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称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斯出临相国府
作者:笔下演春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行人进入函谷关令府中迎客殿中,整体布局,也是肆意,不过亦是多了点庄严,只见虎皮而制的地毯,熊皮制成的坐垫,坐垫前的桌子则是整体沉稳的黑色,看其木料也是名贵,每个木桌之上的已然摆放好了食物,大多是凶猛动物的R食。虎R,熊肝,鹿腿,鹰爪。素菜则是平常竹笋,雪莲子,山药粥等十数道菜肴。

  嬴政端坐于上座,春兰,晴儿则是恭敬的站在嬴政身侧倒酒,捏肩。尹道一和随行的几人则是照次序而坐。紧接门外迎来一群舞女,还有独特的战国编钟和磬、鼓、瑟、竽、笔、排箫等伴乐之器。

  只听一声乐响,嬴政听之,乐曲入耳则是一扫咸阳宫中所听那平淡温柔婉转的乐曲,多了些边关的豪迈与热血。泠泠歌声,时而发出阵阵杀伐之音。又夹杂霸于天下的豪情,又时而有些红颜婉转之意,皆是真性情。但见:

  一曲罢,天涯何处觅知音。

  二曲出,九州天下谁与争。

  三曲临,红颜催得英雄志。

  四曲终,千回百转战歌起。

  场中舞女的容貌与身姿皆是上佳,绝世尤物随着曲奏,奔腾婀娜。舞姿富含美感与野性,让人见之心中有些欲想征服的冲动感觉。嬴政此刻竖耳听着歌曲,眼睛不由自主的直盯着场中貌美的舞女,只见舞女身上布料轻薄,女性美丽的部位被衬托的极其完美,迷人的是那种若隐若现,欲拒还迎的娇羞和诱惑。

  嬴政此刻端坐台上,夹起菜肴,喝着果酒,看着美色,听着乐曲。背后享受着晴儿轻柔的捏肩,旁边还有春兰侍酒而伴,一副享受纨绔奢靡的模样。不过嬴政虽然两眼盯着场中美色。心中却是不失一片清明。

  尹道一则是一边看着场中美人起舞,一边则是悄悄的观察嬴政。而嬴政则同样是看似眼睛盯着场中舞女。心中则是在不断盘算着。美色虽诱人,但也抵不过大敌在前的压迫。

  终于酒过五味,菜过三巡。众人皆酒足饭饱之后,舞女和奏乐人被遣散而出。随着桌上的剩菜被撤走,桌子擦得锃亮之后,厅中一扫原本热闹的模样,多了些庄严。

  嬴政则是忍不住说道:“尹关令,如今城中军备如何?”

  尹关令也是早有准备:“城中常备卫队五万余人。这两天从周围小城中陆续赶来的士卒,加起来共有七万余人。各种器械加起来也有万余。应该可以抗拒六国联军一阵子。只是若是关内不派人驰援的话。也是难矣。”

  “咱们的粮草够吗?”听着能城中武备可以抗拒一阵子,嬴政也便放心了。如今大秦的常备兵甲也不多。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嬴政只能努力保证那些为秦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有饱饭吃。还有那战后论功行赏的公平性!

  尹道一面上自信的说道:“大王放心,粮草乃是军队的命脉。我函谷关足有坚守三个月之余粮。管够。”

  嬴政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关内自寡人来时便已调兵而来,估计两日后便可到达。还有咸阳城的精锐守卫,预计七日后左右便可到达。”

  尹道一听言,面露喜色:“大王,如此函谷关可保矣。”

  “当真?”嬴政同样神色一喜。

  尹道一郑重的点了点头。“真。”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嬴政心中担忧放了下来。也不需要再担忧安全问题了。只要找个地方观看战役走向就好,这个时代的战争打法,他心中还是隐隐有些期待的。

  “现在六国到什么地方了?”嬴政问道。

  尹道一默不作声,则是拍了拍手,喊道:“来人。”只见门外应声进来四人,各自抬着一个宽大沙盘的一角。稳步进入迎客厅之中。

  嬴政心中暗自赞叹,这尹道一竟想的如此周全。沙盘放下之后,四人离去。函谷关令尹道一站了起来,走到沙盘之前,指着沙盘说道:“大王请看,这红色棋子所立之处便是我函关谷。两面是连绵的群山。”只见沙盘上一个微观的函谷关模型栩栩如生。

  嬴政大步走上前去,看着沙盘,心中也有了较之地图更为直观的感受,随后尹道一指向沙盘中函谷关连山右侧的说道:“大王,六国正是从这条宽阔的道路而来。”随后指向沙盘前方一个华丽的大城:“这里是洛阳城。原是周朝的都城,不过随着时间,周国原王室的影响力逐渐衰落。现如今洛阳城中依然有一些原周朝王室的后裔,经过探子刚不久的汇报,那六国联军,已然是经过洛阳城,正顺着大道往我函谷关前赶路呢。臣预计,他们明天早上便会到达。”

  随后尹道一,手继续朝着洛阳城右边指去,又落到一个城池之上,这个城呈现堡垒状:“这里是野王城,正是六国此次聚兵之地。那韩国与我大秦最近的一座关隘。”

  就在尹道一络绎不绝的介绍着地形的同时,嬴政心中突有一计。笑道:“尹关令,你看我们出奇兵,连夜进攻夜王城如何?”

  尹道一听言,也陷入深深沉思之中。“大王,不知你此举的军事目标是什么。”

  嬴政手指着武王城,语言沉稳的说道:“此次他们六国联军,近二十五万的士兵,肯定需要消耗很多的粮饷,除却他们路上零散带的,肯定会有大量的粮饷聚集在某个地方,以来供用六国士兵食用。所以,最有可能的地方便是这野王城,到时候只要捣毁他们在野王城的粮仓,我们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尹道一摇了摇头:“大王此举太过冒险,我们的探子并没有关于此类的探报。而且他们人数极多,且正在路上朝着我们函谷关行来,若是我们贸然派奇兵突袭野王城,凭借我们这么点的人数要是与之遭遇太过危险,而且野王城并不小,我们如果不能准确找到他们粮草收集之地,变数太大。”

  随后尹道一指着沙盘说道:“他们现在虽然是六国联军,不过据探子回报,他们此刻队列整齐,所以臣预测,他们肯定推选出了一个总指挥。也就是六国联军的盟主。而野王城又是如此重要之地,肯定会有他们自己的探子。他们人数如此之多,我们现在也只能依托于函谷险关来进行防守,根本不能冒险出去。不然,损兵折将,而我函谷关也会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

  嬴政此刻也知自己有些鲁莽大意了。“是寡人理想当然了。多亏尹关令提醒。”

  尹道一面色淡然的笑着说道:“大王,所说的计划也是正确的一条道路,我们可是一头雄狮,那六狼围攻我们,自然也得报复回去。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过咱们执行计划的时候得需要迂回。不能那么横冲直撞。”

  说到这里,尹道一倒是摆出一副神秘的笑容,不再往下说。嬴政本来心下奇怪。不过看着这洗尘殿中繁多的众人,也自是反应过来。这尹道一应该是怕这众人之中有六国的探子,这天下的情报网无孔不入。就像秦国安C在敌国身边的探子一样。尹道一身为函谷关令,也确实是小心谨慎。

  嬴政也不追问,尹道一则是继续照着沙盘说着六国联军的动向。还有一些函谷关城中基本的防备措施。就在洗尘殿中尹道一介绍的同时。

  咸阳城中相国府中。

  吕不韦正坐在密室之中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相对而坐,但见这个青年一脸平静,眼睛炯炯有神,面容之上独有一番雄心勃勃的朝气。眼眸之中带着些许挑衅看着吕不韦。

  良久,吕不韦眉毛一挑:“你就是李斯?”

  青年面色冷静的说道:“楚人李斯拜见相国。”

  “你有何能耐?”吕不韦问道。心中对于这个胆大包天的年轻人有些质问。同时也隐约有点好奇,毕竟有远大志向的人定不是碌碌之辈。

  “我可助相国一臂之力,帮助相国更加平稳的走下去。”李斯一脸自信的说道。

  随后李斯分析道:“如今朝政相国一家独大,门庭足有三千食客,大王年幼且尊相国名义上为仲父,嬴家势力代表也与相国亲近,在朝政上,相国可谓是只手遮天。”随后李斯不再说话,而是静静的看向吕不韦。

  吕不韦眉头紧锁:“如果你只知道拍马恭维之言。可能你将见不到明天初升的太阳。”吕不韦见过太多只会阿谀奉承之人。神情有些厌烦。他不是一个喜欢被奉承的人,如果眼前之人没有价值,又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他不介意让眼前狂妄的青年付出一生难以承受的代价。

  李斯看着吕不韦有些微怒的容颜道:“相国你虽现在只手遮天,但是却也半只脚已进棺材之中。”

  吕不韦此刻两眼瞳孔微缩,遂而盛怒道:“黄口小儿,何处此言!”

  李斯笑道:“相国,你身为韩人,却在这大秦一家独大,掌控秦国风云,代替秦王站在这风口浪尖之上,可有想过要废大王而自立。”此话一出,如若惊雷灌入吕不韦的耳中。

  只见吕不韦大怒道:“放肆!本相乃是先王托孤重臣,效忠秦王。呕心沥血为秦国壮大而努力,天地可鉴。”

  “相国你门客三千人,这天下四公子也远远不及,得士之多,让天下惊艳。可有?”李斯倒也不慌,缓缓说道。

  “此事是真。吾这三千食客皆为秦国所养。天下皆知本相衷心。”吕不韦冷静的看着李斯说道。

  李斯听言,站了起来,行走两步,随后看着吕不韦的说道:“正因如此,相国头上时刻吊着一把凶剑,相国门下之士,只知道有相国,而不知道有秦王。他们依仗你的权势四处横行霸道,行些不敬之言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嚣张跋扈,惹得这咸阳城民怨鼎沸。百姓也迁怒与相国。相国这三千门客,众人虽然敬畏相国的权势,却也会猜疑相国有不臣之心。那信陵君为王室宗亲亦是因为养贤纳士,被魏王所猜疑,遂而不被重用,直至老死也无法参与国事。相国非是秦王宗室,却如此大肆养贤,虽然效忠秦王,却是大权在握,独断专权,月满则亏,相国如此大肆养士,今秦王尚幼,不思多疑。但是秦国那些大臣贵胄们会作何感想?到时候众人诬陷相国谋反。相国你也百口莫辩。所以为今之计,相国需要遣散三千食客,以自证。”

  说完,李斯复而坐下,静静地看着吕不韦。一言不发。

  吕不韦此刻倒是心中被说的有些紊乱。李斯的这一番点醒了他。这也是吕不韦的心病,但是这三千食客吕不韦却是不得不留。他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得留下这三千食客。他要让秦国按照自己的想法,那么必须得有智囊团来为自己排忧解难。而且这食客三千人,关键时刻还能充当自己的护卫。虽然吕不韦贵为国相,但是这秦国的兵权却是一直牢牢掌控在秦国王室的手中。所以他也需要自己的势力用来震慑宵小之辈。

  所以虽然李斯把事情说的如此严重,他也不能自断这左膀右臂。

  梳理之后,吕不韦神态有些落寞的说道:“李斯,你虽然说的对,但是本相这三千食客一个也不能遣散。”

  李斯自然也早已猜到吕不韦会如此说。而且他此行的目的看样子也已达到:“李斯知道相国的难处。”

  吕不韦倒是有些诧异。“难不成你有解决的办法?”

  李斯笑道:“有,不过这需要国相大肆宣传一番你所著之书!”

  “先生此言何意?”吕不韦问道。

  “古人云,圣人立德、立功、立言。而相国前两项都兼备。唯有正在编纂,这最后的“言”正在规划,相国可让府中这三千食客一同编纂这,这样也能让相国府中这三千食客皆有用武之地,既能起到约束的运用,使他们不至于产生怀才不遇的怨恨感。也可以趁机剔除这食客队伍中滥竽充数之辈。这是一利。再有三千人共编一书,这也是自上古以来从未有过之大事。三千士人的智慧会让相国这本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到时再把所撰之书示于天下人而看。这可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壮举。这样天下人也不会把相国当成那种只为一己私欲的庸臣。”

  吕不韦看着李斯,眼眸有些发亮,内心则是被激起万丈豪情,他本来便是要编撰一书,把自己思想传于后世,并且找到一条适合秦国后续发展的道路,如今听李斯之见解。心中对于坐在眼前的青年人多了些认同和赞赏,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感:“先生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