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缘 第81章 度蜜月
作者:七和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630book.la,最快更新如意缘最新章节!

  购买率满50%即可看见正文,72小时更换,请支持正版!

  赵二夫人才不敢理这样的口角呢,赵如意笑道:“你都说我是大夫了,做大夫的当然要说实话,百无禁忌才对,该交代的都要交代,才能看好病啊,不然,像这位……”

  她停了下来,果然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大,且不知是对头还是不怕的人笑着提醒她:“齐大奶奶。《”

  “嗯,齐大奶奶,自己不知道缘故,心胸又不肯放开,那就难以受孕,回头只怕还要怪医者无能,其实,咱们也真的没办法啊。”赵如意十分诚恳的解释。

  那位齐大奶奶脸都气白了,她也算得口齿伶俐了,只停了一下就冷笑道:“赵姑娘治好了王妃的失眠,就自以为医术高明了?说的倒是头头是道,我可是不信的。”

  她当然要说不信,不然不就承认了心胸狭隘了吗,赵如意可不想就此放过她,而且赵如意有她的计划,倒也并不是单纯想要随口奚落她两句出去。

  是以赵如意十分配合的笑道:“那么齐大奶奶要怎么才肯信呢。”

  那齐大奶奶就等着赵如意这话呢,顿时就指了刚才出头提醒赵如意的那位妇人,冷笑道:“你能说得出她有什么病,我就服你!”

  真是越发热闹了,还是难得一见的热闹,来做客的太太奶奶们横竖闲着,自然巴不得看热闹,立时花厅里的人目光齐刷刷都落在那位妇人身上,连知府家今日忙的跑上跑下的小子丫鬟们,能偷出空儿的都偷了空儿的来围观了。

  赵如意一笑,看向那妇人:“这位奶奶可愿意让我看一看?”

  那妇人还真有点怕了赵如意那张嘴,生怕自己身上万一有点什么小毛病,就被赵如意扯到什么性子心胸上去,像这位齐大奶奶似的,那脸可就丢大了。倒是旁边一群太太奶奶们看热闹看的欲罢不能,但凡能说上话的,都七嘴八舌的劝起来:“王妃还让九姑娘看呢,五奶奶你怕什么呢。”

  “就是,若是真有点什么小毛病,九姑娘顺手给你一治,不就好了吗?”

  “看看吧,看看!”

  倒是赵如意气定神闲,看着那位齐大奶奶铁青的脸,只是微笑。

  那位五奶奶眼见得众人围着不放,看起来不看好像不大行了,一边后悔自己干嘛出这个头儿,一边不大情愿的说:“那就劳烦九姑娘看看我有没有什么不好。”

  赵如意点点头,细细的打量了五奶奶一番,笑道:“五奶奶身体康健,正是福寿之象。”

  这话一说,众人都有点失望,好像倒是这五奶奶没有病让这场热闹失色了一般,那齐大奶奶总算是抓住了机会,刚想说话,赵如意又笑道:“就是五奶奶这几日左边手臂每日睡醒之后,总是有点儿疼是不是?起来一会儿也就好了,五奶奶想必觉得不要紧,就没理会,是不是?”

  那五奶奶就怔住了,众人看她脸色,自然明白赵如意这是说对了,这时候,看向赵如意的目光就很有点不同了。

  这……这简直神乎其技了啊!

  那五奶奶叫赵如意震住了,旁边有平日相好的就推了推她,她才回过神来,忙道:“真的真的,九姑娘说的真是一点儿错也没有,简直好像亲见一般,真是……真是……”

  她好似找不到话来形容了,真是了半日才憋出来:“真是神医啊!”

  不把脉不问诊,单靠看,就能把这样的小毛病看的清楚明白,这简直叫人难以理解。

  此时,众人自然都明白了赵如意大概是真的治好了镇南王妃,可是这已经无关紧要了,这样的神医,谁还敢得罪啊!

  且不说谁也不知道自己家什么时候要求到人家跟前去,就是人家治好了镇南王妃,那今后说不准还能治好别的王妃、公主、甚至宫里的主儿们,救命之恩谁敢小看?那些人只要肯歪歪嘴,自己家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而且赵如意这样神技,却还十分亲和,对那妇人笑道:“五奶奶这点儿小毛病其实是真无碍的,若是不理它,过些日子,到了伏天自然就好了,不过今后还发作不发作,我就说不准了。若是五奶奶想治呢,回头只管打发人到我们家来,我配一剂药抹几日,也就好了。”

  “多谢多谢。”五奶奶欢喜不已,随手就把手上一对儿新金打的红宝石镯子抹下来,塞给赵如意:“得九姑娘这句话,我这心就安稳了,第一回见九姑娘,也没带的好东西,九姑娘拿着赏人罢。”

  这做派显然也是有一半是为了下那齐大奶奶的脸面,可五奶奶得意的一回头,那位齐大奶奶见找不回场子,早趁着人人都赞叹赵如意神技的时候,竟悄悄的走开去了。

  五奶奶‘瞎’了一声,觉得这样真不够出气的,顺手又推了推跟前交好的姐妹:“你也让九姑娘瞧瞧,要是有点什么不好,九姑娘替你治了,不比外头那些大夫强?且这是姑娘,到底细致些。”

  女医的好处,这些奶奶太太们最清楚了,宫里还专门有女医呢,而且都是正儿八经有品级的医官,自然是为着有些男大夫不十分方便的地方能看起来方便些,只是女医大都医术普通,极少有正经学过的,也都不过是会些简单妇科,或是养生调养,真论起医术来,比起外头普通大夫只怕还不如。

  就是旧年里宫里王婕妤难产,女医并接生婆闹了一宿没生下来,后来还是宣的太医院的太医们会诊的,只可惜孩子也没保住。

  可如今这里竟有位这样医术的姑娘,多少人都心热起来,都已经存下了结交之心。

  那位夫人叫五奶奶一推,也就顺水推舟的笑道:“对啊,九姑娘也瞧瞧我。”

  赵如意从善如流,转头也打量了她一番,笑道:“这位姐姐别的没什么要紧,就是有点掉头发,这个跟姐姐旧年里吃的那几个月丸药有关,这个真没有别的办法,今年掉过了,到了明年,只要不再吃那丸药,那也就好了。”

  有细心的人眼睛就亮了一下,这位赵家的九姑娘,是哪里生就的钟灵毓秀,先前斗阵,客客气气的只叫奶奶,如今眼见得善意了,她顺口就叫了姐姐,实在是聪慧的叫人赞叹。

  “哎哟。原来是这样!”那妇人一脸的恍然大悟:“怪道呢,我还以为是饮食上有什么不妥当,正烦恼着呢,九姑娘这样说,我也就放心了。”

  她大约是原本就预备了些东西一杯不时之需的,此时就有丫鬟捧上来一只赤金镶玉的宝钗来送赵如意,诊金嘛,赵如意倒收的很愉快的。

  眼见得如此,有些人终于忍不住了,平日里身体还好的太太奶奶们也还罢了,那些平日里身子弱些,小毛病不断,或是这几日正好有点不自在的夫人们就坐不住了,自忖有头有脸,在锦城算得上头等人家,又与赵家没有仇怨的一位看起来四十左右的妇人就笑道:“九姑娘也替我看一看?”

  赵如意来者不拒,便笑道:“这会儿人多,我心里也不清净,小毛病也罢了,万一有点疑症,只怕看错了,倒误了夫人,不如寻个安静些的地方,我细看看。”

  一边伺候的丫鬟早就飞报了林家管事的主子奶奶,此时也正在一边看热闹呢,听了这话,连忙就笑道:“这边过去不远的清芷园,原是收拾出来预备太太奶奶们晏息的地方,这会儿里头并没有人,赵姑娘不如就去坐一坐,也好替秦二太太看看?”

  赵如意含笑点头,旁边好几个夫人都跟着点头了,赵如意一走,她们就都扶着丫鬟跟在后头,自然就是都有些顽疾或是隐疾的。

  连知府家的大少奶奶,也在后头盘算着,等这些人看过了,她也该请这位赵九姑娘给她看一看,虽然她嫁进来也才一年,还没有人催着她生育,可若是能得赵九姑娘开个养生方子吃一吃,或许一举得男呢?

  赵九姑娘这样神,说不定真有呢!

  一时浩浩荡荡而去,熙熙攘攘的花厅就空了一半人了。

  就是没去的,都毫无例外的在讨论这位赵九姑娘,这赵家又不是神医世家,怎么就出了位这样的神医姑娘呢?看她这点儿年龄,就是打娘胎里学起,那也才学十来年呢。

  这些大家子,谁家没有几个身子不好,常年药养着的人?也或是正好染了时病的,此时都琢磨起来,看赵九姑娘这个做派,不认识的倒是客客气气,也好说话,若是对赵家怎么着了的,赵九姑娘也不手软。

  有人在心中不由的就阿弥陀佛起来,他们家什么也没做过,想必求到赵九姑娘跟前,还是行得通的。

  有的人就开始后悔起来,这怎么就得罪了赵家了呢?

  那种后悔,倒比赵家没有落败前,还显得真心实意些。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这女眷汇集的大花厅外头的一棵大树的枝丫上,浓绿掩盖之下,竟然蹲着两个男人,有一个穿着极为普通的青布短衫,好像是个普通武人侍卫的模样,左边那人却是锦袍玉带,剑眉星目,猿背蜂腰,十足英武之气,虽然是蹲在那里,偏又丝毫无损那贵气。看着赵如意前呼后拥的往后头清芷园走了,轻轻点了点头:“这么厉害,哪里还用我来看着她些,她自己就够能打了!”

  旁边那人点头啊点头:“这简直像神仙下凡。”

  “罢了,看来没事儿了,这下回去能交差了,走吧!”先前那人拍拍旁边人的肩,两人一猫腰,从树间窜了出去,消失在了围墙之后。

  那伙计咧嘴笑:“我就知道姑娘是富贵人家,少来外头,这锦城谁不知道咱们千金坊是安郡王爷的买卖?要说安郡王他老人家那可是有名儿的善心人,虽然开了药店,那也不全为着银子,咱们这店药材全,品相好,从无假货,价也不贵,且若是真遇着那些差点儿银子买不起药的,舍一副两副药那也是常有的事,满城里谁不说咱们千金坊好?都愿意上咱们千金坊来抓药呢。就是安郡王爷他老人家的长生牌位也不知道立了多少了。”

  赵如意想了想,笑道:“安郡王不是不在锦城吗?怎么想起到锦城来开这买卖吗?别是你们自己说的罢。”

  打上王爷的旗号,做生意自然更顺利,上门来闹事也得掂量掂量,赵如意倒是明白这个道理。

  赵如意这样的贵家姑娘,这伙计平日里自是难得一见,且又如此美貌动人,这般和气的愿意攀谈,那伙计也就越发说的来劲了:“我们就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胡乱借安王爷他老人家的名号啊,找死不成?这真是安郡王爷的买卖,姑娘想想,咱们千金坊做的这么大,各城都开了分店,就是安郡王爷的眼皮子底下就有一家分店,要是敢胡说,他老人家嘴里漏一个不字来,咱们也得关张不是?倒是他老人家干嘛开在锦城来,那小的就不知道了,横竖凭是安郡王爷,别说开的锦城,就是要开在皇城,那皇上也得让他开不是?”

  这小子还真是会说话,赵如意都忍不住笑了一下,别看这小子一口一个安郡王他老人家,人家其实才二十岁,一点儿也不老,说起来,这位安郡王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是本朝护国长公主的独子,护国长公主原封号为福安公主,从小儿就爱习武,长的大了,生的英姿飒爽,美貌过人,先帝盛宠,公主不爱那些世家出身的翩翩佳公子,却只倾心于当年的西北军先锋将军,下嫁后琴瑟和谐,很快就诞下一子。

  今上初登基,匈奴犯边,直打到了山西大同府,今上御驾亲征,却不慎落入陷阱,五万大军被围,危急之时,皇弟端王留镇朝廷,公主偕驸马星夜驰援,救今上于危难,血战之后,仅余两千人马脱围。

  且乱军之中,驸马为今上挡了一刀,伤的重了,终于不治。

  经此一役,朝廷元气大伤,无力再战,匆匆签下城下之盟,割地赔款和亲,了结了战事。

  回京后,福安长公主救驾有功,改封号为护国长公主,独子封安郡王,成为朝廷数得着的异性王爷之一。

  以安郡王的恩宠,那还真是想要开在皇城,皇帝也会让他开的。

  但是为什么她赵如意的铺子,现在变成了安郡王的了呢?赵如意见这伙计也说不出别的来了,知道他这样的伙计知道的也有限,便不再问了,叫青黛把有的药材抓了,又出去各处生药铺子逛了一圈,还真买不到那些药材,便吩咐人回千金坊去订货,她自己却不再去了。

  赵如意在想,这件事她该问谁呢?

  赵如意想了一下,问丁香:“旧年冬天,我这里还收了千金坊五千银子是不是?”

  丁香既管着赵如意的事,自然清楚:“是的,是千金坊的大掌柜送来的,以前是交给华先生,不过那会儿,华先生已经出海去了,大掌柜说了,华先生吩咐直接交给姑娘,是连账册一起送来的。”

  想了一下,丁香还说:“大掌柜还说,千金坊做的好,去年的利润比以前哪年都高,其实不止这个数,不过因筹划今年还开分店,所以留存了一部分,账上都是清楚的。”

  筹划?赵如意琢磨着这个词儿,她以前一直以为是华先生管着千金坊的事,可华先生出海去了,千金坊照样运转,华先生也并没有交代她管这事儿,要不是今儿去千金坊听到个意外的消息,她还没往这里头想呢。

  现在想想,从自己拿了银子给华先生开千金坊起,华先生哪里像个开铺子的样子呢?也照样在那别院里,只管看书研究医案,有时候带着自己到处走走,就是去过一次千金坊,她也像是参观似的。

  就跟自己现在一样嘛!

  赵如意醉心医学,不爱管闲事,华先生还不是一样吗?

  那这个铺子到底是怎么开成这样大的?

  丁香管事,青黛管钱,两人都算是明白事情的,青黛便道:“帐我收着都是看了的,极为清楚,没有错漏,不管在哪里开分店,都是买的铺子,不是租的,这买铺子就是不小一笔数目了,姑娘单看着锦城总店的位置大小,没有一两万两是置办不下来,这些房契都是交割后缴了过来的,华先生都给了我,姑娘好似也见过一回,只是没理论吧?”

  她这样一说,赵如意就想起来了,她对这些没兴趣,一万银子给她,都不如师父给她看一个医案来的有意思,她就只吩咐收着就是了。

  “所以……”青黛沉吟了一下才说:“现在一共有七个铺子分在三个城里,姑娘当初给了一万银子,这才五年,好像赚不出这么多数目的吧?”

  赵如意跟她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才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你的意思是,其实是我跟安郡王合开的?是我占了人家安郡王的便宜?而且我还不知道!”

  青黛老实的点点头,她还真这么想的:“以前我没这么想过,就以为是华先生收了姑娘的银子,药铺分了姑娘一份儿股,后来一股脑儿就是姑娘的了,华先生是老师,又当姑娘是亲姑娘那么待,产业给了姑娘其实也不奇怪,只不过今儿听起来,倒是安郡王……”

  千金坊打了安郡王的招牌,估计也是人家安郡王的人在管理,毕竟华先生和姑娘都压根不理会,回头人家房契也是姑娘的,每年还交银子来,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姑娘占了人家安郡王的便宜啊!

  就是听起来觉得太古怪了点。

  赵如意自己也觉得古怪,她是什么人,能占人家安郡王的便宜?可是看起来事实就是这样子,她的一万银子,现在都变成十万了,这药铺简直像是卖仙丹的!

  丁香在一边听了半日,这会儿才笑道:“既如此,横竖不是咱们吃亏,倒也不急,安郡王那里,咱们也问不着人,再说了,也不能听个伙计说这么一通,就问到人家安郡王跟前去不是?依我说,这事不管如何,也是华先生安排的,华先生走的时候没有吩咐,如今又没有变故,就不必管了,姑娘想是不是?”

  也就只有这样了,赵如意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不管师父是怎么安排的,现在什么动静都没有,也没什么好说,倒是若是有机会见到安郡王,问一问也罢,这会儿想问还问不到人呢。

  路上说着话,转眼就到家了,玉叶正在院子门口等着,她对赵如意道:“回姑娘,我把银票送了给二夫人,二夫人不敢收,打发了人去回老太太,老太太说了,府里这么多姑娘,没得单用九姑娘银子的例,二夫人就打发我回来,叫还给姑娘收着。”

  赵如意嘟了嘟嘴,嘀咕了一句:“那不是因着我有来银子的路子吗?”

  玉叶以前只知道老太太宠爱九姑娘,但凡不舍得给府里别的姑娘的,都舍得给九姑娘,就是不舍得给府里几位哥儿爷们的,也舍得给九姑娘,单就是她跟金叶两个,老太太平日里也是使着顺手,舍不得给人,这九姑娘回来,那也就拨了过来,这体面可不一般。

  可就是以前知道,这九姑娘回来这几日,那她也觉得九姑娘真比自己想的还要有体面些,她就笑劝道:“老太太自是知道姑娘的孝心的,可是府里姑娘这么些,性情参差不齐,偏九姑娘就拿一万银子出来,叫人知道了,怎么想呢?老太太不肯收,那自是疼姑娘的一片心。”

  这道理浅显的很,连玉叶都明白,赵如意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会儿赵家遭了难,她出头儿给了银子,其他姑娘自也不好白坐着,可她拿一万两出来容易,其他姑娘要拿一千两出来都难,自然是招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