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九章 公子三求计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刘备略思片刻,沉声道:

  “景升兄,听说东吴现已弃了江夏,退守柴桑,足见此事非因兄长。黄祖性情残暴,不能用人,死之故然。如今曹操虎视荆襄,兄长还是好好休息,不宜操劳,东吴之事与之相比实不足一提。”

  这一句话却是说到刘表痛处了,刘表不由轻叹了口气道:

  “贤弟啊!为兄性命只在朝夕,只是有一心事甚是挂念难以释怀。我膝下虽有两子,但二子均非立业之人。贤弟满腹经纶,胸怀大志,不如由贤弟帮我理事,我死之后,贤弟便是荆州之主。”

  诸葛亮在一旁看的通透,刘表这话说的没参半点假,情真意切。想必后面定是有高人指路,不然刘表也不会做出这般决断。诸葛亮连连冲刘备使眼色,要刘备答应。却见刘备非但不理,反阻住刘表道:

  “兄长何出此言?备安敢当此大任,兄长休要再说此事!”

  刘表见刘备如此,不由长声叹息,又闲聊了一会,二人方出。

  刚出了州府,诸葛亮便道:

  “方才刘景升欲将荆州托付主公,主公何故推却?”

  刘备叹道:

  “景升待我,恩礼有加,刘备安忍乘其危而夺其地?”

  诸葛亮闻言连连摇头道:

  “主公此言差矣,刘表非是等闲之辈,早看出其二子难与曹操争锋。莫说曹操,就连孙权,其二子也是不如,如何守得了荆襄之地?刘表此时让出荆襄实是有心保全其子嗣。主公明明是在帮他,怎么能算是乘人之危?”

  刘备眉头一皱道:

  “话虽如此,备却实在难过自己这一关。”

  诸葛亮不由叹道:

  “唉!可怜了大好时机,他日曹操兵不血刃夺得荆襄,你我无安身之地了。”

  刘备惊道:

  “孔明何出此言?”

  诸葛亮叹道:

  “其二子福泽全仗刘景升,刘景升一死,二子也命不久矣了。”

  刘备闻言沉默不语,恰在此时,忽听后面有人高喊:

  “叔父。”

  刘备回身一看,却是刘表长子刘从后面赶来。二人相视一眼止住话锋。刘快步赶上刘备,两眼泪流道:

  “叔父救我。”

  刘备见刘模样哪还不知,看了看周围人多眼杂道:

  “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贤侄跟我来。”

  刘忙擦了擦眼泪,跟着刘备便向驿馆走去。

  到得驿馆,不等刘备落坐,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道:

  “叔父,我继母蔡氏容不下我,威逼甚急,万望叔父救我。”

  刘备见状忙扶起刘道:

  “贤侄起来说话。”

  刘只是不肯起,刘备不由道:

  “此乃你家家事,叔父实在不好出手帮忙。”

  刘两眼泪流道:

  “叔父不救我,荆州就没人能救我了。还望叔父怜惜侄儿。”

  说罢不故刘备劝阻,连连足磕头。

  一旁诸葛亮看的清楚,本来还因刘备未接受荆襄心中郁闷,见此情境不由微微一笑。刘备抬眼间正好看到这一幕,知道诸葛亮定有良谋,便道:

  “孔明可有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把脸一绷道:

  “此乃家事,亮不敢过问。”

  刘备见诸葛亮正在气头,也没有办法。只得苦劝刘,但刘仍不肯起,刘备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当即道:

  “贤侄起来说话,叔父却有个办法。”

  刘闻言忙道:

  “叔父请说。”

  刘备高深一笑道:

  “你且过来,我说与你听。”

  说罢刘备便出了房门,刘半信半疑起身跟了出去。却见刘备附他耳畔道:

  “来日我使孔明回拜贤侄。贤侄可如此如此。”

  刘见刘备这么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谢过刘备,连连叹息而去。

  却说刘备进来,只见诸葛亮冲刘备诡异的一笑。刘备做了亏心事,不敢应他,只得沉默不语,讪讪一笑。

  却说次日诸葛亮拜访刘,到了刘住所,被刘邀入后堂。茶罢,刘道:

  “刘在荆州,继母不容,寸步难行,素闻先生才华横溢,还望先生指点迷津。”

  诸葛亮闻言正色道:

  “亮客居于此,岂敢说拆散骨肉之事?若被人知道,岂不成了罪人?”

  说罢作势要走,刘也自聪慧,一听诸葛亮话里松动。他这意思很明显,非是他不说,只是怕泄露被他人知道。无论是不是推脱的话,不管诸位信不信,反正刘是信了。

  刘当下忙起身道:

  “先生既然来了,若慢待了,恐叔父怪罪,先生莫急,菜饭已备好,请随来。”

  说罢一躬到底,诸葛亮见状,点了点头,这才止住归步。

  刘见诸葛亮停下脚步,忙引诸葛亮入了席。席上刘喝退侍卫、仆人,又道:

  “先生,在荆州,继母欲图之……”

  未等刘说完,诸葛亮忙大手一摆道:

  “公子勿要再说,此乃公子家事,亮不敢妄议。”