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缘 第44章 查
作者:七和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购买率满50%即可看见正文,72小时更换,请支持正版!

  赵如意碰了个软钉子,其实也不大舒服,不过想了一想,觉得孩子无辜,还是决定说出来:“这位奶奶,我看令公子似有隐疾,不日就要发作出来,回去该请个儿科……”

  她话还没说话,那妇人陡然就发作了,她猛的别过头来,打断了赵如意的话:“你胡说什么?”

  她声音突然变的又尖又细,眼睛也瞪大了,双手下意识的护住了自己身前的孩子,恼怒道:“你竟然敢咒我们家!”

  赵如意没承想她反应这样大,还给她吓了一跳,后面的话就说不下去,只是解释道:“不是我咒令公子,实在是,”

  那妇人根本就没有要听她说话的意思,此时目光看到了桌子上那一碟点心,心中突的一跳,再次打断了赵如意的话,问那奶娘:“这点心是哪里来的?哥儿用了没有?”

  那奶娘显然没见过自家主母这样如临大敌的样子,也有点畏缩起来,嗫嚅着说:“是……是那位姑娘给的……”

  ‘啪’的一声,那妇人扬手就给了那奶娘一耳光,气急败坏的道:“也不知哪里来的腌臜东西,你就敢给哥儿吃,哥儿要是有个不好,你……你……”

  奶娘捂着脸不敢说话了,赵如意啧了一声,倒不觉得恼,只觉得这妇人真可怕,她见过不愿意人说有病的人多了,这是人之常情,谁也不爱听,可是不爱听到这种地步的,她还头一回见。》

  赵如意不恼,雁儿倒是恼了,这点心可是她端过去的,她腾的就站了起来:“你干什么大呼小叫的!这里是你家吗,当着人就打起奴才来了,打给谁看啊,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你能打人的地方吗?王妃的饮食在这里呢,这样要紧的地方,怎么什么不三不四的人都得进来了,来人,都给我撵出去!”

  赵如意又啧了一声,王妃跟前的丫头,骂起人来可真是什么也不怕的,真是越是奴才越惹不起,王妃总还要讲究个体面,这奴才恼了,才不管你什么体面不体面的,只要骂的着的,就敢骂。

  在这锦城,雁儿这样身份的丫头,那就是骂了知府家老太太,那也是白骂,找不回来的。

  这妇人果然有点懵了,犹豫了一下,还真没敢还嘴,显然是不敢肯定雁儿的身份,倒是那小孩子见奶娘挨了打,有点眼泪汪汪的拉拉他娘的裙摆,扁着嘴说:“没有,我没有吃。”

  那妇人得了这个台阶,连忙拉着他往外走,一边还说:“没吃就好,外头的东西再不许乱吃的。”

  小男孩委屈的点头,那奶娘连忙追上前去抱了他起来,跟着出去了。

  雁儿呸了一声,还恼道:“九姑娘这样的神医,好心跟她说,她还跟见了鬼似的,不识好人心!”

  旁边那个丫鬟嗤的一笑:“雁儿姐姐这话,连自个儿都骂了,你骂自个儿也罢了,怎么还饶上九姑娘呢?”

  雁儿得她提醒,连忙笑道:“我可没说九姑娘,她明是骂的我,可不与九姑娘相干。”

  赵如意只笑了笑,可不是吗,这妇人自见了她,真的就跟见了鬼似的,倒也奇怪,好像那孩子在跟前,她就会暗算她孩子似的,她嘴里却道:“哎,没人愿意听人说得病的,也没什么,不找我治,我乐的清闲。”

  “可不是吗!”雁儿连忙道,一时玉叶金叶也收拾好了东西出来,雁儿便又说:“王妃听禅想必也该好了,我们还是往前头去吧。”

  果真她们回到前头的时候,讲禅刚刚结束,雁儿并没有把先前那妇人的事回王妃,赵如意也懒得说,只是陪着镇南王妃用了斋饭,才一齐下山去。

  镇南王妃又打发王府的车送赵如意回了赵家,才罢了。

  赵如意回了家,自去见赵老夫人把今日与镇南王妃出门的事说了一说,赵如意这样精乖的人自然看得出来,老太太虽然对她从来没有要求什么,更没有要她好生侍奉奉承镇南王妃,但心里却不是不关心的。

  所以虽然老太太什么也没说,赵如意还是主动的把今日的情形汇报了一番,赵老夫人听了,点了点头,想了一下,才跟赵如意说:“这些日子,观望的人家不少,王妃这样给体面,想必能安静些了。”

  赵如意有点意外赵老夫人会跟她讲这些,按理说着向来不是闺阁姑娘该管的事,不过在别院的时候,师父什么事都跟她讨论,她的意外倒也不大,就只是笑道:“王妃给体面,那也不止是因着我的好处,终究咱们家这会儿还是永宁侯呢,若是事儿真犯大了,王妃也不会给我这样的体面,所以我觉得老太太还是该放宽心些。”

  开玩笑,要真是谋逆罪坐实,镇南王妃最多就抬了银子来谢她,绝对不会邀她出去的。

  赵老夫人听了点点头:“你说的很是。”

  不过王妃给了体面,自然更能杜绝一些猜想,让赵家少些麻烦,这就是赵如意的功劳了。

  这里说着话,却见赵四夫人笑吟吟的走了进来,给老太太行了礼,就笑道:“九姑娘在这里呢,我问一个事儿,我瞧着你院子那边在翻地种东西?九姑娘知道吗?”

  赵如意就点点头:“是啊。”

  “是原本种的那些不合意么?九姑娘这是预备要种什么?”赵四夫人笑道:“我问明白了,好吩咐他们预备苗子东西。”

  赵家是大族,在锦城也绵延数百载,几经扩建,占地极广,虽说一大家子,老老少少几十主子住在这里,也不逼仄,但赵如意住的院子又格外大些,虽然平日里不住,却也都年年修葺整治,院子前后种着四季花卉,一年到头都有花儿看,这如今南墙那一带的蔷薇正开的如火如荼。

  赵家是赵二夫人主持中馈,三夫人四夫人都分管着一部分,四夫人正好就管着府里的苗木花卉等。

  赵如意听了就笑道:“这个不必四伯娘预备了,我栽些药苗,是早就预备好的东西。”

  赵四夫人便皱了皱眉:“药?那些东西,合该送到庄子上去种的,放到小姐的院子里种了那些,越发没个陪衬,叫人看着不像,别的姑娘房前屋后的都能看着那些花儿,九姑娘院里只有那些个,只怕人说闲话。”

  “有什么闲话可说!”赵如意没说话,赵老夫人先说话了:“又不是只有花儿才看得的,九姑娘喜欢看什么样子的,就种什么样子的,你理会人说什么?你去把人和东西预备好,预备九姑娘使就是了。”

  赵四夫人就低下了头应是,心中却是嘀咕,老太太这心都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以前五姑娘在家里的时候,因不喜欢院子里那一片矮海棠,要换成玉兰,老太太颇为不以为然,说了她两句,那也是二房嫡女呢,结果二嫂也没有许她换,这会儿九姑娘招呼都不打一个,直接把院子前后种的花树都掘了,翻了地要种药,老太太却这样说了。

  这九姑娘是老太太的心尖儿,真是一点儿没说错,再没人比得上的。

  赵如意见状,温柔的解释道:“不要紧的,不是什么古怪的药,只是香草为主,虽花儿不大,味道却好,因这些药苗精细,我也是才学着种,放到庄子里看不到,得种在我跟前,我才好料理。若是坏了规矩……”

  她腼腆的笑着对赵老夫人说:“老太太……”

  赵老夫人就安抚道:“不要紧,本就没有只许种花的规矩,那花儿种来也是为着姑娘们平日里看着陪衬的,你养药苗是正事,只管养去,缺什么东西,或是缺人了,只管找你四伯娘要,她就是管这个的,若是你院子不够大,花园子里头你看哪里好,也只管找你四伯娘要就是了。”

  老太太当面吩咐,赵四夫人也没话可说,只得对赵如意笑道:“是,九姑娘要什么,只管跟我说。”

  “多谢四伯娘。”赵如意应道:“若是缺了什么,自然找伯娘要去。”

  赵四夫人抓住机会告了一状,没想到没告准,只得怏怏的辞了出去。

  赵老夫人看她出去了,好一会儿叹了一口气:“家里风雨飘摇,还琢磨这些小节,能争些什么呢?”

  赵如意微微一笑:“没有惶惶不可终日,就是好事了,就如祖母所说,有心思琢磨这些小节,是赵家之幸。且也是有分寸的,也就不要紧了。”

  赵老夫人点点头:“是的,你说的对。”

  赵如意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回去种药了,她现在很忙,缺药很多,正苦恼呢。

  赵二夫人不是多话的性子,自也没怎么说,可心里在想,你虽是去治病的,可你刚敲诈了人家一万两银子呢,还把人家的脸面丢在地上踩!

  你就是救了人家的命,人家也得恨死你了。

  待赵如意出门了,赵二夫人还是有点左思右想的丢不下,又倒回去见老太太,说:“九姑娘自是个好的,就是这性子也太刚强了些。”

  太容易得罪人了,这样的性子,老太太不管她也就罢了,还事事纵容,让她做主,凡事由着她的性子来,这可如何得了。

  赵老夫人知道她说的是这个理,赵如意这性子,自然是极容易树敌的,本该多拘着她些才好。可赵老夫人只点了点头,抬起眼睛,不知道望着远方哪里,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道:“她既叫如意,自要让她事事如意才好。”

  这话简直莫名其妙,叫赵二夫人摸不着头脑,可赵老夫人却也再没有别的话了,也不再理她,她也只得悄悄退下。

  姜家是大族,虽然分了家,但也少有搬出去的,大都还在城南大宅里住着,人口众多,家里规矩就要多些了,这麻疹是个极易传染的病症,家里大大小小还没出过疹子的孩子也不少,是以按照家里的规矩,但凡诊出来是麻疹的,一概都要送到城郊的别院去,以免在家里传染着了。

  这长房的哥儿虽然贵重,却也不能免了这规矩。

  幸而城郊别院并不远,赵如意的马车跟着姜家的走,走到驿站跟前的道路的时候,却被拦了下来。

  赵如意掀开帘子张望了一下,前边道上站了四五个年轻精壮的汉子,穿着一色的烟底银纹锦衣,脸上的精悍之气都是差不多的,一个个都警惕的打量着周围,赵家伺候赵如意出门的高管事刚走到前头去问,就被挡住了,那人脸板的死紧,冷冷的说:“退后!这里暂不能过。”

  高管事也是在赵家伺候多年,也跟着主子出过门,有见识的,赵二夫人也是仔细的挑过,才挑了他跟着赵如意出门,此时他见说话的人一双眼睛闪着精光,连同周围几个警惕的看过来的汉子,都颇像是某类大人物的护卫,而且这人一口京片子,又是这样的不客气,显然是极有底气的,护卫的定然不是寻常人物了。

  锦城作为西南重镇,偶尔会有这样的大人物光临,就如前日途径锦城的镇南王爷,不过当时虽然也是整个驿站戒严,但却没有封路的,不像这会儿,连同驿站前的道路,也是护卫把守盘问的。

  这排场,竟然比镇南王爷还大了!

  高管事见状,当然不敢造次,退了回去,到赵如意的马车边上把刚才这话回了,又怕赵如意不懂,忙补了一句:“大约不是寻常人,只不知是谁。”

  放在以往,有大人物来锦城,赵家肯定是有消息的,只是这些日子定然就不同了,赵家自顾不暇,消息闭塞,不太知道外头的动静。自然不知道是谁,而且高管事还有点担心,听说九姑娘脾气不大好,很不怕事,别一时恼了有人拦着,就要去理论,那就麻烦了。

  不管这里头的是谁,这京城里出来能带着护卫的人物,别说现在的赵家,就是以前的赵家,那也是惹不起的。

  赵如意又往那边望了一眼,除了他们,也有别的马车被拦了下来,还有些行人,都在好奇的张望到底是什么贵重人物,姜家跟车的人似乎也没有办法,很有点着急的样子,她就点点头:“既然这样,我们等一等吧。”

  原来九姑娘是这样随和的性子,那些人怎么胡说。高管事心想。

  等了有一盏茶时候的模样,见那一头路上,整队的青衣佩刀的侍卫模样的人,席卷而来,扬起满天尘土,到了近处,迅速的分成了两队,一队立即散开警戒,把人又往外再驱赶了一些,另外一队直驰进了驿站里头,大约是进去布防了。

  这样的阵仗,别说那些被拦下的人都不急了在好奇的张望,就是附近不赶路的闲人,也开始往这边围观了。

  赵如意见人聚的多了,就说:“我们再退一点吧。”

  高管事明显的怔了一下,好像觉得赵如意这样省事真是奇怪的很一样。

  赵如意啼笑皆非,既然没有人恶意的针对她,她当然不会没事都惹是生非,赵家这些日子倒了霉,遇到的事太多,她刚回来就碰到那些事,好像还落下了个坏脾气的名声了。

  其实,她可随和可省事了,向来不主动惹事的,连师父都说她脾气好。

  她只是不怕事而已。

  待那些人都就位了,又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外头围观的人喊着‘来了来了’,一辆华盖朱轮车从那一头慢慢的驶了过来,那车车身宽大,车壁装饰的璎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样出门用的车都这么奢华,也不知是哪位有权有势的贵人了。

  赵如意好奇的张望着,这驿站不是寻常府邸,修建的不一样,里头没有下车的地方,所以很快就看到了从车上先出来的是女眷,两个丫鬟小心的扶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她带着帷帽,看不到脸,不过单看她伸出来的手指上两枚明晃晃的硕大的宝石戒指,腕间那一抹清亮的闪光,都知道这装扮的贵重。

  周围人顿时都惊叹着议论起来。

  这女子走的很慢,好像很没有力气,下马车更是慢的很,旁边几个丫鬟更是小心,赵如意就‘唔’了一声。

  伺候着她坐在马车上的丁香心想,姑娘这是功力见长吗?以前都是望气,这会儿连脸都没看见,就知道了?

  丁香说:“这是生了病了吗?”

  “不严重。”赵如意说:“就是腹泻,随便找个大夫看看也可以了。”

  大约没她什么事了,赵如意有点失望,这样大阵仗的贵人,就是锦城也来的不多的。

  这位夫人走了进去,很快又有一辆车过来来,这回下来的是个年轻男子,金冠玉带,一样是前呼后拥的,在门口下车进去了,然后后面又跟出来七八辆小些的马车,显然是仆从坐的,待这些人和车都进了驿站了,那些护卫才集合收队,一时间又是马嘶人喊,踢踏起尘土飞扬,好半天才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