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缘 第37章 直郡王妃
作者:七和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最快更新如意缘最新章节!

  购买率满50%即可看见正文,72小时更换,请支持正版!

  “这是王府的郡主吗?”有人低声问。

  “想必是吧?”有人就张望了一番:“瞧那身打扮,那通身的气派,不是郡主还能是谁?”

  马车上下来的姑娘身材高挑,容色明丽,一双烟亮的大眼睛明亮有神,在镇南王妃身边,姿态从容,十分自如,没有半分不自在,叫人觉得,定是生来就是贵重身份,不然哪里有这样的气度。

  “王妃嫁过去才十来年吧,怎么有这样大的郡主?”有人听了议论,不由的就疑惑起来。

  “莫不是前头王妃留下的?”立时又有了新的猜想,随即又赞道:“与王妃这样亲热,可见王妃待这郡主自是好的。”

  一群太太奶奶们莫不赞叹起镇南王妃的好来,终于有个站在远一点的地方的一个太太听到了,疑惑的道:“怎么我看着,这倒像是赵家的九姑娘。”

  “赵家?就是那个赵家?”有人立刻就问道。锦城赵家,那向来是指那一家的。

  那个太太是赵二夫人王氏的娘家嫡亲妹子,因一家子只有她们两姐妹嫁在锦城,自然亲密,走动的勤些,大约是过年的时候去过一回,见过赵如意。

  这曾太太王氏就点点头:“他们家九姑娘从小儿养在外头的,少回来,我也就是旧年过年的时候见过一回,依稀记得就是这个形容。”

  众人面面相觑,赵家的九姑娘?这赵家不是落败了吗?怎么镇南王妃还跟他们家这样亲密,这位九姑娘,那可是从镇南王妃的马车里下来的,显然是从镇南王府所下榻的驿站一起来的。

  要知道,在场这些人,都是往驿站递了帖子的,可王妃差不多儿都没见,有些亲自往驿站送礼请见的,见到的也只是女官,这就算是体面了,可这位九姑娘,那可是在镇南王妃的马车里说说笑笑的呢。

  难道赵家其实没多大的事?镇南王那可是实权的王爵,他的层面和众人自然都不同,要是赵家真坐实了谋反的罪名,那镇南王定然是一清二楚的,镇南王妃也不会这样的吧?

  有人就补了一句:“我也记得王府的大郡主,已经嫁在京城了,王妃出的郡主还小呢。”

  这里正说着呢,有靠的近些的,就听着王府的丫鬟赶着那美貌的姑娘叫九姑娘,态度又恭敬又亲热,十分殷勤。

  各人就都默然了,各自心头就琢磨开了,有些原本有的想头都偃旗息鼓的,有的想着,回去要赶着跟家里的男人说一说,凡事宁可慎重些,看明白了再说。

  还有的人看着几家太太奶奶们的目光就颇为耐人寻味了,那几家人,原本是赵家十姑娘的未来夫家,和赵家五少、六少的未来岳家,这几家都是在锦城的,当时一听到赵家出事的消息,就忙忙的赶着去赵家退了亲。

  有人就笑着想,连赵家到底出了什么事儿都没清楚,这些人家就赶着去退亲,要是这赵家没事儿了,这几家可颜面无光了。

  爷们还好些,那两家姑娘可就难寻夫家了。

  这么一想,顿时有人就想起一件事来:“哎你们可听说了没有,运城的田家,也上赵家去退亲来着。”

  曾太太王氏道:“那不就是九姑娘的未来夫家吗?我这些日子家里母亲有点不大好,我心里不清净也没出门,竟不知道。”

  “是吗是吗?”说话的那夫人激动起来:“哎哟怪不得,听说那田家也是有体面的人家,退了亲第二日,去给王妃请安,王妃还见了呢,可没想到好端端的,也不知怎么惹恼了王妃,打发了她们出来,连礼都没收,都叫人送了回去。”

  镇南王府那边儿的动静,不少人家都是时刻注意着的。

  “那可真是恼了啊。”有人就帮腔,这些贵人的规矩都是差不多的,见人当然不是都见,有心的,在门口请了安就是了,但通常礼是要收的,也算是赏面子,横竖敢去送礼请安的,都是自忖有些身份,有这个体面的。

  可是这礼都没收,那王妃就是不肯赏面子了啊。

  众人不由自主的就望向了那边正与王妃低声谈笑的赵如意。

  而那几家人,脸色就有点发白发青了。

  赵如意正在笑道:“我跟着您进去烧支香,听禅就不必了,我是个坐不住的,倒是听说这里的素斋最好,我去观摩观摩。”

  镇南王妃笑嗔道:“难道还少得了你吃的,那种地方,就是清净之地,也是烟熏火燎的,有什么趣儿。”

  “我去替王妃看看,那也是我的一片心不是?”赵如意借口倒是不少,镇南王妃这样级别的贵人在这寺里听禅用斋饭,那自然是要有王府的人全程警戒,吃喝的东西更是要小心。

  镇南王妃听她这样说话,也就笑道:“也罢,你去看一看也就罢了,倒是这地方幽静,你自去逛逛。”

  赵如意笑应了,镇南王妃又打发自己跟前的两个丫鬟一起跟着:“我在这里头坐着,用不着这许多人,你们帮着你妹妹们伺候九姑娘,别叫人冲撞了去。”

  赵如意笑道:“怎么当得起。”

  倒也没有推辞,她来这玉佛寺的目的不就是扯镇南王妃的大旗吗?王妃肯赏丫头伺候,赵如意正巴不得呢。

  一时众人鱼贯进去烧了香了,又随着镇南王妃进殿听禅,只有赵如意悄悄的走了出来,她没有来过这玉佛寺,既然来了,自然也就逛逛。

  玉佛寺是千年古寺,又建在山间,雄山大寺,参天古木,颇有古韵,赵如意慢慢的走了一阵,心中渐渐宁静,又在文殊菩萨跟前发了好一会儿呆,果真往后头厨房去了。

  玉佛寺的素斋在锦城算得有名,不过赵如意听师父说,各地的大庙素斋都挺有名的,也不知是何缘故。此时厨房正在备菜,十分热闹,镇南王府果然有人在这里全程看着。

  王妃跟前的丫鬟在府里自然都是有体面的,此时远远的见王妃跟前的两个大丫鬟伺候着一个不认识的姑娘过来,早有人迎过来笑道:“姐姐们怎么过来了,快坐一坐,刚煮了茶,姐姐们喝一盅。”

  那个叫雁儿的丫鬟笑道:“原来是徐大哥在这里,九姑娘在寺里走了这半日,正还没喝茶呢。”

  得雁儿这一说,这位王府管事就知道了,这位能让王妃跟前丫鬟伺候的姑娘,就是那位治好了王妃赵家九姑娘,连忙就笑道:“九姑娘且安坐,我这就打发人沏茶来。寺里自己摘了茶叶做得一种茶,虽没名字,我闻着倒是好的,正好九姑娘尝尝鲜。”

  赵如意笑道了声有劳,就在厨房外头天井的那颗大桉树底下的石凳子上坐了,又笑道:“姐姐们也坐罢,玉叶姐姐,金叶姐姐也都坐,喝杯茶再走。”

  几人便都坐下,片刻,那管事打发了两个小子,送了茶上来,又送上来几碟寺里做的素点心,因不敢与姑娘接近,便都退的远些。

  山里好泉水,煮的茶也格外清些,带着栗子香气,赵如意喝了半盅,又吃了一块八宝卷酥,听玉叶说着这玉佛寺有几样素斋格外有名,府里太太奶奶们都爱吃,便笑道:“你们两个进去说一声,这几样都装两盒子,我回去也好送人,总不好单我一人出来,还空着手回去吧。”

  玉叶金叶听了便应了,果然进去办这事。

  这时候,赵如意见外头走进来几个人,中间一个胖乎乎的年轻妇人,手里牵着一个三四岁模样的小男孩,那男孩身着锦缎衣衫,脖子上挂着金项圈,记名符等,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牵着他的那妇人看衣着首饰想必是他的奶娘,旁边跟着的几个就是丫鬟了。

  那奶娘牵着小男孩走到近处来,见有衣着贵重的美貌姑娘坐在那里喝茶,就没再走了,只一个丫鬟进去,想必是要点什么东西的。

  这么大点儿的孩子,自跟大人的起居不同,要吃要喝的时辰也不同,这会儿到厨房来,自然是这个缘故。王府的两个丫鬟看了一眼,没有理会,倒是赵如意多看了两眼。

  她沉吟了一下,便拿起一块蜜豆糕来,对那小男孩笑道:“要吃吗?来姐姐这里吃。”

  那奶娘早看见她了,知道是小姐,此时见她逗那男孩,倒也就跟着笑道:“大哥儿要吃米糕吗?姐姐请你吃呢。”

  那孩子看着赵如意,没点头也没摇头,赵如意便指了指旁边那张空着的桌子道:“你们这边坐罢,没有人的。”

  那奶娘道了谢,和那几个丫鬟都过来坐下了,把那小孩抱在怀里,赵如意就示意了一下,雁儿起身,端了那碟蜜豆糕过去。

  那奶娘忙教小孩子:“快谢谢姐姐。”

  那小孩子大概怕生,看了赵如意一眼,害羞的把头藏在奶娘怀里,不肯出来,那奶娘自忖身份,也不好跟赵如意攀谈,只等那丫鬟拿了水出来,倒是赵如意一手端着茶盅,一边再三的打量那个小孩子。

  “怎么把哥儿带到这样地方来了!”赵如意还没想好要怎么开口说话,却听到外头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众人都一起转过头去,却见一个衣着富贵,穿金戴银的妇人打扮的年轻女子带着几个丫鬟从那边儿过来。

  那奶娘就忙站了起来,那小孩儿停了一下,跑过去抓着那女子的裙摆,赵如意心中就有数了,这想必是那孩子的娘。

  奶娘笑道:“大哥儿跑了一阵,出了点汗,我想着到厨房来倒些水,又怕外头腌臜,自己看着煮的洁净些,又不敢把哥儿交给别人,就一起过来了,我们并不敢进去,只这外头也没味道的。”

  这可是捧在手心里的孩子,赵如意这个时候终于出声道:“你可是这哥儿的母亲?”

  那女子这时才看到坐在一边的赵如意,脸色突然一变:“你怎么也在这里?”

  赵二夫人这如今是完全的服了这位九姑娘,忙忙的安排了四个粗壮有力的婆子跟车,又有四个常出门知道事的媳妇跟进二门伺候,还嘱咐玉叶金叶:“眼睛多看事,机灵着点儿,有什么不妥,立刻叫人。”

  赵如意在一边笑道:“我去看病而已,二伯娘也太小心了。”

  赵二夫人不是多话的性子,自也没怎么说,可心里在想,你虽是去治病的,可你刚敲诈了人家一万两银子呢,还把人家的脸面丢在地上踩!

  你就是救了人家的命,人家也得恨死你了。

  待赵如意出门了,赵二夫人还是有点左思右想的丢不下,又倒回去见老太太,说:“九姑娘自是个好的,就是这性子也太刚强了些。”

  太容易得罪人了,这样的性子,老太太不管她也就罢了,还事事纵容,让她做主,凡事由着她的性子来,这可如何得了。

  赵老夫人知道她说的是这个理,赵如意这性子,自然是极容易树敌的,本该多拘着她些才好。可赵老夫人只点了点头,抬起眼睛,不知道望着远方哪里,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道:“她既叫如意,自要让她事事如意才好。”

  这话简直莫名其妙,叫赵二夫人摸不着头脑,可赵老夫人却也再没有别的话了,也不再理她,她也只得悄悄退下。

  姜家是大族,虽然分了家,但也少有搬出去的,大都还在城南大宅里住着,人口众多,家里规矩就要多些了,这麻疹是个极易传染的病症,家里大大小小还没出过疹子的孩子也不少,是以按照家里的规矩,但凡诊出来是麻疹的,一概都要送到城郊的别院去,以免在家里传染着了。

  这长房的哥儿虽然贵重,却也不能免了这规矩。

  幸而城郊别院并不远,赵如意的马车跟着姜家的走,走到驿站跟前的道路的时候,却被拦了下来。

  赵如意掀开帘子张望了一下,前边道上站了四五个年轻精壮的汉子,穿着一色的烟底银纹锦衣,脸上的精悍之气都是差不多的,一个个都警惕的打量着周围,赵家伺候赵如意出门的高管事刚走到前头去问,就被挡住了,那人脸板的死紧,冷冷的说:“退后!这里暂不能过。”

  高管事也是在赵家伺候多年,也跟着主子出过门,有见识的,赵二夫人也是仔细的挑过,才挑了他跟着赵如意出门,此时他见说话的人一双眼睛闪着精光,连同周围几个警惕的看过来的汉子,都颇像是某类大人物的护卫,而且这人一口京片子,又是这样的不客气,显然是极有底气的,护卫的定然不是寻常人物了。

  锦城作为西南重镇,偶尔会有这样的大人物光临,就如前日途径锦城的镇南王爷,不过当时虽然也是整个驿站戒严,但却没有封路的,不像这会儿,连同驿站前的道路,也是护卫把守盘问的。

  这排场,竟然比镇南王爷还大了!

  高管事见状,当然不敢造次,退了回去,到赵如意的马车边上把刚才这话回了,又怕赵如意不懂,忙补了一句:“大约不是寻常人,只不知是谁。”

  放在以往,有大人物来锦城,赵家肯定是有消息的,只是这些日子定然就不同了,赵家自顾不暇,消息闭塞,不太知道外头的动静。自然不知道是谁,而且高管事还有点担心,听说九姑娘脾气不大好,很不怕事,别一时恼了有人拦着,就要去理论,那就麻烦了。

  不管这里头的是谁,这京城里出来能带着护卫的人物,别说现在的赵家,就是以前的赵家,那也是惹不起的。

  赵如意又往那边望了一眼,除了他们,也有别的马车被拦了下来,还有些行人,都在好奇的张望到底是什么贵重人物,姜家跟车的人似乎也没有办法,很有点着急的样子,她就点点头:“既然这样,我们等一等吧。”

  原来九姑娘是这样随和的性子,那些人怎么胡说。高管事心想。

  等了有一盏茶时候的模样,见那一头路上,整队的青衣佩刀的侍卫模样的人,席卷而来,扬起满天尘土,到了近处,迅速的分成了两队,一队立即散开警戒,把人又往外再驱赶了一些,另外一队直驰进了驿站里头,大约是进去布防了。

  这样的阵仗,别说那些被拦下的人都不急了在好奇的张望,就是附近不赶路的闲人,也开始往这边围观了。

  赵如意见人聚的多了,就说:“我们再退一点吧。”

  高管事明显的怔了一下,好像觉得赵如意这样省事真是奇怪的很一样。

  赵如意啼笑皆非,既然没有人恶意的针对她,她当然不会没事都惹是生非,赵家这些日子倒了霉,遇到的事太多,她刚回来就碰到那些事,好像还落下了个坏脾气的名声了。

  其实,她可随和可省事了,向来不主动惹事的,连师父都说她脾气好。

  她只是不怕事而已。

  待那些人都就位了,又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外头围观的人喊着‘来了来了’,一辆华盖朱轮车从那一头慢慢的驶了过来,那车车身宽大,车壁装饰的璎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样出门用的车都这么奢华,也不知是哪位有权有势的贵人了。

  赵如意好奇的张望着,这驿站不是寻常府邸,修建的不一样,里头没有下车的地方,所以很快就看到了从车上先出来的是女眷,两个丫鬟小心的扶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她带着帷帽,看不到脸,不过单看她伸出来的手指上两枚明晃晃的硕大的宝石戒指,腕间那一抹清亮的闪光,都知道这装扮的贵重。

  周围人顿时都惊叹着议论起来。

  这女子走的很慢,好像很没有力气,下马车更是慢的很,旁边几个丫鬟更是小心,赵如意就‘唔’了一声。

  伺候着她坐在马车上的丁香心想,姑娘这是功力见长吗?以前都是望气,这会儿连脸都没看见,就知道了?

  丁香说:“这是生了病了吗?”

  “不严重。”赵如意说:“就是腹泻,随便找个大夫看看也可以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梦想中的世外桃源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7-3110:34:25

  斯卿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7-3110:37:11

  eternity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7-3114:03:14

  春雨綿綿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7-3122: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