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练小号 第21章
作者:Fahrenheit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苏卉多少有点意外:娘家荣国府如今在朝上说话不大管用,因此元春有多消息灵通那别指望,但在她有意打发几位心腹宫女,比如抱琴她们,出宫见父母的同时必会细细过问宁荣国府的大事小事。

  抱琴的父母本就是荣国府家生子,素来颇得脸面;前一阵子元春又想法子弄来了个家里与荣府的一位管事沾亲带故的宫女,好歹凑成一双,听来的消息就多了也琐碎了不少。

  这么一来,元春的几个心腹可就有了事儿做:听过不算完,还得帮着贵妃汇总一下消息不是?作为心腹不敢自传,荣国府的事儿又是鸡毛蒜皮居多……

  话说元春不曾入宫待选时,在荣府待遇一应比照她的姑妈贾敏:不管是日常用度还是读书交友。

  因此说起脾气秉性眼光手段,元春也像极了她的姑妈。

  简而言之不过几天的功夫,元春已然不耐烦再细听娘家的家长里短,偏偏王夫人喜气洋洋地进宫,见礼寒暄后还是那点子破事儿:不管怎么说,王夫人还是对长房的爵位挺眼热的。

  母亲向来乐意跟她说些心里话。

  只是琏二哥袭爵从军,珠大哥哥科举为官……一文一武正好撑起娘家的门楣,再圆满没有了!母亲为什么非得盯着那个爵位不可?

  元春百思不得其解,就问向了她的先生,“按说我都劝说过几次,母亲也不是什么执拗性子……”

  王夫人这阵子得意归得意,大事上却不敢自专。

  苏卉在这一点上是真的比元春看得透,“有爵位在身,才好尚主啊。”

  “啊!”元春惊呼一声,猛地住着脸,她就生起了闷气:怎么就舍得,居然想宝玉尚主?!

  阴沉着脸但因为双手贴在两颊于是不得不嘟着嘴……这样的元春挺可爱。

  话说,大周朝的驸马是否会赋闲,断送仕途,不能一概而论,有能力出色又有帝王赏识的掌兵驸马;也有一辈子混吃等死被老婆一**扣绿帽的无能驸马……

  别说是苏卉,就连元春都觉得宝玉若真是被逼上了尚主这条路,结局不说一定是后者,总……不会太妙。

  不过荣府没到上穷水尽的地方,不至于让宝玉这样“牺牲”。

  苏卉劝了一句,“你祖母你母亲那样疼爱宝玉……估计是觉着娶郡主也成吧。”

  元春再也忍耐不住,当着苏卉的面儿来了个情绪~爆~炸,“怎么说不听!好像我害了他们能在圣上跟前讨得好处一样!”说着砰地一下拍了桌面,“果真是日子过得好了,心就大了!”

  毕竟是饱读诗书长大,破口大骂也就是这个水平了。

  苏卉上前拍了拍元春的后背,“山高贵妃远,再说你说了人家未必听……就算是圣上的话,又有谁真正放在心上了?”

  只见元春胸膛剧烈起伏,苏卉这番话听到耳中,元春也不觉安慰,她两手攥在一起,说话时都带着股子咬牙切齿的味道,“我说了好几回,让娘家先耐心些,先瞧清楚再说。他们就是不听,非要往舅舅那边凑过去!舅舅保举谁,偏也要跟上,却不想着最后有没有自家的好处?!”

  这话说得已经很不委婉了。

  上一回跟着废太子已经险些把全家都带沟里去了,现在皇子们刚刚到了成婚相看的年纪,为什么还要迫不及待地下场?元春就是这个意思,言语之间对舅舅王子腾也不再客气。

  苏卉这个老师不仅仅哄着学生说好话,关键时刻也得说几句刺耳的,“元春,你进宫才多久?自然沉得住气。可你琢磨你伯父与你父亲的心思吗?昔日你祖父尚在的时候,他们也曾鲜衣怒马少年时,走到哪里都得为人捧着哄着,说话也是说一句算一句,如今他们不得不收敛着过了大半辈子了,若是再不搏上一回,这辈子恐怕就到此为止了。幸好这一次你舅舅忙于公务,忘了在你琏二嫂子的事儿上好生回个礼。你伯父与父亲多少觉得打脸,便醒悟了一点。”

  “打脸……”元春都气笑了。

  按说自己的亲人自己嬉笑怒骂都没问题,但换了人来说,哪怕只是一句半句的坏话,元春都不自在。如今亦是如此,哪怕她也明白先生这是忠言逆耳。

  说起来贾珠与元春都算良才,却只能被绑在荣国府这艘日渐腐朽的巨大楼船之上,身边一群挖坑拖后腿而不自知的家人,莫说带着荣国府乘风破浪,先看看能不能顺利驶出出海口再说吧。

  而且贾家人几乎跟他们的父亲关系都不亲密,只除了贾珠与贾兰父子——宁荣国府三位当家的老爷,贾赦贾政与贾珍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全都不合格。

  不要提什么以身作则给儿女做榜样,如今求个上梁不正下梁……不那么歪就好,这么一思量,苏卉就更同情贾珠与元春这兄妹两个了:众人皆醉我独醒,作为一大家子里难得的清醒之辈,活得真够糟心的。

  其实元春本想为自己的家人辩解两句,无奈酝酿了半天,都不知道怎么夸才能不大违心……那股子恼火之意很快散去,元春干脆不想再捡起这个话茬。

  “我姨夫进了工部……我母亲进宫来跟我说,这回又是看在我舅舅的面子上。”

  苏卉笑着问了一句,“你信?”

  元春猛地抬头,双手按在自己太阳穴上,“不信。姨夫家产不菲,除了舅舅那里,他也有别的门路。”

  进宫后元春便在她舅舅身上花了不少功夫,打听来打听去,她前阵子刚知道舅舅唯一破格保举过的贾家人就是早年投靠她娘家的贾雨村……别忘了贾雨村是位正经的进士,当年被罢官亦是因为得罪了贵人。

  舅舅若是想拉扯姨夫姨妈一家,早就出手了,毕竟姨夫早于姨妈与表妹,来到京城已经有段日子,据说舅舅在转任九省统制离京之前,跟姨夫见过几次面。

  总之元春不信舅舅没有在六部安排个五六品的差事的本事,舅舅他只是不愿意管这种“闲事”而已。这番想法元春也不瞒着苏卉。

  苏卉听了就笑,“他不管才是明智之举。你与你表妹都是你舅舅的外甥女儿,你舅舅固然是一品大员,也远远不至于一手遮天,甚至他连权臣二字都当不得。两个外甥女全都送入宫中,让圣上怎么想?”

  本朝至今纵有姐妹共侍一君的先例,也是血源隔了比较远的。一品大员就想承包圣上的后宫,咋不上天呢?

  “舅舅是想避嫌,”元春片刻后也开了脸,“可姨夫说什么也要让表妹入宫待选呢。”

  薛恒为官,宝钗入宫,这是薛家由商转士的关键~起~点——捐来的功名,哪怕自己表现得再出色,前路也差不多尽了。薛恒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宝钗必得为薛家“笼络”得一位能照拂薛家至少二十年的贵人,或者干脆生下一位小贵人。

  薛家在这些年里必要真正培养一位或者几位会读书能做官的后辈出来。

  这目标是薛家若干族老与掌权的老爷们一起定下,凭王子腾几句话哪里就能一个家族改弦更张?

  薛恒活着,薛家不可能像原著里那样完全依附王子腾。如此一来,王子腾便少了个深口袋的钱袋子;而荣国府跟他情况相仿,没了黛玉那一大笔嫁妆,别的不说,为元春修建的省亲别墅肯定也比不了原著那样气派。

  不过这肯定是好事,因为没钱就浪不起来。原著里也许正是因为林家的这笔外财,助长了贾赦与贾政兄弟的野心,让他们有底气投了次“重注”?

  苏卉越想越觉得靠谱:反正原著里贾家这次投资不仅导致抄家夺爵,还把贾赦贾政与贾珍一起赔到了大牢里……

  贾家败落,就是这三位老爷的责任。在她看来,把贾家败落的原因甩锅甩到贾母与王夫人身上,就跟西周灭亡都是褒姒的错一样好笑。

  苏卉的确幸灾乐祸地笑了,“想来你舅舅怎么劝你姨夫你姨夫都不肯听话,你舅舅心里记了一笔,就离京赴任去了?”

  元春抚掌道:“八成如此!我姨夫早就不愿做皇商了。”

  苏卉抬手拍了拍元春的手背,“你母亲这次进宫来又求你帮衬你表妹了?”

  “母亲说姨夫想求个皇子侧室,”元春老实道:“我愁的是母亲总是看不通透!先生若不提醒,我也想不起那起子小人竟用尚主或是迎娶郡主来说动我母亲。”顿了顿,她只能叹气了,“但愿别惹出什么祸事来。”

  苏卉一直都不信王夫人看不出妹夫与妹妹的打算——王夫人只是眼界有限,但在她能看见的地方,一点都不蠢。

  听元春这意思,王夫人跟她哥王子腾不一样,对于外甥女给皇子做侧室这一点,她乐见其成。

  单就这一点而言,苏卉和元春一样,都站在王子腾这一边:异地相处,两个外甥女,一个是圣上的嫔妃,另一个是皇子的侧室……这多少有些尴尬。

  元春继续道:“不好把妹妹配给皇子……京里那么多王府总有合适的。”

  苏卉点了点头,“你有主意就好。”

  下课后,几乎是刚刚传回来,小灵灵一个猛扑,直砸得苏卉险些喘不过气来。

  没被主人接在怀里,小灵灵弹到地上,她打了个滚儿急切道,“坏事啦。主人你的学生贺启楼病危。”

  “啥?”苏卉惊异道,“什么时候的事儿?你不能立即传我过去?”

  “刚刚完成他的临时任务,三天之内不能再有了……而且除非主人你的身体受到威胁,不然上课过程不能打断。”小灵灵也非常焦急,“主人您得保证您的学生在授课期间的性命安全……善终的那种不算。”

  苏卉沉默了一下,“就是要我氪金给他续命吧?”

  小灵灵明显气势不足,“是的。他现在血流不止,就快要流死了。”

  那我还能怎么办?掏钱给贺启楼交医药费吧。

  在小灵灵的指点下,在商城里给贺启楼买了个售价一百块的血瓶……对,就叫血瓶,商品说明也就一句话:看着小巧,实际里面有一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哟。

  此时南安王府灯火通明,贺启楼面色惨白,看着自己正血流不止,划开半条腿长伤口的腿,以及正额头冒汗给他缝合的太医,他心生明悟:这血流了这么多,我还不觉得冷,也不觉得晕……姐姐,是你吗?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红楼里面的几个王爷,其实蛮好记的,东西南北四王,最出名的是北静王,之后稍微有点存在感的就是南安郡王,也就是收了探春做义女的那一家子,剩下两王都是背景板。本文这西东这二位王爷也就是顺带一提的戏份。

  忠顺王是荣国府的政敌,派长府官上门追问蒋玉菡下落的那位。义忠王在本文中是废太子,他家戏很多。

  ------------

  ps,女主身上这么多课时费,就意味着她肯定有一朝回到~解~放~前的那一天。而且这一天很近了哈哈哈。

  又ps,我一直觉得原著里荣府如果宝玉能尚主,真能留条喘息之路,不过尚主的宝玉也就不是宝玉了。本文里贾史王薛四家各怀心思,不会像原著里那样贾家薛家都跟着王子腾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