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举辅导师! 91.书院旧仇
作者:腿毛略粗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这是防盗章!订阅不足50%,48小时内无法看见新章内容!众生疑惑道:“分析?”

  宋问点头:“分析,才是看清本质最快速的方法。既然你们已经插手此事,我就让你们看个清清楚楚。一状民诉,是如何上达天听的。诸人听闻的,又有何不同。”

  宋问从怀里掏出一小叠纸,开始点名分发:“孟为,你带着这上面的人去找门吏。冯文述,你带这些人去找营田使。梁仲彦,你们去问问打人的农户。赵恒,你有关系,去找县衙主簿,可以旁敲侧击的问问他县令的意思。李洵,你去探探,上面的官员,是怎么看的。”

  这是她根据各位学生的家室背景分的组。

  打通关系来说,是李洵那样的高官子弟比较容易。但梁仲彦这样的平民子弟,从气场上更容易让人亲近,更适合做基层慰问工作。

  宋问原本是打算,如果他们还不听话,就把最不合适的人分到最不合适的地方去,给他们磨一磨。

  可看他们现在这模样,也不用敲打了。心都已经碎了。

  他们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将来会接触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

  宋问希望他们一步一步向上。

  宋问道:“这些人想做什么,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顾虑什么,通通都给我问清楚。然后,打报告。可以商量,但是不允许抄袭。注意,结合自身。”

  众学子齐声道:“是!”

  看着终于有精神了,宋问满意点头。

  从桌上拿起自己的折扇和竹条,微笑朝众人颔首,然后脚步快速往门口挪动。

  一眨眼就消失在众人眼前。

  又又又一次早退了。

  她走的毫无前奏提示。冯文述刚想喊住她,无奈晚了一步。

  面面相觑之后,数人开始照着分组集结讨论,互相约定时间。

  “哦对了。”

  正在火热处,门框边上探出一个头。

  宋问折回来道:“好好上课,不得早退。我不是指我的课,我是指其他先生的课。再会。”

  随后又迅速消失在门口。

  众生:“……”

  对于云深书院,进士科乙班的学生来说,和宋问的课比起来,其他先生的课,都有些乏味。

  讲大道理,他们也是会的。

  他们现在只想动手做事。

  于是第二天,他们轻车熟路的集体跷课了。

  孟为端着一大锅汤,来到城门口。

  用勺子舀了一碗,亲自奉给门将:“大哥,大哥来喝碗汤吧。”

  门将两指推回去,戒备道:“你们想做什么?”

  孟为哈腰道:“就是觉得大哥辛苦了,来给大哥送碗汤。”

  门将退开一步,惶恐道:“不辛苦,不必。”

  孟为继续施礼道:“先前是我们莽撞,得罪了各位,因此才来赔罪,希望大哥不要介怀。”

  门将道:“不介怀。”

  “既然不介怀,请喝了这碗汤。”孟为又将碗往前推了一点。

  门将眼睛一眯。

  如此坚持,有……毒!

  没毒也有巴豆!

  好生恶毒!

  他遂义正言辞的拒绝:“不喝。”

  孟为:“那其他兄弟呢?”

  门将扭头问道:“你们谁要喝吗?”

  众门吏齐齐摇头。

  门将道:“看,大家都不喝,你们快回去上课吧。”

  孟为:“……”

  冯文述那边的营田使门口。

  营田使打开门,扫了眼几人的服饰,又迅速将门合上,愠怒道:“你们究竟还想做什么?走!”

  冯文述等人被闭之门外,有些怔神。

  门内营田使道:“我都说了我不是有意的!我无端端去害他们做什么?你们不信便罢,别总来烦我了!”

  冯文述拍门道:“我信!劳烦尊驾开个门,我们只是想随意聊两句。”

  “无话可聊!你们回去!”他说完,甩手进了里屋。

  梁仲彦带着一群人去西王村打人的那几户家中,准备着挨个询问。

  梁仲彦问:“营田使来的时候,你为何要动手?当时想着什么?”

  壮汉低着头答了。

  梁仲彦又问:“在城门的时候,你动手了吗?当时情形是什么?”

  壮汉迟疑片刻,含糊的说了几句。

  梁仲彦又细细问了几个问题。

  旁边一直听着的农妇两腿颤抖,终于害怕忍不住,扑腾就给他们跪下了。

  他娘子抓着梁仲彦的衣角道:“这是不是官府要查呀?这是不是要把我家郎p带去关了?小郎君,我们不告了,也不要银子了。求求你们放过他吧!”

  几名学子顿时慌了神。

  “非也非也。”梁仲彦匆忙去扶她起来,解释说:“我们只是随意来问两句,并没有追究的意思。”

  农妇磕头痛哭道:“他真的只是一时冲动。若是下了牢,坐上个几年,我们这一家老小都没有活路了呀!我们不要朝廷的银子了。打也可,罚银子也可,只求你们别再追究了!”

  几位学子皆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而赵恒和几位同窗,请了县衙主簿出来喝茶。

  主簿开口便道:“贤侄啊,听说你近日对城门那些农户的事情很感兴趣,叔叔也有许多话要对你说!”

  赵恒忙敬上一杯茶:“叔叔请说。”

  主簿拍腿道:“衙门难呀!在衙门当差更是难,稍有差错,就要遭人诟病。这无差无错,也要遭人陷害呐!”

  随后他甚为悲痛的阐述了一下,衙门穷,县令穷,衙门忙,县令忙。总之大家又穷又忙。不是刻意不管下诉,而是实在管不了了。

  赵恒众人:“……”

  谁人不知长安县令是当今国师的远亲。因此才无功无绩,从乡头小吏一路提拔到京师。

  这样一块油水丰厚之地,可不要赚得太钵满盆满。

  众学子忽然发现。

  不就套两句话?怎凭的难啊!

  宋问呵呵一笑。

  叫你们先前做事那么高调。

  该。

  唯有李洵那边,进度良好。

  因为他问的是自己亲爹。

  李伯昭听他说完,大笑道:“你们先生这样骂了?”

  他点头道:“说的是对的。人情世故,可以靠磨,靠练。四书五经,可以靠读,靠背。唯有人的眼界和心胸,却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

  李洵道:“那儿子想问,陛下和父亲,于此事究竟是怎么看的。”

  “真相为何,其实并不重要。陛下日无暇晷,这等小事,只看结果。”李伯昭道,“此事一听,牵扯到了百姓,县衙,金吾卫,司农寺等部。往远了说,还有户部和太子。纵然查清事实很简单,处置起来却一定也不容易。”

  李洵:“既然如此,三殿下又无人脉,陛下为何要将此事交由三殿下?”

  “我儿啊,就是如你想的那般。若是殿下处置的不好,陛下自会将职责转交于太子。”李伯昭拍着他的肩道,“‘世间多是身不由己,官场尤胜。’然也。我们要做的,便是在逆水之中,寻一条前行之路。却也要懂,明哲保身之理。三殿下的事,你管不了。”

  李洵道:“父亲是说,三殿下,并非刻意袖手旁观。”

  “他不是袖手旁观,他是自顾不暇呀。”李伯昭叹道,“我儿,纵是虎落平阳,切勿做落井下石,跟风之辈。”

  李洵追问道:“那父亲认为,三殿下是怎样的人?”

  李伯昭斟酌片刻,评判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是个好人,却不是你该结交的人。”

  李洵低下头道:“父亲不必多番重申,儿子明白。”

  李伯昭点头。

  李洵向来不需他太多担心,是有分寸的人。

  转念想到一人,说道:“你们先生……照传闻听起来,很奇怪啊。”

  “他……”李洵措辞道,“很随性。”

  宋问此刻确实很随性的在街上闲荡。

  她忽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想吃街边摊的**。

  只能梦回千年之后了。

  不禁泪眼潸然。

  孟为又站起来,对着张炳成道:“学生孟为,也敬张县令一杯。先干为敬。”

  张炳成吸了口气,又跟着喝了下去。

  紧跟着是冯文述。

  张炳成手中的酒,根本停不下来。

  喉结一动,这是要合伙来灌他?

  伸出手制止道:“点到即可,过犹不及嘛。大家就不用劝酒了。”

  “赶紧吃。”宋问又催促道,然后夹了两筷子虾到唐毅碗里,朝他挤挤眼。

  唐毅:“……”

  唐毅实在是太低调了。

  张炳成总算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个主。指着唐毅笑道:“三殿下都在这里,你们怎能不向三殿下敬酒?”

  闻乐道:“我家公子不胜酒力。”

  张炳成:“那定也是能喝一杯的。殿下不喝,莫不是不给下官面子?”

  唐毅扯出冷笑。

  宋问咳了一声,提醒道:“张县令,这殿下,可是殿下啊。”

  人家皇亲国戚,给你个毛面子?

  张炳成:“……”

  赵主簿叹了口气,继续摇头。

  蠢成猪了。

  张炳成鼻间重哼出一气,心情煞为烦躁。

  看着宋问与唐毅,更是越发不顺眼。

  只是李洵在此,他不敢太过明显。怕就传到御史大夫和那几位老臣耳中。

  只能放软语气,赔笑道:“是心意,不是面子。下官真是喝多,失言了。”

  而后喝干了手里的酒,转身道:“城门案已了,三殿下居功至伟,你们此前不是饶有兴趣吗?怎能不敬殿下一杯呢?”

  李洵道:“方才张县令教训的是,点到即可。殿下既然已经说了不胜酒力,我等哪有道理,再灌三殿下酒喝?”

  众生皆道:“是啊是啊。”

  张炳成:“……”

  张炳成改而望向宋问。

  唐毅他不敢多造次,宋问一介草民,他还是可以的。

  宋问脊背朝后一靠,无辜的看着他。

  “说起城门案。”

  张炳成将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放:“本官原以为,云深书院,身为长安名院。从底蕴与学风来看,学子当都是极为严苛自律的。只是为何,我最近听闻,该在授课的时候,学子却不在书院呢?”

  宋问道:“老爷您错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

  “我看不是。外界可都在传,是某位先生带着他们玩乐,才败坏了学风。以往这云深书院的先生,都是才名远扬的大家。”张炳成笑着问道,“宋先生,任教几年了?”

  “韩愈道:‘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宋问微笑道,“有没有资格被称为先生,只应当与个人能力有关。我能教会他们不会的,那任教过几年,又有何所谓呢?”

  张炳成眼睛一翻。

  咬文嚼字,他怕是比不过宋问。

  “说的……有理。”冯文述求知道,“先生,韩愈是谁?”

  “看,这就是师也。”宋问回答他说,“一位你不知道的人才。”

  冯文述:“……哦。”

  这张炳成不停的找宋问麻烦,只是总也学不好。

  一而再再而三,三却勇了。

  那么多吃的,也没能堵住他的嘴。

  张炳成道:“宋先生教什么?”

  宋问:“经义。”

  “哦。经义。”张炳成道,“既然是教经义的,怎么又带学生出来喝酒,又带学生出去逃课呢?这是在行哪本经文的义理?”

  “非也非也。”宋问点着筷子,“冯文述,是以《大学》始教……?”

  冯文述起身背道:“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宋问笑道:“不错。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互有联系。任何看似不起眼,无大用的事物,若是细心去钻研,便会发现并非如此。孔圣的论语,所言所感,不也都是基于一些人之常情吗?孝悌仁善,以己度人。这不是只有君子该做的,这应当是人人都该做到的呀。”

  众学子点头附议。

  宋问面向大家,微笑:“所谓明察秋毫。不正是从微毫之中,从已知之中,去探寻那些未知之里,这才是《大学》的深意呀。此谓知之至也。”

  众学子拍手应和。

  宋问:“张老爷,您觉得呢?”

  张炳成辩不过她,又是哼了一声。

  赵主簿看不下去,觉得这宋问今日是存心找茬来了。根本意不在归还商铺。

  扭头对张炳成道:“若无其他人,老爷,我们还是回去吧。县衙还有一干公务呢。”

  宋问哪能让他走?

  “且慢且慢!”宋问道,“这方酒过三巡,哪有走的道理?”

  李洵起身道:“县令如此关心我等学业,实是惭愧。再敬您一杯。”

  张炳成笑着受了,陪他喝了一杯。

  宋问端起酒道:“不过,说起这城门案,宋问的确要敬殿下一杯。请请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