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明直播间 第28章 明水泥?
作者:洋葱头大脸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然而,拒绝是人生必备的一堂课。顾迟意拒绝了所有人,因此村子里的人虽然心里有意见,不过也舒坦了许多,毕竟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温良玉打算建立纸坊且招人事宜交给顾迟意的消息不知道怎么的被传了出去,现在整座村子的人都想着讨好顾迟意。

  这不,顾迟意前脚才刚送走一个人,后脚就又有人上门了,里正家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

  由于人太多了,顾迟意实在是推托不得,只好每天天还没亮就跑去自家监工去了。

  顾家的东西不多,所以都搬到了院子里,这项任务已经做完了。房子也早拆完了,顾迟意还是挺厚道的,不仅付工钱,还包了工人们的一日三餐。大家干起活来十分卖力,生怕给顾迟意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听说温良玉还要建纸坊,到时候肯定也要招工,这些人肯定要表现好才能入得了那个公子哥的眼。

  本来前几天顾迟意就应该将招来的人带给温良玉面试的,不过,由于家里出了这场火灾,所以时间往后推了几天。

  就是这么几天,村子里的人天天来找顾迟意,亦或者找上那些被选中的家庭,希望对方让出这么一个名额。

  总而言之,这几天村子里简直是鸡飞狗跳的。

  这一天,顾迟意正在给自家的菜地施粪肥,忽然听得隔壁有人在喊着他:“迟意——”

  顾迟意抬头一看,正是隔壁家的林婶。一看到她讨好的笑容,顾迟意就头疼了,这副表情实在是太熟悉了,最近村子里几乎每个人看他都是这副表情。

  “嗯,林婶。”顾迟意笑笑道。

  林婶先是关心地问:“你家建得挺快的,再过几天就应该建好了吧!”

  顾迟意点点头:“差不多了。”

  林婶叹了口气,说:“这天气好啊,怎么偏偏那几天下雨了呢,今年我们家颗粒无收,都是依靠往年的粮食度日的。”

  顾迟意想起了那淹没部分稻田的洪水,叹了口气:“只要想办法,总不会给饿死的。”

  林婶嗯了一声,才说:“听说温公子最近打算招工,是吧?”

  来了,正题来了,顾迟意打起精神:“是的。”

  林婶搓着手掌道:“我们家这情况你也是知道的,都是邻居,能拉一把就拉一把是吧?你看……”

  见顾迟意没有接自己的话,林婶不得不有些羞恼地将剩下的话说出来:“你看能不能给我们家一个进入纸坊的名额?”

  思及林婶曾经也借过一点米给顾家,顾迟意没有拒绝,不过就是让大哥过一眼,于是他点头说:“可以,只是能不能用最终不是我说了算,是温公子说了算。”

  林婶有些不高兴了:“你跟温公子感情那么好,就不能通融一下?”

  顾迟意装作不懂地说:“这不是已经通融了吗,我已经答应给你们一个名额了。”

  林婶不得不将话挑明了讲:“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想直接进入做工,不用搞那啥子面试。”

  顾迟意面无表情道:“这个……我做不了主。”

  真是蹬鼻子上脸,给个机会已经不错了,还想要求更多,别人都不敢这么讲。

  虽然给了林婶一个面试机会,但是林婶还是很不满足,烟着脸走回自家屋子里。

  顾迟意忽然有些后悔答应这个贪婪的林婶了,用脚趾头都知道她会挑选什么样的人,她家的几个儿子大部分是不成器的,品行较好的大儿子又不得她的喜欢。不过,话已经说出口了,自己总不好再收回,只能期待林婶家好好珍惜这个名额挑个靠谱的人。

  到了下午,顾迟意看着底下排成排的人,这些都是那些家庭选中的人。顾迟意已经跟这些家庭再三确认过两点了:第一,为人品行好。第二,用不用不是顾迟意说了算。

  这些人一共十六人,不多,让温良玉过目的话,不需多长时间。

  带着这群人,顾迟意朝着温宅前进了,随行的人都是村子里的人,大家都很熟悉。然而,此时此刻,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是竞争对手,大家彼此之间难免有些隔阂。

  温宅就在顾家附近,走了几步路就到了,顾迟意敲了敲门,门房一看,见这么一长列的人,有些吓到了。不过,随后他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顾公子,快请进,公子已经吩咐过了,就等你们来了。”

  一长列的人进入了院子,院子里排成了四方块。

  温良玉听了下人的通报,很快就出来亲自迎接顾迟意。

  见温良玉出来,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挺直胸,跟接受检阅的士兵似的。

  温良玉让下人在屋子里摆了桌椅,然后站在队伍前面说:“所有人都等在院子里,等管家叫人,你们再进来,明白吗?”

  所有人大声道:“明白!”

  顾迟意则是跟随温良玉坐在椅子上,然后看着第一个面试者。这是个憨厚的烟脸汉子,一进屋,就紧张得直冒汗,不停地擦着额头,看都不敢看温良玉,像是一只受惊的兔子。

  温良玉问:“姓名,籍贯?”

  “吴、吴森林,后吴村人。”

  温良玉和气道:“不要紧张,慢慢说。”

  大概见温良玉为人和和气气的,所以大汉放松了下来。放松下来的大汉简直就是个话痨,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了。

  其实面试不过是走个过场,短短一场面试是看不出一个人究竟是怎么样的,重点还在后面的试用期。

  不过,温良玉看人眼光极其犀利,有几个村子里公认的偷奸耍滑的人就被刷了下来。顾迟意看到这些混混也有些无语,他再三强调过人品很重要,居然还有人将混日子的人塞进来,真以为不会被刷吗?

  就这样,顾迟意带来的十六个人,有十二个人被选走了。得到了这份工作的人全都欢呼起来,欢天喜地地朝着温良玉和顾迟意道谢,就差把他们当作菩萨供起来了。

  另外四个则是一脸不甘地看着顾迟意,温良玉这些人不敢得罪,只能将气发泄在顾迟意身上。

  才出了温宅,那四个人就将顾迟意包围起来了:“顾迟意,邻里乡亲的,为什么刷下我们,总有个理由吧?”

  顾迟意心里暗暗骂了句,摊了摊手:“这是温公子的决定,不服的话,你们可以找温公子。”

  这些人哪里敢找温良玉的晦气,顾迟意就是知道他们没这个胆找温良玉才这么说的。

  然而,这些人却不想就此放过顾迟意,不依不饶道:“你跟温公子一起的,难道连这个都不知道?”

  顾迟意拉下脸道:“温公子自有他的想法,我无法干涉。”

  刚刚在院子里,这四个人连屁都不敢放,现在又来找自己麻烦,是认为他顾迟意好欺负吗?

  顾迟意要走,几个人却不让走,扯着顾迟意的袖子,囔囔着要顾迟意给个说法。

  其中一个,更是激动得扬着拳头唾沫横飞。

  其他被录用的人看到这情景,顿时不干了。现在,顾迟意可是他们的恩人,这些人在温宅门口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欺负顾迟意,真当所有人是死的?

  于是,这十二个人便围了上来,为首的便是面试第一人烟脸大汉。

  “臭小子,放过顾小哥的领口,信不信,老子将你打成肉泥!”烟脸大汉吴森林怒吼一声,震得所有人耳膜都在嗡嗡嗡作响。

  那四个人都是身材矮瘦的混混,哪里敢跟眼前这个壮得跟一头牛似的人对峙。更何况,想教训他们的可不止吴森林一个人。

  这几个人就是欺软怕硬的混蛋,幸好温良玉没有录用他们,顾迟意心想。

  看着那四个人灰溜溜逃跑了,顾迟意连连道谢。

  吴森林豪爽地拍了拍胸脯:“谢谢顾小哥了,要不是顾小哥,我们也不会有机会得到这么好的活儿。”

  其他人纷纷应是,又说了许多感谢的话。

  顾迟意长叹一口气,自己真的只是想报恩而已,似乎将事情搞得更糟了。这四个人,四个家庭,跟自己算不算是报恩不成反结仇了?

  离开温宅后,顾迟意便朝着自家的方向去了。

  这年头,只有有钱人才用得起砖头,大多数人是用石头建房子的。由于要重建一座可能住一辈子的房子,顾迟意自然是一切力求最好,而不是建一座一到雨天就漏雨的破屋子。

  直播间的人闹着要看这些古代人是如何建房子,要求顾迟意每天监工的时候,必须开着直播。顾迟意见这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便答应了。

  最让未来人好奇的是,据顾迟意了解,这个朝代是没有水泥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建起房子的呢?

  直播间里热闹讨论起来了——

  “从其他直播间看,很多人囔囔着要发明水泥,结果连个毛线都没发明出来。”

  “顾教授,关于水泥这方面,你了解过吗?”

  ……

  顾迟意从容道:“在我们现代,很多小说里都提起过主角穿越到过去,发明水泥的故事。因为有学生问过我,所以对水泥的历史我稍有研究。”

  直播间立马叫声一片——

  “啊啊啊,顾教授太牛逼了,连这个都懂!”

  “服了你,顾教授,连这个都有研究过。”

  ……

  顾迟意只好开始介绍了:“水泥最早起源于英国,也有说是起源于古罗马……”

  才刚开口,直播间便闹起来了——

  “西方史我们都知道了,那群狗玩意儿,他们的文明史保存得好好的呢!”

  “说说中国的水泥吧,期待是中国发明了水泥,省得那群玩意儿整天叫嚣着老子天下第一。”

  ……

  顾迟意说:“我们国家究竟有没有发明近现代水泥,还有待考据,我不敢轻易下结论。”

  直播间的人不干了,又开始闹。

  顾迟意被这群大爷搞得一个头两个大,皱了下眉头:“不如我们先看看姜叔他们是怎么砌墙的吧!”

  直播间的观众这才勉强达成了一致同意。

  顾迟意走上前去,看着姜叔他们忙活。

  他看到了满地的海蛎(haili)壳,这种壳顾迟意熟悉得很,在前世他便是居住在沿海,那里的海蛎煎极为出名,卖海蛎的也四处可见。没想到,姜叔找来的居然是这些普普通通被人废弃掉的海蛎壳,顾迟意有些好奇起来了。

  要知道,海蛎类似贝壳,只有里头的软肉可以食用,壳是不能食用的,一般人都是挖完肉就直接扔掉。姜叔居然将这些海蛎壳收集起来了,想来是有用处的。

  直播间的人问:“那是什么玩意儿,没见过。”

  顾迟意不得不向这群从没见过海蛎的“土包子”讲解起什么是海蛎了。

  直播间的观众每个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直呼顾教授厉害。

  顾迟意接着介绍:“其实,古代有用生石灰拌上水充作水泥建屋子的,生石灰掺上沙子跟水结合,就变成了熟石灰。而熟石灰跟二氧化碳结合,便变成碳酸钙,凝固起来。古罗马水泥便是这个原理。”

  直播间的人听了这话,立马去查资料了。说句实话,在未来,水泥已经被抛弃了,人们建屋子用了更高级的材料。所以,水泥也算是很偏僻的冷知识了。

  不多时,便有人嚎叫着回复了——

  “卧槽,真的有这条资料,老子去那群混蛋的资料库查了下,真的一模一样。”

  ……

  顾迟意有些奇怪了,便问:“为什么那边的人文明保存得如此完好,华夏的文明却断层了呢?”

  直播间一片沉默,然后一个人幽幽地说:“这事情说起来太复杂了,以后你会知道的。”

  随后,一大堆弹幕跳出来了:“是啊,顾教授,我也想帮你,可是这涉及到很长的一段历史,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

  ……

  顾迟意也不纠结这个问题,说:“那等有空了,再给我说说吧!谢谢大家了。”

  “好了,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姜叔要做什么。”顾迟意将话题拉了回来。

  只见姜叔指挥着工人架起了可以炼铁的炉子,将海蛎壳放在炉子上烧起来了。

  顾迟意充当了一回记者,“采访”姜叔道:“姜叔,这是做什么?”

  姜叔见是顾迟意,便耐着心解释:“要将海蛎壳烧成灰呢!”

  “做什么用呢?”

  “可以加红土用来砌墙,或者单独使用用来刷涂墙壁。”姜叔简洁道。

  顾迟意明白后,忽然道:“我这里还有个古方子,可以用来砌墙,不知道姜叔有没有兴趣?”

  直播间的观众和姜叔同时疑惑起来了。

  直播间的观众兴奋道:“顾教授,你还有古方子,怎么不早说!”

  顾迟意微微一笑,看着眼前一脸疑惑的姜叔。

  姜叔咳嗽一声,说:“迟意,你说,姜叔听着呢!”

  顾迟意说:“姜叔,我这方子是三合土的方子。材料为石灰、黄土、沙石、桐油和糯米浆,这些材料不算稀奇,关键是看配比——石灰跟黄土的配比一般是四六开,或者是三七分;沙石少一点,大概占一成;然后还要掺入一点桐油和糯米浆,主要是起黏合作用。(来自资料)用三合土砌墙造价或许会高了点,但是这点支出我还付得起。”

  在2017年的现代,三合土可是号称比水泥还硬的玩意儿,但是却不大规模用于建筑,只因造价太高,还是用水泥实惠。因此,三合土只用来修补一些古建筑。

  直播间的人还在讨论着顾迟意的这法子,不过他们也没质疑,因为顾迟意想将这三合土用在自家房屋的建造上,想来他们很快就可以见识到了。

  姜叔听完后,沉思片刻,才说:“这倒可以试试,只是材料的价钱会往上涨呐!迟意,你可要想好了。”

  顾迟意很坚决地说:“屋子不是衣服,可能要住一辈子的,一定要建好。”

  姜叔笑了声,拍拍他的肩膀:“姜叔是担心你开支太大,家里用度拮据。”

  顾迟意笑了下:“姜叔不用担心,我自有打算。”

  其实每个月还一两银子给温良玉,差不多是将酿酒获得的分成给了温良玉。虽然,温良玉不肯收顾迟意的钱,但是顾迟意却是牢牢将这笔账记在心里头。

  等材料来了的时候,姜叔真的亲自试用了这个配方,然后对实验结果大吃一惊。这三合土极其坚硬,用铁锤都敲不破,用来铺地板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在这几天,在姜叔的主持下,顾迟意的房子总算是建好了。姜叔是个十分负责任且富有经验的水泥匠,不仅努力为顾迟意讨价还价节省材料,干活也很卖力。吃完午饭后,顾不得休息,他又指挥着人开始顶着烈日干活了。

  短短一个月,姜叔瘦得衣服都肥了一大截,这些顾迟意都看在眼里。

  房子建好一个月后,顾迟意还特地送了姜叔一坛红曲酒,还有数斤猪肉,聊表感谢。姜叔却是死活都不肯收,只因顾迟意贡献了一个三合土的秘方,姜叔简直是感恩戴德。他身为泥水匠,知道这种秘方的价值,所以非但没收顾迟意的礼物,还将工钱都退给顾迟意,只希望顾迟意允许自己用这个秘方给其他人建造屋子。

  顾迟意很大度地同意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时,正好温良玉的纸坊要开建了,于是顾迟意便将姜叔推荐给了温良玉。温良玉只跟姜叔聊了一会儿,就拍板决定,让姜叔全权负责纸坊的建造。

  姜叔很开心,因为温良玉是他有史以来接待的第一位大客户。做完温良玉这笔单,他大概可以三年吃喝不愁了。

  在所有人眼里,温良玉就是一只大肥羊,几乎一大堆人等着和他扒上关系。连村子口的小花姑娘都经常去温宅门口转,希望能见到温良玉。更别提,附近村子的媒婆都来找温良玉,却连温良玉的面都见不着。

  对温良玉的桃花,顾迟意略有耳闻。他不知道的是,温良玉对其他人却是极其的冷漠,那些媒婆只要一说明来意,就被赶出去了,连温宅都进不去。古代,对媒婆就算不喜欢,也不敢如此对待。谁知道,回头说亲的时候,这媒婆会不会背后说坏话,让自己一辈子嫁不出去亦或者娶不到老婆。

  但是,温良玉就是那个意外,即便媒婆将他贬低得一无是处,还是有无数的女人前仆后继的,希望成为温宅的女主人。

  所有人都知道,温良玉没有老婆,连侍妾都没有,甚至可能没有公婆。只要嫁过去,就是享福的命。

  人啊,就是这么的现实。

  等顾迟意家的房子建完后,已经是冬季了。菜地里的蔬菜都收割起来了,好在这里的冬天并不下雪,所以冬季没那么难熬。

  经过海蛎壳事件后,顾迟意才知道这里离海边其实并不算太远,而且看这天气推迟到十一月后才开始冷起来,他更是推测出这里应该是偏南方的地区。

  这些日子,二娃三丫也不敢出去玩了,闲着没事就去钓鱼,给家里创收。老四每天忙着读书背课本,顾迟意担心他读书变得迂腐,有意考他几个灵活的问题,老四却说得头头是道。

  温良玉后来又见了顾迟意这个“家长”几次,私底下告诉他,老四脑袋瓜很是机灵,不论从文从武都没有问题。他甚至跟顾迟意隐晦地提起,若是老四从文,位极人臣未必是梦。如果只是做个将军的话,那真的太累了,但是这个战乱的年代,从武的晋升渠道要比和平年代宽得多。

  顾迟意一听现在还是战乱年代,顿时愣了愣,随后暗暗鄙弃自己,在这里活了这么久,连世界趋势都没了解过。

  于是,温良玉给顾迟意科普起这个年代的世界局势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有读者来我大福建的话,可以来找我玩,我带你们尝尝大福建的海蛎煎(^_^)

  放心,我有一个很好的基友就是读者发展来的。

  海蛎,有点像鲍鱼和贝壳,都是只有里头的软肉可以吃,外面的壳是不能吃的。但是,一般是挖出里头的肉来煮着吃,不带壳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