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律 第五十五章 帝葬大典
作者:君子绰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广成侯姜岳,和一旁平齐并行的孙文成父子,向着青石广场最前端慢慢走来,步子很小也很慢,没有什么高高在上、让人遥望的感觉,让两旁的诸多文官稍稍松了口气,若是所有的诸侯都不讲礼数,那也太令人心寒了。

  “姜老头,你干什么去了,我还以为您老与皇上同去了呢!”平凉侯郑泽,挺着个大肚腩,又是笑着上前迎接姜岳。

  姜岳下巴那白花花的胡子,随着那声轻哼,微微摆了几下,“皇上都要入灵宫了,你还在这儿这么悠哉?”

  平凉侯却是脸上一点尴尬之色也没有,咧着一张大嘴,才发现那昏黄的牙齿都是歪歪扭扭。

  “见过郑侯爷,古侯爷。”孙文成拱手行礼,盯着平凉侯看了看,孙昊也一同跟着行礼,不过,目光却是一直放在那年纪轻轻的北燕侯赵煜身上。

  “这位是?”平凉侯郑泽,摸着下巴一脸疑惑地看着孙文成,他居然忘了眼前这人是谁。

  “你怕是老成呆子了吧,这是河阳孙家孙总兵啊!”西川侯古权翼这时白了郑泽一眼,却是惹得北燕侯赵煜,着眼仔细打量孙文成。

  “哦,哦。原来是孙总兵大驾,失敬失敬。”郑泽装作一脸赔罪的表情,暗地里,却是一脸不屑的笑容。

  这突然间充满的火药味,让在场的各位贵族都是心中有些震惊,因为照理说来,孙家也是大周几大势力之一,比肩五大侯,而着平凉侯此时却装作不认识,其中缘由,还不得而知。

  “他哪里是老糊涂了,一辈子就这么混过来的。”这时候姜岳朝郑泽嗤了下鼻,而后直接绕过他向康乐殿看去。

  孙文成站在原地,尽管内心波动阵阵,但必须冷静下来,今日皇上葬典,绝不能出什么乱子,于是他只能笑着道:“郑侯爷见笑了,孙某人不常在皇城露面,侯爷面生也是理所应当的。”

  孙昊站在一旁,看着父亲有些阴郁的面容,心中很是悲痛,浅浅的,有些恨意。他终于明白了,势大欺人是怎么回事,孙家一直被打压的后果,就是让父亲只能白白忍受别人的羞辱。

  郑泽轻哼了一声,而后扭头,望向康乐殿的方向。

  只有小北燕侯赵煜,这时候面带轻笑地走了过来,“见过孙总兵。”

  尽管赵煜的地位略高,但无论资历还是名望,他还只能算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晚辈,这时候给孙文成行礼,倒是很有风度。

  “你就是小北燕侯赵煜?”孙文成呵呵一笑,一脸柔和的笑容,挂在那张刚毅的脸上。北燕侯赵家,也是与叶家交好的一方诸侯,他们都清楚彼此的立场,所以相只是互心照不宣罢了。

  “正是。”赵煜又是微微点头,一举一动,尽显优雅高贵。

  “说起来,自你父亲去世后,还从未见过赵家人呢。”孙文成轻笑,而后扭头示意孙昊,于是孙昊连忙迈步上前,拱手行礼道:“见过赵侯爷。”

  “呵呵,这位是孙家少将军吧,果然气度不凡,他日当成一方大将啊!”赵煜一番善意的夸奖,目光热切,让孙昊一脸羞涩,这个刚刚长大的将门幼苗,接触到这么多贵族,还是平生第一次。

  孙文成此番带他来皇城,也正是此意,总有一天,孙家部众,将会交给孙昊,现在让他多接触大周各大势力,一来为了露脸,而来也是为了让他明白,太平盛世,尔虞我诈从未消失。

  “多谢侯爷,日后还须各位提点昊儿才是。”孙文成又是轻轻一笑,细细打量着赵煜。

  赵煜察觉到孙文成的目光,他以为是孙文成与他一样,心中抱着无人敢提的疑问。于是赵煜面色有些疑惑地与孙文成目光交接,带着一丝忧色。

  不过,孙文成只是朝他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而后望向康乐殿的方向。

  “辰时已到,龙棺起灵!”奸细的太监呼声,打破了整个青石广场的宁静…

  翡翠金玉石棺,终于是被众多印花红衣仆人从大殿慢慢抬了出来,足足二十四人,在玉棺四方排列开来,每列六人,双手顶肩,面色庄严地举着那红木搭成的支架,步履趋趋,谨慎挪动着。

  青石广场的与大殿玉石台阶相接的地方,早已摆了一尊四足大鼎,其上九龙环绕,对天吐芳,三支粗大的香木,正在被暗火一点点地蚕食着。大鼎后面,是一方铜质灵案,灵案左右端宽脚顶天触地,案身龙纹密布,上面摆着祭祀上苍的太牢大宴,牛羊豚首,三只青花瓷盘陈列。

  内务府总管陈鸿洲和内阁首辅太乾殿大学士李庞,一左一右,随着灵柩慢行,其后则是太子梁贤烨和皇后秦氏,福王梁贤烨和两位幼年皇子以及众妃嫔身着孝装,亦是趋步前行。

  呜~呜~

  厚重的号角声,在康乐殿外的护栏边响起,顿时百官匍匐跪地,众诸侯闻声叩首。

  随着玉石台阶,一步一步,步履沉重,梁贤烨站在列队之中,远远望去,只见下方广场上人影无数,穿戴整齐,全部肃立缄默,潜心仰望。

  空气中,弥漫着粗木香的气味,万人临场,却听不到一点声音,阵阵阴风也停了下来,宛若安宁地在给这位皇帝送行。

  没过多久,皇帝的灵柩,终于是抬到了灵案前,于是帝王家眷,全部绕过灵案来到正前,陈鸿洲和李庞两位大员,则是转身去了后头,站在诸侯前列。

  “葬典开始!”又是那阵极其奸细的太监叫喊声,一时间,场上所有皇室宗亲、诸侯藩臣、文武百官全部匍匐身躯,头冠触地,那一个个序列整齐的黑甲禁军,则是左膝半跪着地,右臂紧紧握着手中的长戟,身旁的白幡,因为没有风的存在,只是静静地插在原地。

  “天子龙棺,九叩九拜!”

  在众人听到这声太监令下后,全部以腰为基,举起双臂,直立起上半身,而后面露悲痛,一声不响地叩头着地。

  九轮叩首,九番伏拜。此时整个大周皇城,进入了最肃穆庄严的时刻,所有人心中空无一物,潜心跪拜皇帝,仿佛忘记了秋风战马,忘记了朝堂敌争。

  “摆架灵宫!”

  叩拜完毕后,皇帝的灵柩再次被缓缓抬起,前往青石广场的入口处,按照此前的队列,皇室宗亲及诸侯大臣全部跟在灵柩之后,数以万计的送灵人马,绵延数里,朝着皇宫正门午朝门前行…

  万龙山,皇城东北角的一处低矮山丘,此地葬着大周太祖皇帝,以及昔年征战四方梁家牺牲的臣要。这位皇帝的灵柩,是真正第二位葬在此地的君王。

  万龙山前,有一座灵宫,用来摆放皇上的棺椁,灵宫总体不大,但气势恢宏,依山傍水,红墙黄瓦,帝王家气息弥漫。

  徐长平和方宁泽,手持佩刀,面色肃穆地站在这里恭候皇上灵柩的到来,当然,他们更是为了恭候下一任皇帝,福王殿下梁贤烨。

  除了帝陵前的几百皇陵卫军,万龙山后,徐长平让方宁泽布下两千余禁军,是为了以防万一。

  “殿下让我们戍军在此,到时候诸侯林立,这也不好做什么啊。”方宁泽面带苦色,一脸惆怅地望着徐长平。

  “无须放在心上,只是为了防止突发情况罢了。再说,殿下是来万龙山公布遗诏的。”徐长平却是脸上挂着一脸浅笑,只要那封遗诏被公之于众,不仅诸侯百官会认新帝,就连那海阳侯到时候带兵来皇城,敢不敢打还是另一回事。

  方宁泽转身望向万龙山,叹了一口长气。回想起当日受宋统领之意相助福王,一路走来,发生这么多事,不由得感慨万分…

  福王梁贤烨,走在送灵队列之中,出了皇宫,终于是见到了皇城里的大周子民。

  “皇上啊…皇上啊…”

  “皇上…”

  ……妇孺老少,精壮男子,哀嚎声不绝于耳,全部跪伏倒地,捂胸痛哭。

  梁贤烨这时才明白,自己的父皇,是有多么的得民心。这昌平盛世,足以让这位死去的皇帝名垂青史。

  目光收回,梁贤烨没有再观察那些哀声哭泣的百姓了,而是扭头向后看去,内阁首辅李庞见福王梁贤烨回身看他,二人目光交接,互相点了点头。一旁的陈鸿洲见状,面色阴晴不定,不由得生出一丝慌张。

  这时候,孙文成见前面那位皇子朝自己看来,心中有些惶恐。这是谁?孙文成在心中暗自发问,五皇子梁贤禹自己是亲眼见过的,但很显然此人不是,太子站在中间,自己也能认出来。莫非是福王梁贤烨?听闻他成年便被封了王,竟一下子长得这么成熟了!

  “话说,五皇子居然没赶回来…”孙文成在心中又嘀咕了一句,倒是很惊诧。

  几位老诸侯,看到梁贤烨后,面面相觑,那位精神奕奕的年轻福王,眉宇间透露着摸不透的威严气息,目光深邃坚定,仿佛是做了什么重要的决定……

  还在找”帝王律”免费小说

  :””,,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