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离婚的人们 庞家媳妇(上)
作者:我爱狐狸皮大氅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六月晴热的日子,我从政务大厅走到马路边,已经额头冒汗。白花花的马路,一时没有出租车,等了几分钟准备坐公交。一辆豪车停了过来,玻璃落下。“上来!”

  君宁带着白手套,冲我示意。我不是太喜欢她目光里的张扬。

  “没事,准备坐公交。”

  “上来!”惯有的不容置疑,好吧,听听她又有什么幺蛾子。

  君宁作为九十年代算得上本地富户的千金。对个人定位有别常人。我跟她是高三同学,据说那个时段君家老祖宗过世。内讧厉害,君宁作为第三代长孙女并没能得到符合那个身份的抚照。至少我所在的高中就是一般重点。

  有幸和“豪门千金”成为同学,实乃巧合。斌子家应该更有钱啊。不过斌子家好像没有君宁家的规矩、“底蕴”,相比斌子,君宁言行举止更像是千金。

  杭州的有钱人在过去二十年早已翻牌几次。当初我还是中学生,据说君家真正有钱实在八十年代中期。所以嘛。他家到底怎么发财我不知道。

  据说解放前就是大户。老城区房子挺多。不过子孙也多,反正君宁高中正好是家族争财产,因为交往不多,好些情况没留意。

  君宁个子高,因为自带高冷,表情成熟,经常有人把她当成实习教师。感觉学习很认真,不过成绩一般,上了海金融学院的专科。

  后面没联系,直到06年我帮一家生产企业打官司,拖欠当事人货款的公司法人代表是她。

  她没认出我,事先做了调查,已经知道她的很多情况,作为君家分门后的长女,她掌握的资金最多,规模最大,27岁,已经十足的女强人。

  官司结束后,她主动联系我,那也是高中毕业后第一次见面,谈不上重逢,本来就联系不多。

  君宁有种高傲如“君主”的气质,楼主没见过马云,一般的有钱人倒是见过一些,没有君宁这样的自我感觉。应该说很多做生意的女强人都有不错的自我感觉,并且会不时表现在眼神,举止上,但是罕见君宁身上这种“气场”,整个就是把对方当成“附庸”。

  开口就是你在律所拿多少钱?我给你年薪五十万,你过来,只要为我所用。

  我真想说,我给你一百万,你滚蛋!——唉,我没那么冲动脑残!

  鉴于是同学,她性格又有些阿德阿德,玩玩吧,我喜欢个性新鲜的人类。我十足的好脾气,比较有耐心。

  都是她在说,譬如没想到我是个有点儿脑子的律师,他们的团队显然律师不得力,已经换掉,我可以立马上任!

  呃,这t太麻溜!

  我其实是能用力捞个三十四万,并且,我不喜欢她那种居高临下的做派。

  但是我通常不得罪熟人,于是谢绝。

  她很意外,但是也没深究,只是冷笑,“你会后悔,你不会知道你放弃了多么好的机会。”

  我已经知道她是有些手段,从叔伯堂兄弟手里用计收购了一些老房产,这样的眼光在未来十年确实大放异彩,不过终究是十几套房产,并且多数在09年出手,换来的资金用在了外贸生意,结果,迎来外贸数年走低。

  也不能单纯评价投资眼光,她没错,是整个经济机构出了问题,她选择了君家最在行的传统商贸,一个女性,据说22岁开始接手父亲的烂摊子,很不容易。

  06年底,君宁给我派了圣诞礼物,是她的公司为迪斯尼生产的正版玩具——我是毛绒玩具控,大号的米老鼠,看着挺喜欢,商场里要两三百。

  为了答谢,我认真地询问她的秘书,可不可以排期我请她吃饭?——够了能作。我的时间也挺值钱,约谈一小时1000,当然我有觉悟,人家是大老板,豪门家主,能给面子吃饭,我得表现出猛烈高兴。其实我料到了,她必然有下文。

  果然就是有官司,从元旦到忙到春节,因为问题复杂,我和她数次见面,和高中很不一样,她除了面相高冷,话倒是很多,跟我说了不少他们家族内部的事,基本都是“耳目一新”。

  君宁父母生了她和妹妹,父亲和另外两个女人有分别生了子女,这些孩子还有其他叔伯家里同类子女,小时候都在“君家大院”,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据说这种情况在一些传统家族企业还是客观存在的,君宁的父母门当户对,母亲是大家闺秀,具有一切美德,君家家主对娶进门的儿媳要求很高,必须接受,用心教导私生子女,每一个君家后辈,同样肩负家族责任,男子需要独撑一面,女子用于联姻。

  君宁的弟弟生母异常漂亮,父亲对那个女人过于偏爱,挪用家族财产为其购房,甚至偷了家传珠宝讨好美人儿,导致君家家主对其彻底失望,转而用心培养娣长孙女,早早立下遗嘱,君家家族产业在全部交由君宁继承。君宁父亲等于被架空,全部怨恨转移给女儿。

  君家家主过世,君宁才十六岁,当然无力阻挠家族内乱,爷爷的遗嘱形同虚设。不过君家最大的祖宅早就明确归君宁,这才算最有价值的保护。

  君宁的母亲没有生儿子自觉惭愧,作为“豪门正室”,视私生子如己出。君宁满十八岁,按照遗嘱继承祖宅,君母力劝女儿把房产家业交给父亲,理由是女子总归要嫁人,娘家的财产当然要交给父亲,将来由弟弟继承。

  这样的雷论听来极为可笑,不过当年十八岁的君宁为了维护爷爷的意志,跟自己父母斗,其中艰辛绝非叛逆子女之于父母那么简单。

  作为最受重视的长孙女,君宁从小就接受“家主”文化教育,言行气场甚至和时代不符,君家族谱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除了文革前后二十年,君家一直是行业排头。

  君宁只有可靠的“手下”,没有朋友,我帮她打官司,她照价付费,至于开口豪迈,用人大手笔,那个只能听听,她毕竟是生意人。

  君宁在挖墙脚时会出巧力,声势夺人,仔细算下来,真要跟她签约,等于做了半个奴仆还没有等价卖身钱。她会说,会演,善用心计,一直官司缠身,却四处开花,在我看来比之斌子父母,人品诚信相差太远。

  君宁用心培养的是堂妹君安,父母和弟弟、妹妹被她严格管控,因为她母亲曾多次要求把她公司交给弟弟,另外分两家店铺给她的亲妹妹。

  她的父亲在女儿呼风唤雨后,已经颓了,带着两个小老婆住在香港,这笔钱君宁的企业承担,这也是家族规矩,父母和弟弟、妹妹仍生活在杭州,也是靠公司拨款,都在用奢侈品,君宁很喜欢换包,随身都是大牌限量版,每次不一样。

  “我们君家,从不用品质不好的东西。”

  我用力想,却也想不起来高中时她背什么样的书包,好像也就是书包。

  我一直知道她是“已婚”,不过具体不详,后来她自己说,夫家是庞家,做陶瓷生意,几乎包揽东南亚市场。

  她和丈夫并不生活在一起,他们各自有庞大的产业,他们只是联姻,她还没时间生儿育女,那边也有别的女人生的孩子,以后会交给她“管理”。

  “我才28,这样的情节,很难想象?”她说话的语气半是嘲讽,半是挑衅,不过一转眼面对更具权势的阶层,她会温婉、高贵、艳丽,一如那些电视剧里的女一号。

  我的好脾气和比较不会拒绝让她“另眼相看”,五月的某天,她让我换一身礼服,庞家老太太七十大寿,她需要我随同。

  出于好奇我答应了,提前一小时请假回家换衣服,整理发型,七点钟和她去了某酒店,包了二楼餐厅,场面还可以,当中坐着穿中式绣金黑旗袍的老太,差点吓一跳,那段时间正沉迷于鬼吹灯

  那位就是祖母,整个过程和一般寿宴不同,庞家的子女一一献礼物,到了君宁,君宁的嫂子先剜了她一句——“稀客呀,啧啧,奶奶怕是快认不出这是哪位了!”

  君宁怡然大方,“君宁作为君家家主,打理产业义不容辞,君宁首先是君家家主,之后才是庞家媳妇。君宁实在没有嫂子的好福气,自己都不用肚子疼,就能调教三个儿女。”

  君宁的嫂子脸色变了,看来两家情况差不多,正室抚养私生子。

  “君宁,奶奶最疼你,这次生日你可要好好补偿,永康那边又要开厂了?前期工作算你的头功,后面的事儿交给永进(君宁丈夫),你呀,趁早回来好好陪陪我老太太。”

  永康的事儿我知道,刚收购了开发区一个场地。庞家看来要空手套白狼,君宁示意我说话,原来让我当枪。

  既然来了,不能不配合,于是我唬着脸说那块地审批出了漏洞云云全都是套路

  君宁的丈夫康永进也是个人才,寿宴过后连天,居然出现在律所,颐指气使的形态如同君宁,不过更扯,开价两百万包养,还让我不用害怕君宁

  我靠!什么奇葩组合!

  我顺了他一句——那以后孩子呢?

  孩子?贱人笑了,“孩子按规矩交给君宁,不过,我对你,情有独钟,只要你愿意,孩子可以跟你生活!君宁会同意。”

  “你说什么?”贱人没听清。

  我笑,很清晰,很标准,一字一顿——x——你——!

  老娘不应酬人渣!从此连君宁一道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