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缘 第46章 相知
作者:七和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购买率满50%即可看见正文,72小时更换,请支持正版!赵淑云悄悄拧她一下,赵如意看见了,只抿嘴一笑,只当没看见,她心之所好跟别人不同,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兴趣理会小姑娘的鼻子眼睛,横竖也并没有惹到她面前来。

  倒是赵淑兰走在她旁边儿,轻声与她说:“刚才说话的那位太太是知府通判卞大人的太太,听说她的娘家表姐嫁在了田家,前儿来锦城,还是在卞家住的呢。”

  哦她!赵如意就明白了,怪不得针对她,提到这个事,她才想起来笑道:“姐姐消息这样灵通,那位田太太今儿也没在,想必是走了吧?”

  这亲也退了,镇南王妃也走了,田太太还留这里做什么呢?

  赵淑兰是真佩服赵如意这心无旁骛,她自忖是做不到这样洒脱的,便笑道:“你是不理这些事,那日王妃把他们家的礼退了回来,田太太后来不知道走了哪里的门路,往镇南王府的一位管事那里送了一回礼,到底说了什么,就不知道了,倒是前日听说运城那边送了信来,也不知出了什么事,说是田太太看了信,不知怎么恼了,当场打了大少奶奶几个嘴巴子,又急匆匆的回运城去了。”

  看来又是出事儿了吧,照着田家这种见高拜见低踩的做派,其实是挺容易得罪人的。

  “哦唷。”赵如意笑道:“这一位想必腿得很疼一阵子了。幸好我没替她治呢!”

  走到大花厅,丫鬟上了茶,姐妹在这边闲聊,赵二夫人在大花厅与人应酬,赵淑兰关切的往那边看了好几次,赵家现在虽然暂时稳住了阵脚,可到底赵大老爷还在大牢里没出来,也没消息,如今有敬而远之的,也有不明心理在打探的,当然还有幸灾乐祸的。

  赵家在锦城几百年,且别说家里人有省事的也有惹事的,难免树敌,就是有那等妒忌荣华富贵的,见赵家开始落败,自也难免幸灾乐祸。

  甚至还有些眼浅皮薄想要谋夺赵家产业的,不一而足。

  要不是还有永宁侯那个爵位在这里镇着,只怕有些人都已经动作起来了。

  坐了一会儿,又有平日里相好的姐妹看到了她们过来说话,小姑娘的世界虽然也免不了妒忌啊争斗啊什么的,但终究要单纯一些,说话也更简单些,她们长期生活在锦城,互相认识,有脾气相合的慢慢成了好友。

  赵家姑娘这些日子统共不出门,隔的日子久了,自然更亲热些,几个姑娘性情不一,有与这个好的,也有与那个好的,自然都有些悄悄话要说,连十姑娘赵淑秀都被两个姑娘拉了去了。

  只有赵如意一个人也不认识,只管坐在那里。八姑娘赵淑兰还觉得不好走开,倒是赵如意笑嘻嘻的推她:“去玩去玩,也让我清净清净。”

  赵淑兰好笑,这妹妹,她要怎么清净?

  赵如意是真的一点儿也不觉得无聊,她以前也跟师傅一起出席过类似的场面,师傅跟前说话的人多,难免撇下她一个人,她一个小孩子,自然觉得无聊,跟师父抱怨,师父就笑着对她说:“这样多人,你还嫌闷的慌?”

  “我都不认识,又没话说,师父你跟人一说话就没完没了把我忘了,我怎么不闷?”赵如意其实也是惯于撒娇的,只是看跟谁罢了。

  “笨!”师父也跟她十分亲昵,笑着捏她脸:“乖徒弟,有人的地方是最不闷的,你不认识人,正好仔细打量她们,你就看着,慢慢的你就知道她们经历了些什么事情,你看那边那个穿着红衣服绣蝴蝶衣服的女人,你知道她是什么人吗?”

  赵如意老实的摇摇头,师父就笑道:“我也不认得,可我们仔细看看她,就会知道她的经历,她的脾气,她的性子。你看看能看出来什么。”

  赵如意就仔细的打量那个女子:“嗯,看她的耳朵和脸颊带脖子,我知道她大概二十六到二十八之间,我也知道她没有生育过,她看起来有点抑郁。”

  师父点头道:“还有,她跟面前的人说话没有很客气的词,穿的衣服虽然颜色花纹都不一样,但滚边的手法和针线很类似,所以很可能是一家人,那个人大概二十三岁左右,已经生育过两次了,跟她说话也不是很恭敬。”

  当时师父就跟她说:“女子成亲通常在十七八岁,这样她嫁人已经十年左右了,可没有生育,所以她抑郁,她身边那个人很可能是她的妯娌,她家里有这样的妯娌对比,就会更加深她的抑郁,这样的人,脾气通常都不会好,很难宽容待人,所以最好是敬而远之。”

  师父继续说:“可是你如果不得以必须要和她攀谈——世间总是有许多的不得以,乖徒弟你也不会例外。那么你就可以谈哪位太太心虔,三十了终于生了个儿子,嗯,三十五也可以。”

  “喔,只要比她的年龄大就可以了!”赵如意说:“这样她会觉得自己还有希望的,会有转机,就会比较欢喜。”

  “对!乖徒弟真聪明!”

  那个时候,赵如意也就觉得很有趣起来,师父说:“当然,不一定都要去攀谈,但你只凭着看,就能知道那个你素不相识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有什么样的经历,她现在大约是个什么样的脾气,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不是?”

  “嗯嗯。”赵如意点头。

  师父又捏捏她的脸:“而且,当你需要和别人说话交际的时候,你可以一句话让她高兴,觉得你真是个可亲可爱的人,也可以一句话就让她生气,让她尴尬,让她不敢惹你,这岂不是也很有趣?”

  “那师父跟我说话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吗?”赵如意突然问。

  师父大笑:“当然没有,我是真的喜欢你的。我跟你都说真话!”

  这还差不多,赵如意想到这里就微笑起来,所以她虽然一个人也不认识,却一点也不闷,她饶有兴致的随便看过去,这一位脸色有点发黄,该清肝才好,那一位胖的这等浑圆,这些年定然一直在吃补药,也该停一停了,咦,这个有趣,明明没有怀孕,为什么挺着个大肚子,旁边丫鬟还小心翼翼的扶着呢?

  赵如意就不知不觉的走了过去,听人说话,真的是有人在聊孕期怎么保养,唔,快三十了,一直没有生育,这是打算抱一个回来吗?假装怀孕掩人耳目,以后才好当亲生的养吧?

  赵如意轻轻的笑了一下,自不去理会别人家的事,又转头去打量别人,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高声道:“二夫人,听说你们家九姑娘是大夫呢?”

  这声音显然是故意这样高的,就是在并不安静的花厅里,听到人也很多,不少人就转过头去了。

  赵如意当然也跟着看了过去,唔,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肝火心火俱旺,定然月信不准,看她脸上有点亢红,显然心情颇好,正是春风得意的当头。

  那女子见吸引了这么多人看过来,颇有点得意,笑道:“据说十分高明,还治好了镇南王妃的失眠?怪道能得镇南王妃的青眼呢。”

  赵二夫人的脸色立时便有点不好看了,如今赵家在锦城稳住阵脚,那是与镇南王妃带着赵九姑娘出现有着密切关系的,镇南王妃的态度震慑了不少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赵如意给王妃治病的事了。

  这里头自然是有个分别的,赵如意是大夫的身份还是赵九姑娘的身份,若是镇南王妃仅仅是因为赵如意治好了她的病,才待她好的,这里头的关节就要重新掂量过了。

  这人不知是怎么打听到的这件事,此时故意选了人多的场合,锦城有头有脸的人家的女眷都在的场合嚷嚷出来,那多半是不怀好意的了。

  赵如意听的真切,心想,狐假虎威果真不长久,还是师父说的话通透。

  她又仔细的打量了这个女子几眼,终于来了!

  她等的那个机会,终于来了,赵如意便也扬声笑道:“这位奶奶如此春风得意,想必是以为自己有喜了吧?”

  以为二字大有文章,那女子脸色也微变,不由的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也没什么意思,这位奶奶小日子停了两个月没来,见不得荤腥,时时欲呕,定然是以为自己有喜了,请了大夫看没有?也说是喜脉吗?那我劝你还是换个大夫再看看吧。”

  “你胡说!”那女子顿时就急了。

  赵如意温柔的笑道:“你刚才还说我医术高明呢,怎么这会儿你又不信了呢?”

  她认真又诚恳的说:“心胸狭隘之人其实是很难受孕的,真的,你再去查查。”

  她微微皱眉,回身问那伙计:“这是安郡王开的店?”

  那伙计咧嘴笑:“我就知道姑娘是富贵人家,少来外头,这锦城谁不知道咱们千金坊是安郡王爷的买卖?要说安郡王他老人家那可是有名儿的善心人,虽然开了药店,那也不全为着银子,咱们这店药材全,品相好,从无假货,价也不贵,且若是真遇着那些差点儿银子买不起药的,舍一副两副药那也是常有的事,满城里谁不说咱们千金坊好?都愿意上咱们千金坊来抓药呢。就是安郡王爷他老人家的长生牌位也不知道立了多少了。”

  赵如意想了想,笑道:“安郡王不是不在锦城吗?怎么想起到锦城来开这买卖吗?别是你们自己说的罢。”

  打上王爷的旗号,做生意自然更顺利,上门来闹事也得掂量掂量,赵如意倒是明白这个道理。

  赵如意这样的贵家姑娘,这伙计平日里自是难得一见,且又如此美貌动人,这般和气的愿意攀谈,那伙计也就越发说的来劲了:“我们就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胡乱借安王爷他老人家的名号啊,找死不成?这真是安郡王爷的买卖,姑娘想想,咱们千金坊做的这么大,各城都开了分店,就是安郡王爷的眼皮子底下就有一家分店,要是敢胡说,他老人家嘴里漏一个不字来,咱们也得关张不是?倒是他老人家干嘛开在锦城来,那小的就不知道了,横竖凭是安郡王爷,别说开的锦城,就是要开在皇城,那皇上也得让他开不是?”

  这小子还真是会说话,赵如意都忍不住笑了一下,别看这小子一口一个安郡王他老人家,人家其实才二十岁,一点儿也不老,说起来,这位安郡王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是本朝护国长公主的独子,护国长公主原封号为福安公主,从小儿就爱习武,长的大了,生的英姿飒爽,美貌过人,先帝盛宠,公主不爱那些世家出身的翩翩佳公子,却只倾心于当年的西北军先锋将军,下嫁后琴瑟和谐,很快就诞下一子。

  今上初登基,匈奴犯边,直打到了山西大同府,今上御驾亲征,却不慎落入陷阱,五万大军被围,危急之时,皇弟端王留镇朝廷,公主偕驸马星夜驰援,救今上于危难,血战之后,仅余两千人马脱围。

  且乱军之中,驸马为今上挡了一刀,伤的重了,终于不治。

  经此一役,朝廷元气大伤,无力再战,匆匆签下城下之盟,割地赔款和亲,了结了战事。

  回京后,福安长公主救驾有功,改封号为护国长公主,独子封安郡王,成为朝廷数得着的异性王爷之一。

  以安郡王的恩宠,那还真是想要开在皇城,皇帝也会让他开的。

  但是为什么她赵如意的铺子,现在变成了安郡王的了呢?赵如意见这伙计也说不出别的来了,知道他这样的伙计知道的也有限,便不再问了,叫青黛把有的药材抓了,又出去各处生药铺子逛了一圈,还真买不到那些药材,便吩咐人回千金坊去订货,她自己却不再去了。

  赵如意在想,这件事她该问谁呢?

  赵如意想了一下,问丁香:“旧年冬天,我这里还收了千金坊五千银子是不是?”

  丁香既管着赵如意的事,自然清楚:“是的,是千金坊的大掌柜送来的,以前是交给华先生,不过那会儿,华先生已经出海去了,大掌柜说了,华先生吩咐直接交给姑娘,是连账册一起送来的。”

  想了一下,丁香还说:“大掌柜还说,千金坊做的好,去年的利润比以前哪年都高,其实不止这个数,不过因筹划今年还开分店,所以留存了一部分,账上都是清楚的。”

  筹划?赵如意琢磨着这个词儿,她以前一直以为是华先生管着千金坊的事,可华先生出海去了,千金坊照样运转,华先生也并没有交代她管这事儿,要不是今儿去千金坊听到个意外的消息,她还没往这里头想呢。

  现在想想,从自己拿了银子给华先生开千金坊起,华先生哪里像个开铺子的样子呢?也照样在那别院里,只管看书研究医案,有时候带着自己到处走走,就是去过一次千金坊,她也像是参观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