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乱天下, 嫡女略轻狂 第305章 入宫2
作者:晴无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tmd。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真的一点儿没错,古人诚不我欺.

  前一秒还有说有笑的,后一秒就一副要杀了你的样子,这样试探来试探去的不累么?

  尽管慕青璃心中不屑,脸上却假装苦笑着道:“回陛下的话,臣女当时和逍王世子深陷重围,便听他说了那个庄园的猜测,也知道了宗庙之事。”

  她们当时都要没命了,墨凤祈将前因后果告诉她也是正常的。

  她可以肯定,皇帝此刻是故意的,他一早就晓得慕青璃已经知道了宗庙之事,并不是真的生气墨凤祈将事情告诉她,只是在诈她,或者给个下马威。

  果然,皇帝听她这么说之后顿了一下,声音淡淡:“你还算坦白,起来吧。”

  “是。”慕青璃站了起来,却没有敢再坐下来。

  “那天你们都见到了什么,一五一十的告诉朕。”皇帝说道。

  慕青璃自然将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

  从慕青檀在远山书院被陷害,到她无奈出城,再到碰见墨凤祈,包括两人遇见的机关危险,都全部说了出来。

  但是墙上那两首后世的诗词她没说,此处只是一笔带过。

  “……后来颜公子及时赶到,臣女和世子才能安然无恙。”

  慕青璃一脸感激的说道。

  皇帝听得沉吟下来。

  慕青璃低着头不敢说话。

  她今天是真的真的不想来,因为很尴尬。

  她也害怕皇帝忽然问她宗庙的事,这件事怎么说来都像是在说自己老祖宗的坏话。

  无论怎么洗白,当年都是三个王朝屠了人家的城,将北疆王朝的人赶尽杀绝。

  说什么他们用巫蛊之术害人害己,说白了还是畏惧北疆的实力太大,要不是三家联合,很容易被北疆王朝挨个击破,一一吞并。

  所以是不占理的,做了这么大的恶事又不能美化,自然是要掩盖起来,不想让后人知道。

  只是慕青璃的想法在皇帝开口的瞬间就破灭了。

  “你如何看待此事?”

  慕青璃内心郁闷至极,但是脸上一本正经。

  “回陛下的话,臣女以为,那些个余孽的话不必当真。”

  “哦?”皇帝冷冷的说道。

  “是。”慕青璃假装淡定的说道,“其实在臣女看来,有时候,大的和平是必然要用武力来实现的,先祖做的没错。”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就屠杀了赵军四十万人,说起来那才是惨绝人寰,但是这也让秦国彻底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在后世看来,若是没有始皇一统四海,战国时期的乱世不知道要持续多少年,只会有更多的黎民百姓受苦,并不是明智之举。”

  “连贾谊的《过秦论》中都并未对秦代的一统四海隐隐有称赞之意,‘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可见并无不可取之处。秦虽亡六国,却奠定了一代盛世,却匈奴八百余里,以震汉家天威。”

  “而若不是当初三国齐心协力破了北疆的巫蛊之术,现在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受其毒害,说来我们也是大功一件。”

  慕青璃说完之后又跪了下去,一副崇拜的语气,然而她心里是泛着苦水的。

  其实她说的全部都是谬论。

  人类的进步,就是对屠杀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任何侵略性的战争都是错的,不管它带来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尤其是不应该用无辜之人的鲜血为赌注,只为了满足一己之私。

  当初北疆王朝皇室的私藏甚多,奇珍异宝无数,可以说是四国中最为富有的,可是现在那些奇珍异宝都在哪里?

  当初城破之日早就被贵族瓜分了,三国的百姓却没有因此得到丝毫的好处。

  慕青璃并不认可这段历史,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楚宣帝看着她,慕青璃就是心理再不愿意也不能说出“不对”二字来,毕竟谁都不喜欢人家说自己祖宗的不是。

  又过了一会儿。

  “你起来吧。”皇帝见她这般,淡淡的说道,脸色已经缓和不少。

  “是。”这次跪的有点久,好在她今天进宫之前已经有了准备,刻意在膝盖上绑了一个“跪的容易”。

  皇帝的脸色看不出喜怒:“后来这件事,可还有人问你打听过?”

  “臣女在回家之后,祖母和父亲出于关心,曾经问过臣女一二。”慕青璃低着头道,“只是世子之前就交代过,臣女便说此事涉及辛秘,不好直说,父亲和祖母也没有再问了。”

  当然,慕之洵为此发了火,慕青璃为了安抚他,话里隐隐透出宗庙的意思。慕之洵这种老狐狸怎么会不知道这两个字带来的含义,一下子就明白了,再也不敢多问。

  皇帝点了点头,将桌子上的茶水拿起来抿了两口,声音威严如故:“此事以后任何人问起,都不许多言。”

  最后一句话没有商量的余地。

  “臣女知道,臣女会谨记陛下今日所言,绝对不对任何人说起。”她又不傻,这种掉脑袋的事儿,怎么会出去和人嚼舌根。

  其实今天进宫面圣也是有好处的,要是以后再有人问起,她就直接将皇帝搬出来,自然免去了得罪人的弊端。

  至于大梁三皇子和宗庙的纠葛也已经告诉墨凤祈,他自然会接管,不用她画蛇添足。

  “嗯。”皇帝的气色本来就不太好,今天跟慕青璃下了半天棋,又说了这么多费心思的话,精神已经有些不继,“若是没有其他事情,你就告退吧。”

  “是,臣女告退。”

  慕青璃低头后退两步,才转身走了出去。

  从光线阴暗的大殿出去,阳光一下灿烂起来,犹如两个世界

  重新呼吸着外面空气,她心中松了了口气。

  “宁嫣郡君。”姜公公走了过来,上上下下看了看慕青璃,“您怕是也累了,早些回家歇着吧。”

  “好,多谢公公。”慕青璃打起精神应和了一番,告辞离开。

  姜公公因为还要贴身伺候皇帝,就没有送她,而是派了自己的徒弟小路子送慕青璃。

  小路子生的浓眉大眼,眉宇间透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一点都看不出是个小太监。

  “郡君这边请。”小路子在前面给慕青璃引路。

  慕青璃看着这个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公公,和气的笑了笑道:“今日有劳路公公了。”太监没有孩子,对他们来书,徒弟就等同于自己的儿子。

  “郡君这是哪里的话,能侍奉您也是奴才的福气。”小路子虽然说着恭维的话,却并不让人觉得谄媚。

  杜鹃立刻送上去一个大荷包。

  小路子自然也是收下,谢了慕青璃的赏赐。

  两人就边走边说说起话来。

  小路子说道“这些日子陛下的精神不太好,今日与郡君说了这么久的话,也可看得出是重视郡君。”他声音平稳,听不出一丝丝其他的意思来,“前些天文妃娘娘来看陛下,都被挡在了御书房外面,皇后和一干妃嫔也都见不到天颜呢。”

  这话表面上是在夸慕青璃,但是她越听越觉得不太对劲儿——什么叫‘今日与郡君说了这么久的话,也可看得出是重视郡君?’

  慕青璃不动声色的说道:“我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懂什么,陛下与我说话,也只是问问之前的事情罢了,怎么就说得上重视。”

  小路子笑道:“郡君您就不要自谦了,当年文妃娘娘入宫的时候也只比现在的郡君只大了两岁呢。”

  这话听得慕青璃心惊肉跳。

  她抬头去看小路子,见他神色平和,只是眉眼中有一丝精光。

  慕青璃一下就明白了。

  她深吸一口气,说道:“多谢路公公。”

  她自己一直觉得自己现在的身体就是个小孩子,不会让人多想,可是忘了这个时代的人大多都是早熟。

  皇帝纵然没有那方面的意思,可外人不这么想。

  文妃虚岁十五岁的时候就入宫了,她今年虚岁也有十三,若是旁人多想两分也不是不可能的。

  要不是小路子提醒了她,她还真想不起来这一茬,若是因为这个被皇后等人怨恨了,她与谁哭去。

  慕青璃忍着心中的憋闷,跟着小路子往外走去。

  “站住!”

  一个女子的声音猛然出现,喊住他们。

  慕青璃回头看去,心道果然进宫就没好事。

  那里一个衣着华丽的女子,看起来不过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样子,正看着慕青璃,眼睛里光芒闪动着。

  “你便是宁嫣郡君?”她看了慕青璃一会儿,这般问道。

  “臣女慕青璃,见过公主。”慕青璃端端行了一礼。

  那女子傲慢的仰起头,用眼角看向慕青璃:“谁告诉你我是公主的?”

  这哪里还用得着有人来告诉她,皇宫里这么大年纪的女娃,又是一副主人家的姿态,不是公主就是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