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十万年 第三章 冥修社
作者:渡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方白要去见女同学。

  出门前,沈秀梅指挥他换了好几套衣服都嫌不好看,说那些十年前的旧衣服不是小了,就是样式太旧。后来,她甚至想拉着儿子先去逛一趟服装店。

  方白劝住了母亲,从衣箱里翻出父亲留下的短袖商务衬衫和休闲西裤。穿上身一看,也挺合身。

  沈秀梅见儿子穿着丈夫的衣服英姿勃发的样子,忍不住热泪盈眶。她低下头翻着钱包,掩饰着自己通红的眼角,塞给儿子一千块钱,叮嘱道:“跟女孩相处,不要想着省钱,”

  方白点点头,“知道了,妈。”

  他很清楚一千块对这个家意味着什么。沈秀梅一个月工资只有两千多,家里储蓄更不足一万,这还是算上了前几天收的那笔采访费。但母亲把这一千块钱交给他,没有丝毫的不舍。

  方白在心里默默道,“放心吧,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约定的时间是四点,方白两点就出了门。

  他先在附近的通信公司营业厅实名办理了一张手机卡,充值一百块话费,然后坐上公交,来到育英学校正门,在这里跟一个卖二手手机的人碰了头。

  方白十年前的手机早在庐山摔成粉碎。

  他昨天在网上跟一个卖家谈好交易,要以300元的价格买下一部六年前上市的手机。这部“北斗”手机型号虽旧,通话、上网、拍照都没问题,据说一手货售价一千多。货主声称手机基本没用过,一直放在柜子里吃灰。

  方白拿到手后,立刻验货,把卡装进去,试着拨打母亲电话。电话拨通,他跟沈秀梅说了买手机的事,就挂断了。

  逐一检查完基本功能,方白又使用精神力的入微感应,将所有手机零配件细节映照在心,检查了外壳有无化学药品清洗腐蚀,电路板有无损坏、维修痕迹。

  此时他囊中羞涩,必须谨慎对待每一笔交易。确认卖家没有说谎,手机确实保养得很好,他才拿出三张百元钞,买下这支二手货。

  所谓入微感应,是冥修带来的异能之一。

  冥修,入门称。快则数日,慢则数月,修行者只要静下心来,皆能成功。然后,冥修者需把精神力从自身延伸出去,扩大“自我”的概念范畴,以心灵照万物,见万物皆是我。

  如果达到闭着眼也能感应周身一切,如同感应自己的身体手脚一般的程度,便称为。

  观照是冥修中的一种偶发体验,并不是一次修成,永远成就。只有更进一步,达到境界,才能随心所欲地以精神力量感应万事万物。

  所以说,凝神才是冥修的真正入门。

  凝神后,冥修者在入微探知方面,稍加练习就能达到“丝”级,也就是001毫米,可以轻松地对精密仪器进行探伤检测。

  方白此番归来,曾经的境界都已随风而去。由于宇宙规则不同,他没有直接修炼九霄法界的神功绝学,而是重新拾起了地球人类无数精英总结出的“泛用冥想法”。

  修炼毫无碍难,仿佛昨日重现。

  初静,如呼吸喝水般自然,不过弹指间事。

  观照,本需要长时间冥想和大量练习。天资不佳者,耗上三五年也说不准。

  方白却在回归第一天就达成了首次观照。

  从观照到凝神又是一大关卡,很多人一生困顿于此。

  方白从突破到稳固境界,却只花了七天。就连下一步,他也有安排,只是要等待天时。

  买完手机,距约定时间还有一小时。方白打算进育英学校逛逛。

  暑假期间,校门紧闭。门侧保卫值班室里,一个年轻的保安正打着瞌睡。

  正在方白以为唯有翻墙一条路时,一辆自行车嘎然停在身边。

  骑车人一拍他的肩膀,“方白!”

  听到自行车捏闸声,方白就预判了对方动作,虽然感应不到恶意,仍然巧妙地侧身,避过了这一下。

  来人一拍不中,看见方白的脸,惊喜道:“真的是你!我老远看着,还有点不敢认呢!”

  “赵言志,赵小胖!”方白也认出了对方,“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哈哈,我现在练拳,可不像当年了!”赵言志一头短发,穿着短袖衬衫和短裤,露出胳膊、小腿上蕴藏着爆发力的肌肉,力量感十足。

  他下车给方白来了个热情的拥抱。两人高中时不过泛泛之交,忽然这么热情,倒让方白有些不习惯。

  寒暄几句,赵言志提起本地新闻里方白苏醒的消息,言语中颇为好奇。

  方白不想多说,敷衍了过去,反问起对方近况。这才得知,他这位同学当年考上“帝京师范大学”,又读了中文系的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后回到故母校,应聘当了一名高中国文老师。

  “这放着暑假,你来学校干啥?”方白问道。

  “还不是校刊的事!我如今兼着校刊编辑,放假了也不得闲,得准备一期迎新特辑,开学发给新生看啊。”

  “校刊……还是叫《新芽》吗?”

  “当然!这名字用了几十年,哪有那么容易改!”

  说到这,赵言志好像想起了什么,“哎!别站在大太阳下面晒肉干了,咱们进学校聊!”

  “好,”方白点点头,“我正想进去逛逛呢。”

  赵言志叫醒保安开了门,推着车子与方白并肩进入校园。

  走在长长的林上,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逐一映入眼帘。两人指点着一栋栋熟悉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餐厅、浴室,回忆着共同的学生时代。

  终于来到活动楼下,赵言志把自行车停好,道:“到了,校园社团大本营!前年校刊编辑室也搬到这了,就在六楼,上去喝杯茶?”

  方白摇了摇头,“我想先去冥修社看看!”

  “冥修社?”赵言志闻言一愣,“哦——对、对、对!瞧我这记性,你高中可是冥修社骨干,全校修为第一!十八岁前,在全国那也是凤毛麟角啊!”

  “都是过去的事了,”方白淡淡道,“冥修社地盘还在九楼吗?”

  “必须的呀,”赵言志说得理所当然,“谁不知道,九为数之极!冥修社是咱们育英第一社团,肯定得占全了九楼!”

  方白呵呵一笑,“冥修社还是那么霸道。”

  “可别这么说,能入社的哪个不是精英?从校长到老师,全都宝贝得紧!”

  方白没有反驳,抬腿上台阶进了楼里。赵言志赶紧追上去。

  到九楼,两人从电梯出来,自动感应灯立刻亮起,发散出柔和的光线。

  廊道两侧,一间间静室的门都关着。

  方白走走看看,发现门锁都换成了电子设备,还带摄像头和液晶屏。大部分屏幕上都标识着“使用中”的字样。

  “感应式的,解锁要先刷学生卡,再刷脸,”赵言志解释道,“冥修社大概七八年前重新装修了一次,静室里头用了各种高科技吸音材料,最顶级一间花了一千多万改造费!里面呆一小时,保证让你觉得心跳声大到受不了。据说安静程度只有大财团的声学实验室能媲美!”

  “这么厉害?”方白略带讶异,“有机会倒要见识一下。”

  遗憾的是,赵言志没有静室的权限,也只能感叹两句罢了。

  两人走了一圈,发现除了静室,其他房门也都锁着。

  可供参观的,只有走廊两侧间隔摆放着的玻璃橱柜。

  橱柜内多是冥修社的集体活动照片和历年社员捐赠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私人物品。其中一个橱柜内,按照年代顺序,贴着二十年来本社团被“太谷大学”特招的优秀成员照片。

  洪州育英外国语学校是全省排名前列的公立中学,有很多招生优待。冥修社这个半自治的学生组织,每年都有一个“太谷大学”特招推荐名额。

  当年,方白在十八岁前入冥,被媒体广泛报道。太谷大学一位副校长亲自来洪州确认,将他当场录取,免去了一切考试、面试。因此,那一年冥修社的推荐名额被算在了方白头上。

  这让不少失望的社团成员对他嫉恨不已。

  然而,当方白按照年份顺序往前看去,找到自己就读高三的那年,照片上的人却不是他。代替他的学生英俊帅气,和煦的微笑下有股掩饰不住的倨傲和得意。

  “龚、必、果!”

  方白念出照片下手写的名字。

  赵言志听到他的声音,扭头看了一眼,立刻把头转了回去,装作无意道:“他呀,不就是咱们那一届的冥修社社长嘛,当年要不是你主动申明不参与社团管理,哪有他当老大的份儿!”

  “我出事后,那个推荐名额落到他头上了?”

  “是啊,那年听说争得特别激烈,山中无老虎,猴子就抢着当大王了。”

  “以前没发现,赵小胖你很刻薄嘛!”方白调侃道。

  赵言志反唇相讥,“你倒笑得出来,心态很豁达呀!”

  “不豁达又怎样,难道去太谷大学招生办大闹一场,要他们恢复我的入学资格?”

  “未尝不可啊,你要真去闹,我找人帮你写联名信,至少一百个老师签名!”

  “得了吧你,”方白这回是真的笑出声来。没想到时隔十年,还能遇到这么有趣的老同学。

  下楼回到《新芽》编辑部,赵言志泡了一壶两块钱一两的便宜绿茶,两人喝得津津有味。随意聊了一会儿,方白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告辞离开,临走时跟赵言志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一起吃饭。

  还在找”归来十万年”免费小说

  :””,,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