李华曼死后,司机带着李曼华的遗物和港商给的抚慰金去了小镇,在李曼华家,见到了和李曼华样貌极其相似的李萃文,李萃文是李曼华堂妹,刚刚大学毕业。

  司机回到香港不到两天,港商亲赴“丈人家”,表示隆重操办丧事,葬礼上,见到了李萃文。

  港商表示自己是曼化的丈夫,有义务为李家承担责任,力邀工作还没有找落的李萃文去香港。李家人很犹豫,这几年,李曼华去香港后,一开始还有联系,半年后就没了消息,家人都不知道她和香港人结了婚,等了五年,居然是女儿的死讯!这几年李家比从前不那么艰难,心里也不愿再一次“出卖”女娃。

  但是李萃文坚持要去香港发展,她是大学生,找工作靠自己似乎不难实现。

  自信满满的李萃文跟着刚上到了香港,走进豪宅正厅一眼看见油画时,李萃文片刻凝固——那不是堂姐?

  李萃文被安排进公司,住在堂姐家豪宅,她发现表姐夫并非色狼,对自己亲切礼貌,她对油画也有了兴趣,每天都要看几遍,有时也找出表姐穿过的旗袍,套上身,在镜子前左转右转。

  渐渐的,李萃文似乎不想外出工作了,琴棋书画打发时间,很少离开院子,但每天起得早,在天台上迎接太阳。

  港商对李萃文越来越感兴趣,甚至超出了对油画的关注,李萃文的眼里有深不见底的诱惑,他想靠近,又有些神秘的恐惧感。

  李萃文在港商家的第三年初春清晨,港商死在了卧室,法医没有检查出谋杀迹象,鉴定为猝死。最近两年刚上身体越来越差,有时精神恍惚,生意都交给了在家工作的李萃文。

  由于港商并无子女,李萃文小姐继承了全部资产,那幅画油画,作为港商生前爱物,烧掉陪葬。

  李萃文心理学专业毕业,精通读心术,精通藏心术,能把自己的头脑“对折”起来,就像镜子,看到的暗示,会反馈给另一个观察自己的人。

  来香港就是怀疑堂姐的死,见到油画,瞬间明白其实奥秘,那就是传说中的移魂邪画,供养人安排活人在邪画控制范围内活动,邪画会慢慢侵入“祭物”思维,最终倾吞灵魂。作为回报,邪画的供养人可以减龄益寿。

  邪画夺走了李曼华生命,李萃文用了读心术和藏心术,巧妙成为邪画和港商思维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