娚儿在现代 第125章 获奖
作者:朱晓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虽然能看出各自的编导摄像努力在创作创新了,但最终效果还是一大群看起来差不多的中年男女,差不多的生活状态。老师分为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职工分为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和国企员工,教书或上班,运动练字两不误,动静皆宜,个个家庭幸福,情趣高雅——终究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

  目前为止看起来最洋气的就是那位爱好书法的学者兼古董收藏家了,人家以前还是个儒商,很大方地给镜头展示了他的诸多收藏中的一部分,让不少观众险些掉了下巴,看不出这个貌不惊人的儒雅老头居然还有如此家底,有的作品光听作者名字和年代就要跪下了好吗?!

  现场众人身后的电子大屏幕同步播放了每人的短片,不过为了不干扰选手表现,关闭了短片的声音,但画面上一闪而过的几幅作品依旧在懂行的专家中引起了一些小骚动。

  观众们忙着百度科普刷论坛,专家们忙着相互沟通,以至于这位收藏家之后那位选手的短片都没多少人在意了。

  终于要到最后一个人了。

  此时正在舞台上坐着写字的萧悦沄心无旁骛地挥毫,比起之前某些在镜头下端得过猛,明明在写正楷,却把毛笔当大刀舞的选手,或者庄严肃穆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的选手,萧悦沄仿佛丝毫不受镜头的影响,运笔流畅,身姿潇洒,自然得仿佛写字只是他身体下意识的记忆,人与笔的互动浑然天成,赏心悦目。

  定力不错。

  台下评委们微微点头。

  刚才镜头扫到过萧悦沄已经完成的正放在旁边晾干的几幅字,匆匆一眼也能看出他的功力非常扎实,配合那张脸和通身的风姿,上天真是厚待这个年轻人啊。

  国家书法协会的赵主席在心里感慨着:萧悦沄不是个绣花枕头真是太好了。这次大赛不仅招商引资,还首次尝试电视直播,运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好不容易在华国年轻人中都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度,不得不说有萧悦沄这么一个年轻偶像型选手的存在,让这次的推广更加顺畅,在这之前,赵主席根本没想到事情会进展得如此顺利。

  现代社会,许多人崇洋媚外,国学逐渐式微,键盘取代了书写,很多人提笔忘字,书法更是逐渐没落下去,连高考艺考生也更乐意选择学习西式素描油画等,书法和国画的考生逐年减少,这种传承不利的苗头,怎能不让他们这些站在圈子顶端的人心急?

  最近几届大赛,新出头的相对年轻的优秀书法家已经越来越少了,从连续两届大赛金奖挂零的结果可见一斑。

  这也是为何赵主席上台后执意要在这届改革比赛方式,扩大民间影响力,唤起年轻一辈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和喜爱了。因此,萧悦沄的出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他确实有真材实料,赵主席是一点都不介意把他捧成重点培养对象的。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赵主席还再三跟s省协会的俞主席以及几位老资历联系,听他们肯定过萧悦沄的真实水平和人品才放下心来。

  不过,尽管赵主席很想在书法圈对外树立起一个青年偶像,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干预大赛结果本身,他甚至拒绝成为主要评委之一,只是以颁奖嘉宾的身份静静地坐在前排等待比赛的结果。

  忽然,现场大屏幕画面一变,萧悦沄的短片出现在了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

  入场的先是一个磨墨的人,看不到脸,桌案、笔墨、修长的手部特写之后,只见沾完墨水的笔在纸上写就了一个端正的楷体“書”字。

  下一秒,画风一变,车铃声响起,周围环境音也开始嘈杂,骑着自行车的人出现在镜头前。

  半长不短快要齐肩的头发随风飘荡,配合萧悦沄那张俊美无瑕的脸,不但不让人觉得娘气,反而有种别样的随性风采。

  那完美的脸部大特写呈现在画面里时,多少观众捂着鼻血继续看下去。

  教室、图书馆、食堂,每个场景只有一两个镜头,伴随着充满青春气息的音乐,寥寥几个镜头,让观众们感觉自己跟萧悦沄一起读了回大学,那美好的校园时光总是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

  镜头果然跟随萧悦沄的身影,从美丽的现代化校园转变到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四合院,银杏树下,古琴声浑厚悠远,镜头很快捕捉到了树下萧悦沄那仿佛魏晋名士般的身影。

  下一刻,镜头又转变到短片开头的场景,同样的那支笔这一次写就了一个飘逸的行书“琴”字。

  下一个镜头,刚才的弹琴人消失,琴声却不绝,庭院中,萧悦沄也开始合着越来越奔放汹涌的节奏舞剑。

  恍惚间不少老粉丝仿佛觉得自己又看到了“剑仙”,刚想打字怀念一番,却见剑法越来越凌厉,破空声不绝于耳,与此同时,书房内的萧悦沄在案头沾墨挥笔,两边镜头来回切换,越来越快,琴声也越来越急促,观众们也被这股气势所感染,盯着屏幕大气都不敢喘。

  终于,琴声停,舞剑人收剑,一个硕大的狂草繁体“劍”字力透纸背,气势张狂得仿佛要从纸上一跃而出。

  观众们这才找回了呼吸,所有人以为短片到这里就结束了,却没想到后面还有一个彩蛋。

  “哥哥,我也想学书法。”一个满是好奇的童稚声音忽然想起。

  一个跟萧悦沄长得非常相似,如天使般的小男孩背着小书包走到了桌案边,可爱的模样,水灵灵的大眼睛萌化了一大群观众。人们这才看清楚,这是一间书房,萧悦沄立在桌前,正拿着一根笔练字,仿佛之前的一切都只是他的想象一般。

  “你啊,就先从楷书练起吧。”

  伴随着温和悦耳的宠溺声音,萧悦沄握着弟弟的手开始教他写毛笔字,镜头从特写、近景切到远景,两兄弟的声音也越来越低,直到画面全部结束,还让人意犹未尽。

  ……

  明明才两分多钟的短片,两句对话而已,为什么却感觉看了一部电影?居然就没了?还想多看一点啊摔!

  之前的短片大部分都用选手的采访自述或解说词支撑片子的主干,中规中矩,内容也差不太多,但萧悦沄这个片子却偏偏只用画面、现场声和音乐就做出了如广告宣传片一般的效果,质感秒杀其他片子。

  难怪昨天彩排时,其他选手要腹诽了。

  没错,在拿到决赛选手名单后,组委会就跟节目组碰了个头,最终派去拍摄萧悦沄短片的团队确实是所有团队中最优秀的一个,设备也是特地带的最全的。虽然没有真正广告和电影那样隆重,时间也比那些片子仓促,但对于电视台的一个小小的节目短片而言已经是非常重视了。

  萧悦沄当然也跟其他选手一样接受了一段个人经历的采访,但是素材拿回台里之后,编导看完了所有画面,灵感如泉涌,决定用画面说话,还大胆玩起了结构,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剪辑手法,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总算没有辜负他们大老远去阳城拍回来的这些优质素材。

  所有二十个以参赛选手为主人公的短片,除了介绍选手经历和性格外,最后的中心思想都若有似无地落在了普及书法上。说实话,观众都不傻,虽然谁都知道弘扬国学国粹是应该的,但这样的片子一来就二十个,谁都会审美疲劳啊。

  幸好,最后压轴的是萧悦沄这一段。

  导演组无数次庆幸萧悦沄按姓氏笔画排在了最后一个。

  节目组的官方微博也实时更新着,几乎电视上每播完一个短片就将其放到微博上公布,被许多人观看转发,继续发挥着影响力。

  数天之后,大家会发现,萧悦沄的那个短片几乎成为了书法艺术的官方宣传片。

  许多人纷纷表示自己就是在看完那个片子之后,觉得学书法气质高雅极了,萌生出了让自己或孩子也去练一练书法的念头——这些就是后话了。

  因为这个短片,直播楼和□□群里又鸡血热闹了一阵,现场的评委听不到声音,对欣赏片子效果稍有折扣,不过他们的重点显然都放在了萧悦沄写下的那几种字体上,单看“書、琴、劍”那几个字都算难得的佳品了,他们对那几个镜头中一晃而过的字印象非常深刻。不过,由于拍摄手法和镜头剪辑的关系,他们虽然知道弹琴和舞剑的人是萧悦沄,但写字的是否真为萧悦沄本人就不能百分百确定了。

  不过,这个答案待会就知晓了。

  播放完短片后,回到现场,因为离截止时间还有一点,主持人开始访问现场专家评委选用那五篇作品当题目的原因以及各自的难点。

  这都是台本里有的,也经过事先演练,选出的专家口才很好,回答得很流畅,尽量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不知不觉灌下了五篇古文简析。

  同时,镜头时不时切换到选手那边,有的已经完事收笔,正在小心地整理自己的作品,有的还在奋笔疾书。

  幸好舞台足够大,能放下那二十张桌子,并晾那一百多幅作品。

  每幅作品落款都是参赛人的姓名和私人印章,不怕被弄混。由于时间不太充裕,因而如果不是实在不满意或者写错了字不好修改的,很少人会反复写一道题。

  终于,哐的一声,锣鼓敲响。

  一个小时书写时间截止,所有选手撤到舞台侧后方等待区,礼仪小姐上来一一收走所有作品并将落款位置糊好。因为给所有选手的纸的尺寸大小和指定的落款区域都是一样的,因而节目组早就设计好了几十个展示道具,不只可以竖立摆放和展示作品,还能遮住所有人的落款。

  一段长达十五分钟的广告之后,回到赛场,手脚利索的礼仪小姐们已经将第一批需要检阅的隶书作品摆放好,推到了舞台中央。二十个选手此时已在舞台侧面坐了三排,也在侧头观察着舞台中央,企图在打乱顺序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

  六位专家评委离席,上去靠近欣赏每幅作品,在自己的打分板上为每幅作品写下简短评语并打分,此外每种字体,每个专家都需选出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三幅作品。

  因为是现场直播,给专家们的时间并不多,好在大家浸□□法多年,眼光都是不俗,面对后辈们大部分都算稚嫩的作品,众目睽睽之下,评判起来并不难,同时,镜头在一一展示完所有作品后,便经常在选手区和评点区来回切换,捕捉评委的脸色和选手的反应。

  此时,网上各帖子里也很热闹。

  “明明很枯燥的节目,为什么我还一直没有换台呢?”

  “谁说枯燥?我觉得好紧张啊啊啊,马上就要宣布成绩了,赛制其实挺残酷的啊。”

  “反正我觉得看起来都差不多啊。”

  “本人学书法十年,刚刚展播时,每幅我觉得牛的作品都对着电视机拍下来了,我觉得3号、8号、12号、17号和19号里会出前三,立帖为证!”

  第一轮过去,萧悦沄的篆书作品并没有成为前三之一,公布结果时,他一直保持微笑,仿佛对此早有准备。篆书是五种书体里练的人最少的,且大部分水平高的年龄都偏大。

  果然,揭开落款后,发现篆书的前三名有两个都在五十岁以上,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选手。

  看到这一项的结果,那三人在旁人的恭喜下,笑眯眯地道着“承让”。然后他们都被请上台,接受专家点评和主持人简短采访。这三人并不全是初赛篆书四人组之一,没能上台的其他两人脸色都有些难看。

  台下,傅若谦看了看旁边的邹文涛,见他的表情已经从刚才的紧张变成了显而易见的遗憾。

  果然这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容易分辨情绪啊,傅若谦摇了摇头,转头看向另一边的傅朗,发现堂兄正认真地注视着台上耀眼的萧悦沄,脸上看不出悲喜,但傅若谦却能看出他眼底的温柔。

  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台上,果然见萧悦沄也正回望傅朗,两人在半空中对视,互相传递着安抚、信任与……缠绵。

  [没进前三呢。]

  [没事,尽力就好。]

  [嗯,后面几场看我的。]

  [我相信你,等你拿奖。]

  [谢谢亲爱的。]

  ……

  啧,光明正大地虐狗。脑补完不忍看的傅若谦干脆地扭过头去,看向邹文涛那边。

  **

  渐渐地,五轮自选题目一一评鉴并揭晓前三。五种字体的作品编号顺序都是打乱的,因而每次选手的编号都不同。

  每一次揭开前三名的落款,节目组都留足了铺垫和悬念,虽然总榜的业内含量不高,但节目组偏偏弄了一个总榜表,搞得跟奥运会金牌榜一样,营造出选手们你追我赶的气氛,闹得观众的心也跟着忽上忽下。

  篆书和隶书,萧悦沄都没进前三,无数路人观众都为他可惜,却没想到他居然后来者居上,在后三种字体上大出风头!

  楷书第二、行书第一、草书第一。

  天才啊!

  节目组很贴心地及时扫描了所有作品,并发上内部客户端,现场的观礼嘉宾们都可以用赞助商提供的ipad点进去实时欣赏。当然,落款都是蒙住的,编号也与台上一模一样。如果六位专家有并列第一名难分高下时,那么现场专家们也可以用客户端投上一票。

  因而,虽然不能上台,但现场的所有专家团成员也都是认真看过所有作品的,对每幅作品水平的好赖都自有评判。

  这也是为什么在揭晓之后三种字体的前三时,他们会那么惊讶了。

  如此年轻的萧悦沄,短时间现场书写水平和心理素质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大部分选手的现场能力都比平时打了折扣,但萧悦沄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很平静淡然,宠辱不惊,那几幅字水平也很高,完全没让人觉得他受了什么影响。不,确切来说,他的那幅行书作品比初赛时的更加精进了,简直让评委们爱不释手。

  当然,现场能力和心态不俗的高手还有好几个,但是因为镜头上的萧悦沄实在吸引眼球,自然就让观众忽略了其他人。

  萧悦沄的行书在初赛时就吸引了专家们的注意力,被视为夺魁的热门之一,只是没想到他的楷书和草书水平也如此高。

  尤其是草书,龙飞凤舞,带着习武之人特有的恣意锐气,跟他楷书的端庄雄伟,行书的飘逸灵动大有不同。

  自开蒙起,萧悦沄的字从小便受到名垂青史的书法大家指点,加上他本人天赋不凡,十几年勤奋练习下来,水平早就很高,尤其是他最爱的行书,在大周就受到过不少称赞。

  即使到了现代,除学习兼职过于忙碌时外,萧悦沄也几乎没有间断。进入阳城大学的这一年来,萧悦沄更是系统学习了现代对书法的理论研究,结合少时书法老师对自己的教导,颇有所得。

  可以说,萧悦沄的书法起点比现代所有人都高,而且他比现代许多人都知道该如何摒弃杂念,沉下心练习。

  至于草书,习武之人的手劲和蕴含招式的笔法感悟,也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总之,萧悦沄的行书和草书着实让评委们惊艳了一把。

  最后一个自选题,也有二十幅作品。因为要求不能与已经写过五幅字体一样,所以选手们纷纷选择了瘦金体、簪花小楷、正楷变行楷、大篆变小篆等等……总之,并没有太多新意。

  萧悦沄选用的则是大周初年一个颇有名气的梅姓娚儿所创的字体,人称“梅体”的变种。“梅体”跟宋徽宗的“瘦金体”有些相似,笔画瘦硬,飘逸婉转,却又很有风骨,就如娇美芬芳却有高洁傲骨的梅花一般。

  梅氏的作品在大周风靡一时,很受闺阁娚儿的追捧,萧悦沄也跟风练过一阵子梅体,不过经过受书法老师的指点后,萧悦沄将自己熟悉的风格融进梅体中,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风格,梅体的影子反而不多了。

  老师曾经欣慰地调侃道:“如果你勤加练习,几十年后,你的作品要是方便流传出去,也许史书上也能多个‘萧体’了。”不过,娚儿,尤其是未婚娚儿的墨宝按说是不能轻易流传出去的,因而当时萧悦沄并没有在意。

  现在想来,能得到老师如此评价,萧悦沄的那笔变种梅体应该确实不赖了。

  从没在书法史上有过记载和作品流传“梅体”一在舞台上亮相,顿时就吸引了评委们的目光。

  萧悦沄更是被叫到台上被好一番采访问询,由于历史不同了,梅氏和他的作品在这个时空中根本不存在,自己老师的名字说出去实在太吓人了,萧悦沄只好在心里跟“梅氏”说声抱歉,回答说是自己在一位长辈的指点下,参悟出来的。

  评委还要询问那人的名字,萧悦沄回说已经过世很久了。

  评委们将信将疑,转念一想,如果真有人早就创造了这种字体,应该早在业内名声大噪才对,除非萧悦沄的那位长辈是一位非常淡泊名利的高人,要不就真如萧悦沄所说,是他参悟出来的新字体,至少也是他参与创造并传承下来的。

  模仿和创新,后者的价值当然是要大大高于前者的,况且,开宗立派那可是大家气象。许多专家看着萧悦沄那自选作品的目光,就像在欣赏一个稀世珍宝,对萧悦沄本人也更是刮目相看。

  最终综合全场表现,萧悦沄打破了两届书法大赛零金奖的沉寂,成为第六十届华国书法大赛唯一的金奖!

  评委会评价:“即便没有最后的自选作品,萧悦沄行书和草书的水平也足以获得金奖,没想到他会在最后又给人一个巨大的惊喜。本届大赛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一个天才和一种新字体,今天这场比赛足以在现代书法史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演播厅中掌声雷动,镁光灯闪成一片,台下的傅朗等人也都满脸自豪地大力拍手,邹文涛差点就想吹口哨了。

  萧悦沄接过奖杯和证书时,终于表现出了一丝他那个岁数该有的活泼生气,高兴地亲了一下奖杯,然后朝台下某个方向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就像一只期待表扬的孩子,那笑容明媚得险些闪瞎了观众的眼,也让傅朗的嘴角微微勾起。

  网上粉丝群中已经乐疯了,本来以萧悦沄的年纪,再参考历届获奖者,他们早已做好看他陪跑的心理准备了,根本没人想到萧悦沄居然真能拿到金奖!

  偶像比自己想象中还要优秀的感觉,实在是太惊喜了!

  真不愧是正能量男神,喜欢他的人不努力点可怎么行?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作者不会书法,本文所有书法相关知识都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bug,欢迎指正!谢谢!

  因为我坚持写完比赛再发,于是爆字数了,今天写了6500+

  不想让比赛拖到明天才结束,所以今天还是晚了。对不起大家_(:3ゝ∠)_

  错别字待改

  感谢

  初梦良安扔了1个地雷

  yu扔了1个地雷

  谢谢么么哒!

  本文努力收尾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