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里走出来 作家
作者:少一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自我一天一天的写书后,便觉得比以前的视野更开阔了些,自然也认识了不少的人。

  我还看到了相关的论坛里有个中年人的抱怨。他说青年人怎么能称为,阅历,写作水平都不如中年人。

  然而,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不能激烈的谴责一个长辈的过错。他说的也没有错,但我绝对不会认同他的观点。

  年轻人也有变老的那天,只要坚持,或许到了他的年纪,也是可以稳稳超越他的才学的,那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我们都应该庆幸,我们是后继有人的。

  可能是我的浅薄无知,我对很多论调都不是很理解。比如说,如何成为一个。当今社会,能写书的,或许都是要冠名为的吧。然而,在我的认知观里,有的只能是写手。但写手和有什么区别呢?只要不是抄袭,谁不是靠着笔杆子吃饭?

  我从什么时候起,便以成为一个而努力读书。我读过的书很杂。该看的和不该看的多多少少的看过些,此处便不需要多多陈列自己的光辉史。读书其实是无尽的岁月中不停歇的过程,这也是一种财富的积累。

  然而提起笔来,才觉得读的方恨少,这或许便是老者所说的阅历吧。

  我写一本书,起初是觉得只是练练笔,圆自己一个梦。我相信很多读书的年轻人都有自己写书的冲动,这是可以肯定的。然而,能真正走下去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走向人生巅峰的。可能在某个时候被人们认同,又或许说人们喜欢的只是简单好读,消磨时光呢?

  我们无法挑剔我们的读者,我们只能自己写好自己的书。我们能做的是把自己的路走下去,哪怕天会黑,我们依然行走在寂静的冷风中。

  所以,我觉得,读书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同样的写书也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或许某时某刻的一丝遐想便能造就一个新的神话,这个神话可能是文学泰斗,也有可能是个乳臭未干的孩童。那么,中年人何必看不起年轻人,年轻人又何必看不起老人。难道相看两厌便是笔者应有的风度?

  我犹然觉得一丝悲哀。由不得人们说的世风日下,中年人竟然吃起年轻人的醋。是时光消磨了他那年轻的

  心,还是认为利益的天平倾斜了,挡住了他来时的路?

  那么,我觉得,如果是这样,始皇帝坑一次儒还是有必要的。

  好久之后的今天,我似乎没有了当初一样的仇视。我仅仅是对着这个话题为很多默默无闻的写手以及已正名。也希望,大家不是相看两厌的仇人,而是同一个路上的伙伴。

  人生本就是戏,何必口诛笔伐。

  哪怕你有怨言,也要记得自己来时的路。

  还记得最当初的誓言。

  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不觉有点遗忘了很多过往,还能记得自己成长时的模样。

  有人说岁月是把无情的刀,我总是说宰了一刀又一刀。我把很多时光都花在了读书上,然而年轻的我们不也是每天的读书吗?

  我想一想,还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